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人类一生中,小到感冒发烧、大到癌症心脏病,疾病风险始终存在。

所以,挑选可以对冲疾病风险的保险工具降低损失,是大多数财富游戏玩家的必备选项。

那么,问题来了。

打开百度搜保险,眼花缭乱的各种网页,根本看不懂的产品介绍。健康医疗险是干什么的?重大疾病险是指哪些重疾?0免赔是什么意思?定额给付是什么意思?定期和终身怎么选?轻症豁免又是什么?

以上种种,大概会让很多新手玩家崩溃一次。

那么,怎么简单易懂的搞明白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工具,不如先试试看图理解:

首先,在没有保险工具的情况下: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每次遇到疾病,都只能靠自己的储蓄硬抗。

然后,在有医保的情况下: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医保就像一件防弹背心,它覆盖住了一定范围,但是其余的部位仍然需要我们自己承受。

再然后,有医保+医疗险的情况下: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医保如果相当于防弹背心,那么医疗险就相当于覆盖率更高的盔甲了,它即可以在没有医保的情况下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医保搭配,覆盖医保范围外的剩余部分。

最后,有医保+医疗险+重疾险的情况下: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与报销制的医保和医疗险不同,重疾险是给付制,它会一次性给你一笔现金,就像一个独立的盾牌,不受限制,可以由你自己灵活运用在你需要的地方上。

总体而言,覆盖住的地方越多,受到的损失就越小。

我们再看看每种工具的细节:

医保

医保分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等,每种医保的报销范围不同,以北京的医保报销范围为例: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可以看到,医保普遍有起付线、止付线和自费部分,总体而言,覆盖的医疗费用在20万以内。所以医保的风险对冲结果大概长这样: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空白的部分就是医保无法覆盖的部分,那么这部分就需要使用医疗险类产品来覆盖。

医疗险

需要覆盖区域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险种。比如: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百万医疗险:覆盖医保之上,超出医保报销范围外的费用(有1万免赔额,医保报销后,超出1万以上的部分可以用百万医疗险报销)。

小额门诊险:覆盖医保门诊起付线以下的费用。

小额住院险:覆盖医保住院起付线以下与百万医疗险免赔额部分的费用。

医保+百万医疗险+小额门诊险+小额住院险,就实现了整体医疗费用的覆盖。

这意味着,小到感冒发烧,大到癌症心脏病,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

重大疾病险

当所有的医疗费用被医保+医疗险报销后,为什么还需要再加一个重疾险呢?

因为,两者对冲的风险损失不同。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医疗保险是凭发票报销,对冲的是患病期间的医疗费用支出。

重大疾病保险是现金赔付,对冲的是患病期间产生的收入损失。

比如35岁的小明,二胎家庭,自己月收入4万,妻子月收入2万,家庭年收入72万。

家庭开支:房贷2万/月,车贷4000/月,生活开销12000/月,两个孩子教育、疫苗等8000/月,家庭年支出52万8千。家庭总存款30万。

如果某天小明得了癌症,除了高昂的医疗费用之外,癌症治疗往往非常漫长,少则6个月,多则几年。这段时间小明是无法工作的,那么家庭收入立刻减少4万。

但是房贷车贷生活开销孩子教育等等家庭开支不会减少,甚至还会增加,因为患病期间小明需要陪护,孩子需要照顾。

那么这时妻子就面临要么请假扣工资、要么花钱请护工请保姆的收入减少问题。不管哪种,妻子最后的收入往往会下降一半。

这就相当于妻子1万月收入+30万的家庭储蓄,去面对52万多的家庭年支出,可能最多撑1年,小明家就要面临卖房卖车的问题了。

所以,虽然医疗保险能够很全面的覆盖小明患病期间产生的治疗费用,但是,对于这期间的收入损失和家庭开支却爱莫能助。

这个时候,现金赔偿制的重疾险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重疾险会在确诊患癌之后一次性赔付一笔现金,这笔现金=约定保额,小明买的是100万保额就一次性给付100万现金,买的是200万保额就一次性给付200万现金。

这笔现金就起到了收入补偿作用,它可以用来请护工、还房贷、交孩子学费等等。

以上,我们完成了识别风险和预估损失,还记得保险工具选购三原则么?

识别风险,预估损失,控制投入。

那么,接下来就是控制投入。

控制投入

既然医保+百万医疗+小额门诊+小额住院+重疾险,可以全面覆盖疾病风险,是不是给全家人都按照这个组合买就是最好的?

并不。

不同年龄、不同发病概率、不同患病损失、不同的保单剩余价值,最优产品组合也有所不同。

普通疾病发病率: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重大疾病发病率: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收入变化曲线: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保费投入: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在每个年龄阶段,发病概率不同、收入不同,造成需要对冲的风险与损失不同;保费投入不同,造成保单的剩余价值也不同。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来控制投入,我们可以将家庭成员分成三组:

0~22岁的孩子组

23~40岁爸爸妈妈组

50~70岁爷爷奶奶组

0~22岁孩子组:少儿医保+百万医疗险+小额门诊+小额住院。

小额门诊险:儿童的免疫力低,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普通疾病发病率高。挂门诊频率高,吃药打针花销大,而大部分地区的少儿医保,常见病门诊治疗均不能报销。因此,需要小额门诊险覆盖这部分风险损失。

小额住院险:

低龄儿童好动贪玩、风险意识低,常发生:烧伤烫伤、误吞硬币、误食清洁剂等毒物、动物咬伤抓伤、触电、夹伤、磕伤、爬窗跌伤、溺水等。这些意外伤害往往需要1~3天的住院治疗,大部分时候医保报销后,费用不超过1万,因此针对这部分风险,小额住院险作用更大。

百万医疗险:儿童阶段重大疾病患病率非常低,同时儿童是没有收入的,因此,配置百万医疗险对冲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足矣。

少儿重疾险:更大的作用是对冲家长的收入损失,因为如果孩子得了重疾,家长往往需要陪护,会产生收入损失。但是,儿童重疾的患病率其实非常低,在已经配置百万医疗对冲治疗费用的情况下,要不要再配少儿重疾险对冲家长的收入损失?建议在测算家庭整体保费后,再根据家庭开支承受能力酌情添加。

23~40岁爸爸妈妈组:医保+百万医疗险+定期重疾险+终身重疾险。

医保:在23~40岁的年龄阶段,爸爸妈妈组往往身体还可以,同时医保报销比例高,普通门诊花不了多少钱,因此对小额门诊险需求不大。

百万医疗险:但这个阶段生大病就比较可怕,比如北京医保的最高限额20万,同时很多重大疾病的药物治疗靠进口药,往往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而目前癌症治疗的费用大概在每月3~10万,因此百万医疗险必不可少。

小额住院险:大部分百万医疗险有1万的免赔额,所以可以考虑补充一份1万保额的小额住院险,但是总体而言,不买影响也不大。

消费型定期重疾险:重疾险是用来对冲收入损失的,而大部分人的收入期在22岁~55岁之间,同时中国国民平均寿命统计为72岁,因此购买保到70岁的消费型定期重疾险最优,投入少,杠杆比高。而保额设置一般以年收入的3倍为准,比如小明年收入50万左右,需要购买总计150万保额的重疾险。

带身故责任终身重疾险:从【资金的时间价值】来看,买终身重疾险不如买消费型定期重疾险划算。但如果只买定期重疾险,很多人都会思考70岁以后得重疾怎么办?虽然依旧可以靠医保和百万医疗险,但医保与医疗险都属于报销型,而70岁以后的现金存款是否足够支付医疗费用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很多人都还是想买保终身的重疾险。对此,建议在定期寿险的基础上,配置20万左右的带身故责任的终身重疾险即可。70岁以后不存在对冲收入损失问题,更多的是补充现金流,重疾险确诊就可以赔一笔20万现金,用于前期医疗费用足够了,算是一种现金流保障。

50岁~70岁爷爷奶奶组:医保+百万医疗险。

医保:由于社保制度1999年才在全国推行,如今才20年,很多爷爷辈的人没有过医保,建议没有的现在开始交,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费都很便宜,每年几百即可。已经有医保的不要断缴,同时不要把医保卡借给别人刷。

百万医疗险:在这个年龄阶段,不论是普通疾病还是重大疾病,发病率都开始增加,因此百万医疗险必备。但是小额门诊、小额住院,保费都开始飙涨,从保额和理赔率来看,算下来保单剩余价值不大,往往投入>赔偿,所以不如不买。

重疾险:买不了和不划算是重点。重疾险需要做健康告知,这个年龄大部分人都得过各种病,往往无法通过核保,很多保险业务员昧着良心不做核保就把重疾险卖给爷爷奶奶组,最后往往无法理赔,算骗保。而反过来,即使通过了核保,这个年龄段保费和保额往往是倒挂的,现金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算下来保费>保额,所以不如不买。

防癌险:属于重疾险的一种,只保障癌症,一般保额只有10万,总保费投入2~4万不等,保障期10~20年。与少儿重疾险一样,属于可以买,但是性价比普通的产品。


所以,如果小明一家按最优方案配置保险,大概长这个样子: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最后

以上我们已经走完了识别风险-预估损失-控制投入三部曲,但到了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能多多少少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因身体健康问题和职业风险高导致很多产品无法正常投保。

比如,想要免体检买150万的保额就不得不叠加其他同类产品。

比如,想给孩子买重疾,却在“便宜但只能保到30岁的少儿重疾险”和“保到70岁的定期重疾险”之间犹豫。

如果你看完了这么多道理,依旧选不好保险,那就试试给我留言吧。

如何用保险抵御人生中的疾病风险【全攻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