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俞莲舟?

何事男儿不读书


武当七侠最具个人魅力非俞莲舟莫属。

武当七侠是一代宗师张三丰的弟子,个个资质高武功好,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威震武林,武当派在江湖上的名声不在少林之下!



武当七侠的武功以俞莲舟为高,武功达到江湖一流高手的水平,武功不在灭绝师太,明教四大法王之下。

近年来俞莲舟威名大震,便昆仑,崆峒这些名门大派的掌门人,名声也尚不及他响亮。—《倚天屠龙记》。

武当七侠谨遵师父教诲,有着侠骨仁风。这在俞莲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俞莲舟批评殷素素,“江湖上的事抬不过一个理字”,就是孤儿寡母也不可恃强凌弱,滥杀无辜”。

张翠山做事犹豫,拖泥带水,又有点婆婆妈妈(遗传给了张无忌)。俞莲舟做事果断干练。殷素素心狠手辣,江湖经验丰富,也对俞莲舟佩服得五体投地。



宋远桥谦谦君子,在江湖做“滥好人”。俞莲舟喜怒不形于色,外冷内热,师兄弟不怕宋远桥,反而怕俞莲舟。张翠山失踪,俞岱岩残废,俞莲舟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心中十分悲痛。

殷梨亭剑法最高,可是性格软弱爱哭。俞莲舟刚健沉稳,这在少林寺的屠狮大会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莫声谷豪放粗犷有余,细腻不足,因而被宋青书所害。张松溪足智多谋,实际事务中,俞莲舟也毫不逊色。

宋远桥,张翠山等脑袋里正邪分明,张翠山十年来放不下的心事,便是娶了魔教人做妻子。俞莲舟说,白眉鹰王,谢逊是个奇男子,是位人杰。



俞莲舟武功高,做事沉稳,外冷内热,喜怒不形于色。他侠骨仁风,江湖人人称赞。

金庸说《倚天屠龙记》中有着父子之情,兄弟之义。俞莲舟的一段话,每每读起来热泪盈眶。

张翠山说道:“二哥,这十年之中,我……”俞莲舟左手一摆,说道:“五第,你我肝胆相照,情逾骨肉,便有天大的祸事,二哥也跟你生死与共。”—《倚天屠龙记》。

张三丰慧眼识英才命俞莲舟接替宋远桥当武当派掌门。



武当七侠最爱俞莲舟,可惜在大多电视剧中的俞莲舟大都是个“路人甲”的角色。


我是一个小书虫


倚天屠龙记中出场高手很多,但有这么一位却很憋屈,明明在原著中戏份不少,后期武功更超越了四大法王,却在电视剧里被强行削弱成了路人甲。

这位仁兄就是武当七侠中的老二俞莲舟。

原著中的武当七侠各有所长,但电视剧往往因为戏份安排的缘故,往往只集中描写了宋远桥。实际上俞莲舟丝毫不逊于宋远桥,更在七侠中有三个第一,武功第一,手段第一,城府第一。

武功第一不用说了,张无忌第一次回中土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七侠之中功夫最高的,自己还有独立创新能力,研发出了虎爪绝户手2.0版本。张三丰看到他自创的这门功夫,都挑不出任何毛病,只是提醒他与人交手还需留有余地,不可处处要人断子绝孙。

手段第一,可以看书中的几个细节。第一个是殷素素看到他临敌处事之后的评价,从“当真了得”再到“佩服得五体投地”。殷素素怎么说也是江湖经验丰富的魔教官二代,能让她相处几天就被圈粉的人,手段又岂能是一般。

金庸小说中一个人的武功和他的个性特征往往是一致的,谢逊这种暴脾气打的就是那有进无退的七伤拳,而俞莲舟能创出被张三丰评价为“太过狠辣”的虎爪绝户手,其性格中也有着一股狠劲,但也正是这份狠劲让他处事上有着果断务实的一面。

就如面对着谋杀了莫声谷的宋青书,优柔寡断的张无忌还在絮絮叨叨着“但愿宋师哥迷途知返、知错能改,和宋大师伯父子团圆……”俞莲舟可没这么多废话,直接上去一招双峰贯耳把宋青书拍成了植物人。其实客观来说,俞莲舟对自小在武当自己看着长大的宋青书,感情应该是比十岁才从天而降的张无忌更深的。但同门叔侄感情再深,也并不能让他放下心中坚持的是非对错,从这一点上看来,俞莲舟反而是七侠中和直接拍死宋青书的张三丰最像的一个。

最后咱们再来看看俞二爷的城府。张翠山失踪了,几个师兄弟都心急如焚,甚至连老张都坐不住了,唯独俞莲舟是“暗中伤心欲狂,面子上却是忽忽行若无事。”张翠山夫妇从冰火岛回来后,他一方面质问殷素素为何犯下血案,一方面心中又已下定决心“此事断然不会善罢甘休……自己就算豁出性命去,也要保五弟全家安全!”

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式兄长,自家人犯了错自己可以打可以骂,但外人却是休想欺负弟妹一下。

俞莲舟这种极度克制自我情感外露的性格,使得他比起其他几个师兄弟更多了一分稳重。同样,这种性格极度自我压抑的人若是做起恶来,再加上俞二的心智和手段,其危害绝不逊于成昆之流。好在是他的人生轨迹中有个张三丰做师傅,正如杨过遇到了郭靖。

说到这里,可以看出俞莲舟最后能当上武当掌门,虽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内,但绝不是偶然。张翠山自刎,宋青书坑爹,这是老天创造的机遇。但俞莲舟自身对人真挚、重情重义,却又能兼顾做事果断清醒、出手狠辣决绝的特质。正如佛家有云:金刚怒目,怀慈悲心肠,却能使霹雳手段。确实是比其他六人更适合当这个掌门。只可惜这样一个精彩的书中人物,到了电视剧中却泯然众人矣。


二狗扯读


俞莲舟,张三丰的第二个徒弟,也是武功最高的一个徒弟,深得张三丰器重,最后成为武当第二代掌门。其人虽然外表严肃,但内心热情,为人从容,冷静睿智。

武功上,最后的屠狮大会上展现的可谓淋漓尽致,打败宋青书,打平周芷若,面对失传的九阴白骨爪从容应对,更有原文言明其武功在周芷若之上。

虽然俞莲舟外冷心热,但个人觉得他也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武当七侠,当张三丰死后,继任者是一个大问题。起初张三丰看上张翠山,却没有料到张翠山死的早,然后又打算传给宋远桥,又没有料到宋青书出问题。最后俞莲舟终于熬出来了,第三顺位接任掌门。而在这么多事过程中,俞莲舟似乎像个没事人一样处理事情安安稳稳,没犯什么错误。

俞莲舟在全书出场早,其行事风格也有详细描述,给人一种稳健万分的感觉。然而细节还是能说明此人善于控制情绪:

俞莲舟听了这几句话,心中很不乐意,微皱眉头,却不说话。

俞莲舟望了她一眼,目光中流露出极痛恨的神色,但这目光一闪即隐,脸上随即回复平和。

其实他于师兄弟上情谊极重,张翠山忽然失踪,他暗中伤心欲狂,面子上却是忽忽行若无事。

一个善于控制情绪的人一定是有目的的人,一定是一个隐藏极深的人。

还有一点值得怀疑的是,武当四侠误会张无忌杀死莫声谷,后来知道真相,张无忌给他们解开穴道,原文写到:

宋远桥一声长叹,双目含泪,仰天不语。

俞莲舟【忙】扶起张无忌,说道:“先前我们都错怪了你,是我们的不是。咱们亲如骨肉,这一切不必多说了。……”

这个“忙”字,这几句话说的怎么看怎么在拉拢张无忌啊……

当然你可能觉得这句话也还算正常,也能说得过去,但是,接下来的情节问题更大:俞莲舟再没说过一句话,连宋远桥抹脖子都没有劝,兄弟情深啊喂,你大哥都要自杀了,你还不说几句?

然而他并没有。

宋远桥方寸已乱,这时候喋喋不休的是张松溪而非俞莲舟,张松溪才排第四,按理说也轮不到他发号施令。

个人觉得,张松溪站在宋远桥这一边,而俞莲舟和宋远桥是竞争对手,这次宋青书出了这档子事,得赶紧回武当救张三丰以便将功补过顺利接班,这是张松溪的思路;而俞莲舟的态度是:放任宋青书上武当,让张三丰看到,对宋远桥态度恶化,自己才有机会。

细思恐极,原来俞莲舟是政治家。


Vesisen


俞莲舟后期武功与明教四大法王如何,张翠山在冰火岛回去曾评论过,说十年后大师兄二师兄会和义兄并驾齐驱,果然宋远桥在光明顶和鹰王比招式打平手,别说宋远桥占便宜,人就是单比招式。而俞莲舟武艺在宋远桥之上,而且应该高不止一点,为啥这么说,张翠山回来时候俞莲舟评论诸位师兄弟,最后说自己倒是师门武功自己练得最勤勉写些,张翠山接话说师兄弟一直都是二师兄武功最高,俞莲舟不是个张扬傲慢的人,他自己都说自己武功最高,说明他比宋远桥高应该不少,后期武功应该高于鹰王,会和逍遥二仙差不多,甚至可能高于逍遥二仙。

而且他悟性也高,宋青书炼成九阴白骨爪,张无忌教范遥以太极拳破解之法,而俞莲舟自己就已经找到了破解之法。后来看出来周芷若的武功特点,能和周芷若拼个同归于尽,张无忌救下俩人后内心就说周芷若以后武当诸侠会死在他们手下,因为周芷若武功在于奇,修为比武当诸侠差的太远,一旦这个奇被看破就不行了,而周芷若把鞭子甩成圈时候,俞莲舟恰恰就看破了。


困兽88


在《倚天屠龙记》武当七侠中,俞莲舟是金庸着墨仅次于张翠山的,对于武当派,对于剧情走势,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主要有:一、护送冰火岛归来的张翠山一家安全到达武当山;二、在屠狮大会上,激战叛徒宋青书,降住了宋青书的九阴白骨爪,并且将其打成废人;三、从周芷若手中救出六弟殷梨亭,这里也可以看出其武功高强;四、继任武当派掌门,将武当派发扬光大,成为与少林寺分庭抗礼的江湖大门派。

综上,可见俞莲舟是一个江湖经验丰富、情商较高、武功较高的人物,同时是情感细腻、心机深沉的人物。他做事情果敢明快、出手够硬够狠,放到现代都市小说会是个冷傲的霸道总裁。

从安排护送张家可以明白张三丰对他能力的了解,连小妖女殷素素亲眼见他临敌处事,很快就变成小迷妹:“这位二伯名不虚传,当真了得。”很快变成死忠粉,对这位二伯敬服得五体投地。从天鹰教小公举出场不难看到她的心机手段(计擒俞岱岩、射瞎谢逊),再加上她的出身,能得到她敬服的怎么会是一般人。

俞莲舟功夫之高,在江湖中属于一代宗师的级别。做个排名:《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张无忌为绝顶高手;阳顶天、空见、鹤笔翁、鹿仗客为顶尖高手;俞莲舟、三度、杨逍、成昆为超一流;范遥、空闻空智、四大法王、宋远桥、灭绝师太同为一流高手。

由于武当功夫属于厚积薄发型,越往后越厉害,俞莲舟的功夫也分四个阶段。小说前期只能成为二流高手,距离四大法王都有距离。在张翠山回武当时,俞莲舟被玄冥二老打伤而无大碍;少林三空挑战武当,俞莲舟认为自己和宋远桥能够打平两位少林神僧,从空智跟明教右使范遥不相上下的实力可以推出此时的俞莲舟已进入一流高手行列,不亚于各大门派的掌门。到了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宋远桥与白眉鹰王两人隔空较量,打成平手,书中有鹰王的内心独白,即便自己神完气足时,对战宋远桥也不知鹿死谁手。鹰王为人高傲,不轻易服人,他的判断可信。而鹰王的实力,张无忌认为不亚于逍遥二使,具体在破金刚伏魔圈之战时,可以看出鹰王略逊于杨逍,应与范遥持平。由此可以推出鹰王=宋远桥

假以时日,俞莲舟的功夫虽然达不到张三丰、张无忌的境界,应该能追上玄冥二老、阳顶天等人。




金梁古黄温


张三丰一代绝顶大宗师,是金庸武侠系列里最厉害的人物之一,开宗立派,创下了与少林齐名的武当派,对待收徒却十分谨慎。张三丰一生就收了七个徒弟,其中老六老七也主要交给老大老二教习,真正他亲自教导的就五个。这五人无论是人品天赋心性都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不然张三丰想多收徒弟,振臂一呼,不知道多少人愿意拜他门下。

五个徒弟里本来老五张翠山天资最高,又是张三丰亲自教导的最小的一个,最有希望继承张三丰衣钵,可是张翠山年纪轻轻就失踪了。剩下的四个人里面老大宋远桥作为大哥,自然要帮师父分担更多事物了,而且宋远桥性格宽厚为人和蔼,颇有长者风,历来最受武当后辈弟子爱戴。其他三人比较起来,存在感就弱了一些,老三俞岱岩性格外放,坐不住脚,喜欢到江湖上历练,老四张松溪机智多变,处事圆滑。而老二俞莲舟呢,他性格内向,总是喜欢冷着一张脸,门下弟子最怕他,平日里沉默寡言,但实际上论智谋他丝毫不下老四,只是不愿表达罢了。内向的俞莲舟平日里一有空闲就会拼命练功,所以武功修炼的极为扎实,一直在进步。



俞莲舟在书中有几处精彩表现,无论是智谋武功还是胸襟气度,都是江湖第一流的人物,最关键一点,俞莲舟大事立场坚定,绝不动摇,小事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是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后来武当派掌门落到他的肩膀上,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

当张翠山殷素素回到中原的时候,俞莲舟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高手了。他看到张翠山殷素素夫妻是既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师父日思夜想的徒儿,自己的五弟回来了,不高兴的是他居然与魔教妖女成为夫妻。但是呢,不高兴的事情比起高兴的事来,那就显得不太重要了。当他与殷素素接触以后,发现她深爱五弟而且本性不坏,真诚率性,也就接纳了她。毕竟两人感情才是真的,出身什么说明比了问题,这里也说明了俞莲舟不是一个死板顽固的人。

后来到了张三丰生日宴上,他跟老四张松溪一唱一和言语挤兑少林高僧,憋的对方说不出话来,足以看出他足智多谋。

后来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回来路上被赵敏抓走,关在佛塔顶部。当时宝塔大火,六大门派的人就要烧死了,张无忌赶紧跑来救援,他的对策是让六大门派人跳下来,自己运用乾坤大挪移救人,可是没有人相信张无忌有如此神功。这时候是俞莲舟第一个跳下来,既给张无忌解了围,也给别人做了榜样,事实证明果然有效,俞莲舟没有看错人。从这也看出来,外表冰冷的俞莲舟也有豪气干云的一面,到了生死关头就体现出来了。


俞莲舟除了这些,还有就是他性格里有一股狠劲,这个狠劲不光是对自己,对敌人也是如此。本来靠着张三丰这个大宗师,武功已经很厉害了,比如那虎爪手,但是俞莲舟偏偏要加上自己理解,新创而成了“虎爪绝户手”,这样的武功太过阴损,连张三丰都有点看不下去了,告诉他绝不能轻易使用。俞莲舟是张三丰亲选的弟子,一开始品性就不错,这么多年过去了,俞莲舟不但有了一身好武功,还有了偌大的名声,但是他为何会想到如此阴狠的招式呢。一来他武学天赋不错,可以自创招式,二来他这个人讲求效果,显然这样一来招式威力大大增加,第三嘛就是他性格里的确有决绝狠辣的一部分。

真正说起来,武当派下任掌门最合适的人选应该是老四张松溪,张松溪跟俞莲舟一样的足智多谋,而且张松溪为人外向,比俞莲舟更容易亲近。不过俞莲舟更加沉稳武功更高,老大宋远桥因为儿子过错而被罚,下面理应是他这个老二当接班人,何况以后他也可以继续将衣钵传给老四张松溪。


一览众河小


按照小说《倚天屠龙记》的描写,俞莲舟是武当派除张三丰以外的第一高手。

武当七侠,以宋远桥为首,资质最好是张翠山。不过张翠山早亡,俞岱岩残疾,余下五侠功夫依次为俞莲舟、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

俞莲舟功夫之高,在江湖中属于一代宗师的级别。由于武当功夫属于厚积薄发型,越往后越厉害,俞莲舟的功夫也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菜鸟阶段。也就是小说开篇部分。武当诸侠虽然江湖有名,但只算后期之秀。比如宋远桥,金毛狮王完全有把握杀他。俞莲舟功夫略高于宋远桥,还不能跟一流高手较量。

第二个阶段,功夫小成。也就是张翠山回武当时。当时少林三空挑战武当,俞莲舟认为自己和宋远桥能够打平两位少林神僧,其他师弟还不行。俞莲舟不是狂妄之人,他的判断应该基本靠谱。而少林三空排名第二的空智,跟明教右使范遥不相上下,由此可见此时的俞莲舟已进入一流高手行列,不亚于各大门派的掌门。

第三阶段,功夫大成。也就是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此战俞莲舟没有出手,但宋远桥与白眉鹰王两人隔空较量,打成平手。书中有鹰王的内心独白,即便自己神完气足时,对战宋远桥也不知鹿死谁手。鹰王为人高傲,不轻易服人,他的判断可信。而鹰王的实力,张无忌认为不亚于逍遥二使,具体在破金刚伏魔圈之战时,可以看出鹰王略逊于杨逍,应与范遥持平。由此可以推出鹰王=宋远桥

第四阶段,更上一层。也就是屠狮大会时。此时武当诸侠都已习得张三丰的太极功夫,实力更上一层楼。最简单的例子,为了破宋青书的九阴白骨爪,范遥在张无忌的指点下才想出破解之法,而俞莲舟自己独立发现了对手破绽的,并且他也看出了周芷若的破绽,只是为了救殷梨亭才与周打成同归于尽的局面。此时的俞莲舟,已明显高于范遥,也应该超过了杨逍。假以时日,俞莲舟的功夫虽然达不到张三丰、张无忌的境界,但追上少林三渡、玄冥二老、成昆等人,完全是可能的。


江南俗士1


有句话叫“不识俞莲舟,枉称武当派”,俞莲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武当派第二代掌门,武当七侠之一,并且是武当七侠中武功最高的人,据说武功仅次于张三丰,自创了虎爪绝虎手,又是太极拳真正嫡传者。

感受一下原著对于俞莲舟内力的描述:“他离岸六七丈,说这几句话时丝毫没提声纵气,但贺老三听来,一字一句清清楚楚,便如接席而谈一般,心下好生佩服。”可见其人内力深厚,驾轻就熟。

在《倚天屠龙记》,俞莲舟对于武当派,对于剧情走势,也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主要做了以下几件大事:一、在屠狮大会上,激战叛徒宋青书,降住了宋青书的九阴白骨爪,并且将其打成废人;二、从周芷若手中救出六弟殷梨亭,这里也可以看出其武功高强;三、继任武当派掌门,将武当派发扬光大,成为与少林寺分庭抗礼的江湖大门派。最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俞莲舟并非一介武夫,其情商比较高,善于领导,会笼络人心。

综上,可见俞莲舟是一个情商较高、武功较高的人物,非主角,但是也是正面人物。




赵佺佺


应该说,在武当七侠里,最有能力和资格继承张三丰衣钵的就是俞莲舟。他的武功应该和四大法王一个水平。在这一点上。张三丰最中意的张三丰都不行。而且俞莲舟最有侠义心肠,为人却又宽厚大度,机智过人。


俞莲舟是武当二侠,也是二代掌门,在性格上比较内敛,不大爱讲话。颇有沉默是金的意味。但七侠里他的武功造诣最高的,而且可以自创武功,这就了不得了。自己也有所创新。平时沈默寡言,外冷内热,可以几天不讲话。小时候的张无忌就和这俞二伯和的来。对比之下宋远桥就比较苍白。

最能体现俞莲舟为人的就是他护送张翠山殷素素回武当。应该说初见殷素素,他觉得这个女子邪性,不是自家五弟良配。并不满意。一路之上数落了殷素素几次。但相处一段时间以后,俞莲舟觉得自己这个五弟妹率真坦诚。面对各路武力林高手的追杀,就想拼命也要维护五弟妹一。由此也看出俞莲舟并不迂腐。处事灵活变通。是当掌门的料。 俞莲舟气场太强,说话办事、眼神风度都是绝顶高手大侠范儿。



俞莲舟是最理解和真心对待殷素素的人,而殷素素对这个二伯也是十分敬重,绝非因为他是自己的丈夫的二师兄。外冷心热是俞莲舟的性格特点,一辈子没有情爱的俞莲舟把张无忌当自己的儿子。而在理解殷素素方面。俞莲舟则远胜张翠山。俞莲舟与殷素素在‘’灵感‘’上合得来。而俞莲舟能够越过宋远桥。硬生生‘’篡位‘’成功。成为二代掌门。足见其城府很深。从武功,谋略,心机,侠气都是武当七侠第一位,在整个倚天屠龙记里也是一等一的人物。不亚于杨逍。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1.泻药。俞莲舟大概是金庸小说中“二师兄”、“二当家”、“二哥”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甚至“花露水”老师用心机深沉来形容他。

2.中国有句话:老大宠、老小娇,中间是个受气包,大概也能说明俞二的处境。上有宋远桥是开山大弟子,风头无两,张三丰不喜俗务,宋大老早就是武当真正的当家人,尤其是还有个宋青书,更被许为武当未来的掌门……这,让俞二情何以堪啊……

3.下边呢?还有个张翠山,这才是张三丰最心爱的弟子,更被许为传衣钵的门生……得,俞二还是靠边站……

4.但是呢,俞二在关键时刻的表现,还是让人击节赞叹!比如说张五刚回中原,武当上下得知殷素素身背血债时,宋大这一犹豫,就显得俞二要舍命维护张五的可贵了……再比如少林比武面对周芷若和宋青书时的心狠手辣,俞二端的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狠角色……

5.俞二这样的人,可能不适合做兄弟,但最好还是站在一派的好,如果谁要跟他做了对头,那可真是有苦头吃了。

6.金庸小说中“行二”的角色比比皆是,还都很成功,比如全真七子中性如烈火、公认武功第一的丘处机,那简直就是射雕全书中最关键的线索人物;与之对应的还有江南七怪中的二哥朱聪,妙手空空,算是金庸小说中少见的偷儿祖宗……

7.天龙八部中的二哥虚竹,位列“二挂”,简直是金庸书中最幸运的角色;而笑傲江湖中的二师兄劳德诺,则是最阴损很辣的了;连城诀中,落花流水中行二的花铁干,是全书最让人不齿的角色……对了,还有书剑恩仇录中的二当家无尘子,估计大家可能都对他的剑术更有印象了。

8.女子也有“行二”的,但都悲剧居多,比如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姥,一辈子活在无崖子与李秋水的阴影之中;神雕中程英是与杨过结拜的二妹,但茕茕孑立、与陆无双踯躅终老;飞狐外传中的程灵素更委屈,这个二妹为了胡斐献出了生命……“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知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每每读到这一段,总让人扼腕而叹,造物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