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级小学生应该养成哪些学习习惯?

saturngzx


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以后的学习会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一、预习的习惯。

1、读。

语文也好,数学也好,都要多读。对刚上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多读有助认识生字,理解句意,掌握内容。

2、圈。

语文圈生字,划中心句子。数学划重点,记公式。

3、标。

预习的时候,把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

二、认真听课的习惯。

认真听课不仅可以掌握老师所讲的知识,同时也会提高孩子学习的专注性,重要的是养成一种认真听课的习惯。

三、复习的习惯。

一二年级的课程虽然简单,但对孩子来说,课后认真复习一次当天学过的知识,会更好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同时养成复习的习惯,是为以后的学习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四、自己整理书包文具的习惯。

父母应该习惯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收拾和整理文具书包,这不仅有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让孩子变得更有条理性,同时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

五、按时上学的习惯。

按时上课不仅培养孩子守时的习惯,同时也会培养孩子的学习热情。另外,只有按时上学,不迟到才能更快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想下,如果迟到,到学校老师已经在上课了,孩子迟到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上课,孩子刚坐下来也不能马上静下心来听课,这会直接孩子听课的效果。

六、阅读的习惯。

课余时间,在孩子完成作业之后,家长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读一些经典好书。阅读不仅有助孩子增长知识,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在考试中显得更为重要。所以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孩子以后的成绩也是很有帮助的。

七、思考的习惯。

常学常思考,学习中思考,阅读中思考,学会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把更好的吸收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十安育儿


不请自来。我拿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妹妹可以说是一个学霸的存在,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现在初二,每次考试,不论是周测、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等只要是考试,成绩从来不是全年级第一,就是全班第一,最差的时候也在班里前五,我觉得这和妹妹平时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绝对是分不开的。

一、家庭作业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必须是孩子自己写的)

为什么说家庭作业必须是孩子自己写的呢?因为现在的父母每天繁忙的工作,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眼看着孩子的学习成绩退步越来越大,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想问下,老师每天、每星期都会布置家庭作业,你们孩子的家庭作业真的是自己写的吗?

现在的网络比较发达,孩子们从小就有自己的qq,微信号等。据我所知,我妹妹从一二年级开始,基本每个星期天自己的家庭作业完成后都会利用qq把写好的作业答案发给同学,直到现在这个情况也还是存在的。我问过我妹,为什么发?我妹妹说她同学关系都不错,求着让她发,不发不行。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

一个连家庭作业都经常去抄,瞒着父母是自己做完的,成绩上不去我觉得也不奇怪。而相反,每次的家庭作业都自己独立完成,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成绩的提高只是时间问题。



二、学习用品的爱惜

我妹妹不论是书本,还是拿回家做的试卷,总是特别爱惜。有几次我不小心弄皱了,就特别不开心,还赶紧把我推开。这是一个好习惯,一个爱惜自己的学习用具的学生,也没道理学习成绩不好。



遇见35620


过完这个暑假,我家大宝就读二年级了,一年级真的是鸡飞狗跳的一年,因为很多孩子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不适应啊!一、二年级确实很关键,过渡好了,对整个小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一、二年级孩子需要培养的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己整理文具用品

这看似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在孩子那里真的不是小事,我家老大班上有几个孩子上了一年小学,课本都不知道买了几套了,因为总丢啊!至于丢铅笔、橡皮,这都是不值得一提,有个家长说,每天给孩子的书包里放10只铅笔,放学回来,能剩下一两只就不错了。

2.记住老师的作业内容,按时完成作业

几乎每天微信群里都有询问作业的家长,因为孩子总是记不住老师留的作业,老师把作业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孩子自己抄下来,就这还有很多孩子不写,回家就让父母在手机里询问别的家长。

一开始上小学,有的孩子都不知道作业是何物,根本不会去写作业,所以,父母一定要监督孩子,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3.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

上小学与上幼儿园不同,小学生就要规规矩矩的,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可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养成好习惯,上课总说话,做小动作,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甚至连家长一块教育。

4.养成阅读习惯

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未来的高考也将增加阅读的范围,阅读量,语文将成为高考的重中之重,得语文者得天下,所以,一定要养成孩子得阅读习惯。


沛泽妈读心理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一下,刚好我家小孩今年九月份刚上一年级。学校和老师一直强调一二年级孩子的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所以啊,给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才是低年级家长真正应该关心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盖房子地基很重要,决定着房子的高度和质量。如果把孩子从小学开始到高中这十二年的学习比作盖房子的话,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许就是地基。将会影响孩子未来十多年的学习。在孩子上小学的前一天晚上学校组织召开了一年级新生家长会,从校长到年级组长都强调了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这些新的来自于她们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觉得说的特别有道理,自己也是这样去培养孩子的。整理以下,分享给您,希望有所帮助:


阅读习惯

从小给孩子培养一个阅读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这样写到: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时可以取得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会越力不从心。其实很容易理解,所有的课程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理解。所以在小学阶段给孩子阅读习惯仍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时间管理,高效的习惯

在今天这个社会不仅工作要求效率,孩子的学习同样。越到后面年级越高,学习课程多作业多要学习的知识多,但时间仍然是那么多。那么到最后想要胜出拼的就是效率。时间管理是一项技能,最典型的表现拖拉磨蹭,分不清轻重缓急,做事情不专注,就是时间管理的能力没培养起来。所以在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作业还比较少的时候,就要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回家首先写作业,写作业的过程中不要三心二意,这是最基本的,同时可以用计时沙漏帮助孩子提高写作业的速度,慢慢的培养习惯。


复习和预习的习惯

这一点也很重要。有妈妈说自己的孩子老师教的时候都会,可没过两天全忘了。为什么,只是就是要反复的学习,反复的记忆,才能真正的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而不是就是反复的学习记忆,容易让知识掌握的更牢固。而这是一种习惯,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去培养。有了复习,还要预习,可以让我们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就可以聚焦,更专注。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好。或许在小学一二年级甚至后面阶段,复习和预习的效果并不会那么明显,因为知识比较简单,容易掌握。但是养成这样的习惯,越往后面的学习优势会越来越明显。而到那个时候,孩子大了,压力更大了再来培养习惯就没小时候这么容易了。


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一本育儿书上曾看到一句话: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激发孩子的主动性。简直就是真理,看看现在网上很流行的段子,孩子写个作业都是鸡飞狗跳,亲妈变后面,亲人变敌人。为什么?当孩子失去了主动性,学习变成了我们的事儿,孩子是被我们逼着学的时候,就会这样。那孩子天生就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了。孩子的主动性,其实很多时候是被我们的过度干涉,大包大揽,替孩子做事的行为给弄没了。结果把问题弄来了。


所以,如果您想让孩子主动学习,那么从小从上小学开始就得学会放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儿,他自己要负责的事儿。从自己收拾书包,自己背书包上学到自己写作业,写完自己先检查作业等等这些,都不要去抢着干,不要因为担心因为着急就抢着干。让孩子自己来,我们放手的时候,他要承担责任的时候他会做的很好。学习的主动性也会这样慢慢培养起来,也只有孩子主动了,才能真正做好。


万事开头难,但良好的开端也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孩子的一二年级不仅对孩子来说是个挑战,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同样责任重大。而我们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帮助,引导孩子培养好习惯。


上班又带娃的80后宝妈,带的好团队带的了娃。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成为更好的妈妈。

小晗晗爱阅读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事实是当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后能把父母气死。

我家邻居每天出门时一边给儿子穿袜子,一边骂骂咧咧的说人家和你一样大的都会穿了,你太气人了。她儿子今年已经9岁了。


一二年级孩子首先要有的学习习惯,独立。

独立包括,自己收拾文具,书包,自己完成作业。

其次,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很多家长发愁孩子的作文,问过原因大都是孩子不爱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选择一些孩子有兴趣的书,比如孩子喜欢车,那就选关于车的绘本,先培养兴趣,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渐渐地也就有阅读习惯了。


子谦妈妈育儿经


学习习惯包括很多,都是需要父母注意引导的一些问题。

但是在教育孩子之前,最重要的,还是父母首先有以身作则的态度。

今天,接到一位家长的留言,罗列了孩子一堆问题:

孩子理解能力差,上课不认真,做题粗心,不愿意学习,不喜欢写作业,不爱阅读,识字少,计算能力差......

这位家长问我怎么办,有没有科学的方法帮助到孩子?

说实话,学习的毛病,真的不是可以用西医式的方式改变的。不是像生病一样,去医院就能搞定的。


基本可以肯定,这么“一大堆问题”的孩子,跟家庭教育的缺位有太大的关系了。

说得严重点,这个孩子目前的状况,其实是因为家长失职造成的。

学习启蒙太重要了!

我记得,在80年代的时候,我妈妈在商店上班,每天会利用闲暇时间教我和哥哥学习,所以我们小时候就获得了很好的启蒙,后来的成绩一直都很不错。我哥哥上学之后连跳2级,我的成绩也是一直保持前茅。

所以说,孩子的启蒙教育真的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家长没有做到这一点,不是没有能力,主要是没有这个信念。可以说,一个得到良好启蒙的孩子,以后的学习就不需要愁了。


体会到知识的力量

很多孩子,因为学习成绩差,整体被批评。同时也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当然就会慢慢厌学。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自己先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真正的认可知识改变命运,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感染孩子。

蔡笑晚老师把6个孩子都培养成才,他提到的一个关键信息就是:给孩子立志!


榜样的力量

给孩子找到一个好榜样太重要了,如果孩子以喜欢学习的人为榜样,那么学习问题基本就不用愁了。如果孩子追星,以影视娱乐明星为榜样,以打游戏的网红为榜样,那么你教再多,也是白费力气。


所以说,讨论习惯之前,开发孩子的内心动力才是根本。真正的所谓预习,复习,认真做作业,集中注意力等等好习惯的培养,都是在一个孩子愿意学习之后才能培养的。否则,即便是你再监督,强迫,孩子也是人在心不在,效率极低。

总结一下,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之前,家长要不遗余力的开发孩子的求知欲!

下面给出几点需要注意的习惯培养:

1、独立的习惯培养:生活上要自理,作业要尽量独立完成。

2、思考的习惯培养:不轻易告诉孩子答案,让孩子思考几次,实在想不出来,可以点一些关键点,或者引导孩子从课本上找线索。

3、主动的习惯:鼓励孩子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发问,尽快把疑问搞清楚。

4、保持领先的习惯:让孩子有一颗上进的心,对自己有个高的要求,否则家长在后面推着,也是白费力气。


翼翔老师的儿童教育


内容有点长,全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二十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希望你能有耐心看完!

你能有这样的意识,真的很了不起。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到了初中了再管理。却并不知道孩子入小学是非常关键的。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容易在这个阶段养成。孩子养成了好习惯,等长大一点了,家长才能慢慢放手。

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很多,最主要有:

1、自觉收拾学习用品的习惯。

许多孩子都不收拾学习用品,书包乱得不得了。自己找东西都找不到,而且书本弄得又破又脏。到了学校,一会儿没带这样,一会儿没带那样。尤其是没带书,最恼火。孩子年龄小,不有带书,就会干坐着,一天下来啥也没有学到。

2、爱护书本的习惯。

爱护书籍,不要弄坏,弄脏,弄皱。如果觉得买的塑料书皮不健康,可以教孩子用牛皮纸或白纸来包,环保又节约。有些孩子不到半期,书就撕得差不多了,要不就脏得像垃圾筒里捡出来的。实在是个让人难以忍受的坏习惯!

3、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仅是写字时工工整整。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学校老师教了这些,但回到家里,许多家长没有注意这些细节,让孩子又回到零。长此以往,就养成了弯腰驼背,书写脏乱的习惯。

不过,家长也要给孩子专门的书桌。许多孩子在饭桌上学习,书本尽是油和调料,又臭又脏。这个没有夸张哈,我真的难以忍受满是油的作业。班上有个孩子的家里是开的小餐馆,每天的作业,总是像油锅里炒过的一样。

4、独立学习的习惯。

家长不要总是守着孩子学习!

有多少家长能把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知识都辅导了?最终还是靠孩子自觉、独立地学习。只是过程得由扶到放。还有制定学习要求、规定学习时间很重要,让孩子自己按学习要求来做,做到了可以画个星星之类的精神表扬。没有做到,则给予一定的小惩罚。家长只管检查学习效果。

5、自觉检查的习惯。

不要在孩子一做完作业就给孩子检查,孩子有了依赖性,就养不成自觉检查的习惯。

可以让孩子先自己检查一遍,有错先改。孩子检查了家长再检查。如果经常出现明显错误都没检查出来,可以适当批评或惩罚。

6、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许多孩子的成绩不好并不是笨,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不管是上课还是做作业,总是这里摸一下,那里搞一下。要不就是咬笔,咬袖子,甚至咬桌子……

在家里学习的话,一定要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只做一件事。书桌上只摆与当时学习内容有关的用品。家长孩子规定的作业时间里,不要去问这问那,或者看到有错就打骂。让孩子安静作业,作完了家长检查时才参与。

7、课外阅读的习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需要科学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考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学校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教的是阅读方法,孩子回家阅读是在充足的时间里运用阅读方法。

当然,学习习惯还很多。这是我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们问题最多的,也是最应该养成的习惯!

我是小学老师与班主任。我最喜欢与关心孩子的家长交流。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


教育初心


一二年级是小学重要的一个阶段,为什么呢?习惯在于一年级,二年级培养学习方法。所以一二年级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

1、认真听课的习惯。

在学校的学习中,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课堂的理解和消化,虽然有些问题回到家可以请教父母,但是效果不能和上课比较。所以课堂在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难以控制,特别是刚入学时候坐立都不安,所以要抓好认真听课学习的基本保障。


2、记笔记的习惯。

很多问题方法可能一时理解不了,或许一时又忘记,那么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再次回忆和复习相关内容,所以在学习一定要从开始养成认真写笔记的习惯,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一点只要低年级打好了习惯,到了高年级就不用担心了。


3、作业的书写习惯。

作业不仅要学会正确的知识和方法,也是锻炼孩子书写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低年级是书写培养的一个重要基础阶段,不仅要看写字是否端正,还要握笔、坐姿距离等等书写习惯,这些都有可能影响造成不好的方面,比如握笔不对,那么书写可能不端正,速度提不上去就会影响很多方面,比如作业效率,记笔记的速度等等。


4、提问的习惯。

很多学习上的问题要及时消化,如果遇到问题不管是什么科目,要学会抓住合适的机会提出,请教老师解答,或和老师同学一起探索。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锻炼了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答的全方面的过程,这是中高年级一个非常重要的习惯。


5、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我们在孩子的小学启蒙阶段,和要在生活中给孩子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因为在学习上我们回答问题就是孩子在表达自己观点看法,这有利于孩子hh的进一步学习,我们看到班级中有些孩子不管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在上课时都很少发表看法,这样是非常不好的,因为在回答问题中,我们不仅是自我思考的过程,也有可能找出错误,给老师反馈会得到进一步的指导,更是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6、合作协作学习的习惯。

我们的教育在不断改革,现在教育中也在强调孩子们合作交流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互相帮助,特别是合作处理问题的习惯思维,因为未来面对社会始终要面对工作上的团队协作,所以小学中我们要鼓励孩子与大家一起合作交流,互相传授方法,也可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综合上面所说,一二年级是学习习惯打造重要时期,我们注意孩子一些的细节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不要等到变成大问题,或者到了中高年级再去解决就很难了。


思维数学小课堂


题主你好!我的孩子上二年级,我来说一说我的看法,供题主参考。

好多人都说,小学三年级,是一道分水岭,有很多一二年级学习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级就有可能退步。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品质、能力和习惯呢?

首先,要养成主动预习的好习惯。

对第二天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一下简单的预习,会有助于第二天上课,更好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跟上进度,学起新内容来比较容易。

二,要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做作业的好习惯。

每天放学后,自己知道复习当天的学习内容,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用家长在一边唠叨催促。

三,要养成做事情专注的好习惯。

有些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磨磨蹭蹭,是因为做作业不专心,没有专注力。

要教育孩子,做事情要专注,学习的时候用心学习,玩耍的时候尽情玩耍,不一心两用,不心有旁骛。

四,要让孩子养成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新知识的习惯。

随着年级越来越高,课程的难度也越来越难,孩子学习起来,会感觉没有低年级时那么容易了。如果这时孩子对功课产生了畏难情绪,就容易止步不前,对于一些不懂的知识,不愿意主动去钻研学习,去克服难题。如果考试失利,孩子还会感觉受到打击,失去自信心。


所以,要教育孩子不怕挫折和失败,不懂的知识要敢于去钻研探索,直至弄懂为止。


五,要让孩子养成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的好习惯。

考试的内容,其实百分之九十来自于课本,课本知识是基础是底气,所以,学好课本内容至关重要。

上课的内容,只要做好提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再对照着笔记温习一下,基本上就能掌握了。对还没有掌握的重点难点,继续学习,争取全部掌握。

六,要让孩子养成博览群书,学会思考的好习惯。

题主说的《胡小闹日记》我没有给孩子买过,但我给孩子买了非常多的好书,都是适合小学年龄段的。

让孩子多读书,不局限于哪一套特别管用,因为,读书的好处,是慢慢显现出来的。

在读书的时候,让孩子积极思考,这样,才能深入理解书的内容和意义,吸收到书里的知识。


小作家起跑线


我做教育工作已经十年了,自己也有两个孩子。现在做得工作也是培训。我觉得一二年级的孩子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1.自理能力。现在中国的孩子最缺的就是自理能力。教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事事都不让他参与,我班上就有一个孩子,已经2年级了,她妈妈给她穿了一双系鞋带的鞋子,小孩不会系鞋带,所以就一直散着。自己走路踩了鞋带绊倒了。所以妈妈们,先教孩子们一些生活小技能。这些技能能陪孩子一辈子。

2.关爱他人。现在好多孩子都是独生子,都很自我,出去不会和别人相处。对家人也自私冷漠,为什么现在好多孩子弑母。是有原因的。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善良的心。

3.时间观念。我看到很多家长辅导孩子时觉得做作业拖拉,一点作业做一晚上写不完。这是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时间,规定在多长时间写完。也可以尝试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

4.注意力集中。好多孩子学习不好,都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来写作业又不会。所以,要想孩子注意力集中,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做任何事情不要催促孩子快,要细致认真。

以上四点是我多年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