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的情商第一人,楊修、荀彧在他面前也只能俯首稱臣

三國中的情商第一人,楊修、荀彧在他面前也只能俯首稱臣

2010年,美國心理學大咖丹尼爾·戈爾曼寫的《情商》在全球引發了一輪搶購熱潮,自那之後,情商這個詞開始進入我們的視野。上至商界大佬,下至平頭百姓,似乎不懂點情商,就跟不上時代一樣。

但其實情商這東西,都是古人玩剩下的,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高情商的人才層出不窮,令我等後生晚輩只有高山仰止的份兒。

那怎麼從古人身上學到情商,化為己用呢?在我看來,《三國演義》才是關於情商最好的一部課程。正所謂,“古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今有一本三國論情商。

01 楊修——恃才放曠終送命

三國中的情商第一人,楊修、荀彧在他面前也只能俯首稱臣

《三國》裡面有一個聰明人,那就是楊修,平心而論,楊修的確算得上是個人才,其人才思敏捷,聰穎過人,因此受到曹操的賞識和器重,委以“總知外內”的主簿,成為曹操身邊的一位高級幕僚謀士。

然而,楊修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史書中說他是“舌辨之士,恃才放曠”。這話啥意思?就是說楊修這個人聰明歸聰明,但是愛逞口舌之快,顯擺自己的才華,還倚仗自己的才華而目空一切。所以史書中說他“楊修為人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

關於楊修的聰明,《三國演義》中寫了兩個故事。曹操的相府落成後,曹操提筆在門牆之上寫了一個“活”字。正當眾人不解時,楊修哈哈大笑,叫來了施工隊輪錘子就砸,把門向外擴了三丈三——原來,門中加活,可不就是“闊”字嘛。

還有一次,別人送給曹操一盒酥餅,曹操在上面手書“一合酥”後,讓人拿到議事營去。議事營中的各位謀士大眼瞪小眼,都不解其意,而姍姍來遲的楊修看到後,不僅自己伸手拿了一塊酥餅吃起來,還把剩下的酥餅分給大家吃——“一合酥”可不就是“一人一口酥”麼。

大家可以想想啊,一個員工,一逮到機會就在領導面前賣弄小聰明,還顯示出一種 “老闆想啥我都知道”的自鳴得意——要知道,誰都不喜歡自己的心事被別人猜透,更別說大老闆了!時間久了,老闆豈能容得下一個天天看透自己的人在面前蹦躂嗎?

而導致楊修之死的核心問題,就是他完全沒認清自己真正的老闆是誰!在大老闆身體還硬朗的時候,擅自插手到太子之爭的渾水中,這才是楊修最犯忌諱的地方。因為與曹植交好,為曹植上位二把手出謀劃策,最終引起一把手曹操的忌恨,而楊修還不知收斂,最終因為“雞肋”一事,被曹操找到藉口咔嚓了。

楊修之死告訴我們:出來混,一定要抱最粗的腿!

02 荀彧——死守原則鬱郁終

三國中的情商第一人,楊修、荀彧在他面前也只能俯首稱臣

說罷楊修,我們再來說說荀彧。

荀彧,字文若,潁川荀氏,荀子的後人,少年時就被稱讚為“有王佐之才”,是曹操帳下非常重要的謀臣。荀彧也是《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幾個人之一。

從人格和品行上來說,荀令君是無可挑剔的,《三國志·魏書》將荀彧與他的侄子荀攸,還有下文即將提到的賈詡,並列為曹操首席三大謀士,荀彧排第一。

荀彧容貌俊美、愛配香囊,曹植說他“冰清玉潔”,司馬懿說他“書傳的古人我不知道,反正近百十年來,我見過的賢人,沒超過荀令君的。”曹操更是直接說他“吾之子房”——曹操把荀彧比作自己的張良,足可見荀令君的才幹智謀可謂是當世第一等人物。

但荀彧輸就輸在了過於堅守內心的原則,而不懂變通,這實際上也是很多忠臣共同的悲劇——光有氣節和忠心,不夠!還有配上高超的情商,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

據《三國志》記載,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勸曹操進爵國公。在向荀彧徵求意見時,荀彧“以為太祖(曹操)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

於是曹操記恨在心,在南征孫權之時,一改過去出征時留下荀彧坐鎮的做法,而是“請彧勞軍於譙,因輒留彧,以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太祖(曹操)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次年,曹操就當了魏公。其中意味,不難明白。

荀彧的悲劇就在於,他跟隨了一個無法和他成為朋友的領導——他們在公事上相得益彰,但在私人交流上,卻從來都格格不入。因為員工和老闆不能真正交心,交換彼此的思想和意見,以至於隨著企業越做越大,他們的分歧卻也越發難以彌補——荀彧想要的,是要把漢室將傾的大廈扶正,而曹操想要的,是成就一番王圖霸業。

所以說,荀彧雖然也是一心為老闆出謀劃策,但是他和大老闆的根本利益有分歧,而情商又不足以處理這樣的情況,遇到違背原則的事只知道強硬抵制,卻不懂使巧勁、用手腕,來達成目標。

對於大老闆曹操來說,荀彧又何嘗不是那個年輕時一起創業,約定好要共享人世繁華,但卻因為各自的夢想,而終於沒能相守到最後的人呢?

03 賈詡——進退有度列三公

三國中的情商第一人,楊修、荀彧在他面前也只能俯首稱臣

最後,讓我們來說一說同樣是三國時代頂級謀臣之一的——賈詡賈文和。

賈詡與荀氏叔侄同列為曹操帳下三大謀士,但其情商,卻比荀氏叔侄高了不止一籌,江湖人稱“奇謀百出,算無遺策”,最後以76歲高齡善終,死後諡曰肅侯,根據《易周書,諡法解》的解釋,剛德克就曰肅;執心決斷曰肅;威德克就曰肅;正己攝下曰肅。可見,賈詡身後所得到的評價是很高的。

縱觀賈詡的“從業經歷”,跟過的老闆不勝枚舉。而在深受每一位老闆器重的同時,還能壽終正寢,三國時期的謀士中能做到這一點的,恐怕也沒幾個吧。

賈詡最早是董卓的部將,董卓被暗殺後,王允不接受西涼軍的投降,打算徹底清洗西涼餘黨,正在李傕等西涼諸將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賈詡獻策說:“你們要是現在就這樣逃走了,路上即使是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全收拾掉,還不如反攻,打回長安給董老闆報仇,這才是正路。”

李傕聽了賈詡的計謀,果然攻下長安,逼死王允。

因為獻策之功,李傕想要讓賈詡封侯,賈詡卻堅辭不受,說:“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 後來在李傕打算脅迫漢獻帝時,又是賈詡站出來勸說他:“不可。脅天子,非義也。”才保住了天子和臣屬的姓名,漢獻帝劉協因此而非常感激賈詡。在這裡可以看出賈詡比荀彧情商高的地方,賈詡沒有采取強硬的不合作態度,而是把脅迫天子的不利之處展示給老闆,讓老闆自己改變主意。這是一個聰明的做法。

李傕兵敗後,賈詡幾經輾轉,成為張繡的謀士。在官渡之戰前,賈詡曾勸張繡歸降曹操。張繡因為自己曾經殺過曹操的長子曹昂而憂慮,賈詡向他解釋說:首先,曹操奉天子令諸侯,於理應當聽令於他;其次,袁紹現在勢大,投奔他只是錦上添花,而投靠曹操卻是雪中送炭;第三,曹操是想爭天下的人,如果你投靠他,他必定會厚待你,以顯示他的寬宏大量。

而後,曹操果然如賈詡分析的那樣,不僅接納了張繡的投降,並拜張繡為揚武將軍,為了安張繡的心,還讓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後來張繡在官渡大戰中立有大功,被封為破羌將軍,也算是得了個善終。這裡也充分體現出賈詡的情商,即共情力,你知道你的老闆擔心的是什麼,並站在他的角度為他考慮問題。關於這一點,《三國演義》中也有個反例,那就是赤壁之戰前的東吳投降派們,同樣是勸說孫權投降曹操,完全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獻策的,而沒有替主公設身處地考慮,這樣的臣僚,主公會喜歡才怪了啊!

賈詡在曹操帳下時,一貫沉默寡言,表現低調。

有一次,曹操特地找來賈詡,屏退左右後問他:“文和啊,你看我這兩個兒子,誰可以當太子?”賈詡閉口不答。

在曹操再三逼問下,賈詡才若有所思地說:“屬下在想一件事情,所以沒來得及回答主公!”

曹操怒問:“想什麼?!”

賈詡緩緩答曰:“我在想袁紹和劉表他們父子。”

曹操先是怔了一下,繼而哈哈大笑,遂立曹丕為世子。

由此可見賈詡的情商之高——同樣是涉及老闆家事,楊修身首異處,而賈詡卻以此而愈受曹家父子兩代的器重——能在三國亂世之中享年77歲,位列三公,諡曰肅侯,縱觀一部三國,也只有文和一人了。

從賈詡身上,我們可以學到什麼呢?那就是謙虛低調,就事論事,把自己的聰明才智用於解決實際問題,悶聲發大財,而不是為了秀智商秀優越感。有時候,善於藏拙,反而是真正的大智慧。

三國中的情商第一人,楊修、荀彧在他面前也只能俯首稱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