金庸與蔣英:沒有血緣的親情

2012年2月5日,92歲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蔣英在北京逝世。蔣英是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女兒,是我國“航天之父”“兩彈一星”功勳錢學森的妻子。比較鮮為人知的是,她還是香港武俠小說家金庸的表姐。

金庸與蔣英:沒有血緣的親情


從未謀面的姑夫

蔣百里的原配夫人查品珍是金庸的同族姑母,蔣百里18歲時與查品珍訂婚。查品珍是一個傳統的小腳閨秀,且比蔣百里大一歲。蔣百里出國留學後,他的母親很委婉地勸查家解除婚約,查品珍卻很痴心地表示,決不另嫁他人。1910年蔣百里歸國,勉強與29歲的查品珍成親。完婚後,蔣百里隨即北上出任清廷的禁衛軍標統,查品珍則侍奉婆婆在硤石過日子,終身沒有生育,直至蔣百里1938年病逝後的下一個冬天,查品珍悄然離世,年僅59歲。

金庸與蔣英:沒有血緣的親情


1912年冬,袁世凱親點蔣百里擔任保定軍官學校校長。上任後,蔣百里銳意改革,建立新軍,卻遭到北洋舊派軍人的阻撓,蔣百里憤而自殺。獲救後,照護他療傷的是一名日本女護士,名叫佐藤屋登,23歲。他愛上了她,並和她生育了昭、雍、英、華、和5個女兒。

蔣百里“移情別戀”,讓金庸的姑姑查品珍獨守空閨,受到一些人的批評。但20世紀80年代初,有人為撰寫《蔣百里傳》到香港採訪金庸,金庸為姑父蔣百里辯護說:“查夫人是百里留學前奉父母之命訂下的婚事,迎娶也是迫不得已的。就像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郭沫若的原配夫人張瓊華一樣,都是父親攀交情、母親討媳婦,而不是丈夫討妻子,所以這是不足於為百里病的。”

金庸很可能與姑父蔣百里從來沒有見過面,但他多次提到姑父的名字,引以為傲。如在1975年出版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後記中,金庸寫道:“我是浙江海寧人。海寧……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國維、蔣百里、徐志摩等,海寧不出武人,即使是軍事家蔣百里,也只會講武,不會動武。”此外,金庸1974年訪問臺灣會見蔣經國時,1995年11月與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對話時,都提到蔣百里,並讚賞有加。1996年5月,金庸夫婦到杭州,由妹妹查良璇、妹夫曹時中陪同來到南山,在姑父蔣百里夫婦墓前獻花祭奠。

沒有血緣關係的表姐弟

蔣英是蔣百里的三女,生於1919年,比金庸年長5歲,儘管她不是金庸的姑姑所生,實際上沒有血緣關係,但仍然按表姐弟相稱。

1956年,金庸為《大公報》專欄《三劍樓隨筆》撰文,回憶了一段往事:1946年的秋天,金庸在杭州做記者。表姐蔣英從上海到杭州來,這天是國民軍空軍軍官學校一班畢業生舉行畢業典禮,她應邀表演獨唱。表姐便邀請金庸參加晚會。那晚,蔣英唱了很多歌,有《卡門》、《曼儂·郎攝戈》等歌劇中的曲子。這是金庸第一次聽蔣英唱歌。後來,金庸考入上海《大公報》當記者,他和表姐見面的機會多了。1947年5月底,上海蘭心大劇院,蔣英歸國後舉辦首場獨唱音樂會,金庸在臺下鼓掌捧場。第二天的報紙上,金庸撰文評論道:“她的歌唱音量很大,一發音聲震屋瓦,完全是在歌劇院中唱大歌劇的派頭,這在我國女高音中確是極為少有的。”

錢學森、蔣英婚後赴美國波士頓,1955年9月17日,36歲的蔣英和錢學森以及一雙兒女由美國返回中國。金庸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當錢學森從美國回內地經過香港時,有些報上登了他們的照片。比之10年前,表姐蔣英是胖了好多,我想她的音量一定更加大了。”

金庸與蔣英:沒有血緣的親情


金庸稱表姐蔣英與錢學森的情緣為“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早在1956年10月31日,金庸在《錢學森夫婦的文章》一文中寫道:“最近在內地的報紙上看到他們夫婦合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對發展音樂事業的一些意見》……我覺得這篇文章很有趣味,正如他們這對夫妻是科學家與藝術家結合一樣,這篇文章中也包括了科學與藝術。”

據蔣英的兒子錢永剛透露,錢學森和蔣英還是金庸在內地最早的一批“粉絲”。早在20世紀70年代,錢學森就託人從境外買了一套金庸小說,他不僅在北京時經常看,外出時還常帶著。錢永剛說,母親蔣英非常喜歡《射鵰英雄傳》,她將小說拆成活頁,外出時帶幾篇,閒暇時看。她還對女兒永真講過她的讀後感想。她說,《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的巧慧是郭靖質樸的補充,而郭靖的天拙,有時候又能剋制黃蓉的機巧,所以這兩個人才肝膽相照,生死相依。“這是媽媽對金庸小說的評點,也是她對自己和父親愛情生活的寫照。”錢永剛說。

1981年7月18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單獨會見金庸後,蔣英曾讓人傳話給表弟:“可經常來北京,最好每年見一次面。”2009年6月,香港鳳凰衛視赴京拍攝《中國記憶》節目採訪蔣英時,蔣英帶信問候金庸,金庸還特意郵遞自己新出版的作品集給表姐留念。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2.2.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