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题的真正原因不是粗心

孩子做错题的真正原因不是粗心

父母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您家的孩子很聪明,就是做题爱马虎,比较粗心。这时父母往往会在焦虑的同时也感到一丝安慰,甚至是自豪,认为孩子至少是可塑之才,只要改掉了马虎的毛病,就会取得好成绩。殊不知,这种想法其实是万万要不得的。

孩子平时做题做错了,当父母问及他们原因时,听到的答案往往是“我太粗心了”。如果简单地把过错归结于粗心,就会掩盖真正的原因,也让孩子轻易原谅自己,忽视实质的问题,无法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粗心”的背后掩藏着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办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我们判断“粗心”的标准通常有以下几种:

1. “简单的,不该错的,考试错了”——那就问问自己,熟练度够吗?

2. “原本会做的,考试做错了”——那就问问自己,基本概念真的清楚吗?

3. “审题错了,不是不会做”——那就问问自己,准确率够吗?比如平时做题力求一遍做对吗?

孩子做错题的真正原因不是粗心

谁都会有粗心的时候,然而,粗心只是孩子用来原谅自己的一种借口,或是家长用来蒙蔽自己的一种表象,我们必须透过粗心这种现象来看到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粗心,是因为孩子对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不够。教学大纲中经常提到某些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某些知识点可以做一般掌握处理,而还有的知识点了解即可,那么熟练掌握,一般掌握,了解之间区别在于什么呢,怎么来把握它们的度呢。有一句老话叫做“书读十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一个知识点,首先要理解它的字面含义,在理解了的基础上能够把它背出来或者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之后再在做题的过程中反复验证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这样方能称之为熟练掌握。同学们可以想一想自己在各科上有多少知识点、定理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呢?

其次,粗心,还因为孩子的学习习惯有问题。很多孩子写作业不认真、不检查、不喜欢打草稿、不肯写步骤等,也都是习惯的问题。还有书写习惯等,也会导致一些粗心问题。还有的孩子做题喜欢跳步骤,不但容易错,还会导致按步得分时得不到前半部分应该能得到的分。这些问题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往往会被孩子所忽视,认为自己心里知道就行了,考试时候多花点时间把步骤写全就没问题了。殊不知平时练习时大大咧咧惯了,到了考试时想要把一切做到完美却已不会了。

孩子做错题的真正原因不是粗心

最后,粗心,还源于孩子做题的准确率不高。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这需要用心投入,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因此,建议大家把每一次的平时练习都当成是对自身的一个小测验,认真对待,并且建立错题本,积累错题和不熟的知识点,积少成多,提高自己的做题准确率。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定能改掉!之前尝试过却没有成功的同学,只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而已。如果能够在平时建立起好的学习习惯,粗心这个考试中的“拦路虎”就会不击而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