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起伏伏的内容区块链赛道 谁能脱颖而出?

在内容领域,能够最终占据市场优势的内容公链在时间、切入点、创始团队等方面要有自己的优势。

2018年的四月,各式各样的“区块链+”项目层出不穷,比如区块链+养老、区块链+音乐、区块链+教育等等,好像创业者们都具有“科幻想象力”一样。

而现如今,热闹的“区块链”赛道上新入局者少之又少,几个月前出口必谈信仰、共识、去中心化的创业者们也离场了大半,更多的是沉默以对。经历市场周期是对项目最好的筛选,好坏赛道已经尤为明显。在这其中,内容区块链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年2月,李国庆宣布进军区块链内容产业,并担任内容公链CRYSTO旗下DApp CEO。此前更早时间还有高晓松、罗振宇等对内容区块链关注并提携。那么,区块链+内容到底有何魅力?

一次颠覆性机会?

和电商、互联网内容平台改变内容销售、流通渠道相比,内容结合区块链方式会让内容价值最大化归于创作者、用户,极大降低确权和交易成本。数字内容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内容消费主要方式,但中心化互联网内容平台的垄断属性正在侵害创作者和用户的权益。

正如李国庆曾提到的“我们一本电子书,苹果先扣3成,然后平台再扣一半,剩下的出版社再跟作者对半分,所以作者拿到手里的连1/5都不到,自然就不重视了,过度中心化侵害了创作者的积极性。”

而在其他的内容领域,中心化的互联网内容平台更是直接在影响内容生态健康。例如,腾讯音乐的版权曲库已占到我国总曲库的90%。对于这种极度中心化的控制方式,国家版权局前副局长阎晓宏直言:“音乐版权不能太过于独家,否则影响音乐作品的传播。”

除了内容创作者收益权被侵害,平台不公平对待创作者的现象也日益突出。推至首页的内容产品往往并非优质的,而是大多与平台收益模式高度适应的创作者内容。

对此,内容公链Contentos联合创始人Mick Tsai曾指出:“内容生产者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是广泛的用户关注,第二是广泛的用户互动。但在传统内容平台,如果创作者不被平台选中,增粉是比较难的。区块链要通过去中心化的生态激励系统,帮助内容创作者、用户、广告商三者之间利益平衡;要真正站内容创作者、用户角度为他们着想,才能在内容领域获得获得一席之地。”

竞争者良多

事实上,已有诸多项目尝试内容区块链这股小趋势,早早投身其中。其中包括Steemitit、Press one,内容公链Contentos,以及Primas、DACC、UIP版权等。从各项目背景来看上说,内容区块链赛道上已经高手云集,且每个项目开创团队实力都颇为雄厚。

Steemit是由EOS创始人BM打造,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作为行业首个和社交内容相关的区块链项目,2016年就开始正式挖矿,平台已聚集众多用户。曾有一位叫TheAnarchast的作者曾在Steemit上发布过一篇文章,赚到了15000美金。此事过后,更多的内容创造者开始参与到平台写作,不少作者的文章收益都能达到几百美金。Press one是李笑来和霍炬开创的项目。李笑来对区块链的理解占据早的优势,霍炬则是技术圈里的知名人物。

较为活跃的内容公链Contentos项目其联合创始人Mick在软件开发产业有超过15年的工作经验,并有丰富的互联网产品经验丰富,因此尤为重视C端的接入,Contentos目前已覆盖了100万全球创作者的资源和6000万月活的用户连接,每天有超过50万内容的产生。

而李国庆的入局,则希望用区块链的通证经济制度,来减少对资本和创始人的依赖,让内容的创建者、筛选者、分发者、使用者,都有挣钱的机会以及参与讨论的权利。

据此,在内容区块链这个赛道上,未来会留下几家?谁将胜出?鉴于公链的模式和内容区块链的行业需求,其中竞争之处众多。

谁会脱颖而出?

在内容领域,能够最终占据市场优势的内容公链在时间、切入点、创始团队等方面要有自己的优势。

先从时间维度来说,像Steemit、Press one、Contentos 、Primas、DACC等大都初步完成了社区建设、产品研发、用户教育、上线交易所等方面工作,而且借助去年牛市的流量红利更是进一步拓展了项目进度。

根据CRYSTO官网资料显示,2019年第二季度公链通证才能够上线交易所,测试网则要等到第三季度,超级节点竞选更是要等到第四季度。因而相较之下,CRYSTO在熊市里拓展项目难度可能更大。

当年电商刚开始的时候,当当切入的是图书,京东切入的是3C、聚美切入的是美妆、天猫淘宝切入的是服装等,而其他电商类项目由于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很快就撑不下去了,成为电商赛道上的一座座“墓碑”。内容区块链也是类似,音乐、视频直播、图片、社交、图书阅读等每个方面都不一样,一开始选择哪个方面发力很重要,关乎项目能不能快速捕捉到用户、创作者,释放创造力。

例如CRYSTO以阅读为切入点,已经与大批出版商、出版作家等达成共识,可能会错失更多年轻用户的流量。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传统图书内容并不是一个相对“性感”的内容消费产品,他们可能更喜欢抖音、快手类的短视频、直播内容。

当下的互联网内容环境中,直播、短视频、图片已经成为国内网民信息获取形式的主要渠道。随着5G的应用,未来直播、短视频、图片还将继续扩大占比。

诸多内容公链向C端发力,开发DApp适应C端用户,但相继搁浅,在目前的内容世界中,区块链的存在目标更多要基于连接,相关项目的成功也说明了这点。内容公链Contentos,目前通过与直播平台LiveMe、短视频Cheez和图片编辑工具PhotoGrid的合作,拥有超过100万全球创作者资源和近6000万月活的用户连接。

目前,市面上很多区块链内容文字产品设计繁琐,严重偏离C端体验的规则。如果内容区块链团队还是以互联网流量平台思维,把用户看作是不断教育的对象,利用KOL影响力完成用户流量收割,其实还是在走互联网平台的老路子,没有真正理解区块链思维中治理和激励的涵义,这样的项目也自然很难最终脱颖而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