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眾多國家變法中“商鞅變法”最成功?

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諸多,最多的時候有一千多個,但春秋五霸到後面的戰國七雄,只有這幾個國家最強大。強大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國家的變法。

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眾多國家變法中“商鞅變法”最成功?

齊國管仲變法,最終擊退戎狄,並使齊稱霸 。

吳國,伍子胥變法,使吳國大破楚,越兩國。

越國,范蠡改革,使越國成功滅吳。

李悝魏國變法,使魏國強大,並獲得秦魏河西之戰勝利。

威王齊國變法,使齊國成為繼魏國之後的頭號強國。

商鞅秦國變法,為秦國統一天下打下基礎。

這幾個變法是當時最出名的變法,另外還有很多國家也實行了變法,但成效並不大。上面的變法中都使自己的國力強大,那麼為何只有商鞅變法能夠讓秦國到最後面稱霸天下,統一六國,而其他的變法只是讓自己的國家強一時,而非像商鞅那樣的變法,使秦國不斷的變強。

其實“商鞅變法”能夠使秦國在戰國時期不斷的強大,根本的原因是變法夠徹底,其他的國家變法並不徹底,也就導致了國家強一時,而非強永遠,只是強其表面,而非強其根本。

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眾多國家變法中“商鞅變法”最成功?

李悝幫魏文侯變法,以廢除井田、獎勵農耕、興旺田業為主,但他忽略了封地軍制、吏制、國制、民制的全面變法,沒有徹底的將國家重新改造一遍。管仲對國內的經濟、政治、軍事法制、社會、外交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有效的改革,但是這改革並沒有百年大計,到後面改革中存在的許多弊病不能得到及時克服,繼承王位的人又無能沒有及時糾正,導致齊國衰敗。諸如此類的變法很多。

商鞅指出前代變法,後代復辟,根基不穩,必然是強一時,不能成大業於千秋。並說出秦國要強大就要從根本上強大。最開始商鞅給出秦孝公《強秦九論》:其一《田論》、其二《賦稅論》、其三《農爵論》、其四《軍功論》、其五《郡縣論》、其六《連坐論》、其七《度量衡論》、其八《官制論》、其九《齊俗論》。

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期眾多國家變法中“商鞅變法”最成功?

這九論成為了秦國變法的大綱,其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的對秦帝國所做的,如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就是從“商鞅變法”裡面來的,還要求國家實行法治,到後面國家都結合了商鞅此次變法的內容,可以說商鞅變法已經影響了我國幾千年的文化。

“商鞅變法”不像其他變法一樣,它是一個可以持續下去的變法,不會因為後面的君王無能就變味了,所以“商鞅變法”比其他變法更成功,奠定了中國大一統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