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3472559293
所謂的隋煬帝楊廣是隋朝的第二個皇帝,他於隋仁壽四年,也就是公元604年的七月,正式即位。在位14年,隋大業十四年四月十一,被宇文化及叛軍殺害。
隨之繼位的隋恭帝楊侑追諡楊廣為明皇帝。也就是說,我們後世之人應該稱呼楊廣為隋明帝。
而隋煬帝的“煬”字則是推翻隋朝之後的唐高祖李淵給予楊廣的諡號。但是,後世以訛傳訛,以至於眾口隨俗。
隋明帝楊廣在位14年期間,做了很多大事,其中,在他繼位8年之後,就開始了對高句麗的北伐之戰。
後世有人把隋明帝楊廣對高句麗的征戰說成是意氣行事,可是,為了保證對高句麗的戰爭勝利,當時的隋朝在5年前就先開始做好了後勤準備。
隋大業七年,即公元612年,隋明帝楊廣發動了第一次對高句麗戰爭。隋朝當時動員全國113萬軍事力量參戰,可是,由於戰術舉措錯誤,開戰就損折軍兵嚴重,特別是遼東安東一戰,殲滅高句麗軍隊一萬餘人,可是,卻奪不下一座城池,最後,出師軍隊損失慘重,撤回國內。
轉年,不甘心的隋明帝楊廣再次征討高句麗,隋軍正在拼死攻擊遼東城之時,隨從大臣楊玄感竟然反叛,隋軍大亂,逼使隋明帝楊廣退兵國內。
公元614年,隋大業十年,隋明帝楊廣第三次征討高句麗,這次物資儲備的更加充實,軍兵齊整,壓向高句麗,終於,高句麗國王表示降服,隋朝對高句麗的戰爭最後取得勝利。
“那麼,“隋煬帝為啥要三徵高句麗,即便第二次征伐時國內農民起義不斷,他還是要攻打?”
曾經有一種說法認為,說隋明帝楊廣徵討高句麗就是賭一時之氣,可是,為了征討高句麗,隋朝做了5年的軍事物資準備,這能是逞一時之氣嗎?
隋明帝楊廣在軍事武功方面,多有建樹,在其登基後14年中,隋朝攻滅吐谷渾,討伐占城,出征契丹、琉球、伊吾等國。都為隋朝揚聲威於海內外,但是,三次征討高句麗,的確極大的消耗了隋朝的國力,那麼,這對高句麗的三次戰爭,隋明帝楊廣到底是處於什麼目的呢?
隋之後的唐太宗李世民對此有過精確的回答;
“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好一個不遺後世憂也,就是說,明確的感到高句麗的現狀和發展已經是一個極大的隱患了,不能把問題遺留給後世子孫,不如在這一代直接解決了。
隋明帝楊廣在位期間,他注意到,高句麗的國王高元從來不到長安覲見朝賀,每次都是派使者代替。而且,高句麗心懷叵測的大力與突厥、契丹、靺鞨等交結示好,在這些小國面前,屢次蔑視隋朝的存在。
公元607年,也就是大業三年,隋明帝楊廣駕臨突厥地,遇見高句麗使者,就表示車駕要駕臨高句麗,可是,高句麗王高元竟然拒絕接駕。
這些事情,都使得隋明帝楊廣明確的感到對待高句麗要下重手,不能養癰遺患。
於是,連續三年,三戰之下,壓服了高句麗,但是,國力遭到大的破壞,以至於身死,可悲的是,後世之人,尚且把他三戰高句麗當做他窮兵黷武的典故來說,甚至眾口一詞的使用唐太祖李淵給的貶義字“煬”來稱呼楊廣,忘記了用正宗的諡號“明”字來稱呼隋明帝楊廣。
子由拍案驚奇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二月,高句麗王高元曾率萬餘騎兵進攻隋王朝的遼西,隋文帝起兵三十萬予以還擊,但因為“饋運不繼,軍中乏食,復遇疾疫”,只能罷兵。
高句麗以蕞爾小國,竟敢侵略隋朝,確實應該教訓一下,問題是隋煬帝把一個用局部戰爭就可以解決的事情,上升到全國總動員。隋煬帝於大業六年進行戰爭準備時,僅徵兵就達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負責後勤保障的人數達二百萬人之多,兩者合計約佔當時隋王朝總人口的十三分之一強。而所徵調的人員又多是壯丁,以五口之家為一戶,一戶有一個壯丁來計算的話,這三百多萬的壯丁就相當於全國壯丁總數的十分之四。壯丁都被政府徵調到前線,必然造成大量田地無人耕種,最後發展到“田疇多荒,加之饑饉,谷價踴貴”的地步。負責造船的工匠,由於官吏督役嚴急,強迫他們日夜站在水中,不能休息,導致腰部以下都生出蛆來,近一半工匠被虐待而死。從事後勤保障的江淮民夫,日夜不休的運送軍事物資及糧芻,造成大量死亡。貪官汙吏則趁機大撈一把,政府徵調物資時,這些官員先用低價收購所需之物,然後再發布命令,讓民戶出高價向他們購買,弄得百姓怨聲載道,窮困潦倒。就這樣,進攻高句麗,就成為隋末農民大起義的導火索。
隋文帝第一次進攻高句麗是在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春,大軍一百多萬於當年三月十四日開抵遼河前線,經過幾天激戰,才渡河圍住高句麗的遼東城(今遼寧遼陽)。高句麗拼死抵抗,隋軍十萬之眾被拖在城下不能動彈。八月,隋軍水軍將領來護兒率領江、淮水軍進到浿水(今朝鮮大同江),企圖乘勝攻下平壤。高名麗採取誘知深入的策略,大敗隋軍。四萬精銳僅餘數千人,來護兒只得把軍隊撤至海上。
隋煬帝希望速戰速決,除自己留在遼東外,繼教圍攻遼東城外,其他各軍全部渡過鴨綠江,直趨平壤。出發時,他命令所有士兵攜帶百日口糧,並嚴令“遺棄米粟者斬”。高句麗探知隋軍給養困難,就堅壁清野,避免與隋軍交戰。待隋軍人困馬乏之後,高句麗全軍出動,大敗隋軍。過江時的三十餘萬人,僅二千七百人生還。第一次徵高句麗就這樣失敗了。
大業九年(公元613年),隋煬帝第二次東征高句麗,圍攻遼東城兩月有餘仍不能下。負責督運糧草的禮部尚書陳玄感舉兵叛亂,進攻東都洛陽。隋煬帝只好撤兵,第二次進攻高句麗就這樣結束了。
大業十年(公元614年)二月,隋煬帝還想發動第三次東征,下詔在全國徵兵。三月,隋煬帝親至涿郡,七月前往遼西,來護兒的水軍也曾指向平壤。但此時的隋王朝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大起義,自己的統治也已搖搖欲墜,所徵調的士兵大多不能按時到達,有的在路上相繼逃亡,根本無法組織起規模龐大的軍隊。第三次東征高句麗就這樣胎死腹中。
隋煬帝懲罰高句麗是正義的,但是不惜民力,不恤民命的殘暴行徑必然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隋王朝也最終因為高句麗之戰把自己引向了覆亡的結局。
歷史的小學生
為了寬展帝國版圖,實現大一統,隋煬帝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就是急功近利,
最後結局不好,大唐可以說是完全依照隋朝的制度!
破局攻心文案
在隋煬帝看來,高句麗人就是不肯服從於以隋朝為主導的國際秩序,它是在和隋爭奪東北亞的主導權。為了重整國際秩序,隋煬帝連續三次征伐高句麗。
其中氣勢最為浩大的是第一次,當時,隋煬帝意在震懾,出動了113萬大軍。結果,隊伍龐大,行動遲緩,後勤負擔沉重,最終自己把自己拖垮,慘敗而歸。
第二次征戰,隋煬帝仍在打“心理仗”,在軍隊中設立了受降使者,一旦高句麗請降,就得停止進攻。這一點,被高句麗人充分利用,時降時戰,隋軍被戲耍得元氣大傷,仍是失敗而還。
最後一次征討高句麗時,隋內亂加劇,隋煬帝中途取消了進攻高句麗的計劃。但民心已亂,烽煙四起,隋王朝很快走向了滅亡。
HB小楊
對外穩定國際秩序,因為當時的大國體現是接受朝貢,而高句麗非但不朝貢還阻攔附近國家比如新羅等朝貢,如此一來不打你打誰?
對內消耗關隴貴族,熟悉隋唐史的都瞭解關隴貴族在當時掌握的力量,不亞於民國時期的蔣宋孔陳四大家族,隋煬帝要集權就肯定要削弱他們這些世家大族的權利,而旁邊正好有個磨刀石,不干你幹誰?
再者就是戰略位置,看唐朝疆域圖可以發現高句麗的位置很重要,東北在當時是東亞地區第二大平原,僅次於華北平原,而且還有山脈阻隔,可以說是帝王基業,它就跟關中平原一樣,自己可以固守,又可以打出去。
富貴閒人plus
隋煬帝要三徵高麗的四個原因:
第一,隋煬帝在大業八年正月(612年)第一次出兵時,竟然動用了前無古人的113萬大軍,這樣規模的出兵,除了加重後勤負擔之外,在軍事上可謂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縱觀中國歷史,舉凡如此大規模的出兵,往往是慘敗而歸,最著名的殷鑑就是苻堅徵東晉時號稱投鞭斷流的97萬大軍。
第二,隋煬帝進攻高句麗打的更是一場“政治仗”,這在第一次出征尤其明顯。隋煬帝在各大軍隊中都設立了受降使者,一旦高句麗請降,隋軍就得停止進攻,而這恰恰被高句麗軍隊所利用,在情勢不利時候多次以詐降獲得喘息時機。
無論是出兵規模,還是“受降使者”,都說明了隋煬帝征伐高句麗意在不戰而勝,試圖通過炫耀武力以及展示兵勢壓服高句麗,這一訴求甚至壓倒了在軍事擊敗高句麗。而對此,也恰恰應和了以上隋煬帝意在重建國際秩序,而不是獲得領土的出兵動機。
第三,對於高句麗這樣一個立國數百年的大國,試圖速戰速決在戰略上是非常困難的。通過持久戰逐步削弱高句麗國力,最後抓住高句麗最薄弱的時機出兵。
第四,隋煬帝的出兵時機更有問題。由於之前動用國力過猛,又是修大運河,又是修糧倉,又是四處巡遊,在出徵高句麗之前理應與民休息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