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


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



“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这是一个妈妈对女儿的质问。

《少年说》中,高一女孩走上勇气台,请求妈妈能够“关起门来教育”她,不要在外人面前一点就炸。

但是妈妈却对女儿的问题不予理会,反而质问起女儿。

“在外面,是妈妈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在妈妈的话语里,维护自己的威信比维护女儿的面子重要。


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



我们都很看重并维护自己的面子,却不曾想过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当众的训斥与嘲笑就像利刃,扎进孩子的心里,尊严被压制在父母的面子之下,是多少孩子永远忘不掉的伤疤!

1

孩子的面子等同他的自尊

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向往的生活》有一期的嘉宾是宋丹丹和她的儿子巴图,节目中他们的互动让我们看着有些难过。

宋丹丹在跟自己的儿子沟通时,完全没有顾及巴图的面子,全程都在揭巴图伤疤。

“儿子你怎么吃这么多?就你不该吃。”

“你怎么这么笨啊,我生了一个废物。”

“跟民政局说一下,我要换儿子。

大家一起吃饭,宋丹丹爆料巴图小时候的糗事,还问黄磊:

“是不是你女儿让你特别得意,特自豪?”

黄磊尴尬地回了句:“还行。”

巴图忍无可忍,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嚷了一句:“我去弄鸡窝了!”

宋丹丹说:“要是鸡窝能做起来,我才觉得这儿子没白养。”

黄磊说:“你得鼓励他,你不鼓励他他哪会弄啊?”

宋丹丹评价:“太可笑了。鸡窝要是能搭好,我还真不是他妈。”

在搭鸡窝的过程中

大华问他:“你妈对你很凶吗?一直在说你,我的孩子怎么不懂事儿……”

巴图说:“小时候挺怕的。”

小时候害怕却成为长大后的心酸。无力反抗,更无法逃脱,他终究长成了妈妈嘴里“不争气的儿子”。

难道这是因为宋丹丹不爱她的孩子吗?

和英达离婚后,她和巴图相依为命,英达对巴图不管不问,是个缺位又不负责的父亲,而宋丹丹则拼尽全力的为巴图付出。

或许,越爱越在意。


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


她不知道,自己的“讽刺挖苦打击”赤裸裸的扎着巴图的面子,也将他的心扎得千疮百孔。

用这种方式对待巴图的宋丹丹,是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典型代表。

被当众嘲笑、被言语抨击、被拿去比较。孩子的面子就这样一次次在当众被踩踏,留下永恒的伤疤。

面子即是孩子的自尊,父母不给孩子留面子,可能会让一个孩子内心缺乏力量。

2

孩子会感激我们维护他们的面子

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


哲学家约翰·洛克有句名言:

“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也会更小心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


上个星期,朋友去学校接孩子。有几个孩子因为背诵课文的任务没有完成被留校,朋友的孩子也是其中一个。

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留校,难免会些脾气。

其中一个家长和她的孩子在教室里发生了争执,妈妈指责孩子耽误了时间,孩子既委屈又愤怒,双手攥紧成两个拳头,唰地一下冲了教师,妈妈赶忙追了出去。围观的家长们,也在摇头叹气。

老实说,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被留校,每个家长的心情都是却无比暴躁。

在回家的路上,朋友并没有对孩子发脾气,而是选择分析为何会被留校的原因。进电梯时,看到里面有人,朋友便打住沉默。

旁人出去后,她的孩子突然说:“妈妈,谢谢你。”

接着说:“谢谢你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批评过我。”

原来,孩子的面子也就是他们的自尊,孩子会感激父母的小心维护。相反,如果家长没有顾及到孩子的面子,那么只会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自己。

3

好父母都会维护孩子的面子

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


当孩子的行为有损你的颜面时,我们可以怎样做?

放下你的架子

大人和小孩子聊天很容易会摆出一副家长的架子,高高在上的感觉会让孩子认为你又要训斥他。放下架子,放低姿态,和他在同一个点,像朋友一样的和他聊天。我想他会感觉到更加的自在,也会更愿意诉说和倾听。

单独教育

无论什么情况,父母都不要在外人面前落孩子面子,包括孩子的兄弟姐妹面前。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维护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人格。

童年正是孩子自尊逐渐形成的时期。经常被父母打击的孩子很难有自信,而被摧毁的信心往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或将成为一生中抹不去的记忆。

学会让步

孩子的执拗与反叛,不是因为他们不懂道理,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和表达方法。 家长如果学会让步,给他们一个台阶,他们自然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维护孩子的面子,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 力量。”


自尊心如果被碾碎,就会成为一道永恒的伤疤。

事实上,要面子的孩子,才更明事理、知对错,追求上进。

身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认同与肯定,会让他们将希望得到别人尊重的面子,转化为自爱、自尊、自重的里子,一路披荆斩棘,迎向未来。

大庭广众下的批评,并不能让孩子反思自我,反而是剥去了他对家人的信赖,和对未来的信心。

每个人天生都会在乎自己的名誉与尊严,不能因为是孩子,而去不在乎他的感受。

既然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是孩子的镜子,那么,尊重孩子的脸面,就是保有我们的体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