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如何登上皇位的?

魔音娱乐


一、生平简介

李世民(599~649年),627~649年在位。大业十三年(617)随父李渊于太原起兵反隋,进入关中。唐建国后,封秦王,任尚书令。后統兵消灭薛仁果、刘武周、王世充等割据势力,镇压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成为统一战争中的主要统帅。武德九年(627)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传让皇位。次年(627年),改元贞观。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租庸调法和府兵制度。汲取隋败亡教训,竭力控制税负在一定范围之内;并耐心接受臣僚意见,发展科举制度,不计亲疏、门第、选拔人才;下令编修《氏族志》削弱门阀制度影响;贯彻‘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不轻率发动战争,并坚决抵抗外族对内地的侵扰。晚年生活奢侈,营建日广,并发动对高丽的战争。死后庙号太宗。

二、居功至伟、权势熏天

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已经到了权势熏天的地步。其在唐取代隋,成就千秋霸业的过程中,居功至伟,功勋卓著无人能及。

618年5月,李渊建立唐朝后,为了消灭各地的割据力量,曾先后进行了六次重大战役,而李世民就指挥了其中四次,对于唐朝最终一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李唐天下可以说是秦王及他的那些披肝沥胆的众英雄一手打下来的,其先后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不世之功。而洛阳之战后,秦王也因战功赫赫,导致李渊封无可封,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天策上将’的职位,其官职之大,仅次于皇帝李渊和太子李建成,凌驾于所有亲王和百官之上。之前,秦王已经是尚书令和右翊卫大将军,位居百官之首了。更重要的是,天策上将可以开’天策府’,自置官署,建立自己的权力体系,这原本是东宫太子才能享有的权力。

不仅如此,秦王后来又拥有了一个连东宫都没有的权力,那就是发行货币。武德四年,李渊改革币制,因为秦王功勋盖世,所以李渊赏赐了三个’铸钱炉’,这也就意味着其拥有在全国发行货币的权力,而东宫却只能靠政府拨款来运作。

总而言之,玄武门之变前的秦王,虽不是太子,却堪比太子,其在朝廷中的威望,比太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论在军中势力和威望,恐怕连皇帝李渊都望尘莫及。

扪心自问,秦王已经站得这么高了,他会轻易放弃触手可及的君临天下之位吗?反之就要被东宫太子及其同伙抛入万丈深渊。

三、玄武门之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太子李建成自知智勇及战功威信皆不逮秦王,心怀忌惮,于是就连手四弟齐王李元吉,明枪暗箭,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陷害秦王;同时李世民集团亦针锋相对,毫不相让,双方骨肉成仇,互不相容,视同水火,持续明争暗斗,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然而在李渊的偏袒下,太子集团逐步占了上风。为了挽回局势,最终秦王搏命一击,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7.2)秦王先发制人,率尉迟恭等伏兵玄武门,发动政变,李世民射杀了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诸子,卒至手刃同气、骨肉相残、喋血宫门;而后逼迫父亲李渊立自己为皇太子,两个月后继承了皇位。

四、结束语

李世民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乃千古一帝,其才华盖世,开启了贞观之治,让大唐走向盛世,四海宾服。其在历史上是一伟大君王,但亦有难以抹去的污点——’玄武门之变’,因而背上了杀兄弟逼父亲的恶名。


手机用户50902211138


首先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他是有名的唐朝的皇帝,是有野心政治家和有才华军事家,出生在陕西省武功县。

生于的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9年7月17日离世,渎信佛教也就是在那时,才有了三藏取经。这个在公元626年,在位的皇帝一直到公元649年去世,这个唐高祖李渊的二个儿子,同样也是唐朝的第2位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在在军中长大,曾经在雁门关救过表哥隋炀帝,唐朝的建立有他的一半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功劳高,被李渊封为秦王。唐朝的建立统一他的功劳是最大的,这些功劳都不是白费的,为他当上了唐朝的最高统治者奠基了基础。

在手下大将的鼓舞下,唐太宗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还杀了三弟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强制退位,李世民终于当上了皇帝,改元号贞观,这就是有名的贞观之治,玄武门成就了秦王李世民,杀害了亲李建成,成为了有名玄武门之变的皇帝。

唐高祖李渊在当上皇帝之后,就封了大儿子李建成当皇太子,李世民功劳高被封为了秦王,李元吉封了齐王。

在这三兄弟当中,李世民是个勇有谋,战功显赫的这样一位大人物。李世民的威信是特别高的,李建成也打过仗,但在文武百官当中,地位远远是比不上李世民。当上皇太子以后就他就千方百计想除掉李世民,不让他成为自己当皇帝的阻碍,事与愿违这一举动被李世民知道了,于是在玄武门设埋,结果李元吉和李建成两人被杀害,当上了唐太宗皇帝。

如果要是李建成跟李元吉两个人,常常在酒里下毒想害死李世民,李世民也不会发动政变,结果把自己给伤害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是他们先想除掉李世民,把这件事情放到现代,李世民的做法也还是可以的,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现在生活的一种原则,一种生存方式。

唐太宗李世民自己的亲兄弟,李元吉还有李建成杀害后,其实也不是自己先下手的,就是李建成太过于心急,李世民成为自己的障碍,这才与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一起计算李世民,这也是自己吧自己给害了,还丢了皇位太不值得了。


历叔人


李渊集团是当时名声并不出彩的一支隋朝起义军,实力远在李家父子之前的有李密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镇守洛阳的隋军王世充、杀了隋炀帝的江夏禁军,其他跟李家旗鼓相当的简直不计其数。

而李渊最终在各路军阀群狼一般的割据中脱颖而出,除了李渊有非比寻常的眼光与游刃有余的外交能力,手下一帮诸如刘文静、裴寂等大臣的辅佐深有关系,最大的筹码估计还是李建成、李世民与李元吉三个儿子个个文武双全,精诚一心。

李渊攻克长安后,特别是称帝后,按照传统册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从此,李建成就当成接班人的方式,在李渊身边辅佐政务,当然也是为了太子的安全,很少会派李建成领兵打仗。

为大唐统一天下作出最大功勋的显然是秦王李世民,在李密瓦解后,他攻下了东都洛阳,王世充、窦建德都在他阵前投降。当然,随着战场上始终无人可敌,只是因为晚生了几年,对于皇位显然是遥遥无期了,盖世英雄难免心生不满。

在几乎平定了所有的武装后,李建成与李世民兄弟间的矛盾几乎无人不知。此后,双方用各种手段笼络对方的人员,互相设计陷害,计谋层出不穷。

当然,我们现在读到的大部分记录被李世民篡改过了,据说,我很不相信,李建成与李元吉密谋要除掉李世民,而此事刚好被李世民的耳目得知,第一时间通知了李世民。

于是,世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出现了。公元626年7月2日,清晨,此前一天,李世民在父皇李渊面前栽赃李建成李元吉在后宫淫乱,李渊命三兄弟当面对质。而李世民已经提前收买了玄武门的守将,于是,提前埋伏了八百精兵。

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带领少量亲兵进入玄武门前瓮中时,李世民带领尉迟恭等突然策马而出,李世民不由分说一箭射穿了李建成的喉咙,尉迟恭射杀了李元吉。尉迟恭割下了两人的首级挂于玄武门上,瓦解了听到噩耗的打算过来解围的李建成亲兵。

李渊皇帝此时正与几个大臣在湖中泛舟,他此前一直竭尽全力调解儿子间的矛盾,尽管收效甚微,但绝想不到他们会互相残杀。

等尉迟恭用作为臣子绝对不允许的方式带着兵器,一身血污的闯进求见时,李渊知道局面已经不由他掌控了。

两个月后,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即位。贞观之治开始了。



一般明月


众所周知,李世民性格杀伐决断,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扭转不利局面,除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其父唐高祖李渊先立其为皇太子,而后识趣地很快退位,让李世民成为皇帝,史称唐太宗,并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下面简单地讲一讲李世民登位成功的关键事件“玄武门之变”的前因后果。



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由于李世民军事才能出众,在平定陇西、收复河东的战争中屡建奇功,赢得了北魏末期以来势力强大的关陇勋贵军事集团的支持,又在攻取洛阳的虎牢关之战,一举击败王世充和窦建德等枭雄,得到河东和山东一带军政官员的鼎力支持。,其父李渊封其为天策上将,同意其开府,招募到了诸多天下英才,手下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等文臣武将,势力不容小视。



“玄武门之变”的起因

鉴于李世民有军功有威望,太子李建成阵营对李世民十分忌惮,采取多种手段破坏李世民形象和削弱其势力。主要体现在:一是交好后宫妃嫔,让其在李渊耳边说李世民的坏话。在李世民率兵平叛杨文干时,李渊答应改立他为太子,后来就是因为后宫妃子们的耳边风,才让李渊又改变了主意。二是重金贿赂李世民阵营的文臣武将,怂恿他们转投李建成门下;三是借故剥夺李世民的兵权。当时突厥时常袭扰边境,李建成趁机向李渊请求让李元吉统率李世民帐下兵马前去讨伐,以此削弱李世民的兵权架空其势力,还曾密谋寻求计划暗杀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关键

面对太子李建成方面的步步紧逼,李世民犹豫不决,难以痛下决心反击。但手下的文臣武将坐不住了,于是,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劝说李世民即刻动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李世民这才下定决心要除掉大哥李建成。 胆识过人的李世民经过精心谋划,果断决定先发制人。于是连夜去向父皇举报太子李建成犯有淫乱后宫之罪。久在后宫的李渊闻讯大怒,下令召太子第二天入朝解释。李世民精锐尽出,连夜安插手下将士埋伏在玄武门附近,并控制了玄武门,准备发动致命一击。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率队进入玄武门之后,发现大门突然关闭,接着李世民满身披挂亲自率兵杀出,一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同样一箭射死了李元吉。就这样,“玄武门之变”有惊无险地成功了。

总的来看,“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关键在于,李世民杀伐决断,利用太子一方的麻痹大意和轻敌心理,出其不意,再加上手下将士因处于绝境而爆发斗志,一举逆转局势,并迫使其父李渊立其为皇太子,进而自动退位成为太上皇,由李世民登位开创了属于大唐的新时代。


沧海拾遗录


机遇总是会给最有准备的人的。唐朝李世民之所以最终能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的唐太宗,也是与他个人不断拼搏努力很有关系的。一是李世民从小就显示了自己不凡的才能。李世民四岁时,一位自称会相面的先生就对其父李渊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为儿子取名李世民。童时的李世民就聪明果断,不拘小节,习武练文,擅长骑射。十七岁就从军出奇谋去雁门关参与营救被突厥人围困的隋炀帝,十八岁多次随父亲李渊在太原出征平叛和抗击东突厥入侵,练就了敢做敢为、多谋善断的性格,具备了治军统军打仗的才能。正因为李世民才能出众,才受到了父亲李渊及显贵们的重视。二是功绩卓著。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十九岁的李世民看透了天下形势,隋朝已不得人心,必然灭亡,就鼓动父亲起兵反隋,被封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攻下长安,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接着又是李世民统率大军,西破薛举,铲除西部威胁;北败宋金刚,稳固北方;东战洛阳,一举击败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两大实力集团,随后又重创了窦建德余部刘黑塔和山东的徐圆朗。这四次大战,可以说是唐朝的立国之战,正因为这四次战役的胜利,为唐朝定鼎了天下,为以后荡平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注意招揽人才。经唐高祖的同意,李世民在长安开文学馆,招揽了不少像房玄龄、杜如晦那样的文人,再加他统兵多年,有许多武将像秦琼、尉迟恭、侯君集等誓死追随,为李世民的上位提供了人才和军队的支持。四是当机立断。李世民隆盛的功名,引起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恐慌疾忌,他们就联合起来陷害排挤李世民,甚至下毒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已有警觉,曾向父亲告发,无奈李渊的犹柔寡断,加速了诸子的争斗。唐高祖武德九年,太子李建成利用突厥犯边之机,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统兵出征,其用心就是想籍此削夺李世民的兵权,控制李世民的兵马,并乘机杀害李世民。李世民通过已收买的李建成身边人告秘的消息后,与亲信们商议,果断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做了皇帝,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我常常想,李世民的得位,和隋炀帝杨广的得位很像似,李世民和杨广都很聪明睿智,都为朝廷立下了很大功勋,杨广利用权谋让隋文帝废掉了太子杨勇,得登皇位,李世民则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当上了皇帝。但隋朝却是在杨广的治理下走向了灭亡,而唐朝却是在李世民的治理下开创了贞观之治,一灭一盛,何其有天壤之别?痛哉,隋朝遇到了杨广,幸哉,大唐遇到了李世民!


sunjin72976689


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不仅在唐高祖建立唐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唐高祖信任,而且在朝中威望甚高,秦王府更是人才济济。以李建成为首的太子党为了阻止秦王坐大,多次派自己的亲信暗中谋害李世民,但都没有成功,后来还联合后宫嫔妃向高祖进献谗言,污蔑李世民。高祖听信谗言后慢慢疏远李世民。

李世民发觉局势对自己很不利,加上房玄龄等人的劝说,李世民终于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6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由于精心谋划,李建成、李元吉不知玄武门的卫队已经倒向李世民,遭遇秦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皆被杀。李建成的部下看到太子和齐王的首级后,军心涣散,就各自奔逃。李世民赢得政变的胜利。

李世民从一场血腥的宫廷政变中得到了皇位,但他亲手杀兄的事实也给他带来莫大的心理负担。后世不少人以玄武门之变抨击李世民,却不知帝王家本来就充满了残酷无情,假设李世民不发动政变,日后登上皇位的李建成也绝不会看着手握重兵的李世民一天天发展壮大。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必须决出生死,因为皇位只有一个!


1988很长


李渊的犹豫不决给了李世民机会,李世民果敢无情地抓住了机会,杀兄弑弟囚父最终登上了皇位

  1. 李世民在李唐开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羽翼渐丰。大业十三年六月,跟随李建成平定西河;七月,跟随李渊、李建成攻克霍邑;九月,策应李渊、李建成攻取长安;武德元年,战胜薛举、薛仁杲父子;武德三年,击败刘武周、宋金刚;武德四年,虎牢之战,执窦建德,降王世充;武德五年,战败刘黑闼;武德七年,豳州防备突厥;尤其是击败刘武周和窦建德,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奠定了李唐王朝的根基,居功至伟。而且在征战过程中,降服了很多文臣武将,如徐茂公、秦琼、程咬金、尉迟敬德等人,可以说,当时李世民麾下人才济济。

  2. 在如何处理太子和李世民的问题,李渊一直是犹豫不决的。李唐开国初期,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是没有任何异议的,既符合立长立嫡的传统,而且在起兵反隋的初期,李建成的功劳也非常大。但当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大时,对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形成威胁时,李世民集团与太子集团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李渊面对着这样的情形,没有意识到权力斗争背后的残酷性,这已不是他两个儿子之间的家庭矛盾,已经演变成两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李渊曾经对李世民说,让他到东都洛阳开府建牙,并且可以使用天子的礼仪,试图用将天下一分为二的方式来弥补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但无论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不会允许自己的权力被分散出去。

  3. 玄武门之变一锤定音。虽然李世民功劳很大,但李建成毕竟有太子名分,所以李世民面对太子的打压,只能节节败退。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和他手下的文臣武将决定采取最激烈的方式来获得胜利--兵变。李世民买通了玄武门的守将常何,接着密奏太子和皇帝身边的妃子私通。李渊召集自己的三个儿子前来对质。建成和李元吉不明原因,当二人赶到玄武门时,被埋伏的李世民带领自己的士兵杀死。然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浑身是血、手持武器地向李渊报告了李建成、李元吉谋反被李世民诛杀的消息,李渊面对着这样的境况又能奈何呢?

李世民即位后的作为不愧为千古一帝的称号,但他杀兄弑弟囚父的行为也给后代留下了祸根,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宫廷政变最频繁最血腥的朝代,李世民是始作俑者啊。


李来说历史


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的,“玄武门之变”是唐王朝成立初期高层权力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李世民在政变中击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

研究唐朝历史,“玄武门之变”是一个永远也无法绕开的话题,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一生都能没真正能摆脱的心理阴影。而出于各种原因,后世对“玄武门之变”的细节有很大争议,为何此次政变一定会发生呢?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指责是因为李世民心狠手辣所致,杀兄逼父,有违正道。那么,事情真相如何呢?在此,我从李世民角度重新审视“玄武门之变”必然性,体会秦王当时之忧虑。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建成计划利用突厥犯边之机会,利用手中军权,将秦王府诸将全部调离;如果计划成功,那么李世民手中最后的一点自卫的力量就没有了,只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已经到了绝境,这才逼得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忧虑之一:政治上,李渊支持李建成,李世民处处被动,绝对弱势。

“玄武门之变”前期,李世民的政治处境相当恶劣。

①公元624年的杨文干事件,李渊已经察觉到了李世民的野心,并在接下来的对决中处处支持李建成,李世民处于绝对的弱势。

②李建成、李元吉兄弟与李渊后宫的嫔妃们关系处的极好,嫔妃们日夜向李渊吹枕边风,希望将李世民废黜,李渊虽为一代明主并未废黜李世民,但也对李世民意见越来越大。

③李元吉在政变前夕,曾经暗中请求李渊杀掉李世民,李渊顾及到李世民毕竟打下了大半个唐朝,功劳显著。而李渊最大的希望是皇位能够传承给李建成,同时他的儿子们可以不像以往王朝那样为皇位争斗的你死我活,可以和平共处,于是就否决了李元吉的建议。

这种情况下,李世民在政治上已经弱势尽显,保不准哪一天李渊就经不起后宫和太子党的建言,废黜自己,甚至危及生命。

忧虑之二:军事上,李世民在长安毫无优势,仅仅控制八百人;而李建成直接拥有军权。

李建成利用李渊的支持和手中的军权,逐渐削弱李世民势力。他将很多李世民的心腹谋士和武将调离秦王府。比如那时候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直接赶回了老家养老。而尉迟敬德先是送一车金银珠宝收买,尉迟敬德不接受李建成的收买,于是李元吉就晚上派人准备暗杀不成;于是,李元吉向高祖诬陷尉迟恭,把他关进奉诏命特设的监狱里审问处治,准备将他杀掉,由于李世民再三请求保全他的生命,这才得以幸免。李元吉又诬陷左一马军总管程知节,高祖将他外放为康州刺史。此类事件多如牛毛,秦王府被抽离和打压的逐渐势力衰退。

到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时候,能集结的兵力是800精兵,以及手下的几名谋士及武将,这已经是他能掌握的全部兵力。

而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建成计划利用突厥犯边之机会,利用手中军权,将秦王府诸将全部调离。如果计划成功,那么李世民手中最后的一点自卫的力量就没有了,只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已经到了绝境。

而李建成拥有冯立和薛万彻带领东宫府兵与谢叔方带领齐王府府兵汇2000精兵;另外,李建成招募了2000多名兵驻扎在东宫长林门,称为长林军。皇宫内的如此多兵力,进则可以对李世民进行斩首行动,退则可以防止李世民突然发难进行政变。在“玄武门之变”时,包括李世民在内的秦王府几乎所有能拿武器的人都参加了政变,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甚至跑到大牢里去发动囚徒参战。

而后来的事件也证明了如果不是李世民快速进行政变控制皇宫,被杀害的只能是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时,冯立和薛万彻带着东宫府兵与谢叔方的齐王府府兵汇合,集结了2000精兵围攻玄武门。敬君弘和吕世衡所带的玄武门护卫队以及张公谨奋力阻击东宫和齐王府精兵。

就在东宫将要攻进玄武门时,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很快将二李的人头割下来,尉迟敬德向众人展示了二李的人头并从李渊那里得到了诏令,两府的兵力这才退去。至于长林军至始至终为何一直没有出现在玄武门,一直是历史的谜团,真相早就随着历史随风而去了。

忧虑之三:舆论上,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制度约束使李建成具有天然优势。

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这条制度看似无情无义,实际上经过数千年传承,已成为皇位传承最重要的制度。古代中国帝王承继制度,自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这套制度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这个可以预防王室内部为争夺大位而骨肉相残,导致王室秩序混乱,从而影响江山稳定。李渊因为前朝隋文帝废掉太子的教训,不会轻易废掉太子,李世民处于天然劣势。

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这条制度在民间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天下百姓支持李建成的为数众多,这也是李世民的天然劣势。

忧虑之四:封赏上,李世民已经功高震主早已经封无可封,李建成当皇帝后已经无法驾驭。

李世民在洛阳战役以后,他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主管所有的军事。

李世民有自己的府邸,这个府邸还可以自行招募命官,另开府邸招募人员,这里全部都是属于他自己的心腹,和皇帝等于是另一套平行的系统。

李世民身兼尚书令,唐朝三省的宰相中地位最高的一个,主管六部,掌控了巨大的行政权力。

李世民在陕东道拥有巨大的自治权,几乎等于独立王国。你要以为陕东道地方很小,那就错了,这里囊括了大部分的江南地区,还有河北京津一代,哪怕没有那场变故,他也有唐朝的大半壁江山。

综上所述,“玄武门之变”是唐王朝成立初期高层权力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李世民在政变中击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

可以说政变前夕,李世民处处被动,处处受制,已经到了危机存亡的关头,李世民只能先下手为强,才不得已弑兄逼父,争夺皇位。各位如何评价呢?

一个善于忘记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前途的,请关注公众号燕园读史,与您一起记录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苦难,铭记每一天。


燕园读史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其后,李世民囚父、杀兄、弑弟,干尽了了人伦惨事。

于私,李世民可称得上是千古恶人。

于公,李世民又是不可否认的千古一帝。

其人与武则天的墓碑一样,功过留给后人评。


崖边钓鱼10086


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大唐打下了大半江山,正所谓功高震主,遭到太子猜忌,矛盾越来越重,后于玄武门设伏诛杀太子及三弟李元吉,逼父退位,登上皇位,史称唐太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