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十年,我們一直在為同一件事爭吵不休……

結婚十年,我們一直在為同一件事爭吵不休……


口述:張梅 記錄:龍方媛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因為老公回家晚而時常吵架,吵的到底是什麼?找到背後的真相,離和好就不遠了。

——小婚家


01

結婚十多年來,我和唐銘一直在為同一件事爭吵不休:

“為什麼你不能早點兒回家?”


每次晚歸,他都有各種理由,加班、聚會、應酬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是藉口,對他一通指責。

有時他不甘示弱:“別人都能去,我怎麼就不能去了?”

有時他也會服軟:“好好好,明天我早點兒回來。”卻從來沒落實過。

於是,他繼續晚歸,我繼續生氣,或互不理睬,或唇槍舌劍。


這件事困擾了我許久,也讓我身心俱疲。為什麼這麼小的一件事,我會如此在意?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一件事,他都不能有所改變?

當我瞭解了為幸福而爭吵的模板之後,我開始嘗試著尋找答案

那天,我們又大吵了一架。

我給他打電話:“什麼時候回來?”

他說:“馬上。”

我以為的“馬上”也就三五分鐘的事兒,就開始做飯。然而,飯快做好了,仍不見他的人影。

“到哪兒了?”

“路上呢,很快就到了。”

我覺得他完全沒把我剛才的話放在心上,有些生氣:“很快是多快?你怎麼這麼沒有時間觀念啊?”

“有事耽擱了,馬上就到。”

又是“馬上”,我心裡已經在憋火了。

眼見著飯菜都涼了,他還沒到。

我抓起電話大聲吼道:“你怎麼還不回來?我都快餓死了!”

“要不你先吃,別等我了。”等了他那麼久,居然說這種話?

“唐銘,你心裡還有這個家嗎?”

“不就是晚了一點兒,至於這麼上綱上線嗎?”

我覺得他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質問道:“晚的是一點兒半點兒嗎?5點下班,這都6六點半了還沒到家!”

“沒辦法,加了一會兒班。”

又是這個藉口,我怒不可遏:“一天都幹不完活兒,非得等下班加班嗎?”

“咱能不能講點兒理啊,工作性質不一樣,領導交代能不幹嗎?而且,你以為我願意嗎,我這麼辛苦還不是為了這個家!”

說到這個,我就更來氣了:“就你辛苦?我工作了一天還不是一回來就扎進廚房,為這個家張羅了一桌子飯?”我越說越氣,忍不住抽泣起來。


02

以前故事進展到這兒,我通常會把自己關進書房。等他回來之後,要麼兩個人再吵一番,把那些車軲轆話再說一遍,不了了之;要麼他主動服軟,保證下次不再犯,而我明知是空頭支票,也只能草草作罷,坐等同樣的煎熬再次來襲。

這一次,我決定重新審視整個吵架的過程,尋找背後的真相

  • “是什麼引發了這場爭吵?”→ 他又回家晚了,又開始說那個熟悉的理由。


  • “我有什麼感覺?”→ 很憤怒,怎麼就他那麼忙呢?地球離了他就不轉了嗎?
  • “是否還在逃避別的渴望或感受?”→除了憤怒,更多的是委屈。他知不知道,我一個人在家等他有多無助和不安。
  • “隱藏在爭吵背後的深層渴望是什麼?”→ 其實,我也不想和他吵,我只是希望他能早點兒回來陪著我。


  • “以前有過同樣的感受嗎?”→ ……

一個熟悉的畫面逐漸映入眼簾。

小時候,爸爸工作忙,我被託管在鄰居家,每天就盼著他能早點兒下班來接。以為他一回來,就可以陪我騎小車了。

爸爸不在的時間裡,我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焦急地等待,不停地催促、張望。我們兩家捱得很近,房子之間連著一條鐵絲。如果我家的門開了,鐵絲就會發出聲響。

所以,只要一有聲音,我就會急忙張望,看看是不是爸爸回來了。可每次他都回來得很晚,陪我玩兒的時間也少得可憐。

我想,爸爸大概是不愛我吧,不然,他怎麼不像鄰居叔叔那樣早早回來陪自己的女兒呢?


唐銘和爸爸很像,沉穩、內斂,卻也意外地像他一樣忙碌。我就像一個無助的小女孩,感覺自己什麼都做不了,只能不停地催促,手足無措地等著他回來。

如果他沒有按時回到家,我就覺得很沒有安全感,覺得他根本不愛我、不在乎我。

原來,我把對爸爸的渴望投射到了丈夫身上,希望以此來彌補童年的缺憾。可是,爸爸是爸爸,丈夫是丈夫,他們根本不是一個人。

但不管怎樣,回來得晚是事實,而在我看來,這件事就意味著不愛。

“這是一種限制性觀念嗎?”

回想起來,不管回來多晚,爸爸都會陪我說話講故事,有時還會帶很多好吃的。唐銘雖然不能每天準時回家,但情人節、結婚紀念日他全記得,而且都會和我一起度過。

這些不都是愛的證明嗎?只是,工作有太多身不由己,而他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愛我。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

03

我決定把這個新發現分享給唐銘,於是,主動打破了冷戰局面:“剛才我那麼歇斯底里,你是不是覺得我很不講理呀?”

他吃了一驚,猶豫地點點頭。

我繼續說道:“那你想聽聽我的故事嗎?看到你晚歸,我彷彿回到了小時候……”

我主動向他揭開童年的創傷;告訴他我是那麼害怕孤單,又那麼渴望被愛,以至口不擇言;也向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不該讓他為我的情緒和幸福負責……

當我變得柔軟時,唐銘也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他邊聽邊點頭,還不時地糾偏和補充。雖然仍有不同的意見,但卻是我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探討爭吵背後的東西。

突然,他若有所思地說道:“其實,你一吼我,我就會想起我媽。小時候,弟弟一哭,我媽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吼我,好像都是我的錯。那是我媽,我惹不起,只能忍。可咱倆是平等的,怎麼也惹不起了?所以,你一吼,我就會忍不住跳腳,只是想讓你相信我,也看到我的好……”

原來,我們曾是受傷的小孩。可現在,我們都長大了,是妻子,是丈夫,已經有能力為自己做些什麼了。

我給自己制定了幾個任務。

  • 第一,降低期待。唐銘5點下班,正常6點能到家,我把這個時間後移至6點半。


  • 第二,打破“我不被愛”的限制性觀念。每天滿足自己一個小願望;記錄一件唐銘為我做的積極的事。


  • 第三,改變行為模式。減少催促的次數,從10次減少9次、8次以至更少;想要打電話時,及時喊停;讓唐銘幫忙監督和提醒。


  • 第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把焦點轉向自己。保證自己不餓肚子,做好之後先吃,等他回來再熱;用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填補等待的時間,週一敷面膜,週二按摩,週三畫畫……


計劃很好,落實很難。嘗試這個方法的兩三年間,會有爭吵,也會破功。每當此時,我就會認真把這些技巧再翻出來,堅持去做。

有一天,我正在看電影,突然聽到唐銘說:“我回來啦!”

我還納悶:今天他怎麼回來這麼早啊,我還沒玩兒夠呢!事實上,當我發生改變之後,唐銘真的回來得越來越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