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監不只有鄭和-看明朝的這個忠君為國的正直太監

正所謂宦官無代不能為患,而以明代為極甚。中國幾千年的朝代歷史中,宦官是各朝各代避不開的毒瘤,禍亂朝綱而又無法根除,素來為正直清流的儒家官員所不恥,而明代,皇權的高度集中使得明代的宦官群體成為中國歷史上人生過得最傳奇的宦官們了,既出現了魏忠賢這樣把人生過成身享九千歲山呼的大宦官,也出現過可以夢想建立衛、霍功業,封狼居胥的王振大兄弟,還有著統領禁軍,征戰邊塞的特務頭子汪直,等等優秀人物在明朝歷史中層出不窮,但他們中的大部分卻因自己的太監身份和不良品行被後人罵斷了脊樑骨,紛紛獲得了“遺臭萬年”的光榮稱號。而今天,我們要聊一聊的是明朝太監裡一些“少數派”,一些同樣有權有勢,實現自己人生夢想的“好太監”,而小編之所以稱他們為好太監,是因為他們做的事品格比較高尚,關鍵是事做的好,沒怎麼被人罵。可以在明代的文人筆下寫成忠君為國的正直太監。

比如鄭和,比如著名的好人懷恩。

好太監不只有鄭和-看明朝的這個忠君為國的正直太監

懷恩是蘇州府人,本來姓戴,高密(今屬山東)人。宣德初年,其族兄兵部侍郎戴綸被殺,其父戴希文時為太僕卿,受株連被籍沒。他以幼童入宮,被閹割為宦官,賜名懷恩。由於任事恭謹,成化朝提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當時汪直掌管西廠,梁芳、韋興等亦很得寵,但懷恩輩分比他們高,性情又耿直,識義理,通典故,遇事常能以先朝的典故來進諫;又廉潔不貪,所以在宦官中威信很高。

懷恩是明朝歷史中少數擁有極高評價的太監,他為人有兩個比較好的特點,第一敢於保護朝中正直的大臣,第二是敢於冒犯上意直言進諫。作為宦官,這樣的人設是十分難得的,我們印象中的宦官大都是趨炎附勢,看皇上臉色的“狗奴才”,然而突然出現宦官版“魏徵”的畫風,多少讓人驚奇。但懷恩就是這樣一個讓我們能感到走錯劇場,畫風迥異的人。

懷恩那時有個叫阿九的宦官,他哥哥在京城衛戍部隊任職時,因犯了罪,被領導劉大夏笞打責罰。事後對此懷恨在心的阿九便向當時的憲宗誣告,並逮捕了劉大夏進詔獄,這件事被懷恩知道後,懷恩瞭解到劉大夏是被挾私誣告,便全力救助,才保得劉大夏釋出。隨便提一嘴這位劉大夏先生,就是傳說中燒掉和藏匿鄭和下西洋檔案的人。這樣一想,這麼一迂腐之人救了還不如不救啊,但劉兄弟為人還算正派,懷恩看不過的或許就是正派之人蒙冤吧。

好太監不只有鄭和-看明朝的這個忠君為國的正直太監

還有一次類似經歷,當時員外郎林俊十分膽大的彈劾當時的權宦梁芳及僧繼曉,結局當然是被逮下詔獄。而此時的憲宗皇帝也不知腦袋搭錯了哪根筋吧,就想處死林俊。這時,懷恩與我們印象的宦官的區別就顯現了,懷恩為林俊之事一再冒死力諫,直至憲宗大怒,用墨硯擲他,讓人把他給轟了出去。平常太監或許有些好心,但碰到如此怕是也早嚇尿了。但我們今天講的是懷恩,自然會有不一樣的結局。懷恩之後仍然沒有放棄,他先遣人斥責鎮撫司諂媚梁芳,傾陷林俊的醜行,警告他們不得殺害林俊,後又稱病不出任事。最終逼得憲宗只能派太醫去為他診治,救得林俊終被釋放。

懷恩身後能夠擁有崇高地位的原因除了他會救人外,更在於他救了對的人,往往當正直的大臣因為得罪宮內宦人或惹怒皇帝而遭遇人為橫禍時,懷恩總是敢於伸手相救,不畏兇險。而懷恩救下過的最對的一個人,便是後來明孝宗,朱佑樘先生。也就是上面說到的憲宗皇帝,朱見深先生的一次美麗邂逅產出的小崽子。

好太監不只有鄭和-看明朝的這個忠君為國的正直太監

朱佑樘是個從小苦到大的孩子,這個苦自然來自他的“媽”,萬貴妃,只不過,不像我們想象的被繼母虐待之苦,而是天天擔憂被這個非親媽幹掉之苦。為什麼萬貴妃要幹掉自己老公的這個孩子呢,這又有的說了。因為成化皇帝也就是朱佑樘他爸,小時候也是個苦孩子,父子倆是一對苦孩子,你說巧不巧合。但他這個苦孩子苦得不像朱佑樘,他是被一個女人照顧長大的,這個女人就是後來的萬貴妃。雖然我們現在也很難理解當初朱見深為什麼會喜歡這個照顧他的女人,可能是穿越看過“娘妻”也說不定,但他就是喜歡上了這麼一個可以當孃的女人,而且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喜愛,甚至喜歡到作為皇帝除了偶爾腎分泌過旺盛,找了個別其他女人來了個個別次數的美麗邂逅外,幾乎可是算是痴愛獨寵於一人,而無見後宮粉黛之顏色了。

好太監不只有鄭和-看明朝的這個忠君為國的正直太監

但萬貴妃有一點是真的很不好,她沒能給她老公生個兒子,更不好的是,她還不準別人給她老公生兒子。可能是愛之深,情之切吧,妒忌之心,權欲之心都參雜其中,造就了這個女人病態的心理。畢竟,老公是自己從小養到大的,這份愛,是我們常人所難以理解的,他們倆的愛情或許只有他倆自己能懂。

額,似乎扯過頭了,我們回到懷恩的話題,朱佑樘幼時在懷恩的庇護下,沒有被萬貴妃發現,到稍大後,朱見深正頭疼自己沒兒子時,懷恩給了他一個驚喜,而後朱佑樘變成了太子,總算在懷恩努力下安全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到了成化末年,萬貴妃還曾與梁芳等勾結,謀廢太子,立興王,懷恩力爭,被明憲宗斥逐到鳳陽孝陵司香。不過好在,輾轉下最後明孝宗還是即了位,懷恩也因此走向了名垂青史。

孝宗即位後,在御史姜洪等的力薦下,懷恩得以召回,仍掌司禮監。懷恩執正如故。

這時又蹦出來了個不安分的萬安,明朝歷史上有名的“紙糊三閣老”之一,史書記載他:安無學術,既柄用,惟日事請託,結諸閹為內援。時萬貴妃( 萬貞兒)寵冠後宮,安因內侍致殷勤,自稱子侄行。 上趕著給皇帝老婆當侄子的閣老,也不怪別人說他是紙糊的了。

關鍵他自己紙糊,他還嫌別人不是紙糊的,當時有一位叫何喬新的官員十分剛正,萬安就十分忌恨其太剛正,把他排擠到南京任刑部尚書,懷恩對此不平,提出質詢。後鼎力勸孝宗驅逐萬安,改用更具賢德的王恕。孝宗估計也早想踹了這個紙糊閣老了,於是有一天宮中意外發現閣臣萬安進獻給先皇帝的房中術的小篋,這真是,不作死不會死,一個閣老宰輔,是怎麼想到關心皇帝陛下的房事的呢。然後呢,孝宗就遣懷恩到內閣去質問了,這時,十分尷尬的一幕就出現了:帝命太監懷恩持至閣曰:“此大臣所為耶?”安愧汗伏地,不能出聲。及諸臣彈章入,復令恩就安讀之。安數跪起求哀,無去意。恩直前摘其牙牌曰:“可出矣。”始惶遽索馬歸第,乞休去。

懷恩是真正擔得一代名宦之人,其德除了自身但行好事,亦能感化他人,明孝宗之時宮內人事之所以大改成化朝烏煙瘴氣之風,與懷恩之德當有相當關係。正如明史列傳某卷中所評:一時正人匯進,恩之力也。

懷恩終由於積勞成疾而長辭人世。弘治元年(1488年)閏正月二十八日,為了表彰懷恩的功德,明孝宗特意批准為他建造顯忠祠。懷恩做了一生正直之事,終換得在史書上留下一句:憲宗、孝宗時之懷恩,有美名。

參考《明史·宦官傳》《明史列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