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园杀后为何失败?

听故人吟


袁世凯在甲午战前十多年都在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长期对外打交道,他的思想眼光就比清廷那些顽固保守派来的明锐开放,能直接感受到世界的大势潮流。甲午兵败,马关丧权,痛定思痛他和维新派看法一样,中国只有变法强兵才有出路。不然袁世凯怎么会被众望所归推举小站练兵,怎么会在维新派最后一搏时在他身上押注呢。



围园杀后的关键是在袁世凯,可心里有想法,动动嘴唇皮子和付诸于行动是两码事。早在变法开始启动,老道的慈禧太后就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统帅董祥福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袁世凯的新军。变法后期,随着慈禧对局势的越来越越不满,她让荣禄将聂士成部移驻天津陈家沟,董祥福部驻扎北京长辛店。前后这般举措说明枪杆子最有发言权,慈禧紧紧抓住兵权不放,紧要的时刻早已调动部队预防不测。

慈禧阵势已经摆好,要和“老佛爷”动武胜算能有几何。九月十八日守旧派去颐和园请太后归政,当夜谭嗣同密谋袁世凯回天津杀荣禄后提兵围园杀后,第二天十九日慈禧已回宫,二十一日重新训政软禁光绪。让袁世凯十八日晚立马回天津杀荣禄,然后组织兵马在太后十九日离开颐和园之前,或者在二十一日之前杀入皇宫救出光绪,砍了慈禧,这一连贯惊世骇俗的动作留给袁世凯只有三天时间,似乎二战时的“闪电战”都没有那么快。


这三天之内,袁世凯要从北京赶回百多公里之外的天津,还得密谋兵变杀了荣禄。再发动他的全部家当七千人马,击败驻扎天津的聂士成部数万人,然后移师北京打败驻守北京附近的董祥福部数万人,并且甘军和武毅军能征惯战,对外国军队有点孬,对付自家人时都不会是吃素的。

袁世凯的新军不是空降兵,不能垂直机降作战,从天津小站起兵到能够兵围颐和园,这途中在军事上会遇到多少困难,有几分可行性,熟知军务的袁世凯最清楚,而维新派人士不一定了解。


袁世凯毕竟不是能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志士仁人,这对于他来讲觉悟高度太高也脱离现实,他只是一个时政观点比较先进沉浮于官场的官僚。这种兵变在很大程度上是鸡飞蛋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赔本的买卖谁愿意做呢。

现代人可能觉得抓个慈禧似乎挺容易,她活该,但慈禧实际统制中国近五十年,她的权威自始自终都没有被动摇过。皇亲国戚,封疆大吏在她面前只有低眉垂手,袁世凯觐见她时更是全身哆嗦,大汗淋漓。试想此等威严,打算围园杀后,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百分之千的把握,傻子才冒然起事。要他舍身取义,杀身成仁,袁世凯不可能到那个份上。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所谓“围园杀后”,是指在清末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等变法党人,为了搬开阻止变法的最大拦路虎慈禧太后而进行的一项秘密刺杀行动。他们准备利用正在天津训练新军的袁世凯,让他夺取荣禄兵权,然后带兵进京,包围颐和园,请湖南的一位好汉毕永年领100名敢死队员,冲进园中将西太后捕杀,这就是康有为的“围园杀后”之计。


其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那时候保守派的势力还是相当的强大,且国家的最高权利并不在皇帝光绪的手中,而是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一派满清大臣贵族的手中,变法改革,革的就是这些人的利益,这些人的命,他们能答应吗?不弄死你才怪。

二,维新派在那个时期还没有“马列主义毛邓思想”来指导他们的行动,即没有一份正确完善的思想体系来指导他们的改良运动,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瞎打瞎指挥,别说要说服别人了,估计连他们自己人都不服。



三,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冲动是魔鬼,小光绪做了几十年的傀儡了,太想翻身农奴把哥唱了。在康党的忽悠之下,立马就来了三把火,有点冒失激进了,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啊,摇旗呐喊的维新派被慈禧老太太一收拾,光绪立马就歇菜了。


册小吏


没有实权,谋划不密。

所谓“围园杀后”,“园”指“圆明园”,“后”指“皇太后”慈禧,也就是派兵把圆明园围住,杀掉皇太后慈禧。

为什么会失败?

①慈禧掌握实权。慈禧在咸丰帝去世不久,就可以干净利落的除掉顾命八大臣,说明其政治手腕极其熟练。后来,掌握实权后,一度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说明她是一名成熟的合格的政治家。无论是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这些地方实权派,还是弈訢等中央实权派,无不被慈禧收拾的服服帖帖。后来为了让光绪得到锻炼,慈禧退居幕后,但是权力一直掌握在自己手里。反观光绪不懂的收敛,空有一腔抱负,上任后一件像样的政绩都没有,早晚轻视。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下决心主战,结果失败的一败涂地。提拔的一些维新派,都是年纪轻轻,没有多少斗争经验,只会空谈。别说慈禧了,就是洋务运动的任何一个大臣,都很难斗得过。

②手无实权的维新派,最后只能铤而走险去找袁世凯。很多人指责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笑话。从他们找袁世凯的行为,就能看出来维新派没有识人之明,其次没有官场斗争之经验,最后企图通过一场政变来实现变法,更是痴心妄想。即使慈禧被控制了,中央到地方的各个实权派,维新派的那些人能镇得住吗?根本不可能。

所以,“围园杀后”失败的原因,一是慈禧还掌握着实权,密切注视着光绪和维新派的一举一动。二是因为维新派纸上谈兵,缺少斗争经验,好高骛远,铤而走险,所以失败。


热点说历史


压根就没有这事。


所谓的“围园杀后”,只不过是谭翤同脑中的一个不成熟的计划罢了。


————何谈为何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