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和马铃薯疮痂病呈什么症状?如何防治?

广西农业农村厅


看到这个问题我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您为什么会把这样的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因为不仅仅是作物不同,连病症都没有任何关联性。

一,油菜菌核病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性病害,油菜感染病菌后会危害整株油菜的各个部位,茎、叶、花、角果都会被侵染危害,严重时会造成油菜产量大幅度减产甚至绝产。

油菜菌核病的菌丝适宜生长发育温度在0-30℃,最适宜温度20℃,相对适宜湿度在85%左右。所以温度和湿度是制约菌核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防治措施。

1,农业措施。做好土壤消毒,种子处理,增施腐熟好的有机肥或生物菌肥。选择抗病品种,减少田间湿度,合理轮作,减少氮肥使用量,适当增加磷肥和钾肥使用量。

2,药剂防治。40%甲霜嘧霉铵悬浮剂2000-3000倍液喷施或35%吡唑代森联悬浮剂3000倍加20%咪鲜胺抑菌脲2000倍喷雾防治。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30%甲霜恶霉灵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

三,马铃薯疮痂病属于疮痂链霉菌放线菌的细菌性病害,适宜发生温度25-30℃,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湿度越低越容易发病。

马铃薯疮痂病主要危害地下块茎,地上部位症状表现不明显,初侵染往往是通过地下害虫危害的洞孔或者在耕耘过程中机械创伤口而进入块茎。

马铃薯染病后病部细胞组织会逐渐木栓化,表皮出现开裂状隆起,使马铃薯失去商品价值。

四,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做好田间地下害虫防治,在耕耘过程中尽量避开块茎生长区域,减少人工创伤,高温季节及时浇水,降低小环境温度过高。

2,药剂防治。6%井冈嘧苷素水剂1000倍液或4%春雷霉素水剂1000-1500倍液喷施植株并喷淋根部。


人已醉梦难醒


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一般发生于花期。花瓣感病后呈暗黄色、水渍状;叶片感病后首先褪绿成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水渍状、近圆形斑块。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兼顾早熟、优质、高产。

2、防止种子带菌,通过筛选、药剂拌种等方法消除菌核和杀灭种子表皮病菌。

3、加强田管,开沟排水降渍,改善群体结构和环境条件,促进油菜健康抑菌。

4、适时药剂防治。初花期用40%菌核净50克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100~150毫升,兑水50~70公斤喷雾1~2次,相隔约7天。2次喷药后若遇连阴雨,应进行第3次喷药。

马铃薯疮痂病

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茎块,病菌主要从薯块皮孔或伤口侵入,表皮组织被破坏后,易被软腐病菌侵入,造成块茎腐烂,病块茎品种变劣,不耐贮藏。

防治方法

选用无病种薯,选择马铃薯与豆科、葫芦科、百合科、葵科等2年以上轮作;可选用农用链霉素、加瑞农等药剂进行防治,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施2~3次。


广西农业农村厅


油菜菌核病的症状:初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具轮纹状的长条斑。

油菜缺硼也会导致菌核核病的发生,要注意喷施硼肥,还要及时摘除下部无功能的老、黄叶,以便通风透气,可防止和减轻菌核病的发生。

菌核病的防治时间,最好是在油菜主茎株花率达80%时用药。主要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菌核·福美双、菌核净等药物。用药剂量,一定要仔细看药品说明书,来科学用药。

马铃薯疮痂病的症状:最初在茎块表面产生浅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大斑,使病部表层粗糙、开裂后病斑边缘隆起,中央凹陷呈疮痂状。

防治:选种要用无病薯块留种,播种前要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2小时,浸种后在切成块备播。还要选择保水性好的土地种植,保持土壤湿润可减轻发病。

防治疮痂病的药物:可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春雷霉素等药物。用要剂量要仔细看说明书,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剂量来用药。


麦陇翠浪


我们这儿一不种油菜,二不种土豆,对二种作物没做研究。不便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