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癱瘓,為什麼每次打仗時都要坐輪椅?

這裡有好劇


其實諸葛亮坐那個看著像輪椅的四輪小車和他手拿白羽扇一樣,都是後世藝術加工的結果。而歷史上,其實沒有諸葛亮坐著四輪小車和手拿白羽扇的相關記載。

當然,這個藝術形象也是有出處的。

晉朝史學家王隱的《蜀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諸葛武侯與宣王(司馬懿)在渭濱,將戰,宣王戎服蒞事,使人視武侯,乘素輿,葛巾毛扇,指麾三軍,皆隨其進止。宣王聞而嘆曰:‘可真謂名士矣。’”

素輿是啥呢?

有人認為是一種樣式樸素的馬車,也有人認為是一種小轎子——板輿

按出土文物看,不外乎下圖那三種。


魏晉南北朝時,也確實有很多名士轉名將的人,坐著小車或轎子去指揮打仗。

比如,前涼名將謝艾就是坐著一輛軺車,大敗後趙羯人的黑槊龍驤軍(精銳具裝甲騎),斬殺敵軍一萬三千餘人。

又比如,南梁名將韋睿身體瘦弱,騎不了馬,故而只能坐著板輿參戰,結果大敗北魏軍隊,為自己贏得了一個“韋虎”的稱呼。

還比如,南梁末期名將王僧辯,就是坐著乘輿(有座椅的人抬小車)指揮軍隊與候景叛軍作戰的。

其實,能坐這種小車或轎子的名將,跟項羽的破釜沉舟、韓信的背水一戰類似,都是為了顯示自己必勝的信心與決心,鼓舞部下士氣的。畢竟主帥坐著行動不便的小車或轎子,要是打敗了,肯定跑不了!他們既然敢坐,就說明有必勝的信心和決心,起碼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後世人沒現在咱們這樣良好的考古條件,比如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還有各種戲劇家在編寫戲劇的時候,肯定不可能考證出素輿是一種什麼東西了。因此就給諸葛亮設計出這種四輪小車來……



另外說一下,諸葛亮那個白羽扇的問題。如《蜀記》所說,其實是毛扇。啥是毛扇呢?

毛扇是魏晉南北朝時名士處居和清談時,手裡常拿的一種扇子。其中間用優質木材作柄,周圍用麈鹿尾巴上的毛裝飾,也叫“麈尾扇”。後世的拂塵就是其子孫。

而最先說諸葛亮用白羽扇的是晉代人裴啟,他的小說《語林》裡有這樣一段記載:

“諸葛武侯與宣皇在渭濱,將戰,宣皇戎服蒞事,使人密覘武侯,乃乘素輿,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軍,眾軍皆隨其進止。宣皇聞而嘆曰:‘諸葛君可真謂名士矣。’”

顯然,裴啟的小說抄了王隱的《蜀記》,但把毛扇改成了白羽扇。這到底是抄錯了,還是裴啟的自我發揮,就不得而知了!


冷兵器研究所


諸葛亮在行軍打仗時,手搖羽毛扇,身坐“四輪車”成了標配。這四輪車由幾個士兵推著,乍一看他好像坐在輪椅上,難道諸葛亮的腿有毛病?

我查了歷史資料,沒有說諸葛亮腿腳有毛病。坐“輪椅”始於《三國演義》書中的描寫:【綸巾羽扇,鶴氅皂絛,只見軍中數十上將,擁出一輛四輪車來,車上端坐孔明】

正史《三國志》沒有諸葛亮坐四輪車的記載。《三國志平話》卻有相似的記述:【武侯引三千軍,輕弓短箭,善馬熟人,軍師素車一輛】,什麼是素車嗎?就是沒有經過任何裝飾的平底車,如下圖:




《三國志平話》是元代流行的講史話本,明代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時,有可能借鑑了諸葛亮坐“素車”的素材,進行了藝術再創造,刻畫了坐四輪車的形象。

由於《三國演義》這本書傳播廣泛,諸葛亮這一形象深入人心,從此後,即使諸葛亮腿腳沒毛病,他依然坐在輪椅上。

另一說法是,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在製作木牛流馬時,順便給丈夫做了一個四輪車。

原來四川盆地多陰雨天氣,加之諸葛亮南征孟獲時,在荒蠻之地水土不服,落下了風溼關節炎的毛病,蜀地多山,騎馬顛簸,黃月英心疼丈夫,為他製作了手推四輪車,據說裡面設有暗器,不過諸葛亮一次也沒用你過。




諸葛亮剛開始沒坐四輪車,年齡越大越離不開,有可能身體虛弱的原因,據說諸葛亮有胃病、心絞痛等,動不動就吐血,坐四輪車既輕鬆又安全,還符合諸葛亮裝逼的形象,穩重、大氣、不慌不忙。

野史傳說諸葛亮是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轉世,孫臏和龐涓是師兄弟,都是鬼谷子的學生,由於孫臏比龐涓聰明,於是引起了龐涓的嫉妒,後來龐涓陷害孫臏,孫臏被挖去了臏骨,成了癱瘓之人,只好一輩子坐在輪椅上。

500年後孫臏轉世諸葛亮,諸葛亮的腿腳也不好,所以效仿孫臏坐在了輪椅上。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諸葛亮這樣做是為了穩定軍心,隊伍只能進不能退,如果撤退,最倒黴的應該是諸葛亮,兵敗如山倒,到時誰還推著四輪車上的諸葛亮跑呢?




結語:諸葛亮坐四輪車的原因眾說紛紜,到底為什麼始終沒一個明確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不是癱瘓人,這從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可窺一斑。以上是我歸納的各種答案,不知道你認同哪一種?


秉燭讀春秋


上世紀周易熱興起後的九十年代,曾有人發表文章,專述孔明命理特點及身體狀況。OO文章說孔明命中喜火,因而他移居於出生地之南的襄陽。凡在南方辦事用兵皆順。遊說東吳,三氣周瑜,七擒孟獲。幾乎百戰百勝。OO文章又說諸葛亮身體欠爽,患慢性病骨結核,故不宜多騎馬。因而平時常坐馬拉車上,有時坐在人推的四輪車上。當時參加研討會的學員也都對此文議論紛紛。OO演義中第一次描述孔明坐小車在39回:"見糜竺糜芳引軍簇擁著一輛小車,車中端坐一人,乃孔明也。關,張下馬拜伏於車前。″第89回平南蠻四擒孟獲中,"卻說孔明自駕小車,引數百騎前來探路,前有一河,名曰西耳河…”由此證明孔明有兩種小車,一種是馬拉的,一種是人推的。若孔明單純為效仿孫臏,或單純為顯示自己,又何必備用馬拉的小車?只用人推的不就行了嗎?第104回,"孔明強支病體,令左右扶上小車,出寨遍觀各營,自覺秋風吹面,徹骨生寒。”由徹骨生寒四字探知,孔明長期不乘馬而坐小車,確與身體有關,或患風溼性骨病,或為骨結核。故而棄馬乘車。


張永科38


這一點史料中沒有詳細記載,眾說紛紜!

有言是普遍的一種耍酷行為,有言是便於行軍指揮!然而我更傾向於前些年一些史學家的考證和推論!那便是諸葛亮身體不好,患有結核之病,身體不好,腿腳不利,不可騎馬而做轎子又不能縱觀戰場局勢,所以是坐在最方便的“輪椅”上!

諸葛亮只活了五十四歲,從史書記載的他晚年的一些病狀來看,所謂結核之病還是有較大可信成分的!


好來吳


諸葛亮坐的這種車子叫做素車,所謂武官騎馬,文官坐轎,諸葛亮是文官,自然不能和張飛趙雲一樣騎著高頭大馬,另外諸葛亮積勞成疾,身體本來就不好,坐車也是無可厚非的。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諸葛亮十分崇拜兵家聖人孫臏,因為孫臏受了臏刑,只能坐車,諸葛亮算是孫臏的粉絲,所以也搞一輛這種車子坐著。

第三種說法相對比較走心了,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凡事事必躬親,尤其是重視下屬,有一輛標誌性的小車在軍中,兩軍對戰的時候,士兵們都會知道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丞相大人就在自己身邊,一定是士氣大增的,對於激勵戰士的鬥志非常有效。


奇聞詭事時胖紙


據說諸葛亮有風溼性關節炎!不坐四輪車就得八個大漢輪流揹著他。


蘭花不豔有奇香


領導也沒癱瘓,出門還要坐轎車,這叫“派”。


雲淡風輕151480237


他那輪椅不是一般的輪椅,是防身的,也說不定,裡面設有機關,消息埋伏也說不定?


12340169


裝逼唄,大家有沒有發現小說牛逼人物,都有裝逼的習慣,諸葛亮坐輪椅,關羽眯著眼睛摸鬍子,張飛瞪著眼睛亂吼,劉備仰天長嘆,然後眼淚下來了,我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用戶52157040082


諸葛亮後期得了骨結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