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為什麼要從阿里的懷抱投向騰訊呢?

小車說理財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阿里與騰訊的風格,這兩家互聯網公司的本質不同之處在那裡,阿里是一個賣東西的,騰訊是一個搞推銷的,這兩個概念有相同之種,也有不同之處,阿里懂得做生意,騰訊懂得幫別人賣東西。阿里一直做不好社交,騰訊一直做不好電商,就是這麼個意思。

美團是做什麼的,就是賣東西的,也就是說與阿里是同類型的,兩個生意人在一起,一般很難合作,而騰訊很缺一個會做生意的,這就是一拍即合。我們可以看看阿里收購的偏向,阿里收購的所有企業,都是為著阿里的平臺服務的,阿里基本不做導流,而是被收購企業都是導流方,美團顯然不願做導流方,而是要做一箇中間領導者,更希望別人幫他導流。而騰訊不一樣,騰訊是中國最大的流量主,誰跟騰訊合作都是受益方,對於美團來講更需要。

美團需要誰是因為美團本身有實力,在選擇上自然會有自己的想法,騰訊能給美團強大的流量支持,美團當然會希望能有這樣的流量加持。阿里的新零售,就缺飲食這個環節,沒有美團,就收購餓了麼,需要誰,是由自己的需求決定的。


一週的秋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因為阿里還是比較霸道的,它投資公司的目的是讓所投資的公司為阿里生態服務,成為阿里的流量入口。

雖然阿里的投資讓美團熬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但王興也是個有野心的人,它做美團,並不是想讓美團成為阿里的附庸,而是想帶著美團敲鐘上市,讓美團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


所以,美團和阿里的合作其實是同床異夢的。王興一直在謀求美團的發展,之後他選擇接入微信支付,將支付寶付款在付款方式中摺疊起來。此舉無疑是對支付寶流量入口的降權,也讓馬雲意識到王興的不可控。

之後,王興就在謀求美團脫離阿里的掌控,轉投騰訊懷抱。


美團上市的招股書顯示,騰訊持股20%是大股東,王興持股11%。但是王興在美團的投票權為48.41%,也就是說,王興對美團有絕對掌控權,騰訊的投資,更多是財務投資。

這樣的局面是王興最想看到的,擁有美團絕對控制權,又有騰訊的流量和經濟扶持。


反面例子就是餓了麼,餓了麼張旭豪也是有一顆敲鐘上市的心,無奈在擴張過程中決策失誤,陷入兩難境地,不斷接受阿里投資,被資本左右,逐漸失去公司掌控權,最後餓了麼被阿里收購,張旭豪被清算出局。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王興曾經被問及最敬重的對手是誰,王興稱“從戰鬥力來說,阿里非常強,但如果他們各方面做的更有底線一點,我會更尊敬他們。"實際上,之前隨著美團的長大,美團管理層曾有意無意地表達過對阿里投資所帶來的限制不滿。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騰訊在美團的話語權更大,阿里只能套現離場。
在阿里系美團與口碑之間形成競爭關係,不利於美團的發展
阿里和騰訊的對於投資邏輯,大都是追求互補。但是美團於阿里確實沒有更大的價值,因為有口碑這個親兒子在,造成業務重疊,只有規模增益,沒有結構互補。雖然美團垂直行業也不錯,但阿里的垂直行業更追求產業鏈縱深的玩法,而且不能脫離阿里自身平臺。因此阿里成立口碑網之後,口碑和美團形成了競爭關係,某種程度上,阿里和美團也形成了暗戰。
對於美團來說,騰訊所帶來的流量可以使自身更上一層樓
阿里的電商體系優勢,體現在支付入口,所以在美團成立之初阿里是其股東,到最終在社交、電商之間,選擇了社交。這是不能評判對錯的,美團通過騰訊微信流量體系激活了大量外賣用戶,因為分享搶紅包而給美團帶來了巨大的社交流量。
並且由於拼多多崛起的典型利用微信流量的例子,讓美團看到在中小城市微信流量體系的龐大力量。拼多多利用微信分裂式的社交傳播,生生創造了一個市值1500億人民幣的電商帝國,讓我們見識了“五環外”的中小城市的消費力量。
而如今,微信錢包提現的手續費不斷增加,財付通還信用卡的業務都開始徵收手續費了,用戶線上消費傾向使用支付寶,隨之而來的是美團的流量可能會繼續遭受損失,或許這是美團沒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