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鲁迅出殡,当时大多文人都去了,而郭沫若为何没有去?

夏目历史君


说到鲁迅,大家都不陌生,带着对这个民族深深的爱,他弃医从文,让我们知道了文字的力量。他一辈子都在奋笔疾书,用笔杆子和苦难的社会做斗争,却不幸在1936年因病去世。

这样一个大文豪离世,举国哀痛。上到高层,下到平民,无数的人都赶赴上海,参加了鲁迅的葬礼,叶圣陶在文字中这样评价:在上海从未有过,全中国从未有过了。

可是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是,同为左翼作家的郭沫若却没有去参加葬礼了。

自古都有文人相轻,而传言中的鲁迅和郭沫若又是不和,于是很多人有了猜想。是不是还是因为有着怨恨,才没有去参加了?

其实吧,鲁迅和郭沫若从来就没有见过面,而当时的郭沫若远在日本了。不过他虽然没有去参加葬礼,却写了三副挽联送过去。

一,大文豪鲁迅离世,葬礼浩大。

1936年10月19日,大文豪鲁迅因病不幸离世,噩耗传出来之后,举国哀痛。虽然他去世前有过遗言,嘱咐不要做纪念的事情,也不要因丧事乱收一文钱。可是出于对鲁迅的尊敬和热爱,葬礼肯定是要办的,还办得很隆重,来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第一天就去了五千多人。

特别想说一件事,那就是鲁迅写了无数的文字,可是却嘱咐自己的后人要是没有才学,就不要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从这点我们也能看出鲁迅对于文字是很严谨的。

鲁迅去世后,他的好友们成立了治丧委员会,这些人的名气都很大,有宋庆龄、蔡元培、茅盾、史沫特莱等十三人。因为来的人太多了,还特意成立了“治丧办事处”,维持秩序。

鲁迅的告别仪式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原本定于10月22日出殡,可是去的人太多了,出殡的时间又不得不推迟了。

出殡的时候,鲁迅的棺椁没有动用车辆,直接是被人抬着去的墓地,这里面就有巴金、胡风、聂黄源、萧军等名人。

二,郭沫若远在日本,没有参加葬礼。

这次葬礼,让很多人觉得郭沫若对鲁迅不满,因为同为左翼作家的他没有参加葬礼了。

自古都有文人相轻的说话,而鲁迅和郭沫若两个人不仅文风不同,在其它很多方面也是有分歧的,也时不时会有他们交恶的传闻。

传的最厉害的就是:远看一条狗,近看郭沫若。其实这句话没有出处,应该是谎言了。

闹得大,鲁迅和郭沫若却从来没有见过面。

不过两个人都是写文章的,名气都很大,因为见解不一样,在文字上互怼还是有的,但是和我们常人在生活中的交恶还是不一样的。

鲁迅去世的时候,郭沫若远在日本,写了三副挽联,其中一副是这样写的:

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郭沫若的心里,鲁迅的成就比孔子还要高,不得不说,他还是很钦佩鲁迅的吧。

鲁迅去世十年的时候,郭沫若还写文纪念他,后悔自己竟然没有见过他了。要是说十年前的挽联是作秀,十年之后就不需要了吧。

所以我个人认为,郭沫若对于鲁迅还是很敬重的,只是因为在日本没有去参加葬礼罢了,还是别用我们的八卦之心去看他们在学术方面上的那些分歧了。

我是木鱼,小女子一枚,却痴迷于近现代史的风起云涌,每日更新,喜欢就关注我吧,感谢有你。


湘西小木鱼


1936年10月19日,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去世了,整个文坛为之震动且悲痛。

宋庆龄先生亲自张罗鲁迅的葬礼,并选了13个当时名声显赫的人物组成了治丧委员会,这13个人包括蔡元培、茅盾、史沫特莱、内山完造等人。葬礼实行公开吊唁,连续进行三天,第一天来的人就有五千多人,后面两天,丝毫没有减少。

10月22日,是鲁迅先生出殡的日子,当天,有16位文化大咖亲自为鲁迅抬棺,这些人有巴金、张天翼、胡风等人,一个比一个名气大。

但是,同样作为文化著名人物的郭沫若却没有参加鲁迅的葬礼,这到底是为什么?

郭沫若远在日本,路太远,在家独自写挽联

鲁迅去世的时候,郭沫若正在日本,路太远,那时的交通哪里有现在如此的发达,回来实在不方便。再加上,郭沫若得到消息时比较晚,竟然是看日本当地的报纸,才得知鲁迅去世的消息,据说,郭沫若从报纸上看到鲁迅去世的消息后,非常难过,痛哭流涕。

郭沫若参加不了,只得在日本的住所,独自写了三幅挽联,其中一幅写道: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从对联可以看出,郭沫若对鲁迅的评价非常得高,赞扬鲁迅以笔为剑,用爱国的思想观点和热情,激发了很多人爱国的心。

有人说了,如果两人关系足够硬,只要想来,晚点也不是不可以,确实如此。但,不来,还有其它的原因。

郭沫若和鲁迅一直是互怼,不是朋友

鲁迅的文学成就自不必言,郭沫若的文学才华,也不能否认。相对鲁迅来说,郭沫若是晚辈,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年轻人总是想取代老一辈,所以出现无数踩在前辈肩膀上成功的年轻人。

1928年初,文学激进组织创造社、太阳社,发起文学革命运动,向过去叫板,包括向鲁迅等大咖叫板。

鲁迅是拿笔当剑的人,怎么能忍下这么一口气?于是,鲁迅写了《醉眼中的朦胧》、《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等文章进行反击。

大咖出手了,怎么办?有人接招了,一个化名杜荃的人发表了作品《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这篇文章给鲁迅带了三个帽子,一说“鲁迅是封建余孽”,二说“鲁迅是二重反革命”,三说“鲁迅是法西斯蒂”。

这三个帽子往鲁迅头上一扣,鲁迅被整得很难受。经过仔细调查和分析,鲁迅和他的一些朋友认为杜荃就是郭沫若,从此鲁迅和郭沫若交恶。

鲁迅在公开场合谈到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人,以及那个叫“杜荃”的最大嫌疑人郭沫若,说他们就是才子+流氓,

不管郭沫若是不是杜荃,对于一个从未见过面的文学大咖,对自己又有误解,如何能远渡重洋回去吊唁?

所以说,郭沫若虽然悲痛,但因为两人之间发生的那些龌龊,所以郭沫若采取了在日本“悲痛”,在日本写挽联。

更为神奇的是,从鲁迅去世之后开始,郭沫若开始在各大公开场合宣称自己非常敬佩鲁迅先生。

在郭沫若看来,贸然回去,风险很大

郭沫若是1927年下半年加入的中国共产党,由于国共已经撕破了脸,所以,郭沫若从1928年开始流亡日本。

1936年时,国共两党的关系并没有完全恢复,贸然回去,郭沫若还是有所担心的,万一被抓了呢?到哪说理去?又能找谁来救自己?

总之,鲁迅葬礼前后会有很多国民党军统人士活动,郭沫若作为一个共产党人,确实多有不便,关键是风险重重,于是选择了不回来。

有人说,鲁迅死后,郭沫若对鲁迅的好评全是假的。

但,有意思的是,鲁迅死后十年,郭沫若竟然写文纪念他,后悔自己竟然没有见过他了:自己实在有点后悔,不该增上傲慢,和这样一位值得请教的大师,在生前竟失掉了见面的机会。

解放后,国家领导人曾问起了“杜荃攻击鲁迅的事”,郭沫若很坚决,说杜荃并不是他,于是有些事情就变得扑朔迷离,最后成了一段公案。

郭沫若没有参加鲁迅的葬礼,没有来吊唁,也没有事后来祭拜,主要原因就是距离太远的问题;其次是交情不深,关系还不顺;最后是担心风险。


蓝风破晓


1936年,鲁迅身体抱恙,宋庆龄得知此事后特意安排一处疗养院,所有费用由送承担,然而鲁迅婉言拒绝,同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情恶化去世。

后宋庆龄亲自主持鲁迅葬礼,出殡当日,街道两旁不断有人为其送行,据统计送葬队伍有十万余人,由此可见,鲁迅在当时的影响力,就连当时期的文豪皆去送葬,更是有十六个非常有名气的人为他抬棺,这16个人都是当时的大文人,名单如下:


巴金、胡风、张天翼、黄源、鹿地亘、黎烈文、肖军、曹白、周文、欧阳山、聂绀弩、肖乾、陈白尘、孟十还、吴郎西、靳以;

然而这样一个场景,细心的学者就会发现,当时的文人郭沫若为何没去?

论才气,20世纪的中国文人当中,有人说郭沫若应该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与其他文人不同,是集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各类桂冠于一身的大文人,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文人却在当时没有参加鲁迅的葬礼,其中的原因让很多人好奇。

其实鲁迅与郭沫若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应该是“未尝一面”而又时常“笔墨相讥”的诤友,对于这样的关系,郭沫若没有去鲁迅葬礼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从未谋面的人去世,为何要去?

有人将原因归结于两人的“笔墨相讥”;

01

郭沫若曾化名杜荃发表《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一文,这篇文章主要就是批评鲁迅的文章《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甚至给鲁迅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这段话评价鲁迅也并非是意气用事,主要是郭沫若代表的创造社派与鲁迅长期以来的思想分歧的体现,这种分歧主要又体现在如何看待文学的社会职能,看待文学与政治、文学与革命的关系上。

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不过骂得最狠的应该还是郭,他说郭是“才子加流氓”,甚至还说了“远看是啥,近看是啥之类的话语”。

二人虽未曾相见,但是却笔斗过,也有可能是郭不去鲁迅葬礼的原因之一,多少都会有些尴尬,毕竟当时都是文人在场,对于他们之间的事情也都有所耳闻,何必前去徒增烦恼。

02

郭沫若比鲁迅要出道的晚,但是却一直被用作和鲁迅相提并论的文人,二人也被称为左翼文坛的两大巨头,更是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实郭和鲁两人是极其相似的,同样学识渊博、才华卓具,同样是留日的洋学生,都是弃医从文,唯独性格不相同,鲁迅律己甚严,顾忌颇多,长期自我压抑,而郭沫若细行不检,感情不一,就连其子也称“父亲在家庭中绝非一个好男子”。

以当时郭沫若的成就来看,去不去也无伤大雅,其实许多文人前去甚至是一些不知名的文人,都是带着敬仰去的,而当时郭沫若应该是没有这层因素在里面,也并不是说郭不尊重鲁,其实在鲁迅去世之后,郭的一些行为也表明,他是敬佩鲁迅的。

这些话摘自郭沫若对他自己与鲁迅关系的种种解释,从这里来看,郭沫若应该还是期待和鲁迅能够见一面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二人却笔墨相讥过。

然而郭沫若为何没有前去参加鲁迅的葬礼,这应该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以上纯粹是闲谈,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立场。


羽评郡主


1936年10月19日,中国现代文学旗手、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当时整个知识文化系统沉浸在一片哀痛之中。鲁迅出殡这天,数万人涌向街头,为鲁迅送行。蔡元培、茅盾等众多文化界名流宿儒更是扶棺护行,场面非常浩大。但在送行人群中,少了一个文化界重量级的大人物,这个人就是郭沫若。

郭沫若为什么没有出现在鲁迅先生的出殡现场呢?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时的郭沫若还在日本,蒋介石对他的通缉令还没有解除。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白色恐怖笼罩中华大地。郭沫若目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奋笔疾书,写下了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斥蒋介石的反动罪恶行径,由此也招来了蒋介石的通缉。在极其严峻残酷的形势下,郭沫若逃亡日本。这一去就是十年。直到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国共形成抗日统一战线,郭沫若在征得蒋介石同意后,辗转回国,投入抗日救亡政治宣传活动中。

但是在鲁迅出殡这天,身在日本的郭沫若心情同样沉痛,当晚,他充满感情地写下了悼念鲁迅先生的长诗。

不能否认,鲁迅先生在世时与郭沫若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不尽一致,认识存在分歧,但这些很正常的现象被后来一些人人为地夸张放大了。鲁迅和郭沫若之间的矛盾并不像有些人渲染的那么严重。做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和数一数二的两个重要人物,郭沫若对鲁迅先生始终是敬仰的。



灯影书画


1936年的一天,一代文豪陨落,十里长街两旁,上海两万市民,自发组织,为一位伟人送行,他不是一个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将军,也不是一个各地演讲、振奋精神的政治家,他曾经是一个医生,也曾经是一个教师。不过,大家记住的,还是他的文章,那像刀子、像是匕首一样锋利的文章,刺得那么一个黑暗腐朽的世界瑟瑟发抖,他的确配得上“民族魂”这三个字。

很多人悲哀于鲁迅的逝世,在他活着的时候,曾和他促膝长谈的人很伤心,曾和他在各式各样书刊杂志报纸上唇枪舌战的对手也很伤心。这个世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一些纯粹,一些骨气,也少了一种精神。

从古到今,都流传着这么一种观点,对于很多知识分子而言,他们都很骄傲,都很自负,而且他们也都有骄傲自负的资本,他们的观点犀利,新颖而超出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需要通过自己的笔杆子,当成是自己的枪杆子,辩出一个清明乾坤。

鲁迅就是他们之中的佼佼者,他骂过很多人,或者说,这不能说是骂,只是文人之间的观点不同,政治理念不同,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同,对中国将要走向何方的观点也不同。思想上的碰撞,往往激起的是看不见、摸不着,却十分强悍的火花。

鲁迅骂过的那些人里面,就有郭沫若。他对于郭沫若的评价,非常简单,只有五个字“才子加流氓”。

其实,这两个人,有着很多相似的经历,同样都是文坛大家,同样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同样都在努力寻找中国前进的道路,想要寻求民族复兴的良药。

而且,鲁迅要比郭沫若大十一岁,也就是说,郭沫若初出茅庐的时候,鲁迅已经名满天下。他们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过节?这要从他们的思想说起。

鲁迅先生固然是伟大的,但没有谁是完美无缺的,是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因为时代的限制,纵然他们的思想很先进,但终究也是有局限性的,这并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影响着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鲁迅是一个敢于批判的人,像是一个冲锋在前的战士,面临的枪林弹雨而无所畏惧,但同样,鲁迅也曾经茫然,渐渐的变成了一个无党派人士。

鲁讯先生对于国民党失望透顶,对其他党派也心存怀疑,并不相信党派真的可以改变中国,而只好寄希望于人民的觉醒,他希望让老百姓醒过来,然后创造出新的世界,所以,他同情于普通民众的悲惨生活,同时也对民众的麻木深恶痛绝。

而郭沫若却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比较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相信我党可以影响中国的局势,也努力为无产主义摇旗呐喊,尽自己的一分力气,他甚至通过行动证明自己的态度,参加北伐,参加南昌起义。他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很著名的文人墨客,更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可见,在思想方面,郭沫若比鲁迅更加坚定,也愿意为之奋斗,这是两个人的不同。年轻气盛的郭沫若并不能理解在茫然中挣扎,心中无限痛苦的鲁迅,甚至认为,鲁迅讽刺广大民众,这是对无产阶级的挑衅,他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郭沫若甚至用反革命人物,封建余孽等充满攻击性的言语,对鲁迅进行批判。

猝不及防的鲁迅又有些恼火,开始对郭沫若进行反击,于是两个人就结下了梁子,这场骂战一直在持续,虽然这只是鲁迅和郭沫若人生的一个小插曲,却变成了两个派别的大论战,只是鲁迅很无辜的,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立了一个标杆。

有人说,在鲁迅去世的时候,很多名人都来为鲁迅先生送行,连普通老百姓都来送行,却没有看到郭沫若的身影,有些人借此发挥,认为郭沫若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事实上,郭沫若身在日本,当得知鲁迅先生去世,他第一时间写下了纪念鲁迅先生的悼文。对于一个真正的文人而言,他们一定会有思想上的冲突,但永远不会产生真正的矛盾,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争论但相互尊重。


小小嬴政


从此问中,我看到了一颗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灾乐祸的心。此前坊间一直传闻鲁迅与郭沫若不对付,两人经常以文章的形式唇齿相机,骂得天昏地暗,所以此问者无非是想让人翻旧账,作出郭沫若如何小肚鸡肠云云而不参加鲁迅葬礼而已,颇有点令人鄙夷啊!

坊间传闻毕竟是传闻,很多事说得有模有样,让人乍看起来好像鲁迅与郭沫若经常见面,在公开场合互扛,就差掐架一样,然而真像与我们所想大相径庭,令好事者大失所望。鲁迅与郭沫若一生竟从未见面。


而更有趣的是,郭沫若晚年曾就有人问当年那个与鲁迅写文互扛对骂的杜荃是否本尊是他,其对之全盘否定,表示与他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着,非其所为。这就有趣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就是此前鲁迅与我们从杜荃所假想出来的郭沫若与鲁迅互扛的那些桥段都是一个美妙的误会,那么这是历史玩笑就开到国际上去了。这样一来,郭沫若与鲁迅还真没什么过节,别人就更不会说以仇人心态拒不参加鲁迅葬礼了。

此外,我们翻看两人年表发现,1936年鲁迅以胃病与肺积水并发而死时,郭沫若并不在国内,而是逃亡在日本的。


实际上,郭沫若自1927年在任蒋介石北伐军政治部主任,在蒋介石搞了秃露反帐的三二三惨案后,就写文讨伐了蒋介石,痛批其丑恶独裁嘴脸而为蒋介石所记恨,遭到国民党军统的追杀,所以从1928年2月开始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沫若一直都在日本避难,这是众所周知写在历史上的。

也就是说,郭沫若既不方便去上海参加鲁迅的葬礼,也不敢去,在蒋介石一手遮天的独裁政府年代,去了可能有去无回,怎么看都不划算。

后来曾有郭沫若在日本的朋友对此说,当郭沫若在一段时间后从报纸上获讯鲁迅逝世的消息。


他十分悲痛,把自己关外屋子里一天,替鲁迅写了三幅挽联以追思鲁迅先生亡魂“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然后选择在一个下风口,涕泗横流地烧了。


不书公子


鲁迅与郭沫若,是20世纪左翼势力最推重的两大文人,长期都是同一营垒中人。表面上,他们是同志,是战友。

但是,他们二人的关系也扑朔迷离:似乎互相瞧不上,太多机会可以一起把酒纵歌却故意“未曾一面”,“笔墨相讥”的论战与官司屡屡腾起,互骂起来词句是非常不堪的。而更为蹊跷的问题在于:鲁迅去世前后,郭先生突然换了一张毕恭毕敬的脸,以鲁迅精神传人自居起来,无及不颂,逢人说项,仿佛一夜之间变身肝胆照人的师友徒孙。这种转变单论二人之间私交往来,确是没有起承转合的过渡的。

所以,当1936年10月19日早晨,鲁迅病逝在上海时,时正旅居日本东京郊区的市川镇的郭沫若,虽然连夜写了悼文,饱含深情,评价至高,但这种感情到底是真挚可信,还是逢场作戏而已,半个多世纪以来其实也让人颇费猜疑。

说当年鲁迅出殡,几乎知名知识分子倾巢而动,唯独不见同党的郭沫若,潜台词也不是真要追究他的“失陪”,而是意在侦察二人关系之真虚假实而已。


不需要刻意伪饰,就郭沫若这方而言,他本人一直以来对于鲁迅是没什么好感的。如果不是形势所迫,他未必会突然翻转,后半生动辄谬托知己起来。

鲁迅是郭沫若的文坛前辈,经历也极其相似,后来的志向也趋同,却莫名其妙地交恶。在我看来,这里面有理念差异的原因,但更多是文人相轻、意气之争导致的隔阂。鲁迅要比郭年长11岁,都曾东渡扶桑,留学日本,且起初都是学医的,都曾想以医学拯救祖国,都一样弃医从文,都决意以文学为武器,改良大众的精神。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如掾巨手,也都是坚定的爱国者,不管私德如何,这一点认证两人都是没问题的。

但郭沫若自走上文坛以后,其实都是以“仇鲁”著称,骂鲁生涯从1928年6月一直持续到鲁迅逝世为止。他的总基调,认为鲁迅是“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是“法西斯”,是“二重反革命”,必须踩倒才能前进云云,此外还扣上了很多帽子,让鲁迅很愤怒。虽然中间前后二人紧张关系偶有松懈,但多是“上面”指令所致,郭沫若本人对鲁私人感情不佳,是多数材料可以验证的。不仅对鲁迅为人嫌恶,就就连鲁迅的大块文章,他都是排击和轻视的,后来还难得真诚承认说,“我自己也委实傲慢,对于鲁迅的作品一向很少阅读。”

也因此,他们本身有很多机会可以坐下来尝试冰释前嫌,但似乎都选择了回避。1927年1月,他们都在广州附近,但没有见面;1927年10月3日,鲁迅至上海定居,不久老郭也跑到上海呆了4个月,都喜欢到内山书店小坐,却从未见一面。你说是不巧吧,其实他们的师友圈那时都是重叠的,书信也方便,也没见鸿雁一封,公开文章都是骂来骂去。细想互相有什么大仇么,又确实没有,泰半还是理念有异、文人相轻、性情不同所致而已。

大概也因了这些事实,当1936年10月19日鲁迅作为“民族魂”被北方盖棺论定时,老郭突然如丧考妣起来,后半生更是深情款款,才让人怀疑他的诚意。


而鲁迅这一面来说,总体上他对郭沫若的观感,似乎也可几句话归结:他对老郭的学问是看重的,也认为他是可团结的爱国者与同志,但是对其私德意见很大,以为是“才子加流氓”式的上海滩“新才子派”作风,充满不信任感。

老郭论私德,确实有点流氓作风。他说起家世,其父本是一贩卖鸦片的生意人,家族性的那种商贾气、冒险赌博的胆魄、畏惧权力的怯弱、投机取巧的聪明,未必没有作为遗传基因给他带去影响。考其生平作风,鲁迅给他的经典论断“才子加流氓”,虽然尖酸刻薄了点,但平实讲,也未必完全是污蔑吧。

鲁迅生前,基本都对老郭没有好脸色,大体臭骂到底。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但骂得最狠的恰是郭沫若,不仅说他是“才子加珂罗茨基”(即流氓痞棍),那句有名的骂辞“远看一条狗,走近一看,郭沫若先生”,也是出自鲁迅大手。这种恶况直到1935年9月,鲁迅自感时日无多了,上面又有传令让他多团结同志,他的口吻才稍微松懈了一点,给同人写信,说要同郭先生加强合作, 一同战斗,“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云云。

但另一方面,鲁迅对老郭的动态又是时刻关注的,对他的才学似乎也有推重之意。从《鲁迅日记》上看,郭沫若即便是流氓日本期间,他所编撰的古文字学著作共12种,鲁迅似乎都认真阅读了——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10种被他记录在书账之中,且有9种是鲁迅自己专程上街购买的。在给许广平的私信中,他也时有要联络老郭的意思,只是各种因缘难凑,直到溘然长逝,凶隙的疙瘩也没有解开。

后来,郭沫若发表《告鞭尸者》一文,坦承说,“鲁迅生前曾经骂了我一辈子,鲁迅死后我却要恭维他一辈子”,但那时鲁迅已经与世长辞了。


总之,1936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据郭沫若自己说,他是极度悲痛的。他那时在日本,到处找报纸,看到讣告,“我的眼睛便不知不觉地酝酿起雨意来”。

在他的后半生,鲁迅差不多已经成为他最崇拜的两三人之一。他说,“鲁迅是我们中国民族进化的一个杰作”,说他“是不朽的”, 是“难得的老师”,并且自豪地宣告,他“与鲁迅感情是相通的”,越往后调子越高。

后来,他甚至首先撰文提议,将10月19日定为”鲁迅节",设立“鲁迅博物馆”,“多多塑造鲁迅像”,把西湖改为“鲁迅湖”,把北京西山改为“鲁迅山”,种种言辞真是让人感人肺腑。

只是,我常常不怀好意地揣度,不要说我们了,即便是鲁迅本人,听到郭老师口中吐出的这些至高无上的谀颂之辞,他会高兴吗,他会相信吗?我只相信,这个疑问将永远存在。

2019,1,29,晚,闲谈几句


刘愚愚


当时郭沫若没有在国内,而是在日本。但听到鲁迅逝世的噩耗后,郭沫若当晚就写了《民族的杰作——悼念鲁迅先生》一文,称鲁迅是“中华民族近代的一个杰作”。


并撰写挽联一副,联中注有“鲁迅先生千古,郭沫若哀挽”字样。挽联是这样: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于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四年后,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四周年,郭沫若于该年作了《写在菜油灯下》一文。在此文末尾写了一副对联作为结束语:

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可见对于鲁迅的逝世,郭沫若先生是心怀悲痛的。


虽然都知道郭沫若和鲁迅在文坛上交恶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绝对不能用现代时髦的八卦态度,来理解两位先生所处的时代。鲁迅先生和郭沫若先生因为两人的文学风格截然不同,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因此在文学上的许多观点不一样,在学术上的交恶,更显示了当时的百家争鸣的现象。

虽然大家都对郭沫若先生后来的人品问题有质疑,但是,如果能设身处地的为他想一下,一个文弱文人,在文革时期那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我们不能说他做的对,但是还是应该给予理解的。

我总觉得,对于这些成就突出的大家,我们这些后人,应该有足够的尊重,不能毫无根据地,为了迎合一些人的八卦好奇心,曲意逢迎,违心虚构,用黑名人来赚流量,这才是目前中国文化的悲哀。

郭沫若先生那天虽然没有出席鲁迅先生的葬礼,但他托人送去的挽联,我认为是所有写给鲁迅的挽联中,对鲁迅评价最高的:



孔子之前 ,无数孔子; 孔子之后 ,一无孔子 鲁迅之前,一无鲁迅; 鲁迅之后 ,无数鲁迅

烟花三月09


民国时期,文化思想非常自由,学术气氛异常活跃,因此,在各行各业诞生了许多大师级人物。其中,在文学界就孕育出了诸如鲁迅、郭沫若等几位巨匠,可以说,鲁迅和郭沫若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两位文化界名人,把他们称作当时文坛的一哥和二哥,名副其实。

在整个国家积贫积弱,民族精神萎靡麻木的情况下,鲁迅(1881年——1936年)一生以笔为刀,用闪烁着思想光辉,凝聚着一腔热血的文字,鼓舞、激励和鞭策着民众的精神状态。在那样的大环境下,鲁迅的文章是最好、最有效的精神良药,从鲁迅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所以,鲁迅在各阶层民众心里奠定了极高位置,跟英雄或神灵一样被人们敬畏。同时,鲁迅也是我国第一位影响世界的大作家。

郭沫若(1892年——1978年)是一位大才子,在文学、考古、历史、教育、书法等领域,都有极高成就,同样征服了许多粉丝,受各行各业人士的膜拜,在我国现代文化界,也是一位丰碑式的人物。

受万人敬仰的鲁迅,1936年10月19日上午9时左右,在上海一家私立医院去世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震动和悲痛。因为此时,日本已经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民国政府对待日本的狼子野心时,处处忍让,再也没有像鲁迅这样的文化斗士抨击民国政府的不作为了,人民失去了一位好战士。

很快,经《大晚报》、《大公报》、《申报》等媒体报道后,鲁迅去世的消息从上海辐射到全国,甚至世界各大城市,各地人们纷纷发来电报悼念鲁迅先生,纷纷给鲁迅戴上“文坛巨星”、“国内文坛唯一领袖”、“思想界的英勇战士”等殊荣。

在教育部长蔡元培的主持下,即刻成立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鲁迅治丧委员会”,他们有蔡元培、宋庆龄、沈钧儒、茅盾、胡风、周作人、史沫特莱、内山完造、胡适之、萧三,曹靖华、周建人、许寿裳,都是当时的国内外文坛大咖。

因为这时候,鲁迅的通缉令还没有被解除。他由于用激烈言辞批评过民国政府下的北洋政府,曾被段祺瑞下令抓捕。可以说,悼念鲁迅的文坛精英,当时是冒着危险,偷偷为鲁迅筹办葬礼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监视之下。

可以发现,13人组成的“鲁迅治丧委员会”大名单中,并没有出现文坛二哥郭沫若的大名,人们不禁纳闷,依照郭沫若的身份和地位,他完全有资格参加这样重要的活动,但他并没有出现在大名单和现场。为什么?个人觉得,原因有三点。

其一,郭沫若当时跟鲁迅的政治立场不同。

鲁迅1936年去世时年仅55岁,此时,44岁的郭沫若正在步入事业的巅峰期,并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一职,他是国民政府的拥护者。鲁迅长期批评国民政府,是国民政府的反对者。两个政治立场不同的人,怎么会惺惺相惜。

另外,郭沫若如果参加了鲁迅葬礼,以他的身份,他无法对上级交代,极有可能给自己惹上麻烦。

其二,郭沫若与鲁迅是一对有名的冤家对头。

这一点很多人都清楚,他们两个由于文学理念、思想立场,甚至生活习惯都不同,会产生种种不愉快。尤其郭沫若在个人生活作风上,比较随意率性,这一点常常让鲁迅看不惯,鲁迅曾经强烈批评过郭沫若,让郭沫若很没有面子,因此,当时他不好意思去参加鲁迅的葬礼。

但在葬礼的当天晚上,郭沫若怀着悲痛心情写了一篇《民族的杰作——悼念鲁迅先生》的长诗。在诗的最后,郭沫若写到:鲁迅是奔流,是瀑布,是急湍,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海; 鲁迅是霜雪,是冰雹,是恒寒,但将来总有鲁迅的春。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郭沫若早已放下自己跟鲁迅的个人恩怨,表达了他对鲁迅的深切怀念和敬意。

其三,郭沫若当时在日本忙于翻译重要的学术著作,可能抽不开身。

郭沫若除过自己创作了许多学术著作外,还翻译了大量国外著作,鲁迅生命的最后几年,郭沫若正在日本翻译重要的学术著作,鲁迅当天去世后,他抽不开时间从日本赶到上海,前来参加葬礼,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因为当时远行只能依靠轮船,来回都会花费大量时间,会影响到翻译工作进程。


鸿鹄迎罡


看到一些答案,不禁感慨,人言之可畏。郭沫若自八十年代以来的三十多年中以致被人构陷,被人冤枉和污蔑,现在看来必须要好好说到一下。

比如说郭沫若和于立群于立忱姐妹花怎么的,其实郭沫若压根和于立忱没有情人关系,于也是生病而死,作家林林有很多文字作证。比如说挖皇陵,现在也可以看到不是郭沫若提出,吴晗最先提出的,而包括周总理在内的很多人都赞同。比如说郭沫若善于逢迎,这就很难解释文革时期其家族受到迫害,而郭沫若多次被毛主席批评其学术思想,但郭一直都坚持看法没有承认错误,直到1974年才违心承认。至于那些所谓诗词,都证伪了。

言归正传,鲁迅和郭沫若是有冲突,但关系并没那么糟,而且郭沫若当时是代表党中央与鲁迅产生冲突的。而鲁迅逝世的时候,郭沫若在日本,又怎么可以来国内为鲁迅抬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