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有钱不要放银行?

点击视频


在宝宝类货币基金年化收益率4%以上时,把钱存在银行确实不太合适。但是到了当下,理财收益越来越多,保本理财逐步退出市场,理财风险越来越大,银行依然是最重要的选择。


有人说不要把钱放银行,无非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熟悉各种理财产品的人,并且为了博取高收益愿意冒险,选择P2P理财或者投资股指基金、股票以及期货等等。一种则是骗子,忽悠人投资期货、贵金属、外汇等等;放高利贷的也会持这种观点,民间借贷年利率10%以上很普遍,而高利贷们往往30%以上甚至更多;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卖保险的了,说的天花乱坠,年收益超5%,结果五年十年下来,真实收益率可能只有2.5%。


由于真实通货膨胀率在8%上下,而普通人的理财收益往往连5%都难以达到,银行一年期存款更是只有2%左右,如此低的利率也是很多人不建议选择存银行的重要原因。


钱存在银行,很难保值,更做不到增值。但是随着货币发行速度一直维持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物价会持续上涨,或者日常物价涨幅不大,但是房价猛涨,存款以惊人的速度实质贬值。


普通人要跑赢通胀,只有两种途径:

1、提升个人能力,增加工资或收入,不管是工作还是创业;

2、投资,去获得能够跑赢通胀的收益;


就第一项来说,精英毕竟是少数,而多数人都难以成为行业精英,这既有环境制约,又有个人努力因素。至于创业,九死一生,甚至十死无生,绝大多数创业最终都成了败家。


投资是很多人重视的,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股市和楼市。在过去的二十年,投资股市的大多亏本,而炒房的多数已经发家。


但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房产已经没有投资价值了,未来下降空间很大。而股市虽然多数股票没有投资价值,但是一两年后会有一部分股票具有投机价值,可惜多数人买不对,也抓不准。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高收益对应着高风险,与其冒险亏本,不如稳妥点存银行。三年期国债年利率4%,这也是不错的选择。保本的结构性存款年收益也能在4%左右,也可以。如果资金多,选择三年期大额存单也行,年利率4.2%左右。


跑不赢通胀已是必然,但是钱放在手里没有利息,投入到不靠谱的地方也许不再属于自己,所以还是存银行吧。


财智成功


为什么有钱不放银行?因为钱多了你可以投资的渠道更多,可以获得比银行存款利息更高的收益。


富人可以选择收益更高,门槛更高的理财渠道


目前去银行存款基本是普通老百姓或者一些风险偏保守的老年人,真正那些身价上百万数千万的人,基本上不会把大量现金存在银行里面,除非他跟银行有一些特殊的业务往来。


比如根据《2018胡润财富报告》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大概有200万个左右,而在这些家庭的资产当中银行存款其实占比比较小。


比如千万资产家庭当中企业主占比60%,但是他们拥有的现金存款以及部分有价证券只有150万左右,其他资产形式则主要表现在企业资产以及房产上。


就算千万级别的金领(包括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的高管),他们财富当中现金以及有价证券部分也只占比20%(而且以有价证券为主),其他财富也是主要表现为房产以及持有的企业股份。


那为什么越有钱的人越不喜欢把钱存在银行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有其他更好的渠道保持财富的增值。


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信托,目前一些低风险的信托项目,年化收益大概是在8%左右,这个收益要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很多,但是这个信托的门槛却要求很高,最低认购额度是100万起步,而且你必须是一个合格投资者,而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或者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


所以对于一些收入高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投资一些高端的理财产品,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普通人就不具备这种资格,因为门槛达不到。


富人可以承受更大的风险


更重要的一点,目前银行存款保本保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个是保值增值的最佳方法,尽管银行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货膨胀,但对于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人来说,存款却是最好的选择。


而对于一些有钱人来说,他们承受的风险要比普通人高很多,所以他们可以投资一些收益比银行更高的理财产品,哪怕出现本金上的损失,对他们来说也影响不大。


比如有两个人,一个人只有10万块钱可支配收入,另外一个人有1000万的可支配收入,假如同样是损失50%,那第一个人就要损失5万块钱,这个可能是他一个家庭半年的各项开支;而对于身家1000万的人来说完全就不一样,哪怕损失50%也就是500万,但是他还有500万的资产,这对于他生活来说根本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只是财富缩水了而已。


所以到底是把钱存进银行还是拿去投资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都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实际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选择的余地和空间都不一样。但不管怎样去理财,一定要选择合适自己的渠道。



贷款教授


有人说,有钱不要放银行,主要是觉得银行的流动性较差,拿五年定期,一些地方银行开出5%以上的利率,从收益上看,属实不低,一些中低风险类的理财产品很难达到这样的收益,安全性也较银行定期存款差。

但是五年定期需要一存就是五年,这五年得雷打不动,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能动这笔钱,提前支取,就前功尽弃了。



至于一年的银行定期存款,坤鹏论相对比较各银行,最高的存款利率也只有3%,达到这个标准收益的理财产品就数不胜数了。

拿坤鹏论投资的产品举例子,2018年投资博时黄金,分三次投入2万元,均价268元买入,年底282元卖出,算了一下,年收益达到4.9%。但是这属于中风险投资,没有承担风险能力的理财者,不建议购买。

坤鹏论还在蚂蚁财富的定期中购买了国寿超月宝、建信养老飞月宝、长江养老月安享等理财产品,年收益破4%比较轻松,而且流动性较好,一个月至三个月不等。



这些年,属实将钱放在银行的普通家庭,这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因为银行利息跑不过通货膨胀。想要大幅提高家庭经济,主要还是靠自己的主业或者兼职,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挣钱,只能说这两年花钱越来越容易、挣钱却越来越难啊。


坤鹏论


个人觉得有钱不放银行也不全对!

这里的有钱肯定是闲钱!很多没有钱的人很想自己有更多的钱放到银行里,可是真当你有了钱的时候你还不知道怎么来利用他!所以很多人都放银行了!

个人觉得在没有通过学习之前,钱暂时放银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大家都知道长期房银行也不对!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人均收入的不断积累!钱应该放到哪里呢?个人有如下建议:

第一、请勿不学习就乱投钱。对于不学习的人最安全的就是银行!这里至少还有本金。

第二、不懂的不要投,天上绝不会掉馅饼!克服人性的贪婪!

第三、学习、学习、再学习!

具体如何学习可以参考我的回答(如果现在有100万,做什么投资比较好)。

希望能帮助您!


格局不凡


其实这种说法有些误导人的观点,我个人觉得钱最终都是归属银行才是最好的归属。

至于提主提出的有钱也不放银行,相信真正不把钱放银行的只有极少数人!也就是理财知识过硬,把自己的钱利用投资其他渠道了。另外就是有做实业的能人,只要一有钱就投入实业,让实业越做越大,做实业的人也没有钱放银行,反而还会从银行贷款出来资金周转。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各种理财产品很不熟悉,又没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只能把钱存入银行做定期或者大额存单生利息,实现保值。


为什么有钱也不存入银行?原因就是这些人有其他熟悉的投资理财方式,投资其他理财利息要远比存入银行利息高,所以觉得存入银行不保值反而贬值。

其次就是银行的利息确实太低了,存款利率已经处于历史新低阶段,比如活期利率为0.35%,存1万元只有30元利息;就拿定期一年利率也只有1.50%,存一万一年才150元;银行利息太低,完全走不过CPI2.5%的涨幅,所谓的钱越存也不值钱,所以很多人认为钱不值得存银行。

再有就是随着各种理财产品的面世,尤其是从2013年余额宝诞生之后带来了各种宝之类的闲钱几百产品;即使把钱存入余额宝利息按照现在一年也有200多元比存银行定期一年利息高。导致更多的人不愿意把钱存进银行了。

最后就是当前各大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繁多,已经供很多人可以选择投资品种了,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存钱的地方,如余额宝,零钱通,京东小金库等之类的货币基金,把钱放这些货币基金都是比存银行高,让很多人直接拒绝把钱存银行。

总之不管任何理财产品,银行是钱的最好归属,即使你个人把钱去购买理财产品,但你购买理财产品的钱还是通过金融机构把钱托管到了银行内。所以钱转来转去最终还是存入在银行,并不会像提出说的有钱也不放入银行的观点。


老金财经



说这句话的人至少是这三类人,一类是有一定理财专业知识或经验的人,第二类是实体创业走上正轨的人,第三类是瞎起哄,蛊惑他人入坑的人,不知有没有说错?

毋庸置疑,要把理财做到精致,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经验是必须的,而不是靠运气去蒙。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投资者,首先他们可以对产品的风险与收益能够做出较为科学的评估,从而科学的划出应该投资理财的区域范围,即哪些需要观望,哪些需要规避,哪些需要及时介入;其次,他们也能较好的把握投资理财热点,掌握节奏。牛市来临他会炒股,熊市降临他会转做国债逆回购,或购买货币基金,或者定投,再不行就将资金撤回银行账户,而不是一味的去死缠烂打,一条路走到天黑。因此,是否将钱存入银行,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更应该根据市场投资热点而论,银行既是我们积累和保管财富的工具,也是熊市情况下财富的避风港。



要实现财富的增值,不是仅仅局限于理财行为,有眼光有实力,懂经营善管理的人一定会选择实体创业,这不仅可以达到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还可以加速财富的快速增长。当实体创业走上正轨后,如果企业的前景明朗,订单火爆时,扩大再生产也就成了必然,肯定也不会把资金放在银行,而是再投资。一个好的行业,一个好的项目,其经济回报率当然远远高于银行存款。这时能够存入银行的资金,只会是周转结算,以及生产生活零星开支,而不是将大额资金傻傻的放在银行里。



瞎起哄的人,一天到晚只会拿银行利率跑不赢通胀率说事,动不动以某宝宝为标杆。如果你问他,除了银行还有哪些更好的投资理财渠道和产品,他可以一口气说出几十种,但问他究竟赚了多少?他却欲言还羞。有句歌词说的好,由来只有新人笑,哪会听到旧人哭。自从金融改革开放以来,投资理财的平台和产品确实犹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琳琅满目,给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和余地确实更大了,但是随着有些平台和产品的风险逐渐暴露,有人也开始品味苦涩和痛苦,这是野蛮生长带来的必然后果。面对P2P的频繁爆雷跑路,网贷的坑蒙拐骗,股市跌跌不休,基金负收益(2018只有货基幸免),楼市前景不明,经济下行压力明显等等,投资者的选择空间被迅速压缩,连曾经热闹喧嚣的某宝也变得异常沉寂,这还不足以引起警惕么?立足当下,我们应该把资金撤回银行这一避风港作为理性稳健投资呢?还是不负责任的去冒险投机?话不多说,聪明人都已经有了答案!


龙门山财经


这种说法太绝对,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银行收益率不高,让很多投资者放弃了银行这一传统的理财模式。实话说,每个人即使钱再多也不可能一分钱也不放在银行里面,更不可能全部投资一些高风险理财产品。

银行产品收益情况

银行活期利率最低0.3%,定期五年利率最高5.45%,也就是说10000元存银行一年利息30元到545元之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不是很高,预期收益率在3%——5%,平均年化收益率4.38%,随着理财门槛从5万元降至1万元,预期收益率更低了。现在通货膨胀率平均每年都是6%以上的,所以现在不论银行存款还是理财产品都跑不赢通货膨胀。



理财方式多元化

理财当下成为一种时尚,无论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在拼命打探何种理财投资收益最高而且最安全。如今有钱人多了,理财市场可供选择的产品琳琅满目,货币基金、国债、期货、期权、P2P、股票,哪怕是房地产都是一种投资理财,而且还很热门,理财讲求个收益,收益最高的几乎都是银行存款的十倍二十倍的。选择范围广泛了,银行收益不及这些,自然而然就是比较受冷漠了。


投资同样需要多样化

对投资理财者来说,安全稳定是第一位的,但是过于安全又没有收益,毕竟低风险就是伴随低收益,高收益又缺乏安全性,只能是走中和路线,多数资金一旦闲置应该投资银行理财和存款,少量的可以拿出来炒股、投资p2p,即使赔了也不至于损失惨重。


钱放银行是必须的,讲安全、讲信誉的话银行都有资格在理财投资中排在首位,明智的理财者至少要放上一笔钱在银行用作保底的,不可能蜂拥而上全部扔在一些不着边际地高收益理财产品上。


财富公元


这个说法不太准确,应该说:有银行外、相对安全投资理财渠道的朋友,可以降低在银行存款的比例。

1.银行针对普通用户有很丰富的产品,收益可达5.5%。

大多数普通用户不具备到银行外寻求投资理财产品的能力,容易在不了解投向资产的情况下被骗。银行近些年为普通用户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产品,收益大多在3%-5.5%,对于普通用户还是有吸引力的。

2.对于高净值用户,银行提供了私人银行,收益可达8%左右。

对于现金超过500万的高净值客户,银行有专门的部门对接,叫私人银行。私人银行有非常好的产品提供给高端用户,8%的综合收益安全性相对较高。

3.若有比银行更高且相对安全的渠道,建议降低银行产品比例。

投资理财的宗旨是在风险相对可控的前提下追求高收益,那么在有渠道的情况下,应该降低银行产品比例。

到底是不是放在银行,主要由自己投资理财渠道决定。若有更好的收益,风险相对可控,则应该降低银行产品比例。


大南山伯爵,NUS博士后,资深金融人士,用专业的知识、大白话的方式为您科普投资理财知识,让天下没有难懂的金融!欢迎关注、留言交流。


大南山伯爵


对于这个问题,首席投资官评论员Lee认为:这个说法,从总体角度上考虑,其实是正确的。

首先,为什么我们要把钱放在银行?无非是为了资金的保值和增值,但是,现在的银行存款已经完全无法满足这个要求。

现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而一年期定存只有1.5%,且流动性上受限严重。而余额宝类产品,即使经历了收益率的下调,现在仍然在接近3%的水平,且使用非常灵活。以满足流动性需求,同时保证收益的角度而言,余额宝类产品完胜银行存款。

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单纯把钱放在银行或者买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类产品也是错误的。货币基金类的产品,其收益率完全没有办法跑赢通货膨胀。如果单纯买这类产品,资产实质性缩水是必然的。因此,对于投资者,尤其是年轻投资者,想要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话,股票基金债券P2P等是一定要选择配置一些的,但是具体如何配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首席投资官


不要光听别人说,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再做判断,每个人的需求以及每个人的决策能力,面对的机会都有很多差别。

现在的理财投资渠道确实是多了,基金,股票,p2p,债券,房地产……等等,不胜枚举,但是每一项面对的风险都是不同的。

在做出决策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有多大的风险承担能力!

其次,还要看自己是否具备了相应的决策能力,像股票,债券这类的理财方式都需要具备极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应付的来。

把钱存在银行或者购买银行的理财,利率确实与其他投资渠道相比,低很多,但是银行的渠道是目前最安全的!

对于承担风险能力较弱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把钱存在银行无疑是最为稳健的。

当然了,随着中国基金市场的发展,基金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的理财方式,如果你每个月都有稳定的现金流的,而又想找一个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同时风险相对可控的理财方式,我推荐做基金定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