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錢就買不動產,如果堅定這一原則,只租不賣,到老了會怎麼樣?

極簡重生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到老了可能抱著一大堆不動產的證件後悔莫及,走向走不動了,也難以變現,花錢的能力也沒有了。

而且,這些不動產雖然都有可能增值了,自己的財富也遠大了無數倍,但自己一生的生活享受也被大大壓縮了,成天節衣縮食,根本沒有幸福可以,這樣的生活也幾乎成了苦行僧。

而且如果把這些不動產交給自己的後代,如果後代相互間團結和諧還比較好辦,大家平分,要不然子孫為著爭財產鬧得不團結,甚至有些子女為掙財產大要出手,搞得雞犬不寧。

更為嚴重是,這些不動產有時可能會害了後代,讓他們不思進取,坐吃山空,弄不好養了幾個敗家子,再多的不動也會被他們敗光。

所以,人生什麼都得有一個度,在不動產與生活消費之間應保持合理水平,生活才會有聲有色,也才會充滿樂趣。







開偉觀察


我的房子也租出去了,除了自住,餘下的我不敢賣,也捨不得賣,也沒有投資的項目,我怕現金捏在手裡貶值,我的親戚以前有個大商鋪,後來要去更好的城市發展,在那裡買了房定居,連忙把商鋪賣了(關鍵是當時手裡不缺錢,完全可以留下商鋪),那是2002年的事,當時我就勸他們別賣,不聽,現在的價格,大家懂的,一口老血得吐死!翻了不知多少倍了,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任何不動產我都捨不得動,我們這裡老話說,只有倒黴的人,沒有倒黴的貨。意思是不動產絕對是賺,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時光流年歲月正好


舉個真實例子,座標溫州瑞安安陽街道

關於房子

98年,一平800元,一套100平的房子全款只用8萬。

03年,一平5000平,首付只用二成,一套房子100平全款50萬元,貸款首付只用10萬。

08年,一平1萬,首付3成,一套房子100平全款100萬元,貸款首付30萬。

16年,一平2萬,一套房子全款200萬,貸款首付60萬。

18年,一平2萬4,一套房子全款240萬元,貸款首付72萬元。

關於廠房。

2001年,家裡一親戚買了4畝6的廠房,當時110萬元,一年年租10萬。到了06年租金上漲到30萬,10年漲到50萬,到18年已經有93萬元。

大道理不用講,按照如今的通貨膨脹率,貨幣增發速度大於GDP增長速度,物價勢必上漲。如果一有錢就買不動產,在資金鍊不斷地情況下,只租不買,以租養貸,至少已過上小康之家,衣食無憂了


嘉佑620


可以說我身邊的發小是當代中國人的寫照,他以每10年為一個點買一套房,看看錢是怎麼貶值的。發小96年當兵回來,97年開始修理摩托車,2000年第一套房,9.2萬門面房,第一個孩子出生。2005買了第二套房35萬貸款20萬有了第二個孩子,2015年買了第三套自己住70萬貸款40萬,現在是買不起了,也不想折騰了,快奔50了,他現在的夢想就是把兩個孩子送入大學,還在奮鬥中,我個人感覺錢💰已經太不值錢了,現在一塊磚都要60毛。


再次想起2


姥姥、姥爺都是農村的普通人家。

姥爺的爸爸對於土地特別重視,只要一有錢就買地,一有錢就買地。

慢慢的,家裡積攢了很多土地,可是由於總買地,家裡一直沒有錢,生活過得緊巴巴,一直在貧困線附近掙扎…

再後來,村裡給每戶劃成分,唯一的標準就是看每家的土地有多少,姥爺家直接被劃成富農,成了階級教育的對象,土地也被收走了…孩子們上學,當兵,找工作都受了影響…

姥姥的爸爸是個醫生,在治療骨折方面很有建樹,據說不論多複雜的骨折,經過姥姥爸爸的手法,都能恢復。

所以在村裡,姥姥的爸爸很有名氣,找他看病的人很多,掙的錢也越來越多,家裡生活的很寬裕。但姥姥的爸爸只喜歡鑽研醫術,所以家裡從不買地,買了也沒人種…

據姥姥說,當時家裡把診療費全放在一個大盒子裡,隨便拿,沒人管,小孩子都可以抓一把去買好吃的…

再後來,村裡劃成分的時候,因為沒有土地,姥姥家被劃成了貧農…不僅沒受影響,還成了村裡的幫扶對象…

所以,呵呵…


萌小哲


我相信,如果你一有錢就購買不動產,只租不賣,到老了你一定會慶幸。

一個人,一輩子,堅持做一件事,不容易 。起碼可以證明,你是一位成功的人。



那麼,這麼一輩子購房,只租不賣,你能得到什麼呢?

一、你會得到好幾套房子。那房子值不值錢呢,我認為,只要有貨幣的存在,房子在近在近幾十年內,還是值錢的。當然也是要分城市和地區的。

二、你會有很大的租金收益。目前的社會發展規律來看,只要是商品社會,租金收益就存在。

三、給您的後代子孫,留下了一大筆財富。也許會繳納遺產稅,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國外的實行遺產稅幾十年,也沒看見因為遺產稅,就將富人變成窮人啊。

也不用太擔心房產稅,租金肯定是能覆蓋稅負的。世界有房產稅的各國,都沒有因為有房產稅,就不發展房地產。




但並不是所有城市和地區都適合這麼做。還是要防止資產下跌及房子租不出去。

縣城和很多三四線城市,不適合這麼做,因為經濟和人口很難支撐。只能在有發展前途的大一二大城市和幾大城市群中的三四線城市。可以嘗試這麼做。

另外一點是,能購買中心核心地段,就不要購買郊區,因為主要是以出租為主。中心區域租金水平更高,更保值。


左右說房


07年時買下上海松江一套房,60萬,現在500萬

09年買下北京四環一套房,225萬,現在680

年租金10萬

10年天津市區一套為辦藍印戶口,100萬,現在300萬吧

家鄉四線城市兩套住宅,分別30萬/40萬,現在各100萬吧,另外有萬達soho三間,租金每套1.8萬

12年馬尼拉投資兩套公寓,80萬,年租金7萬吧,價格沒太漲

17年海南澄邁投資一套房。18年萬寧投資一套公寓

18年佛山投資兩套公寓

老實人的笨投資,沒敢貸款是重大失誤。精裝公寓也不知道投得對不對,總之買了房也沒賣過,平日裡也很節儉不敢浪費


姍姍來遲153204372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我敢保證,如果你現在35歲以內,一有錢就買不動產,只租不賣,到老時一定會被房子套牢。

我看了其他人的回答,大多都是自己,親人,朋友等人在過去20年堅持買房走向人生巔峰的例子。買房絕對是過去20年最成功的投資,沒有之一。

但是我想說的是,決定投資能不能成功的,不是過去的經驗,而是未來的變化。

我舉個例子,就拿股市來說,每年都會有爆發的板塊,但沒有一個板塊能連續爆發三年。造富的機會,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每年都買入過去表現最好的板塊,一定能做到穩定虧損。

買房就是這樣,所有人都看到房價連續上漲了20年,於是就認為房價還能上漲20年,這種觀念是錯誤的。

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產業結構相對低端,不管通過什麼方式,都不可能有太多人依靠某種投資實現財富自由。我們這麼大的國家,需要大家努力工作創造財富。

炒房已經造就了太多財富神話,這個神話已經到尾聲,現在的房價不是一家人努力工作就能輕易負擔的。即使你一有錢就買房,到老也買不了幾套。

即使你買多了,想依靠收房租過優質生活,相信我房產稅也不會同意的。到時候高額的房產稅會讓你租房實際回報非常低,低到不如銀行定期存款。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買房造富是過去式了。因此除了剛需,我已經不建議買房了。(剛需不用猶豫,先上車再說)


首席投資官


以一個活在二線城市的,年收入大概在50萬左右的中產來說(這類人很多,個體戶,高管,官員,業務員等,創業者,企業主的,房東等),二線城市均價2萬,並且隨城市發展和貨幣貶值,房價程上升趨勢。中產買一套100平的房子,只需要4年時間。四年後房價假設漲到4萬,而中產的收入無明顯上升,他買第二套房子需要花8年時間,8年後房價假設又翻了一倍,8萬一平,而中產十多年來依然是年均50萬收入(這些年中產收入瓶頸很常見),那麼他買100平的房子就要800萬了,他要花費16年甚至更久來還貸。所以他一輩子撐死能買3套。我來解釋什麼是房價偏高,打工的首先排除,因為房地產真的不是為低收入人群準備的,打工你租房子也很好。計算房價偏高要以中產階層買個100平房子要多久計算,如果他年入50萬,存20年都不能買房子的話,房價就真到頂了。也就是說,二線漲到10萬一平,就真的到頂了,10萬以下中產還是會買,所以你覺得現在已經很高了嗎?那是你沒看到每年貨幣的購買力在下降!二線,兩三萬就真不高,再漲5、6萬再拋手頭的房子差不多!

回到問題,如果一有錢就買房,房子會讓你的資產保值,以長遠來看, 30年後房子從兩萬漲到8萬左右,不是什麼難事(想想30年,即1988年的房價,一線城市才300塊的房價),你的資產起碼膨脹10倍,而不是被時代的洪流無情的掏空你銀行的現金!

現階段來說,大量現金長期持有是最愚蠢的事了,股票市場又不靠譜,房子能住能升值,許多有錢的人還是一有錢就投資房子!因為別的投資都不靠譜,且浪費時間和精力!





hardcore中年雅夏君


在中國,有些人確實是一有錢就買房,一直買。這種狀況過去的地主,一有錢就買地是一樣的道理。現代社會反映在城市裡就是買房產。我認為,只要堅持買不同城市的房產,不同類型、好地段的房產,在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只租不賣,就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式,到老了也會生活的不錯。

1、在中國,房產永遠是財富的匯聚點。在過去,你農耕經濟時代,農村裡最富裕的都是永遠土地最多的人;城市裡老闆們也是不停地擴大商鋪,修蓋房屋。現在社會,無論是港澳臺還是美國日本,富裕的家庭都是擁有很多的房產。哪個明星政要不是擁有多處的不動產?實際上,房產的保值增值性是很好的。

2、房產有可能波動貶值,但是當房產貶值的時候,一定是經濟出現大問題的時候,投資的其他物資更會貶值。日本美國香港都有過房價大跌的時候,甚至日本還有很多空閒的房子賣不出去。仔細看看房產大跌的時候,不正是金融風暴的時候嗎?那個時候沒人有錢,掙錢都難。整個社會都是缺錢,買不起房子的剛需還是買不起。經過一段時間房價還會漲回來。

3、房產投資不要在同一個地方買相同的房子。不要盲目的在一個地方買一樣的同性的房子,而是要分散經營,比方說你在縣城裡買房子,然後去地市級城市去買房子去,然後省會買房子。住宅要買好地段的,商鋪投資也可以適當。

4、房產投資的收益,租金是一個重要的收入。無論是在小縣城二級城市還是大城市,你要是有三個房產出租的話,租金基本上就能夠達到當地的月收入,這樣一個收入就保證你衣食無憂了,雖然有些人說100萬的房子租金只有2000。這個現金流也許比銀行利息低,可是你有了100萬現金,你去買100萬的房產,也不一定合適。

總體來講我就是認為擁有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性質的各類財產,只租不賣,東方不亮西方亮,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