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的误区有哪些?

qzuser185556175


近期我将持续给大家更新痛风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尿酸高=痛风

很多患者看到体检单上尿酸增高就以为自己得了痛风,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国际上将高尿酸血症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mol/L。根据血尿酸水平和尿尿酸排泄情况,高尿酸血症分为三型: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生成过多型和混合型。

痛风指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也有学者仅将痛风性关节炎称为痛风。所以当我们发现有高尿酸血症时要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可以避免痛风的发生。

如果我们发现了高尿酸血症怎么办?

1、健康饮食,以低嘌呤食物为主,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

第一类:0--25mg嘌呤,可吃


第二类:25--150mg嘌呤,限量吃

第三类:150--1000mg嘌呤,避免食用


2、多饮水,戒烟禁酒:每日饮水量≥1500ml,最好>2000ml,同时提倡戒烟,禁啤酒白酒;

3、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天尽量坚持30min以上的体育锻炼,肥胖患者应当减肥,控制体重;

4、适当的碱化尿液,如服用碳酸氢钠或者小苏打水。

…………更新中…………


未来麻医


对痛风的常见误解如下:

1、只要痛风不发作,绝不吃药

大多数患者认为痛风只是关节疼痛,不痛就不用吃药,患者服用降尿酸药物作为急性药物,但他们不知道这只会加重疼痛。痛风的根本问题是高尿酸。只有降低尿酸才能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减少高尿酸引起的损害。

2、严格饮食控制就可尿酸达标,不用服药降尿酸

嘌呤的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是通过食物进入体内,仅占总嘌呤含量的三分之一不到,而内源性嘌呤主要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也是决定嘌呤的主要成分。因此仅靠控制饮食尿酸很难降至正常。

3、按照说明书服用秋水仙碱

目前,痛风治疗的指导方针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许多患者甚至医生都没有跟上这种情况。大多数患者仍服用量大到腹泻的程度,甚至全年服用,并且患者患有肝和肾损伤,或者之前有肝脏和肾脏损害,仍然大量服用秋水仙碱。事实上,目前的推荐剂量是每天服用0.5毫克,每天2-3次,其中大部分用于痛风的急性期。

4、醋、酸奶等酸性食物不能吃

人们认为这些食物不能食用,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尿酸是酸性的。这些食物也是酸性的,会影响尿酸的排出,影响痛风的治疗。事实上,醋进入人体然后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消耗血液中的碳酸并起到碱化作用。因此,醋可以放心食用,但不能与碳酸氢钠一起食用。牛奶和酸奶的嘌呤值并不高。此外,目前的研究还表明,低脂乳制品有利于预防痛风,酸奶也有利于减少尿酸。

5、豆制品不能吃

虽然大豆的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及鱼类,但特别是后者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大部分嘌呤,因此嘌呤含量没有预期的那么高,目前的研究表明豆类不会大幅增加尿酸水平。甚至可能增加尿酸排泄水平,且以后者为著,所以痛风患者并不需要那么谈“豆”色变。

6、无限量的水果和蔬菜

事实上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软饮料,果汁和富含糖的水果大量摄入有体重增加的风险,同时也是新发现的痛风危险因素。菠菜和其他含有高草酸盐的食物,易与尿酸相互作用,形成结石,也应该避免。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有疑问请咨询我们医师,将免费为您解答】


平安健康科普


1、有一个病人,吃了猪肝半斤,半夜脚指头痛不欲生,来急诊一看,脚指头红肿不得了,考虑是痛风,第二天查血,尿酸很高。


这告诉我们,痛风患者绝对是不能吃富含嘌呤的动物内脏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有痛风,那么吃一次内脏会给你一次教训。


2、有一个病人,痛风10年,一直以来忌口很好,不喝酒,因为医生说不能喝酒,酒精含有嘌呤。其中啤酒是绝对不能喝的,因为它的嘌呤最高。这次同学聚会,喝了点白酒,当晚就急诊入院,痛风发作。


这教训我们,虽然啤酒>白酒>红酒的嘌呤含量,但最好还是不要喝酒。真要喝酒,可以小酌两杯红酒。


3、痛风病人,最好不要吃海鲜。但其实海鲜也分很多种,有些海鲜富含嘌呤,比如贝壳、牡蛎等,含有壳的海鲜它的嘌呤巨高。但是像深海鱼肉之类的,嘌呤就不是很高,也是可以适量吃点的。虾不能吃,小龙虾、大龙虾都不行,记住,有壳的海鲜都嘌呤巨高。曾经有病人吃了半碗小龙虾急诊入院的,没办法,不来医院不行,脚指头肿痛到无法站立,上厕所都要人扶。


痛风治疗其实不困难啊,关键是要管住嘴。


李鸿政医生


之前几位老师的回答已经很专业而详细了,玮玮只想补充一点:

痛风人群到底能不能吃豆腐?

很多人认为不能~其实不然!

制作豆腐的原料——黄豆,本身属于高嘌呤食物,是不推荐痛风人群吃的。但经过打浆、凝固、压制后,嘌呤会大量溶于水,最终被压榨除去,因此,豆腐、豆干、千张等密度大、“干货多”的豆制品其实嘌呤含量并不高,是可以少量摄入的!而豆浆、豆腐脑这种水分大的豆制品中嘌呤含量较多,应多加注意!

知识延伸:

嘌呤是一种水溶性物质,不仅豆制品,鱼肉、鸡肉等含量都不低;当用鱼或鸡炖汤时,炖的时间越长,汤水会越鲜美~为啥?因为鱼肉、鸡肉中的鲜味物质溶解到水里了,没错~这些鲜味物质都是水溶性物质,而嘌呤也属于鲜味物质!因此,肉汤、鱼汤等鲜美的汤水里溶解了大量嘌呤,是痛风人群应当避免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祝好!

生命需要营养,生活也是!


营养玮玮道来


不管是患者,还是普通人,对痛风的认识,都有不少的误区。

来看看,有哪几条,也是你的误区

  1. 尿酸高就会得痛风?错。尿酸高只是痛风发作的物质水平,只有高到一定水平,尿酸盐结晶沉淀在关节,引发关节炎,才是痛风。

  2. 没有关节痛就不用治疗?错。尿酸高不一定要吃药,但如果高到一定程度(420毫摩尔每升),或者尿酸升高不多,但同时还有其他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就要降尿酸治疗。

  3. 痛风发作了,要降尿酸?错。如果平时并没有降尿酸,第一次发作时,是不能急急降尿酸的,不然会疼的更厉害;要先止痛,然后再慢慢降尿酸。

  4. 尿酸高不能吃海鲜?错。如果不是发作期,是可以吃的;但要知道,海鲜的嘌呤含量也差很远,海参是低嘌呤等 ,虾类贝类则很高;但龙虾又不会很高。

  5. 尿酸高不能吃肉?错。不是发作期,也是可以吃肉的。不要多吃,不喝肉汤也是可以的。

  6. 痛风不能运动?错。发作期是要休息,但是平时要多进行有氧运动。

  7. 痛风发作热敷?错。冷敷。

  8. 痛风了要赶紧减肥?错。要减肥是真,但不能求快,否则也照样可能诱发发作。

  9. 。。。。不断补充




家庭医生杂志


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痛风的误区,我碰到的一个痛风患者,那真是跟我玩了个文字游戏!对我接诊过的每一个痛风患者,我都会跟他们强调要多喝水,因为多喝水确实可以减少尿酸结石的形成的,水可以稀释我们的血液,但最主要的是要稀释我们的的尿液,一旦尿液中的尿酸浓度高,那么形成结石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而通过多喝水是完全可以做到稀释尿液中的尿酸浓度的,达到预防或者减少尿酸结石的发生!

因此,我跟我的痛风患者强调的最多的是多喝水,保持你的一天尿液排泄量达到1.5L或2L,那么有一个胖胖的痛风患者每天回去也听我的医嘱多喝水,可后来还是不可避免发生了泌尿系统的尿酸结石!




后来我才发现,他从未考虑天气变化,尤其是自己那么胖,夏天时候出汗的水量消耗,而是一味地每天保持喝个2L说,实际上除去人体体表水分散失,以及夏天出汗,远远达不到稀释尿液作用的!

实际上,我们医生所谓的每天喝2L水,也就是八杯水,是一个正常温度,体型的身体上来说的,遇到一些夏天或者肥胖,易出汗的痛风患者来说,要达到稀释尿液的作用,实际上是要达到你每天实际“尿量”要有2L左右,那么你可能在特殊情况下要喝到3L水量才能达得到!

同时,痛风患者还可以在水中加一点小苏打,不是说小苏打可以降尿酸效果有多好,而是可以碱化尿液,达到抑制尿酸结石的作用!


医学小侦探


1、喝点小酒没问题?

酒精是痛风发作的危险因素。很多痛风患者只知道不能喝啤酒,其实白酒等用粮食酿成的酒也都是不能喝的

  • 酒精的摄入会影响尿酸在肾脏的排泄,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增高;

  • 酒本身含有高嘌呤物质,诱发痛风的风险很大。

建议痛风患者远离酒精,用白开水代替各种饮品,这对于预防痛风并发症有一定好处。


2、蔬菜水果可以随便吃?

虽然大部分蔬菜的嘌呤含量较低,确实比较适合痛风患者食用,但有些素菜的嘌呤含量并不低,如海带是中嘌呤食物,不宜过多食用,黄豆芽是高嘌呤食物,不宜食用。

糖分含量高的水果,比如龙眼、水蜜桃、橙子、菠萝等,每天食用的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痛风是老年病?

痛风常被认为是一种中老年病,但近年来,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痛风高风险人群”的行列,即使是20岁前发病,也并非罕见。


4、为控制体重高强度节食?

肥胖也是痛风的高危因素,控制体重对痛风病人来说很重要。高强度节食的本质是脂肪的分解和利用,而脂肪分解的过程会产生许多酮体,这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增高。


5、痛风急性和缓解期饮食标准一样?

痛风有急性期与缓解期,这两个阶段的饮食标准是不一样的。

急性期确实很多东西不能吃,但缓解期如果还按照急性期的饮食标准,可能会使患者出现营养不均衡的情况。

在缓解期,当痛风患者摄入的能量不足时,就只能通过燃烧体内原有的「脂肪」来获取能量。这就有点像减肥的过程了,脂肪代谢产生的大量酮体会妨碍尿酸的排泄,从而导致尿酸水平增高,反而会加重痛风的症状。

痛风患者在缓解期可少量食用中等嘌呤含量的食物。


儿科医生鲍秀兰


关于痛风的误区有以下几项:

1.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没有区别:高尿酸血症是指血中尿酸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血中尿酸盐含量升高,而痛风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兆,但是并不一定就导致痛风,只有当痛风关节炎发作时,才是痛风。高尿酸血症者出现关节酸痛,不一定就是痛风发作。

2. 痛风“来去如风”,可不治而愈:虽然痛风痛起来难以忍受,但就算不治疗,一般也会在数天或数周内自动消失。但是,这绝对不是说痛风能不治而愈。一次痛过之后,关节只是炎症消除了而已,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但实际上,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几次急性发作以后,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会破坏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造成关节的永久性畸形。痛风患者即使感觉和正常人一样,也不能放任不管,对于痛风的治疗是一项终身性的治疗。

3. 痛风不会遗传: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原发性痛风基本属于遗传性疾病,如果父母一方患了痛风,子女40%-50%患痛风;若父母双方均患痛风,子女75%患痛风。因此,直系亲属有高尿酸血症的人应更加注意饮食,定期体检,监测血尿酸情况。

4. 痛风与生活习惯、社会地位无关:痛风与高的社会地位、事业成就和知识程度有关,如过度疲劳、过度紧张、体力活动减少等均可影响血尿酸水平。此外,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关系。而这些疾病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科学运动与健康


高嘌呤饮食并非是痛风的原发病因,引发痛风的最根本原因是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诱发原因。痛风患者应该学会知道一些知识点,而不是走进误区。

下面我就来说下痛风的4个误区:

痛风患者要长期坚持饮食和药物治疗,但大部分患者是不能坚持并维持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如果说是断断续续的控制血尿酸浓度水平,且没有有效将血尿酸浓度水平控制在标准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痛风发作的频率会越加频繁,每次并发的时间也越久,症状更重。

在痛风发作期时,因难忍关节疼痛,才选择去医院治疗。等到后期关节疼痛好转后就认为已经自愈,不需要后期的继续治疗和巩固。但在痛风发作期主要是通过消炎止痛暂时缓解症状,逐渐减少痛风发作的频率次数,后期的治疗和控制还是需要继续的。

3、痛风可以偶尔喝酒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不管是酒精度数多么小的酒,都属于酒精类成分,而过多的饮酒会延缓尿酸排出的速度,造成尿酸堆积,诱发痛风发作。

4、痛风患者不能吃肉

可以吃肉。建议选择性食用嘌呤含量较低的肉类(例如鸡肉、鹅肉);将肉进行水煮,去掉肉汤,再吃肉;适量吃肉,注意荤素搭配,已达到平衡膳食。


邱玲芳营养师


这就要从食物的嘌呤含量说起,根据不同食物的嘌呤含量,可以分为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150mg/100g)、中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70~150mg/100g)、低嘌呤食物(嘌呤含量30~75mg/100g)、极低嘌呤食物(嘌呤含量30mg/100g)四大类。



其中干黄豆的嘌呤含量高达160mg/100g,属于高嘌呤食物,所以很多痛风患者根本不敢吃,事实上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干豆类虽然嘌呤含量高,但是经过水泡磨浆点卤挤水等工艺后,南豆腐中的嘌呤含量仅有13mg/100g,属于低嘌呤食物;豆腐干由于多了挤水更充分,嘌呤的含量更低;豆浆因为经过水泡,加上加20倍左右的水打制,嘌呤的含量也已经大大的稀释,200ML的豆浆嘌呤含量为16mg,也是低嘌呤食物。所以痛风患者是可以吃豆制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