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修家譜, 如何寫李氏家譜序言?

因為歷代李氏譜序都會寫出續修譜的緣由及家族遷徙等歷史,所以在修李氏譜的時候一般會將李氏老譜中的譜序保存下來。


李氏修家譜, 如何寫李氏家譜序言?


在編寫新譜譜序的時候,要反映出順應當下時代背景的譜書特點,向讀者介紹譜書的內容和資料價值,引導和幫助讀者理解譜書的功能作用,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從序言中便了解到全書的要點和特點。李氏同心群平臺認為:編寫序言,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①譜序名稱

標準的序言由本譜所屬郡望堂號+姓氏+修譜/續譜序言,如《西平堂江西李氏宗譜重修序》,一般情況下也有直接簡稱“序言”或“前言”的情況。


李氏修家譜, 如何寫李氏家譜序言?


②闡明敘述編寫家譜的社會背景、指導思想、目的和作用譜序的最開始,會將編修李氏家譜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以及經濟形勢進行簡單的表述,接著說明作譜的緣由、指導思想、目的、作用。古代編修家譜的序言,首先指出編修的指導思想、目的和作用,說明家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今天李氏修譜,我們應以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作指導,為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家譜積累了豐富的文化資源,應突出家族特點,地方特點,利用這些資源,對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增強民族團結,繁榮

學術研究,促進社會發展發揮作用。

③介紹及評價舊譜情況

因為李氏家譜記錄了李氏家族中的人丁信息,而家族人口又會持續地出生與離去,這就導致了在一定時間週期內,就需要編修一次家譜。這也讓家譜具有了連續性。李氏同心群平臺認為:新修家譜還要採用舊譜的部分資料,這就要對舊譜編修次數、組織情況、編修人員、版本、現存的家譜情況加以說明。但有的舊譜年代過於久遠,這就導致了舊譜中既有精華,也有不少歷史糟粕,真偽並蓄。這時我們需要有正確的唯物主義價值觀來做正確指導,以免家譜方向出現偏差。

④簡要描述新李氏家譜的內容

李氏同心群平臺認為:李氏家譜內容豐富而又廣泛,其結構龐大,篇幅較長,正常的閱讀會花費非常多的時間,序言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針對這個情況,在序言裡對譜書作一個提要式的概述,讓讀者未讀全書,即知譜書的梗概,同時,指出譜書的特點、質量,實事求是評

述,肯定好的一面,指出不足,為下一次編修提供參考。


李氏修家譜, 如何寫李氏家譜序言?



⑤介紹編修李氏新家譜的經過情況和組織領導

編修一部家譜是一件非常不易的浩大工程,特別耗費人力物力以及時間。這時不僅需要足夠的經費做基礎支撐,還需要有一個核心領導以及權威組織,需發動眾多李氏族人同心協力才能夠儘快完成這項工作。在編修的整個過程中也會積累修譜經驗和一

些積極工作的典型事例。在序言中,簡要介紹編修經過,所採取的方法、步驟、依靠什麼力量、怎麼選擇人員組織隊伍、怎樣籌集經費、怎樣收集資料,從而有序地圓滿完成編修任務。

通過介紹,以便讀者瞭解成書時的情況,分析時代背景,把握李氏譜書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內容,加深對譜書的理解。


李氏修家譜, 如何寫李氏家譜序言?


⑥結尾

寫到李氏譜序的結尾階段,應該對這個李氏譜序做出總結結尾,在結尾的時候一般會再次用簡短的文字描繪本次修/續譜的重要性,最後寫個日期(干支紀年和公元紀年都要寫)。

⑦落款

在李氏譜序撰寫完成後,應在末尾落款處註上撰序者姓名,除單字的姓名以外,留名的時候都不用寫姓氏。

編修序言十分考驗作者的功力,一篇好的序言,必須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和文字表達的深厚功底。在寫作李氏譜序時,要儘量避免語言空乏無味,言之無物以或是帶有濃烈的宣傳色彩,應當有實質性內容、真實豐滿,做到實事求是,不隨意誇大、拔高。還要抓住重點,突出特色,高度概括,濃墨記述。行文要簡樸、流暢、敘論結合。序言篇幅宜短,一般以一千多字為好,不超過二千字。

02

李氏老譜中的序言處理

正如前文所說,由於李氏家譜的多次編修屬性,會讓歷代家譜累積產生很多序言。特別明清時期老譜的序言數量非常多,而且有不少譜序的質量很高。李氏同心群平臺認為:新修李氏家譜時,李氏原譜序的如何加進家譜是一件值得重視的問題。有的家譜將原譜序言置於譜書之前,也有的將譜序置於譜末的附錄。舊譜序言一般只在原譜書中才起到序的作用,在新修譜書中就沒有了其序的作用,僅作為了解舊譜的參考資料。所以這裡建議將舊譜序言置於新修譜書的附錄最好。如果舊譜中的序言內容特別多,新譜在輯錄的時候可以適當挑選,但無論其文字如何費解深奧,也應當保留原樣,只需在旁邊做以備註,以免後人誤解。


李氏修家譜, 如何寫李氏家譜序言?


當然不同的修譜人有不同的思想,有的人喜歡用文言文,以此表達對祖先的尊敬。也有人喜歡用白話文,目的則是讓後人容易理解,不造成歧義。但無論哪種方式,都有其作用和意義。

修吾之李氏家譜,可以說世系、序長幼、辨親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使後人瞭解家族之生息、繁衍、遷徙、婚姻、文化、族規、家約等等。從此支門清,輩次明,祖宗顯,後代起名因循有章,此雖不可遺我湮沒追親之責,亦可彌我遺棄先祖之罪。

李氏家訓族規以教育李氏後代,使其明德知禮,勿犯國家法規,於國則可以為人,於家則可以為子。又可增國家文化,符合民族復興之大義,益國益家。修吾家乘,繼傳後世,此吾輩之願也,是為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