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德占青岛后的1899年开建胶济铁路,四方站同时建设,1901年4月8日,胶济铁路青岛至胶州段(74公里)通车 ,四方站也就是在这个期间建成并投入使用。由于四方站就是在海滩上建起来的,车站前的马路即靠大海一侧,建站初期涨潮是海落潮是路,一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还是这样,遇到高潮期刮大风海岸路被淹,人们不得不走四方站铁路线,若不怎么叫海岸路。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四方火车站


四方站是胶济铁路青岛站始发第三个车站,离青岛站仅有六公里之遥,但因为四方机车车辆厂建在此,四方站也就毗邻而居。从四方站南桥洞到四方站北桥洞,各有一个扳道房,算是进出站的大门口,出了扳道房就算出车站了,两个扳道房之间大约也就是里数路,这就是四方站。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1915年的四方工场


四方站建站初期应该还算清闲,四方机厂的铁路运输可以不经四方站,从码头直接到工厂,陆路运输在杭州路,也不经海岸路,再说那时四方也没有其他大型工商业,四方站的业务也就自然不多。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四方站一股道北头,和站房并行的百米远处,有一座德式小楼,是四方站货运室,从海岸路到货运室要经过一条水泥台阶,这个货运室建于那个年代无从考究,从1918年日本人拍的照片和地图来看此建筑已经存在,这个货运室和四方站运转室之间,有一段百米长的距离是个长条形货场,大概在德占时期货物不多的那段时间在此卸货,这儿地处铁路线高处,比海岸路高出了近两米,位置又在货运室和运转室之间,适合存放货物也便于看管。

1916年后,陆续在四方站周边建了国棉一、二、三厂,发电厂,这些工厂都和四方站通了专用线,四方站的业务也就繁忙起来。四方站站房(运转室)南侧,临海岸路的一股线(国棉一厂专用线),马路一侧是一面护坡,这儿成了四方站的一个货场,四方站货运室至北扳道房之间一股道(国棉二厂、发电厂专用线)护坡也当了煤货场。记得煤货场正对着西公司铁路宿舍,货场卸煤时大煤块顺着煤堆滚到马路上,有些圆滑点的就越过马路滚到宿舍门口。

到了1956年,铁路材料厂划归到四方机场,铁路材料厂的专用线拨给了四方站,四方站就开启了北货场,这个货场有围墙有门卫,也有露天货位,装卸的货物可以通过兴隆一路大门通向市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四方站的货运出现一个高潮,这与四方当年的工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半大孩子,四方站是上学必经之路,明明有海岸路不走,偏偏走车站上站台,车站的铁路职工多是熟面孔,对西公司的孩子也就网开一面,遇到个不熟的问起来,也就把车站工作的张三李四搬出来,张扬而去。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四方站南铁路桥洞


四方站外的南铁路桥,在四方站南进站道岔的外侧,有四条铁路通行,一条是胶济铁路主线;一条是大港码头(埠头站)的专线,一条是四方机厂的专用线(图中有高架铁梁的);一条是国棉一厂的专用线;此桥是两个桥洞组成,一个桥洞走人走车,桥洞的两边各有一条约一米宽的水泥人行道,国棉一厂的工人走南侧,海岸路的行人走北侧,桥底的车道也应该是日本人建了大康纱厂、内外棉纱厂以及四方站建成货运站后分次扩建的。胶济铁路的初期,没有通行汽车的需要,即使有车行道,也不可能这般高。另一个桥洞完完全全是四方河河床,河床通过海岸路长条石砌成的暗渠,顺着国棉一厂的墙角,沿发动机厂之间的海沟入海。雨季河水旺时,桥洞下波涛滚滚,暴涨的河水会涌到马路上再流向大海,遇到涨潮再有暴雨,人们只好爬上路基走四方站内铁路线了,这在那个年代是常有的事;冬季河床是干的,每天随涨潮海水涌进河道,银白色的海鸥为逐食,顺四方河入海口逆流而上,捉食河中的小鱼,常常引得杭州路路人观看。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现在的四方站北铁路桥洞


四方站北铁路桥洞,在四方站北进站道岔的外侧,也是两个桥洞,样式和南铁路桥一模一样,就是跨度和高度都比南铁路桥小了许多,建设四方机厂的初期,这儿也是四方河分支的一条河道,流经桥下的河水顺海岸路流向四方站前的海湾,住在海岸路西公司铁路宿舍的孩子,常常到桥旁的河沟中钓鱼,钓那些顺着海潮游过来的逛鱼。

德国人修建这座桥显然还不清楚四方河的最大水量,他们充分的考虑了四方河雨季的泄洪能力,规划并设置了这座铁路桥。这条河随着上游的截断,嘉禾路的延伸,桥洞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大概到第一次日占时期就废弃了。

北桥除了铺设胶济铁路主线,还有一条通往四方站北货场和国棉三场的专用线(桥上设一条公用线),一条通往国棉二厂和青岛发电厂的专用线(桥上设一条公用线)。两个桥洞中,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除了一个还有从地下渗出的汩汩流水,但并不妨碍人车(人力车)通行;另一个已经被乱石堵得不能正常通行了。随着周边的变迁,海岸路垫路取平,现在这个桥洞子只剩下上面的不到60厘米的距离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原四方站旅客通道


从图片上看,德占时期四方站客运室和运转室是同一间平房,房前就是客运站台。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四方的工业不断扩大,大量近郊的农民到四方工厂寻找工作,四方站的客运量迅速扩大,1923年,四方站将原运转室拆除,向南侧迁移了几十米,建了新的运转室(二层),把客运室建在楼下一层,打通了海岸路与三股线站台地下通道,客人需要经海岸路客运室走地下通道进站台,这个通道一直使用到2006年。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四方站启用一百年后的2006年,突然忙活起来,因青岛市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海上运动项目比赛,青岛火车站需要扩建,临时把青岛火车始发终点站挪到四方站,四方站为了替代青岛站因大修停止接发车的作用,新建了站台、候车室、售票处,临时充当了胶济线青岛端始到站,并首发了和谐号动车列车。

小小四方站哪儿能承受得了这么大的运载能力,海岸路也发挥到了极致,几次大雨把个海岸路铁路桥洞堵得死死的,一个曾经的三等小站怎能充当几百万人口的出入口。这都成为过去式了,海岸路四方站也确实在那时火了一把,四方站于2008年后,逐渐偃旗息鼓,至今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编者后记

以上文章作者为岛城文史学者徐明臣,徐老师长期关注于四方文史的研究,在城市档案论坛留下过多篇精华帖文,并曾参与过《四方文史》等书的编纂。


四方火车站正在慢慢的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后人可能也只能从文字或者图片里知道曾经有这样一座车站,今天特意去了海岸路,寻找了一下四方站曾经的遗存,而我能做的,也只是用影像记忆文字来记录这座曾经辉煌过的小站。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四方火车站在2006年青岛火车站扩容改造期间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夕,曾经作为大部分普速列车和动车组的始发和终点站,后来青岛火车站竣工后,四方站也曾经作为动车组的终到站,直到2008年8月8日才延伸到青岛站。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2012年夏天,“四方站”三个字彻底消失…

以下是在海岸路拍下的部分四方站的记忆,或许这也是现在所能看到的仅存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最后借用数张老火车票,来做一个简单的终结,别了,四方火车站!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精彩青岛 曾经的四方火车站,那些承载历史的记忆!


四方站,胶济铁路线上的这座百年历史小车站,迎来送往几代人,见证了铁路的发展历程。如今,随着列车不断提速,四方站再无旅客列车停靠,只做通过性车站使用,曾经的四方火车站也成了人们心中的客运回忆。(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整理:何良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