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的關係及民俗文化

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的關係及民俗文化

每當進入農曆三月,春天的序幕便緩緩拉開。燕囀鶯啼,桃紅柳綠,春意盎然。自古以來,本月有三個大節日,分別是: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而今時過境遷,三者漸混而為一。2oo8年始,國家把清明節正式列入法定節日,每逢清明時節,人們都很隆重地開展祭祖、掃墓、踏青、春遊活動。

三個節日最早出現和最先消失的是寒食節。它在二十四節氣清明的前一至二天,其由來相傳是春秋時期,晉文公為了紀念介之推,便把他被自己燒死之日,定為寒食節,當日不舉飲,又稱冷節。據蔡邕的《琴操》載:"晉文公與介子推俱(逃)亡,子推割股以啖文公。文公復國,子推獨無所得,作龍蛇之歌而隱。文公求之,不肯出,乃燔左右木,子推抱木而死”。晉文公於是將今山西介山一帶封為介之推的祭田,下今禁火三天寒食。唐代詩人盧象《寒食》詩云: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衣,千秋為一人。

寒食節三天,只吃提前預備的食物,不能生火,而不同地區所食又不相同,各地有各地的飲食風俗。也許它與清明節氣及衍化成的清明節相距太近,也許是受唐朝杜牧《清明》詩的影響,寒食節逐漸消失並與清明節合為一個節日。

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的關係及民俗文化

在農曆的三月初三,古稱上巳日,也有三月節的稱法,為春遊野宴之日。相傳在唐代非常盛行,把它當節過。在皇宮還建有園林宴會所,供皇室及大臣們遊覽,宴飲之用,至今還有"上巳節皇帝賜宴“的記載。而這天平民吃的食物,都以春季時令食物為主,及至清代,以食春餅,菜合,米飯為主,據說可以延年益壽。唐代大詩人的《麗人行》能反映當時盛況:

“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的關係及民俗文化

清明節只所以得名並傳承發展,與其處於仲春與暮春之交,萬物清潔而明靜有關,清明是節氣。起初,該節日吃的食物與古代的寒食節相同,發展至今,己兼備有節日、節氣的雙重意義。節氣僅指物候、時令的變化,節日卻蘊含了民俗風情和某種節日的內函和意義。如節日的形式,禁忌,方法等,在我國很多地方,至今仍然按傳統"早清明,晚十一"的時間去祭祖掃墓。

清明節在發展中兼併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現在,寒食節,上已節己被人們忘記,而取而代之的清明節被富於了新的內函。我國古代己有飲水思源、追祭先人的傳統美德,清明掃墓己成為傳統習俗。它能表達對先祖的祭奠和哀思。

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的關係及民俗文化

清明除掃墓祭祖外,還有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野宴等風俗。時值春季三月,春光明媚,春風駘蕩,春花遍野,春色迷人,春意盎然。而擯棄陋習,文明祭掃,綠色清明,共享藍天己成為一種時尚。在美好的清明假期裡,或舉家出動,或邀三五好友,一起鄉下春遊踏青,既能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也能放鬆思緒,再結合一些春遊活動,會使人精神振奮,心情愉快,不負美景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