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難道諸葛亮那麼怕郭嘉嗎?

談古論今聞歷史


既然說起郭嘉,想起了另一句:“志才不死,郭嘉不出!”志才就是戲志才,曹操早期的首席謀士,謀略不輸郭嘉,但早亡,《三國志》中也只寥寥數筆,演義中根本無此人。戲志才死後,曹操對荀彧說:志才死後,無人議大事,穎川多奇才,能否再薦一位志才這樣的大才?後荀彧舉薦了郭嘉,郭嘉也深得曹操信任,屢出奇謀為曹操平定北方立下大功!再說諸葛亮,其出山已是在郭嘉死後多年,曹操大軍南下兵鋒直指荊州之時,諸葛亮的出山和郭嘉的死沒有因果關係,諸葛亮在待時機等明主!劉璋,劉表這樣的人主非諸葛亮所期望,否則荊州劉表近在咫尺為何不投?至於曹操,其有篡漢嫌疑,與諸葛亮正統漢室思想相違背,再者曹營人才濟濟,雖說可能排在前列,但肯定做不了總經理!且曹操大業初定,個人發展空間小了!諸葛亮要找的的初創業的潛力股黑馬,既能發展個人抱負,又能得到獨一無二的重用,而劉備恰好投到劉表處,而其又以興復漢室為己任,這是諸葛亮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人選!本人認為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是一種自我包裝,為了更好的推銷自己,對於劉備這樣既落魄而又急於求才之人,自然會聽到“臥龍”之名,登門求見是必然的,而這也是諸葛亮所需要的!想想看,一個創業公司的董事長為了招一個總經理,競三次登門求見?不過,如果劉備不登門,諸葛亮也會出山,畢竟誰願意留一身本事空老山林?況且此時曹操即將南下,再等就沒機會了,也沒有比劉備更合適的人選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只是戲言,並不是諸葛亮怕郭嘉!和諸葛亮出山也沒關係!不過,若郭嘉不死,兩位天縱奇才,鬥智鬥謀鬥勇,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無疑三國的歷史因此而更精彩,可惜我們無緣見到!以上僅個人觀點!


梁溪居士陸建榮


這句順口溜是“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翻版嗎?

▲郭嘉劇照

此話想必是來自《三國演義》的忠實讀者,假設郭嘉未死而出現在赤壁戰場,那麼諸葛亮周瑜的苦肉計和連環計想必會被識破,曹操大軍於赤壁大勝孫劉聯軍進而定鼎天下,如此諸葛亮是否出場的確就並不重要了。

▲諸葛亮

貌似無可反駁,但曹操的一眾謀士肯定不答應,何況諸葛亮呢?演義中的諸葛亮出山可不是因為郭嘉的去世,而是劉皇叔三顧茅廬的得到的蓋世奇才。郭嘉雖然不在,但荀彧叔侄、程昱和賈詡一干謀士畢竟在場,照樣被耍的團團轉。況且郭嘉能夠識破連環計本來就只是一個假設,想把諸葛亮嚇得不出山怕是做不到吧。

郭嘉的確很厲害

郭嘉作為曹操前期的頭號謀士,具備極佳的戰略眼光和謀劃能力,在統一北方的征戰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沒那麼牛。

筆者認為表現最好的一次就是建議曹操偽徵劉表,使袁譚、袁尚發生內訌。

“袁紹愛此二子,莫適立也。有郭圖、逢紀為之謀臣,必交鬥其間,還相離也。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不如南向荊州若徵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定也。” --《三國志.魏傳》

▲一臉懵逼的袁譚

曹操假裝南下攻打劉表,進軍至汝南郡西平縣,這時袁譚和袁尚果然打了起來,袁譚不敵袁尚,遣使向曹操求救。曹操回軍冀州,分別擊破袁尚、袁譚,遂平定冀州。

第二次在於建議輕騎兵突襲烏桓。

袁紹在世時極力籠絡烏桓,與烏桓人感情頗深。袁紹死後,烏桓仍全力支持袁尚與曹操對抗,袁尚被曹操打敗後,投奔烏桓單于蹋頓,企圖引烏桓兵捲土重來。曹操打算追擊袁尚,討伐烏桓,但諸將都擔心孤軍深入烏桓後,劉表會襲擊許都。

然而,郭嘉卻認為,劉表不過是“坐談客耳”,行動力不行,也不敢重用劉備,沒有什麼可怕的。曹操於是決意遠征烏桓。軍至易縣,郭嘉又進一步建議曹操放棄輜重,輕兵急行,趁蹋頓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密出盧龍塞、直指單于庭,出其不意打一場閃電戰。

▲陣斬烏桓單于的主力--虎豹騎

果然,烏桓倉促應戰,蹋頓陣亡,袁尚敗走遼東。

其他時候就未見得都是郭嘉的功勞了,比如官渡之戰的“十勝十敗”之說,充其量只是一番拍馬屁和激勵士氣的言論罷了,雙方的實力差距擺在那裡,如果不是許攸投降、張郃臨陣反水的話,鹿死誰手尚不可知。

至於準確預言孫策將死於刺客之手則更加是事後諸葛亮的套路,載於正史想必是出自史家的附會,而曹操也不敢真拿預言當事實。刺殺發生和成功的概率都微乎其微,如果這都能預測,諸葛亮確實不用出山了。一句話,湊巧而已。

初,陳群非嘉不治行檢,數廷訴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悅焉。奕為太子文學,早薨。--《三國志.郭嘉傳》

國家並非完人,曹操的器重自然不用說,甚至以正直聞名的陳群數次檢舉,他依然“意自若”,絲毫不放在眼裡。看來他眼中只有領導,與同僚關係不過一般,人品也不過如此。

郭嘉被曹操推崇的原因


這一點很大程度上跟他的風格和與曹操的私交好有關係。曹操每次誇他“唯奉孝為能知孤意”、“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可以說,郭嘉的建議往往是曹操的本意,作為參謀既能揣摩領導心思,也能提出合理的實施方案,這自然是領導最為器重的人。比如官渡的“十勝十敗”之說,曹操聽得那叫一個心花怒放,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對比之下,荀氏叔侄一直把自己當做漢室忠臣、程昱心思太狠,賈詡則總是把明哲保身放在第一位,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忠誠和順手比郭嘉差太多了,而揣摩領導心思的功夫也跟著落下一籌。

最有意思的橋段來自曹操在赤壁吃敗仗後的一句話:

後太祖徵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嘆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國志.郭嘉傳》

似乎如果郭嘉如果還活著,他就不會在赤壁之戰中失敗了。

▲赤壁之戰

但這樣的話眾謀士是不會服氣的,哪怕是在小說裡,曹操也有“十敗”而非僅僅失敗與連環計和東南風之下,比如荊州降將的軍心不穩、天氣、不熟悉水戰等。

況且一干足智多謀的謀士團隊如賈詡、劉曄、荀氏叔侄和程昱都在軍中,他們在赤壁之戰前也預見到了曹操的弱點,但曹操根本聽不進去。程昱提醒曹操孫權很可能真的會與劉備聯盟,要採取外交措施阻止這一聯盟,然而曹操並未採納。又如賈詡認為孫權在江東的統治相當穩固,形勢與荊州不同,平定江東要從長計議,沒必要逼得太緊。

但此時的曹操在近在咫尺的統一面前已經膨脹,完全聽不進不同意見。謀士不過是參謀,你採納便採納,不用就算了,想必沒人犯得著來一場“尸諫”的大戲吧。哪怕郭嘉在世,曹操能否聽得進他的忠言,也很難說。

曹操之所以這樣對郭嘉表示悼念和惋惜,除了真心的哀思以外還有兩個目的:

一是推卸責任。曹操的思路是不肯承認戰敗的原因是自己不聽忠言,而認為是其他謀士比不上郭嘉,把責任推給下屬(這是曹操慣用伎倆,殺糧官以安眾心,就是把責任推給下屬的典型事例)。

二是激勵其他謀士。 中國曆來的英雄模範,大多都是死後才得到的榮譽,因為死人不會再犯錯誤,就可以成為完美的人。

曹操高調追悼郭嘉, 是一種略帶誇張的政治作秀 ,目的是要把郭嘉塑造成英雄模範、先進典型、當代雷鋒,以激勵其他謀士向郭嘉同志學習,不斷爭先創優、取得更大成績。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眾謀士“皆有愧色”。

諸葛亮更是牛人

諸葛亮顯然比郭嘉要全面多了。

“多智而近妖”諸葛亮是演義中的表現,如果各路謀士是學霸,那他就是學神,智商的對拼絕非是數據疊加的結果,除了司馬懿能夠添點麻煩之外其他都被表示毫無壓力。

當然,我們還是從正史上來看吧。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作為戰略家的作品典範,初出茅廬的諸葛亮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在分析了天下形勢之後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

▲憑藉這一篇文章,諸葛亮在戰略規劃上就在郭嘉之上。

再說參謀能力,這一點不好說,畢竟西川、漢中和荊州都不是諸葛亮的奇謀打下來的,龐統和法正的參謀能力的確不在孔明之下。但應該也不差,自劉備死後諸葛亮及軍政大權於一身,南征北戰幾乎沒有吃過大虧,說他作為參謀的腦子不合格是不可取的的。

劉備入川之時將荊州託付給諸葛亮,這是劉備當時的大本營,其重要性其實比能夠全取西川還要重要,足見劉備的信任和底氣。

而剩下的兩項技能諸葛亮完全可以完爆郭嘉了。

首先是內政能力,諸葛亮治蜀的傳說至今流傳在西南地區,其擔任蜀國丞相十餘年,既能夠保證民生和經濟發展,讓南方蠻族心悅誠服,同時還能籌集糧草、訓練軍隊,在近十年的時間裡保持對於曹魏的軍事壓制,就這份能耐就可以跟古之蕭何媲美了。

另一個是統帥能力。當然,蜀漢集團當時具備獨自帶兵打仗能力的唯有他和姜維了,而且諸葛亮也是一個攬權的人,至少姜維在他手底下自由發揮的機會不多。

▲六出祁山

諸葛亮行軍打仗絕對是個行家。司馬懿也算是戰陣高手吧,但諸葛亮六出祁山就沒見過司馬懿幾次正面迎戰過,一打就是慘敗。坐擁數倍的軍力、無數精銳騎兵和十倍的國力尚且難以招架,每次都疲於防守,這哪裡是一般的高手呢?

當然諸葛亮也不是如同白起或韓信這樣精通奇兵作戰的類型,這也是他最終功敗垂成的主要原因--耗不起。這不是能力,而是風格的差異,諸葛亮是一個不喜歡弄險的人,用兵打仗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哪怕是白起和韓信再世,怕也很難在實力對等的情況下討得了好。

綜合對比

如果說郭嘉是一個優秀的參謀的話,諸葛亮則是一個可遇而不可求的全才了。

在書本中謀士的地位會被放大,因為他們在出謀劃策中往往語出驚人,但能否成功並不絕對,一旦失敗就有可能能為萬世笑柄。況且出謀劃策是否能執行還在於“主公”是否採納,不開口是說不過去的,哪怕支錯了招也只需承擔小部分責任。

如果孫策未死,那曹操集團就死的不能再死了,一言斷定刺客行刺且一擊必中,這難道不是口出狂言的豪賭嗎?不過是在曹操沒有退路的前提下拿來穩定軍心的話罷了。

▲可憐功虧一簣

而諸葛亮的地位不需要《三國演義》的吹捧,雖然沒有小說裡那麼無所不能,但也是一位千古難尋的人才。《隆中對》的字字珠璣,《出師表》的聞之泣血,五丈原的冷冷秋風,<strong>諸葛亮在才能和人品上都無可挑剔,不愧“臥龍”的美譽。

而三國時代之所以精彩,既在於將星和謀臣的英雄輩出且勢均力敵,天下三分的背後其實是人才的三分,諸葛亮幾乎憑藉一己之力獨自支撐弱小的蜀漢如此長的時間,這似乎也說明了什麼吧。


涼州七里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純數無稽之談!原因有以下幾點。

1.郭嘉、諸葛亮不屬於一類人才。

郭嘉是類似於漢之張良、明之劉伯溫那樣的智謀之士,而諸葛亮是類似於漢之蕭何、唐之房玄齡、明之李善長那樣的經緯之才。兩者不屬於一類談何誰怕誰?

2.郭嘉雖死,但賈詡尚存。論智謀,賈詡尚在郭嘉之上。我這麼說,不僅僅因為曹操將賈詡比作劉邦的第一謀士張良(文和吾之子房也!)也因為宛城之戰,佔據絕對優勢的曹軍,卻屢次吃了賈詡的虧。而郭嘉未能示警,由此二人高下立見。所以如果諸葛亮怕郭嘉,沒有道理不怕尚在郭嘉之上的賈詡。

所以綜上所述,所謂的“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不過是毫無根據的戲言而已。


龍之怒2


這個觀點真的是無稽之談,“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都是後人為了增添戲劇衝突而扣上的。

郭嘉是曹操賬下著名的謀士,助曹操平呂布、定河北,滅烏桓,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以至於在曹操兵敗赤壁後都感嘆: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確實,郭嘉才能在曹操賬下數一數二,但是因此說諸葛亮怕他這樣牽強的說法就有點過了。


首先

兩個人出山的時間相差很大,先後出山自然是理所當然,不存在誰下去了我才敢出來的說法。郭嘉是建安元年投到曹操賬下,也就是公元196年。而諸葛亮是建安12年,公元207年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的,差了差不多一代人呢。只是有意思的是,諸葛亮出山的那一年就是郭嘉去世的那一年。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兩人的這個巧合造就了“郭嘉不死 臥龍不出”這句話流傳開來。用現代的觀點想想也知道,這只是巧合,並沒有什麼陰謀論。


再者

諸葛亮在出師表也說了:"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由此可見,諸葛亮本來就沒有追求功名利祿的心,能夠出山跟隨劉備只因感激三顧茅廬之恩。從這裡就可以說明諸葛亮不出山不是因為怕郭嘉,而是人家根本就沒有那個心想要出來。只是巧了,剛好這一年,劉備三顧茅廬被感動了,才出來。


最後

我們再從另一個觀點看,諸葛亮是荊州人士,假如他原本就有出仕的打算,必定在荊襄地界名聲很大,而且諸葛亮是一個忠於漢室之人,他投靠的很大機會是劉表。當時曹操在北邊,根本不可能和荊州這邊有衝突,不會有戰爭,也就說明諸葛亮不會和郭嘉碰上面,怕郭嘉這個說法也不成立,兩個八杆打不著邊。當然,最後這個觀點並不是很強地論證問題,因為有很多的可能性,但是有一點,諸葛亮如果在劉備到達之前出山,是不會和郭嘉的曹操陣營對上的。

所謂"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只是人們根據他們的生平一些事杜撰出來的,為的就是讓事情看起來沒有那麼簡單,也許是從哪位說書人的嘴裡流傳出來的,說故事嘛,當然越神奇越好,這樣才能吸引人,至於從這句話推出諸葛亮怕郭嘉就不必了。

綠色八葉草🍀🍀


綠色八葉草


這句話說的不是諸葛亮怕了郭嘉,而是郭嘉如果不死,諸葛亮沒有出山一展才能的機會。

因為在郭嘉死的那一年,公元207年冬天劉備第一次請諸葛亮出山。如果郭嘉不死,以他的眼光定不會讓曹操打赤壁這場戰,曹操也肯定會聽他的,不理解的可以瞭解一下倆人關係。

如此一來,三分天下很可能就是幻影,曹操會迅速一統天下,諸葛亮自然沒有機會展現自己。

以上是對‘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個人見解,對於這句話本身並不認同。


成哥談歷史


不怕呀,郭嘉比諸葛亮還年輕,要是郭嘉不死豈不是諸葛亮要老死深山?

郭嘉善奇謀,行詭道,是個標準的賭徒,關鍵是他有本事,賭贏了,名垂千古!

但是,諸葛亮還真不怕他,主要是劉備還沒找他,在亂世之初,諸葛亮就認定了劉備,計劃三分天下。

出山,等的就是機會,不是畏懼任何人!


多讀書漲知識


假如郭嘉沒有死,可能就不出世孔明。郭嘉會協助曹操統一華夏。


林國榮973


這句話本意是說:郭嘉死了後諸葛亮才被劉備請出來,說的是順序,並不是說諸葛亮怕郭嘉。


九段線844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誰說滴,筆者科普一下


十四當家


兩個不認識的人,誰怕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