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肿瘤手术一定要化疗吗,为什么?

蔼210637923


作为一名胃肠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肠癌手术一定要化疗吗?不一定的,总的来说,早期癌症不需要化疗,中晚期大肠癌才需要化疗。

大肠癌的分期

大肠癌从早到晚,可以分为一二三四期,肠癌分期的标准主要是根据三个方面来分: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数目,有没有肝脏、肺脏等远处转移。根据这三个指标,大肠癌分为一二三四期。一期属于早期,二期和三期属于中期,四期属于晚期。

哪些大肠癌患者需要化疗

化疗的作用主要是杀灭肉眼看不见的肿瘤细胞,也就是手术无法切除的细胞,早期癌症可以完全切除,不需要放化疗。三期和四期的大肠癌一定需要化疗,二期结肠癌是否需要化疗,要看有没有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包括肿瘤低分化,清扫淋巴结小于12个,术前有肠梗阻,肠穿孔,神经侵犯,脉管瘤栓,肿瘤侵犯结肠全层等等。如果有上述的高危因素,建议化疗。

大肠癌怎么化疗

目前来说,大肠癌常用的化疗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三周方案,每21天化疗一次,化疗药物包括静脉给药和口服药物,需要化疗6至8次;还有一种是两周方案,每14天化疗一次,14天的方案全是静脉给药,没有口服化疗药,需要化疗10至12次。这两种方案都是可以的,治疗效果类似,总的化疗时间是半年左右。

如果你想问我是不是需要化疗,请将术后病理的结果发给我,这样我才能告诉你,是不是需要化疗。


普外科曾医生


肯定不是都需要化疗。

中早期结直肠癌术后的化疗属于是辅助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辅助化疗的目的和意义是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如果患者的病期很早,或者手术的根治度很好,那么就不需要辅助化疗。化疗本身是双刃剑,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反应。因此,必须在必须的情况下再应用。

结直肠癌早期,癌细胞及侵及黏膜层或者黏膜下层,没有淋巴结转移,此分期经过根治手术,基本就是根治性治疗,不需要化疗。如果早期患者做化疗,纯属过度治疗。实际上的确有类似情况,不少在网络诊室咨询我的患者,说主治医生考虑患者年轻或者分化不好,而给早期患者做化疗,这是极不合理的。早期患者,化疗与否对预后完全没有影响。

2期结直肠癌,多数也是不需要化疗。只有少数合并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比如梗阻,穿孔,侵犯肠壁全层,脉管癌栓,神经侵犯,淋巴结清扫数目少(小于12枚)。对于这部分高危2期大肠癌患者,可考虑给予单药口服或者联合化疗。


3期结直肠癌术后,应该做化疗。这个分期患者化疗与否,术后5年生存率是有较明显的差别。3期患者除了身体耐受不了的情况下,都应该做化疗。只是根据复发风险的大小,可以酌情减少化疗的时间。比如低危3期患者,可以做3月的辅助化疗。


那么,对于4期(晚期)结直肠癌,手术(无论是根治手术还是姑息手术),都需要全身化疗治疗。因为4期属于晚期,属于全身性疾病,单纯手术是解决不了问题,需要化疗和靶向治疗,全身控制。


化疗是抗肿瘤治疗手段,是需要肿瘤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给与制定化疗方案和化疗时间。


【张成海医生】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追求真实、客观,普及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和转发,持续提供有用的医疗健康(肿瘤防治)科普和肿瘤科工作内容。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癌症术后一定要化疗吗?这是不一定的?总体来说,早期肿瘤不需要化疗,单纯手术就可以,中晚期的癌症是需要化疗的,每一种恶性肿瘤都有自己的化疗指正,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化疗了。

肿瘤不需要化疗,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从理论上讲,肿瘤早期的时候,肿瘤只是局部生长,没有侵犯到周围的淋巴和血管,没有出现远处转移,只需要单纯切除肿瘤及周边组织,保证切缘阴性即可。

当肿瘤不断长大,肿瘤细胞就和蒲公英一样,会到处飘落,进行淋巴管和血管,这部分肉眼看到不到,就需要化疗来消灭了。

如何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延迟病人生存期?

近些年来,天然产物治疗癌症因其整体治疗、毒副作用小、无药物依赖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不断关注和研究,因此成为主要的抗癌新药来源。自2007年以来,己经有12种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被用于癌症治疗,有许多报道表明天然产物可以克服肿瘤耐药性。

对于肿瘤病人,临床医生建议结合今抗刺果番,今抗刺果番被俗称为“癌症杀手”。今抗是天然刺果番荔枝有效提取物,刺果番具有发展为天然抗癌药的潜力,在南美和非洲等地,刺果番己经被用作抗癌药物来治疗癌症和肿瘤。有许多研究表明刺果番荔枝具有抗癌效应:托雷斯和他的同事研究表明该植物的提取物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体外实验发现该提取物能使得癌细胞发生凋亡,在小鼠模型研究中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这可能是由于刺果番提取物能降低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最后使细胞死亡。


林医生说见闻


不一定非要选择化疗,化疗也会出现一定的肠胃反应,并且带有毒副作用,可以采取第五代肿瘤治疗技术,无毒无痛绿色治疗疗法,肿瘤热疗疗法!

肿瘤热疗是泛指用物理能量加热人体全身或局部,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来治疗肿瘤的一类治疗方法。又称温热治癌、高温治癌、透热治癌等,就是利用电离辐射物理因子(射频、微波、超声、激光等)在生物组织中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段时间,利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对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达到既能使肿瘤细胞凋亡而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细胞的治疗方法。热疗像比传统的放射,化疗的疗法具有无创、无痛、安全、舒适的优势,搭配联合其他疗法效果更加显著,可以大大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可以关注我院公众号:jszyyzlk 。进行详细了解!


胡群峰医生谈肿瘤


【 编号WD553】

肠癌应该指的就是结直肠癌,能手术切除肿瘤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好,那么手术后到底要不要辅助化疗呢?应该依据术后病理TNM分期、组织分级、肿瘤大小、脉管浸润以及病人年龄、体力状态等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适合的术后治疗方案,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术后辅助化疗,一部分病人不需要、或者不能做化疗,还有化疗的方案、强度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不同。

结肠癌哪些情况不需要术后化疗?哪些情况是要化疗呢?

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是Ⅰ期或者Ⅱ期,如果出现淋巴结转移就是Ⅲ期、或者Ⅳ期结肠癌了。Ⅰ期一般是不推荐术后辅助化疗的,只需定期复查就可以了。

Ⅱ期结肠癌是应该常规检查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大概有10-15%的高表达MSI-H患者,是属于复发低危人群,肿瘤浸润深度在浆膜下层时是不需要化疗的,也就是T3N0M0(ⅡA期)的情况。

T3N0M0(ⅡA期)如果是微卫星低表达MSI-L时需要考虑病人组织分化、脉管侵犯、淋巴结检出数目等情况,评估复发危险性,如果高危推荐辅助化疗。如果分期是T4aN0M0(ⅡB期)、T4bN0M0(ⅡC期)是要辅助化疗的。

年龄大、体力状态差、脏器功能差的Ⅱ期患者化疗需要谨慎,权衡利弊,不一定非化疗了。

Ⅲ期、Ⅳ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应该进行6个月的辅助化疗,推荐的方案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或者卡培他滨。

直肠癌的术后化疗情况

直肠癌以距离肛门10-12cm为界(盆底腹膜反折处),以上术后治疗可以参照结肠癌,其以下的直肠癌Ⅰ期根据高危因素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辅助化疗,分期为Ⅱ期、Ⅲ期术后是一定要化疗的,为期6个月。


刘永毅医生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肯定和否定,关键得看术后的病理情况,病变浸润层次,淋巴结情况,神经脉管受侵与否都得考虑,化疗与否有严格的指征,不是随心所欲的。有这方面情况还是建议去正规医院咨询,既不能杞人忧天,也不能道听途说,化疗是把双刃剑不错,但使用得当还是能使患者获益的,非医务人员的以讹传讹更不可取。


刀锋轻抚


                         背 水 一 战

                   ----我的抗癌经历

        老汉我今年58岁。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快走、慢跑、游泳和健身都是我喜爱的运动项目。每天坚持运动30分钟以上,心率保持在50~60下之间。但是因为便血,2017年2月经医院确诊患上了直肠腺癌。曾采用中医治疗,未见好转。于2017年3月底进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广东省胃肠肛门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因肠息肉病变引起的中段直肠癌(三期,pT3N2aM0-ⅢB)。4月10日采用微创手术切除,医用术语为“经肛门腹腔镜下直肠癌跟治术”。4月19日出院,出院医嘱其中一条为2周后返院化疗。

     5月3日转入该院内科时,医生曾建议除了12次化疗外,放疗也要作25次,但我选择了只作化疗的方案。6日开始第一次化疗,8日结束,之后便是两周一次的化疗循环。第6次化疗后,曾做过腹腔增强CT和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全部OK!因此,至9月3日结束第9次化疗后,根据自己身体的康复情况,勇敢的跟医生说,剩下的三次化疗我不做了。此后,经过两次复查(半年一次),指标全部正常!下面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供借鉴参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一、心态

        患了癌症,心态要好。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无需多言。但是仅仅是心态好,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和办法去积极应对,那也只能是等吃等睡等死。话虽难听,但事实如此!

二、饮食

        化疗期间,我从不忌口。饮食的多样化,才能保证营养吸收全面。并辅以海参煲粥作为早餐来保证营养供应,所以我的体重能迅速恢复到术前水平。

        刚开始化疗时,我主要的不良反应是排便困难,不可控制,排便时肛门口刺痛,甚至让人有痛不欲生的感觉。排出的粪便粘稠,不易冲刷。再有就是跑步或爬山后,脚底四处起水泡。排便时出现的症状,不禁让我想起曾经因体内湿气太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后经中医诊断,服用同仁堂的“皮肤病血毒丸”后,症状消失。此次,不曾想一试即灵,治疗期间,最多时一天服用60粒药丸。再辅以菊花、金银花冲水服用。

        所有化疗的病人,医生都会要求多喝水,而我恰好在患病前就比常人喝水量大很多。每天早上起床后空腹一口气能喝下2升水,一天喝水至少4升以上。喝下去的水,一定会通过尿液、汗液等渠道排泄出体外,同时带走废弃物。只是切勿随意模仿,未经长期训练,如此大量喝水会引起“水中毒”。

        蜈蚣为五毒之首。春夏之交时节,每天早上天不亮爬白云山时,就在爬山的步道上,时常会遇到。查阅相关资料后,得知蜈蚣酒对肿瘤有抑制作用。因此捕捉了一些蜈蚣泡酒,隔三差五喝上一小杯,想必也是有一定疗效的。

四、运动锻炼

        手术后大伤元气,化疗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要想尽快恢复元气,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唯有运动锻炼。手术后,当拔掉滞留在身上的管子,就开始下地走动。不挂瓶时,就爬楼梯。术后第9天出院,开始爬白云山,术后第12天即可登上海拔382米的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从此,每天爬一趟白云山,并逐步加大运动量,一年以后已经可以一手提握一个4Kg重的哑铃爬山。以此来抵御化疗对身体所造成的伤害,并尽量使每次化疗的毒副作用不叠加。化疗住院时,背着吊瓶(自带压力)爬楼梯,30层高的楼梯一口气能上下两个来回。运动能使人大量出汗,通过汗液带走体内的有害物质。

        所有癌症患者,医生都建议适度运动。所谓适度,个人认为,只要你静止后,短时间内(比如2~3分钟),心率和呼吸就能基本平复,即为适度。

        除了运动外,每天练习站桩,从最开始的几分钟,到现在一次能站30~40分钟。站桩是一项非常古老有效的健身方法,它能疏通血气,调理阴阳平衡。在此不多赘述,网络上有很多相关资料可供查阅。

五、结语

        有一个流行说法,癌症的病人有1/3是给治死的,我认同这个观点。住院治疗期间,见到过很多病人,脸色苍白,毫无血色,说话气若游丝。却依然在做化疗,试问,如此的身体状况,又如何去抵御其他疾病的侵蚀。所以说有很多的癌症病人并非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并发症,这绝非危言耸听!

        人病了,说明你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出了问题。癌症病人经过第一阶段的治疗后,一定要通过运动锻炼和适当调理让体能恢复到术前水平,甚至超越!这样才能给你提供足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防止它再次兴风作浪!

        癌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唯有背水一战。后退半步,都是死路一条。而我目前最多只能算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我坚信以我目前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并保持上述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锻炼,就不可能有癌症复发或转移的空间!

                   2018年9月于广州


癌者无畏


我是结肠癌T4N1ⅢB期患者,己有淋巴和腹膜等近处转移,是转移远处器脏的Ⅳ期外最严重的中期患者。2015年5月进行的根除手术,接着做了五次化疗。现在还未出现复发和再转移。可看出,像我这严重中期又没有远处器脏转移的进行化疗是有效果的。


科老师1


不一定要化疗,但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在特殊情况下是有必要进行化疗的。

1.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化疗?

对于肠癌患者来说,现在的研究结果显示,需要进行KRAS/NRAS/BRAF的基因检测,如果这三个基因发生了突变,患者不适合进行靶向药物治疗。当肿瘤较大,无法手术切除时,只能考虑放疗或者化疗来缩小肿瘤,以达到肿瘤降期的目的。这种是对于存在基因突变,且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来说的。

2.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用进行化疗?

那么对于中期的患者来说,如果KRAS/NRAS/BRAF未发生突变,是可以考虑进行靶向治疗的,这部分患者可以使用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进行治疗。今年,中国原研国产药呋喹替尼胶囊已经在国内获批上市,被批准单药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以及既往接受过或不适合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在获批的临床实验中,研究共入组416名患者,其中404名患者完成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呋喹替尼组平均总生存期明显延长(9.3个月[95%CI,8.2-10.5] vs 6.6个月[95%CI,5.9-8.1]。呋喹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也显着增加(3.7个月[95%CI,3.7-4.6]与1.8个月[95%CI,1.8-1.8]个月)。


丁丁医学网


化疗就是在人为地让身体发热以杀死癌细胞,可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健康细胞,尤其破坏了人体的免疫力。使得身体更加虚弱不堪,头发掉光,胃口没有了,睡眠不行了。这样离死就不远了。而免疫力才是能让身体康复的关键。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化疗,吃中草药保守治疗,主要是要把自身免疫力扶植起来。可以练气功,禅坐,念经。我在癌症康复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缘的患者可以来问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