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浙江省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以解决企业的就业管理问题?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紫色夕阳75261210


个人观点如下:


1. 频繁跳槽不光是对企业不好,对于跳槽的人来说也不好,不光是浪费时间,更是暴露出自己思考问题的不成熟。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以解决企业的就业管理问题只能短期解决问题,此方法长期来看效果甚微。


2.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频繁跳槽? 主要原因是: 现在大环境变了,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没有既定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盲目求职,再加上大部分毕业生都有比较富裕的家庭在背后作支撑,所以即使跳槽不成功,几个月甚至一年找不到工作都不愁没有钱花,这下遇到一点不称心如意的事,就容易选择跳槽,“伤害” 企业,更是折腾自己,要知道自己也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需要考虑。


3.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刚入职不久的员工选择再次跳槽 ,除了员工自身的问题,其实企业本身也要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是不是哪些地方没做好 ? 是不是没有一整套的员工激励机制 ? 为什么留不住员工? 怎样才能让员工找到归属感? 如果一个企业能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能真正把员工当成最重要的资源,那么相信大部分的人都不会选择放弃企业。 而如果仅仅靠“ 征信系统” 来约束员工的频繁跳槽,那么表面看起来有效果,但没有真正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当某一天员工对公司的不满达到一定程度时,仍然会不顾 “征信系统” 而再次选择跳槽 。


4. 跳槽是一把双刃箭,一不小心就会伤到自己。每个人都应该在跳槽前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走哪条路? 如果企业某些方面没有做好,员工可以主动提出来与企业协商,相信企业会重视人才,会想办法将问题内部解决掉 。因此,如其用“征信系统” 来约束员工的跳槽,不如开通企业与员工间沟通的“ 绿色通道 ” , 这样对企业好,对员工来说更好,毕竟没有人想跟自己的钞票和前途过意不去,只要员工看到企业的努力,那么相信员工会更加忠诚地工作!

总之, 跳槽其实是个技术活,如其去换工作,不如换思维!


实话实说实想


是想搞阶层固化吗?是要遏制社会的流动性吗?能频繁跳槽,一方面说明了这个社会的流动性好,另一方面说明这个人是有能力的。我就是频繁跳槽的受益者。我虽然是个初中生,但我不甘长时间做普工,走缓慢的晋升路线。我以差不多每年换一家公司的速度,10年时间从一个缝纫工做到一家外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从1000多的月工资到二十几万的年薪。做与不做这是市场行为,对我的工作不满意,你可以随时开除我。我觉得有更好的机会,我当然也可以随时走。我们签了劳动合同,按劳动合同执行。这和诚信有什么关系?上一天班我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离职走正常流程把工作交接好。相反那些一步也不敢跨出公司,只想着牢牢保住这份饭碗的人,真的能给企业带来业绩吗?作为一条职场里的鲶鱼,是我们给企业带来了改变,是我们让那些一潭死水的公司重新焕发活力。


老金14171562427


不要光说员工。我来说说我的经历。我03年来宁波打工。进的是镇海。庄市。华源公司。做冲床。我是想在这公司做到退休。可是仅仅做了4年。企业就撑不下去。叫我们自从下岗。给了我们基本工资4个月。还算这老板有点良心。我出厂了。又重新找了第2家单位。单位在镇海经济开发区。北欧工业园。青青路。海发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一做就是10年。前6年是做冲床。后4年,模具装卸冲床维修。3月27号。老板找到我。说把我调离工作岗位。我知道。他是啥手段赶员工出厂?3月31号。我结束了打工10年的工厂。这次老板一分钱也没给。我是66年出生的。谈退休,还早。谈上岗又有点晚。把我坑成这样。我又该找谁去啊?不都是你们浙江老板干的事情吗?


用户6619372096323


这只能反应一种情况,并不能做为依据。

拿我来讲,我在一家公司工作,第二年公司倒闭了,我只好再找工作,找到的工作,最后公司给到的薪资与之前谈的不一样,公司也没有什么战略方向,我只好跳槽;再找工作,待了有半年,公司因经营问题,把工资扣了一半,下个月能不能发出工资都是将是个问题。只好离职,然后自己就苦逼了,找不到工作,房租交不起,各种债务全来了。

就以上我这个情况,纳入了征信系统,就可以表明我这个信用有问题?职业操手有问题?工作能力有问题??

人若不是无奈,怎会搞得自己一身骚?


艾脉咨询


浙江省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以解决企业的就业管理,是一种很好的办法。频繁跳槽,确实使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大,也给企业造成其它方面损失。企业给新来的员工进行培训,把生手培养成熟手了,没做多长时间又走了。有的员工在企业做了相时长一段的时间,他们就把技术带走了,有价值的资料信息帶走了,给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曾经我在一家大型的酒楼工作,跳槽的人,相当频繁。有一年的春节,因公司的员工频繁跳槽,原来楼面工作人员有三十多人的。到了春节期间只余下八人工作。我在该酒楼,一干就干了八年时间。纳入诚信系统管理,让跳槽者,不敢大胆去跳,也不敢频繁的跳。对解决企业的用工,起到积极的作,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陈京谦


用征信系统来约束员工频繁跳槽,显然是公权力的任性。员工为何频繁跳槽?公务员为何不跳槽?细思之下,不言而喻。心知肚明的事只能用呵呵来回应。

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在用工制度上是否遵循劳动法?答案显而易见。违法不去惩戒,视法律如儿戏,而某些部门却偏执的动用征信体系来对待频繁跳槽员工,避重就轻的举措无疑是厚此薄彼的势利行为。

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这是法律的属性和尊严。超长时间的劳动强度首先违反了劳动法规定的八小时劳动制度,双休日的加班加点更是剥夺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有些民企在劳动保障上也是对劳动法视而不见,面对企业的违法行为置若罔闻,硬是要把跳槽的无奈归罪于劳动者,荒谬至极。

征信首先要征企业的信,这才是根本之道。


在尘埃里相遇


提出这个建议的老板是不是吃屎吃多了,你以离职上征信为要挟,你是挺舒服,员工去留全是你说了算,那你也得有匹配的报酬,福利待遇吧,工资高福利好,谁他妈愿意频繁跳槽,还不是你们这些黑心老板,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说好5千一个月,入职就变4千,说好交五险一金,各种理由交不了,你他妈不干人事,你还尽想着别人做雷锋?中国现在已经不是经济落后的国家了,而现在作为主要劳动力的80后90后也不是曾经没读过书的老实巴交的父辈了,你们再想像10年前一样剥削劳动力是不可能的,现在中国人的劳动力不再廉价了,也不再是法盲了,省省吧,你们这些异想天开的智障资本家们!


qzuser218681625


提出将频繁跳槽员工纳入征信系统的公司本身就有管理问题像这样的公司,早应该被市场淘汰。

如果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只会给双方带来更大的麻烦。比如我不想干了,我可以在这混日子这样虽然对老板来说无所谓,一个月给你点基本工资对企业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老板也不差这点钱。但是这一个人会影响一群人,因为大家都会想他不干活也能拿工资,我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的干活呢?这样就会导致大家的工作情绪不高,工作效率下降。这样只会是双输的结果,还不如让大家好聚好散。

现在的公司都说招工难,但是从来不考虑为什么招工难。说白了我们打工的就是出来挣钱的,脏点苦点累点都可以只要能挣到钱就行。但是现在的很多工厂,从来都不会考虑员工的死活。在浙江宁波这些地方,就是租个便宜点的房子就要四百到六百,好点的房子就要1000多一间。每个月拿的那点工资,除去房租和生活费,就没多少钱了。有很多厂都是没有宿舍的,就算有宿舍也是很难申请的。就像我们厂虽然有宿舍,但是很难申请到。还有是现在的公司只会给员工画大饼。就像我们公司领导给我们每个月说达成产量有奖金的,但是每个月到最后领导又会说差了那么一点也从来没拿到过奖金。然后又给我们搞了个,个人绩效结果拿了两个月绩效以后,结果又把绩效产量提高了。而且加班也不会给我们1.5倍工资也是按照正常上班工资算的。像这样的公司频繁跳槽也是很正常的。

再说了,现在虽然有劳动法保护员工的权益,但是有多少员工会去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只有少数的员工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会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因为用劳动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实在太难,就算你成功了留在公司也不会好过,如果不留在公司,为了那点钱也不划算。










藏钱天下


员工频繁跳槽也要纳入征信系统?刚看到这个信息的时候确实有点吃惊,我们都知道征信系统一般只会记录是一个人的信贷记录,信用卡记录,以及法院税收等政府部门的不良记录,对于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这个还是第1次听说。

而浙江之所以考虑将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因为目前有些企业反馈员工频繁的跳槽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企业却无可奈何。对此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葛平安回应称“员工要走,我们接下来也有制约措施,我们马上要推进人社的信用体系建设,对单位和个人我们都要建立信用体系,这个个人要是频繁辞职和就业的话,那肯定他的信用成问题了。”

对于将频繁跳槽的人纳入征信系统进行惩戒,我认为这个做法有点不太妥当,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虽然员工频繁的跳槽确实会给企业造成不少的损失,比如一个员工刚进企业两三个月,根本没有给企业带来什么贡献,企业却要支付他日常的工资社保等成本,如果按照一个人一个月5000块钱计算,那三个月跳槽企业就要付出15000元的成本,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如果一年当中有个500个人频繁的跳槽,那无形当中企业就要承担750万的损失,这个损失对于大企业来说可能算不上什么,但是对于那些初创企业来说,一年要是有个20个人刚进来就频繁跳槽,那些无形当中就要承担30万的成本,这对一些小微企业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如何遏制频繁跳槽这种现象确实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一些80后90后来说,他们稍微不如意就跳槽,很随意,而企业却要被为他们的随意买单,所以如何遏制这些人频繁跳槽确实相同的头脑的一件事情。

但我认为将这些频繁跳槽纳入征信系统,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首先跳不跳槽是员工的选择权。如果将频繁跳槽的人纳入征信系统,那就有点违背员工自由选择的意思。

其次,有些人频繁跳槽并不代表这个人没有信用。我们都知道征信系统最大的目的就是记录大家信用信息,征信体现出来的一些不良信息可以反映出这个人不讲诚信。但是一个人讲不讲诚信,跟他频繁跳槽我觉得没有必然的联系。

再一个,如果限制大家跳槽会造成人力资源的一种不合理浪费。人才资源自由流动本来就是一种市场行为,很多人之所以频繁跳槽,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公司给的待遇或者环境不合意,而且很多人在进入一个新公司之前,对这个企业都不是很了解,有些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信誓旦旦说什么都能给到,但是当一个员工真正的进去之后才发现什么都给不了。这时候如果限制员工离职,那就会造成一种资源上的浪费。比如一个有卓越才能的人进入到一家小公司里面,最开始因为不了解才进去的,而进去之后才发现这家公司管理或者待遇各方面都不如意,自己的能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这时候他可能碍于跳槽会影响自己的征信而不敢跳槽,那这个人力资源就会造成浪费。

解决员工频繁跳槽,不仅要从企业本身找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合理规范的社会就业系统。

我觉得解决员工频繁跳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不能用上征信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治本。

想要解决员工频繁跳槽这种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就业系统。把一个人的就业行为以及企业行为统一纳入到系统上面,让双方都处于一个透明的状态,只有双方在彼此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减少频繁跳槽这种现象的发生,而且通过这种就业系统信息更加透明化,企业可以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当然短期之内要建立这样一个就业系统明显是不可能。不过可以从双方签订合同这一块入手,比如在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可以用明显的条例来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企业如果满足员工相关要求的条件情况下,如果员工工作不满一年就离职的,将要支付给企业10%的已付工资等等。如果这个条例双方都能接受那就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是双方接受不了那就不签。


贷款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