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年轻人被佛经里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后来抄写多遍广为传播

声明:本故事部分虚构,以娱乐为主,绝非宣扬封建迷信思想,请诸位读者明鉴。要是您能从这个小故事中悟出一些道理,那将是作者极大的荣幸。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必删。

唐玄宗天宝年间,梓州有个名叫姚待的人,年轻时喜欢打猎。曾经有一次放鹰捕兔,兔子拼命逃跑,最后逃入了一个洞穴。姚待赶到洞口,发现这个洞穴很浅,又没有别的出口,便俯身爬了进去。由于身体遮挡住了阳光,他在洞穴里什么也看不见,只好伸手乱摸,没想到兔子没摸到,却摸到了一个木匣。他把木匣拿出来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卷书,卷首上写着:佛说鹦鹉经。等他放下木匣,再回头往洞穴里一看,兔子已经不见了。

故事:年轻人被佛经里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后来抄写多遍广为传播

姚待回到家后,出于好奇就展开这部佛经读了起来。他的家境比较富裕,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虽然对学问研究得不深,确也算是识文断字,因此读起这部经书来毫不费力。这部《佛说鹦鹉经》文字很少,姚待很快就读完了,没想到读完之后,立即被经书中所说的道理深深地打动,尤其是读到世尊告诉摩牢,他家那条白狗前世就是他父亲兜罗的时候,姚待感到惊讶无比,又读到同为人身,却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别,智愚之异的时候,姚待顿时醒悟,对此前自己猎杀生灵的做法感到深深的愧疚。

从此姚待断绝了荤食,每天都要读两遍这部经书,而且对待人和动物都非常和善,附近的人们越来越喜欢他。他放弃了打猎,但仍然保持着进山游玩的习惯,每次进山的时候,动物们对他丝毫也不保持警惕,就连小鹿看见他都不逃跑,任由他抚摸自己的身体。到别人家拜访的时候,每家的看门狗见到他都不叫,而是冲着他摇头摆尾十分亲热。

故事:年轻人被佛经里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后来抄写多遍广为传播

当时梓州有个名叫吕玄儿的巫婆,自称能与鬼神沟通,所求之事也屡有应验。有一天姚待晚上从山里回来,恰好碰见吕玄儿在星光下祈祷。当姚待从吕玄儿身边经过的时候,吕玄儿非常惊讶地对他说:“你是什么人?竟然有如此本领,鬼神见到你都吓得逃走了,害得我功亏一篑!”姚待听到吕玄儿这么一说,暗想可能是自己读经的缘故,于是笑着向吕玄儿表示歉意,然后快步离去。事后他见读经有这么大的威力,便加倍努力,从每天读经两遍改为高声朗诵五遍。

故事:年轻人被佛经里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后来抄写多遍广为传播

后来有一次,姚待在桥上遇见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头,这个老头身穿粗麻布制作的孝服,姚待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上前问道:“您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还身穿孝服,这是为谁守孝呀?”老头回答说:“我这是给母亲守孝,前几天她刚刚去世。”姚待听完很吃惊,连忙又问道:“您的母亲为什么如此高寿,她活了多少岁呀?”老头说:“我母亲年轻时听人说,抄写经书给别人看能够延寿,所以她一生抄写了一百部经书,活到一百零七岁才去世。我的几个姨妈也因为抄经的功德年逾百岁,有一个姨妈现在还活着,她已经一百零九岁了。我今年刚满九十岁,从小就受母亲的影响,坚持抄写经书,到现在为止,已经抄写了一百二十多部了。”姚待听完这才知道抄写经书给别人传阅乃是法布施,比独自诵经的功德更大,此后他就开始不停地抄写那部《佛说鹦鹉经》,抄完就送人,遇到不识字或者不理解的人,还非常耐心地给他们讲解。

故事:年轻人被佛经里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后来抄写多遍广为传播

就这样过了很多年,姚待八十多岁了,牙齿脱落过好几次,每次脱落后便会长出新的。头发胡须虽然雪白,但面容仍然像四十多岁的样子。有一天他忽然无疾而终,不久有个还魂的人对别人说,在冥界看见了姚待,鬼卒每次给他套上枷锁都会自行脱落,他的头顶放射出几十丈的光芒,没过多久就有神人从天而降,用隆重的礼仪恭恭敬敬地把他接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