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最有徵服力的凶悍女神,如何淪為男神仙的附屬?

我們對女神仙的印象,向來是美得超凡脫俗,要不是像黎山老母那般慈祥,要不就像嫦娥一般婀娜。但實際上在我們的先民眼中,女神的形象是充滿威嚴的,甚至讓人心生懼怕。比如崑崙玉山之上的西王母,就是一個披頭散髮,臉上戴著面具,長著豹尾的神秘女子。那麼,為什麼曾經讓人望而生畏的女神,會朝著貌美逐漸轉化呢?

山海經:最有徵服力的兇悍女神,如何淪為男神仙的附屬?

在遠古時期,一個部落想要在殘酷的戰爭和自然災害之中生存下去,只能靠不斷地增加人口。在氏族剛剛建立的時候沒有一夫一妻制的倫理觀念,所以很多孩子生下來是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的,他們只能依靠母親來互相識別自己的世系身份。而女性哺乳後代,給了後代出生後的第一口口糧,對於根本不能解人類繁衍奧秘的先人來說,女性就是生命的創造者。

山海經:最有徵服力的兇悍女神,如何淪為男神仙的附屬?

中國的神話體系和其他國家的神話體系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異同之處,其他國家的最高神明基本上和太陽有關,但是中國神話之中的太陽和月亮,是有女神常羲和羲和生出來的。對於我們的先民來說,世間萬物都可以通過女神生育出來。而在山海經之中具有生育能力的女神,基本上都長得十分壯碩,腹部較大,好似一個大的容器一般。人們剛剛開始燒製陶瓶之時,其實就是模仿的孕期女子的腹部,用這些陶瓶儲存糧食的種子,是希望這些種子可以像婦女孕育嬰兒一樣受到美好的祝福和良好的照顧,來年能夠得到大豐收。

山海經:最有徵服力的兇悍女神,如何淪為男神仙的附屬?

山海經之中的女神,是人們對生命、豐收和愛的希冀,也來源於對母親的懷念和依賴。最典型的母神女媧,就是以生育為特徵的。她的身體一天會經歷七十種變化,僅僅是她的腸子,就幻化作了十位仙人。在上古的傳說之中,女媧最為偉大的創舉,一個是造人一個就是補天。女媧以黃泥捏人,後實在來不及,又用長繩浸在泥水之中,甩出的泥團,也成了人。後來,女媧又以五色石補了天上的洞,止住了洪災,恢復了人類的生存秩序。女媧身上具有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熟悉的母性,她創造了生命,又為了自己的子孫犧牲自己。

山海經:最有徵服力的兇悍女神,如何淪為男神仙的附屬?

而另一個和女媧一般威名顯赫的女神西王母,卻是另一種兇悍形象。她住在山洞之中,披頭散髮,長著老虎的牙齒和豹子的尾巴,帶著面具,擅長吼叫,由兩隻神鳥為她尋找食物。西王母對人們並沒有女媧那邊慈愛,她掌管的是災鬼和疫鬼,她具有讓鬼神見之膽寒的外貌,也有讓她的子民們感受到安全感的力量。西王母居住在崑崙玉山之上,她的居所以玉裝飾,而玉在先民時期,只有地位極其尊貴的人才有資格佩戴,因為玉是祭祀之物,是人們和天神溝通的媒介。所以西王母雖然長得凶神惡煞,但卻具有先民們最為崇敬的“神德”。

而在到了後來,無論是女媧還是西王母的形象,都被不同程度地美化。當年商紂王便是在女媧廟之中看到女媧的美貌,而出言不遜;西王母也從具有震懾力的威武形象,變成豐腴富態的美人,從主掌刑殺的女神,變作了和長生不老密切相關的女神仙。長生是歷代帝王孜孜不倦追求的永恆主題,也是道家一心修煉的終極目標。因為西王母的主要神職發生了變化,容貌也高貴優雅起來,後來便被道家強行安給至高神玉皇大帝做老婆,成為九天神女們的領袖。

山海經:最有徵服力的兇悍女神,如何淪為男神仙的附屬?

除了具有“生育”和“守護”神格的母親式女神,山海經還描述了一群敢於抗爭、具有悲情英雄色彩的女神們。炎帝的女兒女娃是一個堅韌的少女,在她在東海遊玩之時,被無情的海水吞噬。女娃化作了精衛鳥,不停地搬運西山的木頭和石塊,就是想要將東海填滿。一隻鳥的力量如此微不足道,有人嘲笑女娃的自不量力,但她的毅力和堅強的確讓人十分震撼。

黃帝的女兒女魃也是一位悲情的英雄,在蚩尤和黃帝的一場大戰之中,是她的出現在扭轉了局面。女魃是能讓風雨停息的女神,幫助人們躲過暴風雨和洪水的侵襲,但是在這一場大戰之中,她以一己之力對抗蚩尤,最終因為神力耗盡而留在了人間。女魃從大戰的女英雄,變成了人們懼怕的旱神,因為她無論留在哪裡,哪裡便無風無雨,顆粒無收。後來女魃被黃帝遣送到了北方。女魃是勇敢的,面對蚩尤這樣的神,黃帝也無可奈何,她毅然決然地衝到第一線,拼盡神力挽回局面,即便她從女神變成了災星,她的奉獻和隱忍也是值得我們稱頌的。

山海經:最有徵服力的兇悍女神,如何淪為男神仙的附屬?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女神便是嫘祖了,嫘祖是桑蠶業的始祖和保護神,是非常傑出女神,真正做到了母儀天下,造福萬民。她的創舉,讓人們漸漸走出了蠻荒時代,她作為一個女性,能在歷史上和黃帝、炎帝並稱作人文的始祖,代表的是華夏民族女性的智慧和勤勞。在那個殘忍而荒蕪的年代,一個女子的堅韌和智慧,也許比容貌和賢良更加值得稱頌。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女神們都成了天界之中的擺設。嫦娥雖美,只能被鎖在廣寒宮之中;王母娘娘有權,卻只能開開蟠桃會,管理天宮之中的家長裡短……女性的地位逐漸低下,就連女神仙們也只是一個附屬在男神仙身邊的美麗花瓶罷了。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女神”這個詞其實興起於“五四運動”時期,古籍之中稱女神仙都是“神女”,神女一詞被當時具有先進思想的代表人物認為帶有“女性歧視”的色彩,因為神之女,依舊將女子依附在“父神”的權威之下。所以郭沫若的經典之作《女神》便是在這樣的思潮之下創作出來,在當時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山海經》之中的女神們,其實是原始先民們對女性最初的尊重,是對偉大女性生育和哺育後代的肯定和感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