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兩大“攔路石”讓美俄關係難改善

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3月28日發表俄羅斯戰略和技術分析中心主任魯斯蘭·普霍夫的文章稱,北約擴容和普京被妖魔化促使俄羅斯放棄親西方政策,在關鍵安全利益問題上的僵持讓美俄關係在可預見的未來很難取得進展。

文章稱,上任伊始,弗拉基米爾·普京總統便嘗試奉行靈活且溫和的政策。執政頭幾年,他的外交政策路線在當時的情況下已達到儘可能親西方的程度,但未得到美國的積極回應。因為美國認為,莫斯科的政策表明它已完全走上追隨美國之路,俄羅斯將永遠不得不無條件地接受西方作出的任何決定。

文章指出,與西方提出的一種人們普遍接受但又過於簡單化的說法恰恰相反,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親西方外交政策路線的崩潰與“俄羅斯對西方的不滿”毫無關係。真正的原因在於,俄羅斯政界精英及廣大公眾對各種外交政策選項的利弊進行了一番相當理性的評估。

文章認為,總體而言,北約擴容對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親西方外交政策路線的崩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2004年,北約再次擴容,接納了三個波羅的海國家。該聯盟還為確保烏克蘭和格魯吉亞未來加入北約啟動了相關工作。這樣一來,烏克蘭就成了俄羅斯與西方關係中的一顆定時核炸彈。

與此同時,普京總統繼續奉行溫和、中間派的外交政策,以努力維護俄羅斯和西方之間僅剩不多的共同點。儘管俄羅斯鷹派提出異議,但普京仍在2008年和2014年決定不對格魯吉亞和烏克蘭採取全面行動。然而,西方主流社會卻把普京描繪成一心要“破壞全球民主”的世界獨裁者之王。

文章稱,將普京妖魔化忽視了俄羅斯與西方關係中的根本問題,還妄想如果不是普京本人“從中作梗”,俄羅斯與西方之間會一切安好。這也加劇了西方的一種普遍錯覺,即一旦普京下臺,這些問題就能得到解決或改善。

文章指出,事實上是北約擴容導致俄羅斯在後來的幾十年裡無法實施任何親西方的外交政策議程。如果俄羅斯政府試圖向西方作出重大讓步,隨即將不可避免地遭遇烏克蘭加入北約這一問題,那樣一來,美國勢必會把軍隊和導彈部署到距離莫斯科僅有500公里的地方。

至於烏克蘭,如果該國無法成為一個可靠的中立國家,那就不可能達成解決方案,而美國絕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文章稱,俄羅斯精英階層中有很多人已接受一種觀念:“無論我們做什麼,美國永遠都不會取消制裁。”華盛頓的言行也一再強化這種觀念。

文章認為,俄羅斯與西方實現關係正常化(從本質上講就是與美國實現關係正常化)只有滿足一個條件才有可能:美國要在其主導的全球秩序中給俄羅斯一個能滿足俄關鍵安全利益的位置。當前,兩國政治精英階層對於俄羅斯在世界秩序中的地位都缺少這樣的願景。美國目前仍抱著一種錯覺,即如果沒有普京,俄羅斯“投降”,問題就會迎刃而解。這種錯覺與美國建制派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錯覺如出一轍。

文章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並不存在可讓俄羅斯融入西方社會的現實可行的模式,俄羅斯與西方之間持續不斷的危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減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