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新规后,基数降低了,以后退休金如何计算才能合理?分部吗?

忠义202515059


新规对灵活就业人员影响不大,因为缴多缴少都是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事情。

根据刚出台的社保降费综合方案的规定,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可在一定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没有固定的工作,又希望在到了退休年龄之后,有一份相对较高的退休金,所以就以灵活就业人员的方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大家都知道,在到达退休年龄后的养老保障,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高了不少的,当然高了不少的前提是,缴费也缴得多得多,符合多缴多得的社保原则。

不过,灵活就业人员相对一般职工而言,负担肯定是较重的。这是因为社保费用是自己缴的,没有单位分摊其中的大部分,缴费比例20%全部由个人承担。所以,对于这次社保降费能否受益,关注之情可以理解。

按照此次公布的社保降费方案,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核定,是跟一个地方的平均工资有关,这个平均工资怎么来,现在已有变化:全省平均工资已经不是从前的算法,从前是以本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计算,而新规则对这个算法有改变,是本省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加私营单位人员工资进行加权平均,因此是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核定的基础,这当然有可能有低于仅由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来核定的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相较从前算法可能降低,而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愿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应当说灵活就业人员如果想在缴社保上有所减压,那是有更大的灵活性。

在新规之下,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得多得少的原则并没有改变。你如果要想在退休后多拿些养老金,那就得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较高的缴费指数,否则就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较低的缴费指数。


波士财经


楼主您好,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以后,那么社保新规基数降低了以后,退休金如何计算才能合理?首先我们现在不应当去考虑这个退休金如何计算,因为本身退休金他并不是按照你的这个缴费基数,去考虑你退休金待遇。

我们都知道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根据你的累计缴费年限,还有就是平均缴费指数,这个平均缴费指数不是缴费基数,而指的是你每一年选择的60~%300%之间的这样的一个缴费比例,这个称之为是平均缴费指数,那么你的平均缴费指数,与缴费基数是没有关联的,因为缴费基数再低,你也可以选择一个较高的缴费指数,所以说不会影响到你退休金待遇的。

本身它降低的是我们的缴费标准,也就是说对于我们缴费人来说会有一定的降低,至于退休以后的退休老人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就拿今年来说,在这个社保综合费率降低之前,实际上就已经调整了基本养老金的上涨。所以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完全是可以按照足额按时的标准来进行发放,而且每一年养老金的调整,待遇都不会受到正常的影响。


懂社保


其实你这个问题,是一个误区,现在也没什么社保新规,缴费基数也没有降低,更不会影响退休金的计算,计算方法和以前完全没有差别。

第一,没有所谓的社保新规。

总体上社保的办理和缴纳还是以社保法作为基本法律遵循。2019年变化最大的就是减税降费政策,主要是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涉及到社保方面的,只有两条,一是将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为16%,其实这个政策从去年部分地方已经开始办了,比如,厦门现在是单位缴费比例为14%,深圳为16%,重庆为19%。这次调整后,各地政策更加统一了;二是将医疗保险和计划生育险合并,将原来的“五险”变成了“四险”。这些都是局部政策的调整,是社保法的基本原则在操作层面的具体化。

第二,灵活人员缴费的方式和基数规则没有变化。

灵活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还是按照社保部门规定的社会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档次还是300到60%,缴费比例还是20%全部由个人承担。如果社平工资比去年高,那么缴费基数不但不会降,还有可能会提高。

第三,退休金的计算方式没什么变化。

缴纳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与,只要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缴费年限达到15年,就可以办理退休。其退休金的计算方式还是由基础工资、个人账户资金、缴费年限、缴费指数、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等来综合计算的。对个人退休金更没什么直接的影响。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总体上是不合逻辑的,以前怎么缴费,现在还怎么缴,这才是真正的社保规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