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如何登上皇位的?

魔音娛樂


一、生平簡介

李世民(599~649年),627~649年在位。大業十三年(617)隨父李淵於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關中。唐建國後,封秦王,任尚書令。後統兵消滅薛仁果、劉武周、王世充等割據勢力,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農民起義軍,成為統一戰爭中的主要統帥。武德九年(627)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迫使李淵傳讓皇位。次年(627年),改元貞觀。在位期間,推行均田制,租庸調法和府兵制度。汲取隋敗亡教訓,竭力控制稅負在一定範圍之內;並耐心接受臣僚意見,發展科舉制度,不計親疏、門第、選拔人才;下令編修《氏族志》削弱門閥制度影響;貫徹‘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針,不輕率發動戰爭,並堅決抵抗外族對內地的侵擾。晚年生活奢侈,營建日廣,並發動對高麗的戰爭。死後廟號太宗。

二、居功至偉、權勢熏天

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已經到了權勢熏天的地步。其在唐取代隋,成就千秋霸業的過程中,居功至偉,功勳卓著無人能及。

618年5月,李淵建立唐朝後,為了消滅各地的割據力量,曾先後進行了六次重大戰役,而李世民就指揮了其中四次,對於唐朝最終一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李唐天下可以說是秦王及他的那些披肝瀝膽的眾英雄一手打下來的,其先後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勢力,為唐朝的建立與統一立下了不世之功。而洛陽之戰後,秦王也因戰功赫赫,導致李淵封無可封,最後創造出了一個’天策上將’的職位,其官職之大,僅次於皇帝李淵和太子李建成,凌駕於所有親王和百官之上。之前,秦王已經是尚書令和右翊衛大將軍,位居百官之首了。更重要的是,天策上將可以開’天策府’,自置官署,建立自己的權力體系,這原本是東宮太子才能享有的權力。

不僅如此,秦王后來又擁有了一個連東宮都沒有的權力,那就是發行貨幣。武德四年,李淵改革幣制,因為秦王功勳蓋世,所以李淵賞賜了三個’鑄錢爐’,這也就意味著其擁有在全國發行貨幣的權力,而東宮卻只能靠政府撥款來運作。

總而言之,玄武門之變前的秦王,雖不是太子,卻堪比太子,其在朝廷中的威望,比太子有過之而無不及;而論在軍中勢力和威望,恐怕連皇帝李淵都望塵莫及。

捫心自問,秦王已經站得這麼高了,他會輕易放棄觸手可及的君臨天下之位嗎?反之就要被東宮太子及其同夥拋入萬丈深淵。

三、玄武門之變、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太子李建成自知智勇及戰功威信皆不逮秦王,心懷忌憚,於是就連手四弟齊王李元吉,明槍暗箭,無所不用其極的打擊陷害秦王;同時李世民集團亦針鋒相對,毫不相讓,雙方骨肉成仇,互不相容,視同水火,持續明爭暗鬥,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然而在李淵的偏袒下,太子集團逐步佔了上風。為了挽回局勢,最終秦王搏命一擊,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7.2)秦王先發制人,率尉遲恭等伏兵玄武門,發動政變,李世民射殺了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諸子,卒至手刃同氣、骨肉相殘、喋血宮門;而後逼迫父親李淵立自己為皇太子,兩個月後繼承了皇位。

四、結束語

李世民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乃千古一帝,其才華蓋世,開啟了貞觀之治,讓大唐走向盛世,四海賓服。其在歷史上是一偉大君王,但亦有難以抹去的汙點——’玄武門之變’,因而背上了殺兄弟逼父親的惡名。


手機用戶50902211138


首先大家都知道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是有名的唐朝的皇帝,是有野心政治家和有才華軍事家,出生在陝西省武功縣。

生於的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7日離世,瀆信佛教也就是在那時,才有了三藏取經。這個在公元626年,在位的皇帝一直到公元649年去世,這個唐高祖李淵的二個兒子,同樣也是唐朝的第2位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在軍中長大,曾經在雁門關救過表哥隋煬帝,唐朝的建立有他的一半功勞。唐太宗李世民功勞高,被李淵封為秦王。唐朝的建立統一他的功勞是最大的,這些功勞都不是白費的,為他當上了唐朝的最高統治者奠基了基礎。

在手下大將的鼓舞下,唐太宗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殺死了自己的親哥哥李建成,還殺了三弟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淵強制退位,李世民終於當上了皇帝,改元號貞觀,這就是有名的貞觀之治,玄武門成就了秦王李世民,殺害了親李建成,成為了有名玄武門之變的皇帝。

唐高祖李淵在當上皇帝之後,就封了大兒子李建成當皇太子,李世民功勞高被封為了秦王,李元吉封了齊王。

在這三兄弟當中,李世民是個勇有謀,戰功顯赫的這樣一位大人物。李世民的威信是特別高的,李建成也打過仗,但在文武百官當中,地位遠遠是比不上李世民。當上皇太子以後就他就千方百計想除掉李世民,不讓他成為自己當皇帝的阻礙,事與願違這一舉動被李世民知道了,於是在玄武門設埋,結果李元吉和李建成兩人被殺害,當上了唐太宗皇帝。

如果要是李建成跟李元吉兩個人,常常在酒裡下毒想害死李世民,李世民也不會發動政變,結果把自己給傷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是他們先想除掉李世民,把這件事情放到現代,李世民的做法也還是可以的,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現在生活的一種原則,一種生存方式。

唐太宗李世民自己的親兄弟,李元吉還有李建成殺害後,其實也不是自己先下手的,就是李建成太過於心急,李世民成為自己的障礙,這才與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一起計算李世民,這也是自己吧自己給害了,還丟了皇位太不值得了。


歷叔人


李淵集團是當時名聲並不出彩的一支隋朝起義軍,實力遠在李家父子之前的有李密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鎮守洛陽的隋軍王世充、殺了隋煬帝的江夏禁軍,其他跟李家旗鼓相當的簡直不計其數。

而李淵最終在各路軍閥群狼一般的割據中脫穎而出,除了李淵有非比尋常的眼光與遊刃有餘的外交能力,手下一幫諸如劉文靜、裴寂等大臣的輔佐深有關係,最大的籌碼估計還是李建成、李世民與李元吉三個兒子個個文武雙全,精誠一心。

李淵攻克長安後,特別是稱帝后,按照傳統冊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從此,李建成就當成接班人的方式,在李淵身邊輔佐政務,當然也是為了太子的安全,很少會派李建成領兵打仗。

為大唐統一天下作出最大功勳的顯然是秦王李世民,在李密瓦解後,他攻下了東都洛陽,王世充、竇建德都在他陣前投降。當然,隨著戰場上始終無人可敵,只是因為晚生了幾年,對於皇位顯然是遙遙無期了,蓋世英雄難免心生不滿。

在幾乎平定了所有的武裝後,李建成與李世民兄弟間的矛盾幾乎無人不知。此後,雙方用各種手段籠絡對方的人員,互相設計陷害,計謀層出不窮。

當然,我們現在讀到的大部分記錄被李世民篡改過了,據說,我很不相信,李建成與李元吉密謀要除掉李世民,而此事剛好被李世民的耳目得知,第一時間通知了李世民。

於是,世人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出現了。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此前一天,李世民在父皇李淵面前栽贓李建成李元吉在後宮淫亂,李淵命三兄弟當面對質。而李世民已經提前收買了玄武門的守將,於是,提前埋伏了八百精兵。

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帶領少量親兵進入玄武門前甕中時,李世民帶領尉遲恭等突然策馬而出,李世民不由分說一箭射穿了李建成的喉嚨,尉遲恭射殺了李元吉。尉遲恭割下了兩人的首級掛於玄武門上,瓦解了聽到噩耗的打算過來解圍的李建成親兵。

李淵皇帝此時正與幾個大臣在湖中泛舟,他此前一直竭盡全力調解兒子間的矛盾,儘管收效甚微,但絕想不到他們會互相殘殺。

等尉遲恭用作為臣子絕對不允許的方式帶著兵器,一身血汙的闖進求見時,李淵知道局面已經不由他掌控了。

兩個月後,李淵宣佈退位,李世民即位。貞觀之治開始了。



一般明月


眾所周知,李世民性格殺伐決斷,是通過發動“玄武門之變”一舉扭轉不利局面,除掉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迫使其父唐高祖李淵先立其為皇太子,而後識趣地很快退位,讓李世民成為皇帝,史稱唐太宗,並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下面簡單地講一講李世民登位成功的關鍵事件“玄武門之變”的前因後果。



在唐朝建立過程中,由於李世民軍事才能出眾,在平定隴西、收復河東的戰爭中屢建奇功,贏得了北魏末期以來勢力強大的關隴勳貴軍事集團的支持,又在攻取洛陽的虎牢關之戰,一舉擊敗王世充和竇建德等梟雄,得到河東和山東一帶軍政官員的鼎力支持。,其父李淵封其為天策上將,同意其開府,招募到了諸多天下英才,手下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秦叔寶、程咬金等文臣武將,勢力不容小視。



“玄武門之變”的起因

鑑於李世民有軍功有威望,太子李建成陣營對李世民十分忌憚,採取多種手段破壞李世民形象和削弱其勢力。主要體現在:一是交好後宮妃嬪,讓其在李淵耳邊說李世民的壞話。在李世民率兵平叛楊文干時,李淵答應改立他為太子,後來就是因為後宮妃子們的耳邊風,才讓李淵又改變了主意。二是重金賄賂李世民陣營的文臣武將,慫恿他們轉投李建成門下;三是藉故剝奪李世民的兵權。當時突厥時常襲擾邊境,李建成趁機向李淵請求讓李元吉統率李世民帳下兵馬前去討伐,以此削弱李世民的兵權架空其勢力,還曾密謀尋求計劃暗殺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成功的關鍵

面對太子李建成方面的步步緊逼,李世民猶豫不決,難以痛下決心反擊。但手下的文臣武將坐不住了,於是,房玄齡和杜如晦等勸說李世民即刻動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李世民這才下定決心要除掉大哥李建成。 膽識過人的李世民經過精心謀劃,果斷決定先發制人。於是連夜去向父皇舉報太子李建成犯有淫亂後宮之罪。久在後宮的李淵聞訊大怒,下令召太子第二天入朝解釋。李世民精銳盡出,連夜安插手下將士埋伏在玄武門附近,並控制了玄武門,準備發動致命一擊。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當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率隊進入玄武門之後,發現大門突然關閉,接著李世民滿身披掛親自率兵殺出,一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尉遲敬德同樣一箭射死了李元吉。就這樣,“玄武門之變”有驚無險地成功了。

總的來看,“玄武門之變”成功的關鍵在於,李世民殺伐決斷,利用太子一方的麻痺大意和輕敵心理,出其不意,再加上手下將士因處於絕境而爆發鬥志,一舉逆轉局勢,並迫使其父李淵立其為皇太子,進而自動退位成為太上皇,由李世民登位開創了屬於大唐的新時代。


滄海拾遺錄


機遇總是會給最有準備的人的。唐朝李世民之所以最終能登上皇位,成為歷史上的唐太宗,也是與他個人不斷拼搏努力很有關係的。一是李世民從小就顯示了自己不凡的才能。李世民四歲時,一位自稱會相面的先生就對其父李淵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為兒子取名李世民。童時的李世民就聰明果斷,不拘小節,習武練文,擅長騎射。十七歲就從軍出奇謀去雁門關參與營救被突厥人圍困的隋煬帝,十八歲多次隨父親李淵在太原出征平叛和抗擊東突厥入侵,練就了敢做敢為、多謀善斷的性格,具備了治軍統軍打仗的才能。正因為李世民才能出眾,才受到了父親李淵及顯貴們的重視。二是功績卓著。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十九歲的李世民看透了天下形勢,隋朝已不得人心,必然滅亡,就鼓動父親起兵反隋,被封右領軍大都督,統帥右三軍攻下長安,李淵稱帝,封李世民為秦王。接著又是李世民統率大軍,西破薛舉,剷除西部威脅;北敗宋金剛,穩固北方;東戰洛陽,一舉擊敗河南王世充、河北竇建德兩大實力集團,隨後又重創了竇建德餘部劉黑塔和山東的徐圓朗。這四次大戰,可以說是唐朝的立國之戰,正因為這四次戰役的勝利,為唐朝定鼎了天下,為以後蕩平天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是注意招攬人才。經唐高祖的同意,李世民在長安開文學館,招攬了不少像房玄齡、杜如晦那樣的文人,再加他統兵多年,有許多武將像秦瓊、尉遲恭、侯君集等誓死追隨,為李世民的上位提供了人才和軍隊的支持。四是當機立斷。李世民隆盛的功名,引起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恐慌疾忌,他們就聯合起來陷害排擠李世民,甚至下毒謀害李世民。李世民已有警覺,曾向父親告發,無奈李淵的猶柔寡斷,加速了諸子的爭鬥。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利用突厥犯邊之機,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統兵出征,其用心就是想籍此削奪李世民的兵權,控制李世民的兵馬,並乘機殺害李世民。李世民通過已收買的李建成身邊人告秘的消息後,與親信們商議,果斷決定先發制人,於是就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被殺,李淵退位,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成了歷史上有名的唐太宗。我常常想,李世民的得位,和隋煬帝楊廣的得位很像似,李世民和楊廣都很聰明睿智,都為朝廷立下了很大功勳,楊廣利用權謀讓隋文帝廢掉了太子楊勇,得登皇位,李世民則是通過玄武門之變殺掉了太子李建成,當上了皇帝。但隋朝卻是在楊廣的治理下走向了滅亡,而唐朝卻是在李世民的治理下開創了貞觀之治,一滅一盛,何其有天壤之別?痛哉,隋朝遇到了楊廣,幸哉,大唐遇到了李世民!


sunjin72976689


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後,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李世民不僅在唐高祖建立唐朝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唐高祖信任,而且在朝中威望甚高,秦王府更是人才濟濟。以李建成為首的太子黨為了阻止秦王坐大,多次派自己的親信暗中謀害李世民,但都沒有成功,後來還聯合後宮嬪妃向高祖進獻讒言,汙衊李世民。高祖聽信讒言後慢慢疏遠李世民。

李世民發覺局勢對自己很不利,加上房玄齡等人的勸說,李世民終於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6日)發動了玄武門之變。由於精心謀劃,李建成、李元吉不知玄武門的衛隊已經倒向李世民,遭遇秦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皆被殺。李建成的部下看到太子和齊王的首級後,軍心渙散,就各自奔逃。李世民贏得政變的勝利。

李世民從一場血腥的宮廷政變中得到了皇位,但他親手殺兄的事實也給他帶來莫大的心理負擔。後世不少人以玄武門之變抨擊李世民,卻不知帝王家本來就充滿了殘酷無情,假設李世民不發動政變,日後登上皇位的李建成也絕不會看著手握重兵的李世民一天天發展壯大。李世民與李建成之間必須決出生死,因為皇位只有一個!


1988很長


李淵的猶豫不決給了李世民機會,李世民果敢無情地抓住了機會,殺兄弒弟囚父最終登上了皇位

  1. 李世民在李唐開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羽翼漸豐。大業十三年六月,跟隨李建成平定西河;七月,跟隨李淵、李建成攻克霍邑;九月,策應李淵、李建成攻取長安;武德元年,戰勝薛舉、薛仁杲父子;武德三年,擊敗劉武周、宋金剛;武德四年,虎牢之戰,執竇建德,降王世充;武德五年,戰敗劉黑闥;武德七年,豳州防備突厥;尤其是擊敗劉武周和竇建德,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奠定了李唐王朝的根基,居功至偉。而且在征戰過程中,降服了很多文臣武將,如徐茂公、秦瓊、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可以說,當時李世民麾下人才濟濟。

  2. 在如何處理太子和李世民的問題,李淵一直是猶豫不決的。李唐開國初期,李淵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是沒有任何異議的,既符合立長立嫡的傳統,而且在起兵反隋的初期,李建成的功勞也非常大。但當李世民的功勞越來越大,權力越來越大時,對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形成威脅時,李世民集團與太子集團的矛盾就越來越尖銳。李淵面對著這樣的情形,沒有意識到權力鬥爭背後的殘酷性,這已不是他兩個兒子之間的家庭矛盾,已經演變成兩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你死我活的鬥爭。李淵曾經對李世民說,讓他到東都洛陽開府建牙,並且可以使用天子的禮儀,試圖用將天下一分為二的方式來彌補兩個兒子之間的矛盾,但無論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都不會允許自己的權力被分散出去。

  3. 玄武門之變一錘定音。雖然李世民功勞很大,但李建成畢竟有太子名分,所以李世民面對太子的打壓,只能節節敗退。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將決定採取最激烈的方式來獲得勝利--兵變。李世民買通了玄武門的守將常何,接著密奏太子和皇帝身邊的妃子私通。李淵召集自己的三個兒子前來對質。建成和李元吉不明原因,當二人趕到玄武門時,被埋伏的李世民帶領自己的士兵殺死。然後李世民派尉遲敬德渾身是血、手持武器地向李淵報告了李建成、李元吉謀反被李世民誅殺的消息,李淵面對著這樣的境況又能奈何呢?

李世民即位後的作為不愧為千古一帝的稱號,但他殺兄弒弟囚父的行為也給後代留下了禍根,唐朝成為中國歷史上宮廷政變最頻繁最血腥的朝代,李世民是始作俑者啊。


李來說歷史


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登上皇位的,“玄武門之變”是唐王朝成立初期高層權力鬥爭的最高表現形式,李世民在政變中擊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並逼迫李淵退位。

研究唐朝歷史,“玄武門之變”是一個永遠也無法繞開的話題,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都能沒真正能擺脫的心理陰影。而出於各種原因,後世對“玄武門之變”的細節有很大爭議,為何此次政變一定會發生呢?

對於這個問題,許多人指責是因為李世民心狠手辣所致,殺兄逼父,有違正道。那麼,事情真相如何呢?在此,我從李世民角度重新審視“玄武門之變”必然性,體會秦王當時之憂慮。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建成計劃利用突厥犯邊之機會,利用手中軍權,將秦王府諸將全部調離;如果計劃成功,那麼李世民手中最後的一點自衛的力量就沒有了,只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已經到了絕境,這才逼得李世民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憂慮之一:政治上,李淵支持李建成,李世民處處被動,絕對弱勢。

“玄武門之變”前期,李世民的政治處境相當惡劣。

①公元624年的楊文幹事件,李淵已經察覺到了李世民的野心,並在接下來的對決中處處支持李建成,李世民處於絕對的弱勢。

②李建成、李元吉兄弟與李淵後宮的嬪妃們關係處的極好,嬪妃們日夜向李淵吹枕邊風,希望將李世民廢黜,李淵雖為一代明主並未廢黜李世民,但也對李世民意見越來越大。

③李元吉在政變前夕,曾經暗中請求李淵殺掉李世民,李淵顧及到李世民畢竟打下了大半個唐朝,功勞顯著。而李淵最大的希望是皇位能夠傳承給李建成,同時他的兒子們可以不像以往王朝那樣為皇位爭鬥的你死我活,可以和平共處,於是就否決了李元吉的建議。

這種情況下,李世民在政治上已經弱勢盡顯,保不準哪一天李淵就經不起後宮和太子黨的建言,廢黜自己,甚至危及生命。

憂慮之二:軍事上,李世民在長安毫無優勢,僅僅控制八百人;而李建成直接擁有軍權。

李建成利用李淵的支持和手中的軍權,逐漸削弱李世民勢力。他將很多李世民的心腹謀士和武將調離秦王府。比如那時候房玄齡和杜如晦被直接趕回了老家養老。而尉遲敬德先是送一車金銀珠寶收買,尉遲敬德不接受李建成的收買,於是李元吉就晚上派人準備暗殺不成;於是,李元吉向高祖誣陷尉遲恭,把他關進奉詔命特設的監獄裡審問處治,準備將他殺掉,由於李世民再三請求保全他的生命,這才得以倖免。李元吉又誣陷左一馬軍總管程知節,高祖將他外放為康州刺史。此類事件多如牛毛,秦王府被抽離和打壓的逐漸勢力衰退。

到李世民參加玄武門之變時候,能集結的兵力是800精兵,以及手下的幾名謀士及武將,這已經是他能掌握的全部兵力。

而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建成計劃利用突厥犯邊之機會,利用手中軍權,將秦王府諸將全部調離。如果計劃成功,那麼李世民手中最後的一點自衛的力量就沒有了,只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已經到了絕境。

而李建成擁有馮立和薛萬徹帶領東宮府兵與謝叔方帶領齊王府府兵匯2000精兵;另外,李建成招募了2000多名兵駐紮在東宮長林門,稱為長林軍。皇宮內的如此多兵力,進則可以對李世民進行斬首行動,退則可以防止李世民突然發難進行政變。在“玄武門之變”時,包括李世民在內的秦王府幾乎所有能拿武器的人都參加了政變,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甚至跑到大牢裡去發動囚徒參戰。

而後來的事件也證明了如果不是李世民快速進行政變控制皇宮,被殺害的只能是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時,馮立和薛萬徹帶著東宮府兵與謝叔方的齊王府府兵匯合,集結了2000精兵圍攻玄武門。敬君弘和呂世衡所帶的玄武門護衛隊以及張公謹奮力阻擊東宮和齊王府精兵。

就在東宮將要攻進玄武門時,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很快將二李的人頭割下來,尉遲敬德向眾人展示了二李的人頭並從李淵那裡得到了詔令,兩府的兵力這才退去。至於長林軍至始至終為何一直沒有出現在玄武門,一直是歷史的謎團,真相早就隨著歷史隨風而去了。

憂慮之三:輿論上,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制度約束使李建成具有天然優勢。

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這條制度看似無情無義,實際上經過數千年傳承,已成為皇位傳承最重要的制度。古代中國帝王承繼制度,自西周以來就確立了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

這套制度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這個可以預防王室內部為爭奪大位而骨肉相殘,導致王室秩序混亂,從而影響江山穩定。李淵因為前朝隋文帝廢掉太子的教訓,不會輕易廢掉太子,李世民處於天然劣勢。

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這條制度在民間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天下百姓支持李建成的為數眾多,這也是李世民的天然劣勢。

憂慮之四:封賞上,李世民已經功高震主早已經封無可封,李建成當皇帝后已經無法駕馭。

李世民在洛陽戰役以後,他被李淵封為“天策上將”,主管所有的軍事。

李世民有自己的府邸,這個府邸還可以自行招募命官,另開府邸招募人員,這裡全部都是屬於他自己的心腹,和皇帝等於是另一套平行的系統。

李世民身兼尚書令,唐朝三省的宰相中地位最高的一個,主管六部,掌控了巨大的行政權力。

李世民在陝東道擁有巨大的自治權,幾乎等於獨立王國。你要以為陝東道地方很小,那就錯了,這裡囊括了大部分的江南地區,還有河北京津一代,哪怕沒有那場變故,他也有唐朝的大半壁江山。

綜上所述,“玄武門之變”是唐王朝成立初期高層權力鬥爭的最高表現形式,李世民在政變中擊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並逼迫李淵退位。

可以說政變前夕,李世民處處被動,處處受制,已經到了危機存亡的關頭,李世民只能先下手為強,才不得已弒兄逼父,爭奪皇位。各位如何評價呢?

一個善於忘記的民族,註定是沒有前途的,請關注公眾號燕園讀史,與您一起記錄中華民族的繁榮與苦難,銘記每一天。


燕園讀史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

其後,李世民囚父、殺兄、弒弟,幹盡了了人倫慘事。

於私,李世民可稱得上是千古惡人。

於公,李世民又是不可否認的千古一帝。

其人與武則天的墓碑一樣,功過留給後人評。


崖邊釣魚10086


李世民南征北戰為大唐打下了大半江山,正所謂功高震主,遭到太子猜忌,矛盾越來越重,後於玄武門設伏誅殺太子及三弟李元吉,逼父退位,登上皇位,史稱唐太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