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高起点剧,《芝麻胡同》没站住、《老中医》没站稳,凭啥《都挺好》笑到最后?

侃聊天下


对于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老中医》、《芝麻胡同》和《都挺好》,特别要强调对于大部分电视剧,它们绝对属于精品。由于这三部剧的题材和面向的观众都不同,所以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很多人说的“高开低走”很大程度上被《老中医》和《芝麻胡同》给对号入座了,而《都挺好》却“笑到最后”!!!

对于厚重的《老中医》来说

由陈宝国等主演的电视剧《老中医》,它的高是高在开始时起的调子很高。这部剧旨在为中医正名,弘扬中医文化,让观众了解中医在生活中的意义!这样的立意确实很高大上,可却又少了点接地气的情节。 就比如中医看诊,讲的是望闻问切,剧中却没有仔细描写刻画,要是能够很好的把这些我们平常看中医时经历的细节拍摄出来,从而小中见大,剧情效果一定更好且接地气。



剧中的名医翁泉海像圣人般,给人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不像印象里看着随和的中医那样接地气,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还有就是有些情节比较莫名其妙,应该是断片了。抛开上面这些,老戏骨们飚戏,确实不错细细品味精彩尤多!



京城特色的《芝麻胡同》

《芝麻胡同》表达的主要是,北京人、北京事和北京味道,剧情上讲的主要是京城老字号北京沁芳居酱菜铺老板严振声,以及和他相关的生意和人。这样的题材很容易导致电视剧的口碑两极化,对于喜欢的人来说这很亲切,比如北京人因为熟悉,而对于不喜欢的人来说就有些勉为其难,比如北京以外的人因为不熟悉。


看《芝麻胡同》第一集的时候,场面真的挺令人震撼的,很有京城的味道,可以说开头就赢得了个满堂彩,可这就容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被吐槽的不仅有何冰的牙太白,王鸥的太笑假,更重要的是剧情严重拖沓,严振声和牧春花结婚的事楞是演了十几集都没成,你这不是要急坏观众嘛!逃不掉电视剧注水的规律呀,还有观众说演得像话剧。但抛开这些,大部分时候演员们的演技还是杠杠的。



接地气的《都挺好》

相比较于《老中医》的厚重,《芝麻胡同》的特色,《都挺好》这部关注原生家庭的都是情感剧就显得太接地气了。


借苏家这种原生家庭的弊病丛生,把中国大部分家庭存在的暴君式家长、重男轻女、妈宝男、啃老、赡养老人等日常问题搬上荧屏,很容易让观众感同身受。让人一不小心就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共鸣!被家暴的苏父,被重男轻女的苏明玉,啃老的苏明成,愚孝的苏明哲,看似暴君式家长的苏母,这些人或多或少有着我们的影子,剧情也围绕着原生家庭的家长里短展开,接地气容易让人接受有共鸣容易让人追下去。


还有最秒的地方是第一集就把观众最讨厌的苏母(陈瑾饰)给写死了,让观众大快人心,虽然看到最后知道苏母也有苦衷,但是第一集就下猛药厉害了正午阳光,成功吸引到我了。



总而言之,一时间能遇上三部精品,不说了追剧去了!!



沙哈拉会下雨


我不是特别理解,题主关于笑到最后的标准是啥。是指的收视率和点击率吗?如果看艺术性,目前我不敢说谁优谁劣,各有特色。每部剧的演员、制作团队都很优良,只是受众可能不太一样。我就以自己的感受来评价下三部剧:

《老中医》:三颗星(个人标准)

优势:1、演员阵容强大,都是老中青实力演员,演技过硬,没什么特别吐槽的地方。2、内容高端,涉及专业领域,中医历史悠久,有一定高度。

劣势:1、因为某位演员的问题,剪辑看着不舒服,不知道是否心理作用。

2、剧本套路老旧,过分主角光环,好人坏人脸谱化严重,让你看几集就大概猜到后面演什么,失去追剧兴趣。

3、打出专业剧的牌,却只是专业剧的壳,在打造专业剧上面,我觉得大陆可以跟香港TVB多学习,像《法证先锋》等专业剧,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感受到该领域真实的境况。这一点是《老中医》的败笔,中医象征平和而不是争斗,编剧考虑不周。

《芝麻胡同》:四颗星(个人标准)

优势:1、特色明显,看海报我就看出这部剧的两大特色,典型的京片子剧和小人物人生剧。何冰老师演过很多北京人的角色,都特别好,《情满四合院》我就看过不止两遍。

2、建国前的历史剧里,过多的突出的是英雄主义,特别是谍战剧,老年人喜欢看,我们年轻人都不太感兴趣。这部剧反映的当时那个时代下,小人物的喜乐苦悲,我觉得可以看一下,特别是北京人独有的那份乐观、幽默。

劣势:1、演员号召力不足,虽然何冰老师和刘蓓老师演技都不错,但是市场的影响力确实流量不足。说一下我自己的吐槽,看到王鸥有点跳戏。

2、题材限制,受众还是偏中老年人。

《都挺好》:五颗星(个人标准)

优势:1、正午阳光的牌子,不用多说,现在很多忠实的粉丝,粉的就是这块招牌,谁来演、演什么并不重要,都会来看看。这可以说是电视剧市场里的一匹黑马,我从《琅琊榜》开始入的正午的坑,每部剧必看。

2、题材接地气,从老年人到青年人都爱看,受众就比较广泛。每个人几乎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生活里的一点影子,就像我,我也是从小被妈妈打到大,对妈妈有心理阴影。特别理解苏明玉的那种苦闷。

3、有话题性。能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东西必定有巨大流量。重男轻女啊、啃老啊、父母的养老问题啊等等,话题非常多,当一部电视剧刷爆朋友圈的时候,你完全不用担心收视率的问题。这也是《老中医》和《芝麻胡同》所不能比拟的。

4、同样是演技靠谱的演员,但《都挺好》的演员相对年轻、有流量一些,而且正午阳光一向喜欢用惯用的演员,苏妈就是刚刚从《知否》穿越而来的,也算自带关注度。

至于劣势,因为前两部剧的劣势都是对比《都挺好》而言,所以这里就不说了。

这就是我的一点浅见,欢迎大家来评论交流。


不会撒娇的狮子


《芝麻胡同》,看到胡同二字,我自然想起了北京,想到了北京的胡同。果然,讲的就是老北京,讲的是酱菜铺严振生严老板和身边人的故事。

《老中医》,剧情内容也扣题,说的是中医翁泉海历经三个历史时期,随着历史的巨大变迁,翁泉海闯荡上海滩的中医人生。

《都挺好》,写的是苏州苏家,苏妈妈去世后,一家人分崩离析。围绕苏爸爸出现的各种后续问题,苏家大儿子、二儿子、三女儿和爸爸亲情纠葛的现代家庭情感电视剧。

刚刚,通过简单的剧情概要介绍,我们明白,三部作品有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剧情;不同的感情描写;不同的立意等等。所以,我们不能说这个不好那个不行!也不能讲这个好那个也不错!我们只能说,这三部影视作品的侧重点不同,抒情表达的不同。总之,这三部电视剧,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点。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故事的时代背景不同。

《都挺好》,有细心的朋友批评说,《都挺好》时间线混乱,搞不清楚剧中故事发生时间。其实,原著小说里,几个孩子的设定是出生在70年代。但是,看过电视剧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剧情显示苏妈妈去世时间是2017年10月13日。所以,《都挺好》的时代背景设定是现代,更接近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芝麻胡同》,就简单多了,剧情设定时间1947年。正值解放战争第三年,也称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老中医》,时间跨度比较大,时间跨越1925年到1945年。其中,主人公经历了北洋军阀时期、民国政府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 。

第二,剧情内容不同。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我们文章开篇就简明扼要地讲过了,这里不在赘述。

第三,反映的老百姓生活不同。

这个跟时代背景设定有很大的关系。《都挺好》的故事发生在现代,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老百姓不会在为吃不饱犯愁。相反,汽车电脑高铁等等已经司空见惯,在这个探索地外文明的时代,对老百姓的生活描写不会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老一套。《芝麻胡同》和《老中医》就不一样,他们是特定时代下的特定故事。在他们的时代,女人们还是穿旗袍,男人们还是马褂中山装。老百姓的生活因为战争和政治不稳定,颠沛流离又或朝不保夕。

第四 ,反映的社会问题不同。

《都挺好》,展现的“养老”、“重男轻女”、“原生家庭”、“职场危机”等问题,贴合当下,具有现实意义。容易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联想到现实中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情况。《芝麻胡同》,即使如芝麻粒般不起眼的平凡人也有其不平凡的一生。《老中医》,是对国粹中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宣传和弘扬中医也是在赞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结果,这三部作品的各自立意鲜明,各自独树一帜。他们都为自己代言,说出了自己想说的心里话。他们都是优秀电视剧作品。特别是《老中医》这部深挖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的精品佳作。最后,我个人还是喜欢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希望5G时代,多出新剧,多出有质量的新剧!








风情千万


话是说给人听的,电视剧是让人看懂的,看懂的人少,不代表没有水平。高水平的东西,就是不能让所有人都看懂。要是所有人都看懂,就是,下里巴人,看不懂的人多,才是“阳春白雪”,票房,收视率不能代表水平。大多数人爱看琼瑶金庸的小说,不代表这些小说会超过《红楼梦》。有些问题不需要解释,可能你的解释一样有人听不懂。听不懂也许就是好事情,都懂不见得是好事情。曲好还要知音听,“伯牙绝弦”就是因为很多人不懂。“曲高和寡”,不能附庸。凡附庸者不可能“成功”。


麻辣SC


三部都看了些,简单说下。

先看的芝麻胡同,都说不错。大家果然眼光毒辣,一众老戏骨飙戏,剧情紧凑,全程无尿点,一个小小的院子,几个人,居然看出了一种宫廷戏的感觉,很有意思,个个人物形象鲜明,都立得住;吴友仁领了盒饭,估计不少人大喊痛快吧😂~

老中医刚开始还行,可接下去剧情特别散,一个镜头一块一块的来回换,太平了,没有什么让人感的地;许晴就像是个重磅客串,时不时闹一下,鸡肋,还不如冯远征的戏份多,精彩,整部剧被冯远征扛起来,用陈宝国来当牌子,嗯,大道理讲的通俗,不够让人拍手称快。据说是因为删了翟天临戏份的原因,嗯,不得不说可惜了。



都挺好,接地气儿,让人感同身受,良心剧,有生活,有职场,非常适合现在的八零九零后看看。


小主宰呜啦啦


越是优秀演员扎堆的剧,越需要给他们足够的驱动力,展现空间。

爱情驱动这个,越是青少年题材,越为核心。因为青少年,没有足够厚度,来表现更丰富的情感动力。

这三部剧,从题材来说,都不是以爱情男女关系为核心推动的剧。可遗憾的是,只有一部是不绕着男女关系来展开。自然会得到观众更热情的回馈。


方士的知识乐园


真的愿意看《芝麻胡同》。芝麻大的事儿演了一胡同,到了还是部惊天动地的世纪变迁的大事儿!好看!这一口口京腔,那叫一个哏儿!爷们儿像爷们儿,娘们儿像娘们儿的,愣是在咸菜疙瘩里品出了人生的五味杂陈。每个人物都把自己表演的淋漓尽致,看不出哪个不敬业,只是对王鸥演的牧春花不太感冒。总之,这是部好剧!给赞👍👍👍



我是思路话语


就个人而言我喜欢都挺好''仿佛就是我身边的事儿''非常熟悉''我家也有类似的事儿''我舅舅就是这样''明哲仿佛我哥''很希望有续集''没看够''


用户赵曼丽


演的好。剧本也比较贴近生活,可能在身边人身上就看到了某一角色的缩影。苏家父母身上有我公婆的影子,苏明成身上有我舅舅的小部分。有的剧情就跟真的一样,看着很容易就入戏了,而且每个人演的也不错。大爱石天冬。😍😍😍就差舔屏了。感觉配姚晨是绰绰有余,哈哈!


闪烁星空雨


老中医还没看,芝麻胡同看了几集,刚看到何冰时候就觉得是我的菜,要追下去,再看到刘蓓继续追,牧春花出来以后看了两集再没看了。正阳门下,正阳门下小女人,情满四合院,我是一点不落看完了,本以为芝麻胡同又合我心,但是看不下去了😂

都挺好也没开始看,就在头条刷了几个片段,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欲望看,可能是原生家庭对女主的伤害太大,我不愿意看这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