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使2344项行政职权!这个综合执法局成立一年了~

2019年4月20日,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将迎来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在近日举办的遵义市“壮丽70年 阔步新时代”首场新闻发布会上,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杨舰全面深入阐释了该局的机构改革情况和工作情况。

杨舰表示,遵义市是省政府批复同意的全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涉及市级25个行政管理部门和除仁怀市之外的14个县(区、市)仁怀市已先行实施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因此未纳入此次改革范围)。

行使2344项行政职权!这个综合执法局成立一年了~

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杨舰阐释该局机构改革和工作情况

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于2018年4月20日组建成立,加挂市城市管理局牌子,是主管全市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的市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共集中行使住建、规划、国土、市场、农业、安监、卫生计生、文化广电新闻、旅游等领域的2344项行政处罚权及相应行政强制措施权。市本级撤销原来25个部门的29个执法监察支队,整合组建为城市综合、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卫生计生、农业、安监、文化旅游7个执法监察支队,作为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属执法机构。

2018年8月,14个县级综合行政执法局全部组建运行,至2018年底,全市190个乡镇分局挂牌成立,构建了市、县、乡镇一体化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遵义市行政执法队伍由原来的267支整建为95支,人员编制共3364人,其中市级编制221人,县乡两级集中了95%以上的执法力量。

杨舰表示,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是全国范围内部门跨度最大、领域覆盖最广、综合链条最长、整合力量最多的地市一级创新性改革。截至目前,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

改革中,遵义市以构建政策、法规、制度和保障“四大体系”为支撑,以组织、作风、能力“三项建设”为保障,以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基础信息化、实战合成化、治理体系化“五化建设”为标准,以改革促管理,以改革促提升,以改革促发展,推动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市本级的改革做法,被列为遵义市迎接国务院大督查重点案例。

通过改革,执法力量得以整合,执法权责得以集中,执法资源初步优化,执法重心逐步下移,为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实现了“权责不一”向“权责统一”转变,“职权分散”向“相对集中”转变,“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看得见的管不着”向“看得见就管得着”转变。

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作为改革整合的新部门,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杨舰表示,在综合行政执法方面:随着市县两级综合行政执法局的陆续组建和队伍划转,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于6月下旬起在违法建设、噪音污染、生猪私屠滥宰、假劣农资、煤矿安全隐患、医疗服务整顿、白酒打假、旅游市场规范等民生焦点、社会热点、监管重点领域,开展了“夏季执法百日行动”和“营商环境整治行动”,市区联动,共同发力,查处案件大幅增加,以对违法的打击,有效保护了诚信守法经营,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

2018年6至12月,遵义市共立一般程序案件7452件,比前三年同期平均数增加了2405件,有力彰显了综合执法的合力,展示了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后的初步成效。2018年全市农业领域执法办案数位居全省第一,超过位列第二的贵阳市一倍多,立案361件,结案357件。查处的未取得饲料生产许可证生产饲料案件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18年全国农资打假十大典型案例。非洲猪瘟防控及餐厨剩余物全链条监管过程中,农业、城市、市场、交通运输四个执法支队联合重拳出击,有力地保障了生猪养殖和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二是在“两违整治”上,2018年前两季度中心城区“两违”处罚还不到5万平方米,改革后将规划和国土的执法力量合二为一,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到年底处罚违法建筑达40万平方米,圆满完成了三年整治存量的任务。城市综合执法支队因突出表现,在全国住建系统“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活动中获得住建部通报表彰。

三是始终关注群众生命健康,对医疗服务和市场销售方面的违法行为零容忍。重点对医疗机构违法执业,医疗废物处置,职业病健康体检等拉网排查,共检查医疗机构117家,处罚27家,切实整顿医疗服务秩序。正在开展“春季攻势”执法行动,探索常规化、常态化的综合执法模式,1至3月份,遵义已累计立案2575件,其中县级立案2429件。

在城市管理方面:实施综合执法改革后,综合行政执法和城市管理的工作相互促进,齐头并进,城市管理的手段得到进一步加强,比如:生活娱乐噪音污染问题,一直是群众投诉的热点,通过组织文化、市场、综合等执法队伍联合执法,实施了有力的整治和管控。

杨舰表示,2018年,遵义城市管理工作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打造舒适便利生活环境。围绕文明城市测评58项重点内容,加大现场巡查力度,督促并解决问题500余个。

二是狠抓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提升。全市70座垃圾中转站主体完工,6个县区生活垃圾设施建设项目正常推进,整治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87个。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在线计量监测系统建成投用,启动了城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工作。

三是大力推动“城市双修”。督促完成20条背街小巷基础设施整治、新改建城镇公共厕所95座、修补中心城区道路57300多平方米,并推动市政设施规范管理和精品街道建设。

四是及时回应群众投诉。全年数字城管受理问题13883件,有效问题13490件,办结12495件,办结率92.62%,其中也包括了新闻媒体报道反馈的616件,投诉处置的精准度和满意度均得到提升。

五是突出整治营商环境。将行政审批事项办结时限全部压缩到原定时限的50%以下,企业用气报装时限缩短为9个工作日以内,两家燃气公司进驻市政务服务大厅方便群众办理。

发布单位:中国工商出版社 数字出版部

注重交流执法经验

关注消费维权动态

同护市场公平正义

共观市场经济大潮

权威●专业

①复制“微信号或ID”,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号码关注。

微信号:banyuekan 公众账号搜索“市场监管半月沙龙”

编读交流QQ群: 304158374

联系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