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之前如何设置相机的ISO、光圈和快门?

绵绵p1p1


以前回答过类似问题,但看前边的老师的回答虽然说大体没什么问题,但都忽略了先后顺序,所以我大体说一下我的理解。

ISO、光圈和快门,是摄影的三大要素,在拍摄前的设置上,我觉得有一定的顺序,那就是先设置ISO,然后再根据题材或创作要求设置光圈和快门。

ISO

也就是感光度,是CMOS对光的敏感程度,它对照片最大的影响就是画质!ISO越低画质越好,ISO越高画质越差,噪点增加。虽然说目前一些高感好的相机在一定的范围内,高感光度表现良好,但上边的规律也是一样的。

由于对画质的影响,在拍摄前,一定要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弱,先确定一个合适的ISO,这个合适的ISO,就是以尽可能低为前提,以确保照片的画质。

如果在室外,光线很好,ISO不用商量的就奔原生最低去了。还有就是,如果拍风光,并且有三角架的情况下,基本也是上边的操作。

如果是拍移动的主体,像上图中飞动的鸟,估计至少要1/800以上,如果快门速度达不到,并且光圈也开到最大了,不得已的情况下再去提高ISO。

ISO不但是第一个确定项,并且提醒各位除特殊情况外,一定不要用自动ISO,因为相机会自作主张地损失了照片画质。

快门和光圈

确定好ISO后,快门和光圈是并列项,是根据需要来设定快门或光圈。像上图中的鸟,由于主体移动速度快,那肯定是先确定一个更快的快门速度才行。

如果是拍流水、夜景之类的慢门拍摄,也是需要先确定快门速度。

如果是拍风光,需要一个更大的景深,那就是先确定一个小光圈来获得一个大景深。

如果是人像或花卉,要通过虚实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体,那需要先确定一个大的光圈来获得小景深。

快门和光圈,一定根据创作要求来确定先后顺序的。

ISO确定了,再根据需要确定一个快门或光圈,那曝光组合的另一个就要通过增加或减小来满足曝光的需要;如果已经到了极限值还不能满足曝光需要,这时候再返回头去提高ISO。


南方之南


1.ISO尽量设低(一般100,曝光实在不够,再适当调高ISO)

保证较低得ISO可以提高拍摄画面得纯净度,减少图像得噪声。所以一般光照环境比较好得时候我们都把ISO设为100,而去调节光圈和快门。

特殊题材需要时可以适当调高ISO:

a. 在拍摄人像时,为了保证画面不虚,往往要安全快门,在光线环境不好得情况下,光圈已经调到了题材允许得最大情况时,在保证画面纯净度得前提下可以适当调高ISO,一般全画幅相机到800,不会太影响画质。

b. 特殊题材如拍摄星空时,为了保证星空没有拖影,在光圈和快门已经到达极限得情况下,可以适当调高ISO,此时全画幅相机往往可以调节至3200或者6400。

2.快门根据题材确定(定格时间快门尽量快,记录流逝适当慢)

快门参数得设置往往需要我们根据拍摄题和表达意图来确定。个人觉得摄影参数设定最大的学问,就在快门的表现力上。摄影之所以迷人,不单单是因为相机能够记录我们人眼看到的光线,更是能够创作出我们看不到的光线的流动,以此来拓宽我们的视野和认知。

快门设置之所以具有表现力往往是因为其可以记录时光的流逝,或者定格瞬间的光辉。我们人眼看到的画面往往在几十ms左右,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对应快门大约在1/30秒左右。

当我们需要定格物体运动的瞬间的时候往往需要设计为几千分之一秒,比如要定格振翅的蜂鸟就需要很快的快门。

当我们需要记录时光的流逝时则需要几秒甚至几十秒的快门时间,例如要记录流逝的溪水,缥缈的云彩,穿流的车辆等等。

3 光圈综合曝光与题材(虚化好大光圈,画面清晰适当小)

光圈的调节要综合曝光与题材选择。光圈对于镜头来说决定了两个成像参数,景深和进光量

从景深上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一般在拍摄人像时,我们往往需要比较好看的背景虚化,来突出所要拍摄的人物主体,此时就需要我们设置到较大的拍摄光圈,一般中长焦的定焦镜头可以设置为最大。例如可以设置到f1.8,f1.5,f1.2等等。

在进行风光摄影拍摄时,为了保证画面的每一处景色都清晰往往又需要设置为较小的光圈,例如一般可设置为f8~f16。

从进光量上来说,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在ISO和快门确定时可以进行上下微调来调整曝光量的大小

各位朋友们看怎么呢?欢迎在下方留下您的观点!

我是独立创意摄影师:Frank

更多摄影和数码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小小拍摄官,每天都会与大家分享我的拍摄经验和知识,也希望能与各位摄影爱好者一起交流拍摄心得!


东行摄手


拍摄基本要领,就是光圈、快门、ISO,那么拍摄前如何设置?其实快门速度是首选要进行设置的,没有正确的快门速度,任凭光圈ISO如何蹦跶也是白搭!


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越少,照片就暗,虽然可以利用光圈还有ISO进行平衡,但是你首先得了解拍摄事物就可以正确设置快门速度!好比静物一般,快门速度保持在1/125s左右就可以了,也可以利用安全快门这样的概念进行调整,毕竟静物类只需要保持自己手不是太抖的速度下就可以了!

人像类同样也是适合静物类的快门速度,1/125-1/200左右的快门速度即可,除非运动中的人物需要加快快门速度,其他基本上这样的速度就没问题的!快门速度调整好了,接下来就是光圈,光圈数值越大,进光量也少,光线越暗,反正,数值越小,光圈进光量就多,光线越亮,越亮的同时会带来虚化效果!


ISO是令人又爱又恨的玩意,当快门速度已经达到安全快门的时候,光圈已经达到最大,仍然照片光线仍然不足的情况下,ISO是你唯一的选择!正常情况下的ISO都是100,随着条件允许,慢慢提高ISO来进行正常曝光!好的机身ISO上千上万问题不大,差的机身ISO800左右就有明显噪点出现,所以说,ISO最后设置,能不动就不动!


婚礼摄影师Tanke


光圈、快门、感光度是平衡曝光的三个重要参数。如果你使用相机的全自动或者半自动功能(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等),你会发现不管这三个数值怎么变,它们之间都会相互协调的让最终的照片曝光正常。

那既然不管怎么调,最终都是曝光正常的照片,那为什么还要调整他们呢?那是因为虽然照片曝光都是正常的,但因为参数不同,对照片呈现效果会有所影响。

光圈对成像的影响

光圈大小对影响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是背景的虚化程度不同,大光圈背景虚化大,小光圈虚化小甚至不虚化。小光圈甚至可以拍到灯光的星芒效果。所以根据你拍摄的效果摄像来调整光圈,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快门对成像的影响

快门快慢对成像效果影响也不小,比如比较快的快门可以凝固画面,即便运动中的物体也会被瞬间捕捉到清晰的画面,随着快门的变慢,运动的物体开始出现虚影,甚至无法成形,在画面上只是一道痕迹。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去考虑拍摄流动的水,让水流变得丝滑,可以去拍车灯光流,可以拍摄星轨等。

感光度对成像额影响

其实并不需要用感光度来影响成像,调整感光度是为了当光线条件不好时,提高感光度,来给快门或者光圈提供调整空间。但带来的结果是,相对来说,感光度越大,成像出现噪点的情况越多,所以如果光线合适,尽量不要随意提高感光度。

当你了解了不同参数下对影像的影响后,你就可以灵活的去调整他们,来满足你的拍摄需求。当然,有些时候,不是直接调整就可以,因为某些条件并不是直接满足的,还需要通过其他配件来辅助,这就需要慢慢学习了。


游梦人Dream


拍摄之前如何设lS0、快门,光圈,应该根据拍摄环境和拍摄物体、拍摄内容而定。

1,如果是拍摄运动的物体,而且要把运动物体拍清晰,对景深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那就设置TV档,根据被摄物体的运动速度来设置快门速度。光圈的设置,如果提高在|S0操点在可控的前提下的,镜头的最大光圈,再缩小二级至三级为光圈设置值,为最理想。

2,如果被摄要求,可以调至AV档拍摄。需虚化背景的用大光圈,需要景深的用小光圈。如果有三角架,且拍摄固定的物体,可以不考虑快门速度,lS0可设置100。如果光线较暗,没有三角架使用时,为保让安全快门速度,只能提高|S0。即便感光度提高到会影响画质时,也不能手软。特别是对拍摄突发性事件,首先是拍到,然后才是拍好。

3,|S0感光度的设置,原则上设置越低画质会越好。当然,现在生产的相机,高感也越来越好。一般的相机,感光度800以下应该没有多大问题的。


海哥摄影工作室


如果是白天拍摄风光,建议使用广角镜头,这样视野会更开阔,建议使用光圈优先功能,然后通过机身功能键调节光圈,为了让景深大一些,使得从近处到远处的景物都很清晰,建议使用小光圈,比如F8,F12,F16这几档光圈,最好能上三脚架并配合快门线,因为使用小光圈的时候,快门速度会相对比较低,为了确保画面清晰度不会因抖动而模糊,因此有必要让机身获得稳固的支撑。其次我们还应使用低一些的感光度,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会显得很细腻,而不会因为高感光度而变得很粗糙,在照片表面形成很大的颗粒,除非你有特殊需要,至于快门,你如果使用的是光圈优先,只要你设置了你需要的光圈,相机会根据测光结果自动给出合适的快门。至于快门优先就恰恰相反,你设置了需要的快门之后,相机会根据测光结果自定合适的光圈,一般我们在街头抓拍时为了能让抓拍中行动着的人物,动物清晰不至于模糊,可以使用快门优先,设定一个比较高的快门速度,比如1/250,或者1/500秒这样的快门度度,还有拍飞鸟,拍昆虫都需要更高的快门速度比如1/1000,甚至1/2000秒才能抓住快速移动的被摄对象。至于高感光度,我们一般应避免使用,它会使照片有很大的颗粒感,使得画面粗糙。如果在很暗的环境里,又必须抓拍,此时为了保证能拍到,可以使用高速快门,大光圈,高感光度,但也只能保证拍到而已,画面的清晰度,质感就很难确保了,这也是有得有失的。至于夜景拍摄,就一定要使用三脚架,快门线,关闭机身防抖,然后把机器放在三脚架上,使用小光圈,此时可以使用光圈优先,设定好光圈,由相机自动给出快门速度,感光度低一些,确保画面的细腻与质感。如果光线很暗,需要长时间曝光,建议使用小光圈,低感光度的同时使用B门,此时就不能使用光圈优先了,需要在相机肩部的旋钮里找到B门,也有的相机B门在M档的快门速度调节里,一直向低速快门部分调节,最后会出现B门,B门可以长时间曝光,使用时按下快门,等待达到需要的曝光时间后抬起手释放快门,为了确保机身不抖动,应该使用快门线。

拍摄人像时,为了虚化背景,突出人物建议使用中长焦距镜头,并配合使用大光圈,低感光度,这样可以既虚化了背景,突出人物,又保证了被摄人物的皮肤细腻,拍摄时间建议傍晚清晨,此时光线柔和,再配合离机闪光灯和反光板补光,可以拍出理想的人像。暂时说这么多,打字手累了。


静山高足


这个问题得看拍摄题材来定,不同的拍摄题材要使用不同的组合,但无论什么样的片子,我们最终都是要拍摄一张清晰的片子。

所以拍摄的最关键的就是把片拍清晰了,那么片子拍模糊主要问题还是在快门上,快门速度只要够快,那么片子就不容易拍糊,而且移动中的物体也能拍下清晰。

所以我们拍片会先考虑快门是否达到了安全数值,达到了再考虑其他调节。

但是,达到安全快门,拍到的画面又太黑了,这个时候就要提高光圈,光圈开到最大了,依旧不能解决问题,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提高ISO,ISO高了,快门也达到要求了,但是噪点也多了,这是提高ISO的副作用。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上三脚架了,在三脚架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把ISO降低,快门也降低,因为三脚架抖动非常轻微,及时快门低于安全快门很多,依然可以拍清晰片子。

以上这些就是拍片的一个组合,总体来说就是保证快门的速度够快的前提下通过光圈和ISO来达到画面明亮。

附上一些我的人像作品。











跟容老师学摄影后期


影响画面曝光的因素

1.感光:感光值约低,所得到画面的质量就越高,所以感光值设置在100很合适。

2.光圈:光圈值是影响光的进入量,光圈越大,进光越多,去50mm1.8和50mm1.4。肯定是1.4的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当然还有其他的区别,1.4和1.8的景深也不同,说白了,1.4光圈可以是除拍摄主体的背景模糊程度达到高值。

3.快门:快门是记录光的长短,当快门值约大,如1秒,2秒,此时快门打开1-2秒之后在关闭,此时就记录光存在了1-2面,所得的画面就越亮。

总而言之,对于如果控制感光,光圈和快门,可以试试这样设置,把档位挑至m档,感光值100保持不变,光圈最大,如果觉得背景模糊就适当减少光圈值,快门就随动,控制画面曝光。

如果拍摄慢门摄影的话,肯定是感光值最小,光圈也最小,然后控制快门达到画面曝光正常。


大大大伽伽伽


我答:你这问题是考回答者,因为提出的太拢统。拍摄之前如何设lS0、快门,光圈,要根据拍摄环境和拍摄物体、拍摄内容而定。

拍摄运动的物体,而且要把运动物体拍清晰,对景深有特别要求的情况下,那就设置TV档,根据被摄物体的运动速度来设置快门速度。光圈的设置,如果提高在|S0操点在可控的前提下的,镜头的最大光圈,再缩小至三级为最佳。如果lSO提的太高容易燥点大,看你玩的什么机子,若佳能系列5D3以上的防燥功能都很好👍。|S0感光度的设置,原则上设置越低画质会越好。不过现在生产的相机,高感也越来越好。一般的相机,感光度800以下应该没问题。

总之,要求景深就小光圈、要求运动物清晰就高速度,光线不允许小光圈、高速度就提感光度。三个条件都难做就加补光,脚架必备。还需记住白加黑减的法则。


建霖一峰


这个问题问得太宽泛了。相机里比较常用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三中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以外感光度可以独立设置,白平衡也可以独立设置。

那么在拍摄一张照片时怎么确认各项参数呢?我觉得题主想太多了,并不是M档拍照的才是高手,高手只是在适合的时候用适合的方法拍摄一张适合的照片。

举个例子,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拍风光照片,为了获得较好的景深,光圈设置为F11,余下的快门速度、感光度交给相机的测光系统帮你完成就行了。

如果一定要用手动模式咋办呢?很简单,先设置你期望的感光度参数,毕竟感光度直接影响照片的噪点,根据景深需要设置光圈,在光圈优先下试拍一张,读取相机自动测光的参数,根据实际需要再设置快门速度。

如果你经验足够丰富,也可以先依据经验设置光圈、快门、ISO,通过取景器里的EV标尺做相应的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