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蕩為什麼在洛陽被鼎砸死了?

用戶3117789454


秦武王贏蕩不僅名字起得奇葩,而且也是中國歷史上死得最奇葩的一國之君。秦武王是在洛陽被鼎砸死的,這個死法,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秦武王從小就長得身高體壯,天生神力,很像我們現在的拳擊手一樣,這樣的人,在那個戰國年代,身體更加是本錢,秦武王憑著自身身體的優勢條件,就喜歡跟人決鬥比比力氣什麼的。



因此秦武王就喜歡與自已身體條件差不多的大力士交往,愛屋及烏嘛,還任命了一些大力士擔任秦國的將領,如烏獲、任鄙、孟賁、孟說等 ,當然這個用人方針是不對的,只要不觸及秦國的利益也無可非議。

身為一國之君,偶爾比比力氣,決鬥決鬥也沒什麼關係,只要不玩物喪志就行。

秦武王在位期間,還是幹了不少實事,如平定蜀地叛亂,攻打韓國宜陽。而秦始皇之死就發生在宜陽之戰後,宜陽之戰後,秦軍攻佔了韓國的宜陽,韓王就害怕,與秦議和,獻上寶物,然後自已帶著一幫勇士前往洛陽。



秦武王為什麼要去洛陽?

因為當時的洛陽是周王室所在地,洛陽有周王室珍藏的九個大鼎,象徵當時的天下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

當年楚莊王向周王室曾經問起過鼎的重量,後人以“問鼎”之意引申有奪取天下的意思,而秦武王正有此意,並且秦武王想帶走“雍州”這個鼎,因為秦地屬於雍州。

秦武王帶著一幫人來到洛陽,當時的周王室已經衰弱得不成樣子,實在是無力阻攔,天子周赧王令人帶著秦武王觀看九鼎,秦武王帶著一幫大力士在觀看,一時興起,就問有沒有舉起過鼎,守鼎的官吏說:每個鼎重千斤,誰能舉起?



秦武王就問大力士任鄙和孟賁:你們能舉起嗎?

任鄙當時就放棄了,說此鼎重千斤,已經超出我的舉重範圍,我沒有能力舉起。

孟賁就說:我來試試看,如果舉不起,不要怪罪。於是孟賁捆緊腰帶,捲起袖子,抱著鼎狠狠用力,只見鼎舉起離地有半尺高,孟賁馬上就放下來了,而且由於用力過猛,孟賁的眼眶流血出來。

秦武王看到這裡,就說:既然你能舉起,難道我還能舉起嗎?於是準備來舉鼎。任鄙勸說武王身為國君,不應該舉鼎,武王不聽。



秦武王走向鼎,想到孟賁能舉起來,我肯定不能輸給他,我還要舉起鼎來走一步,因此武王打定主意舉起鼎,鼎也被舉起離地半尺,秦武王正準備邁步走,突然力氣用盡,鼎砸落下來,砸到秦武王的小腿上,當時血流如注,秦武王昏死過去,到當天晚上,秦武王就因血流不止,氣絕而亡,年僅23歲。

秦武王之死,死於爭強好勝,身為國君,卻做著大力士的事情,卻總想著比別人強壯一些,結果卻送了命,實在是可惜。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在古代歷史上,不少貴為九五之尊的帝王死法卻很奇葩。晉孝武帝司馬曜酗酒成性,酒後對寵姬張貴人戲言要廢了她。哪知張貴人妒火中燒,晚上與心腹宮女用被子將爛醉如泥的孝武帝活活捂死;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搶了太子寧令哥的女人沒藏氏,給兒子戴了頂綠帽子。寧令哥羞憤交加,就把老爹幹掉了。而今天我們講的這位帝王,他的死法也很搞笑。他自信心爆棚,卻在玩舉重時被鼎砸死,他就是秦武王嬴蕩。


秦武王嬴蕩的父親是秦惠文王嬴駟,就是那個車裂商鞅的秦王。更元十四年的時候,四十六歲的秦文惠王去世,嬴蕩繼位。

嬴蕩身材魁梧,可以說是一個彪形大漢。他自小就力大無比,常與人比試角力。他繼位後,對一些力量型的英勇武將就很器重。比如烏獲和任鄙都是當時秦國的大力士,常和武王玩力氣遊戲,都位居高位。當時齊國有位大力士叫孟賁,聽說秦武王寵信勇士,也投奔了武王,果然也做了大官。

秦武王贏蕩年輕力壯,非常崇尚武力。就在他即位的前310年,蜀相陳莊叛亂。前316年,蜀地被秦佔有,陳莊被委任為蜀相。六年之後,陳莊殺掉蜀侯,起兵反秦。秦武王馬上派甘茂領兵追剿,很快平定了蜀亂。甘茂也被秦武王提拔為左丞相。

秦武王志向遠大,一心開闢疆域,問鼎中原。他在甘茂的建議下,制定了聯魏伐韓的策略。他首先派甘茂出使魏國,忽悠魏國站隊秦國。這樣韓魏聯盟被擊破,趙國也不能越魏援韓,韓國就孤掌難鳴了。

於是甘茂率兵攻打韓國,後武王加大對韓用武,繼續增兵五萬並派烏獲馳援甘茂。前307年,秦軍克宜陽、奪武遂,韓襄王只得派使到秦議和。

秦武王崇尚武力,在文治方面也有所建樹。他在秦國率先設置丞相一職,任命甘茂為左丞相,樗裡疾為右丞相。他修訂了田律,大興水利建設,疏河築堤建橋,在一定程度改善了民生。

綜上可以看出,秦武王在位期間,文治武功都還不錯,他還是一位有作為的君主。只不過他的死因有些搞笑,所以他的政績不為人們重視,而津津樂道他的死法。他是這樣死的:

秦軍攻下宜陽後,秦武王一時興起視察宜陽,隨後來到洛陽。在洛陽秦武王一行見到了九鼎,當時大力士任鄙和孟賁都隨侍。兩位大力士都表示無力舉鼎,並勸武王也不要去嘗試。哪知武王根本不聽,一定要去試試。在拼力舉起九鼎後,腰帶掙斷,體力不支導致鼎落砸在腿上。當天晚上,武王重傷不治,年僅23歲。


由於秦武王離奇的死法,他也被描繪成魯莽好勝的蠢笨之輩。其實秦武王在位短短几年,他知人善任、文武兼修,也有所成就。他舉鼎而亡只能說是一個意外。


歲月是一條河流


中國古代帝王中,有很多非正常死亡的,而其中又有不少奇葩的死法,有被戴綠帽子氣死的,比如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有日夜操勞累死的,比如漢成帝;有做夢嚇死的,比如十六國時期後秦的開國皇帝姚萇;還有餓死的,被妻子用被子悶死的,吃錯藥死的……

而秦武王嬴蕩則是奇葩中的奇葩,屬於三千一年一開花,三千一年一結果的那種。他是被壓死的,而且他創造了一項紀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體育比賽中,因賽而亡的舉重運動員。

秦武王是個國君,也是肌肉男,更是個大力士,他特別喜歡爭強好勝。公元前307年8月的一天,天很熱,23歲的秦武王的腦袋比天氣更熱,他要與某人比賽舉鼎。見過作的沒見過這麼作的,結果,這位九五之尊的國君,舉起鼎後,兩眼噴血,鼎落下把他的腿砸斷了,晚上,這位搞怪作死的國君,就去見了先祖。(洛陽晚報 張寶峰)


洛陽晚報


秦武王嬴蕩是比西楚霸王項羽還要神勇的一代猛人。嬴蕩是秦惠文王嬴駟的長子,一個胡女所生,由惠文後親自扶養長大一位王子。因為惠文後無子,所以嬴蕩成了惠文後法律意義上的兒子,有了嫡長子的權力。

嬴蕩天生神力,酷好兵事,所以少年時代的嬴蕩在軍隊中度過,他的老班長就是赫赫有名的白起,而他的戰友則是大力士孟賁,烏獲。司馬錯領兵滅巴蜀,白起、嬴蕩等人是排頭尖兵,在滅巴蜀的戰爭中立有軍功。



嬴駟死後,嬴蕩繼承王位,他酷愛兵事,因此把大將軍司馬錯放歸老家修養,把搞外交的丞相張儀驅逐出境,他想用秦軍強大的武力直接消滅六國,一統天下。掌握大權後,嬴蕩派丞相兼上將軍甘茂領兵伐韓,打通到周王室的路,他要先滅周王室取德天下共主的名分。


道路打通後,嬴蕩親率大軍到洛陽王室滅周。周王室打起了道義牌和感情牌,嬴蕩隱隱約約覺得滅周不合時宜。於是他想把九鼎搬回洛陽,命烏獲舉雍州鼎來威懾王室。結果烏獲力絕而亡,孟賁又來舉鼎,亦力絕而亡。

這下嬴蕩憤怒了,他不好滅周,但鼎也搬不回,秦國的面子就沒有了。於是嬴蕩不顧老班長白起的苦苦相勸,也不顧群臣的死命勸阻,硬要舉鼎明志。嬴蕩不虧是天生神力,重達萬鈞的雍州鼎硬被嬴蕩舉了起來,但天公不作美,皮帶斷裂,力氣耗盡,鼎砸下來把贏蕩小腿削斷,流血如注。當晚嬴蕩給甘茂和白起傳命,王位傳給穩重的弟弟嬴稷,因為嬴蕩沒有孩子,之後溘然長逝!



大秦鐵鷹劍士


在真實的歷史中,秦武王嬴蕩,其實是一個十分有作為的君王,可不能被他的名字和影視劇給帶偏了!

古時,消遣方式並沒有今人豐富,相比於司馬遹於宮中擺攤切肉賣酒銷售雜貨,以收其利;前廢帝劉子業命宮女一絲不掛在宮中嬉戲打鬧,武王嬴蕩的舉重愛好已經是很好的了!


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於前310年—前307年在位,秦惠文王嬴駟之子,昭襄王嬴稷兄長!

雖在位僅短短三年,但秦武王在位期間,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功績顯著。

秦武王好角力,也就是跟人比力氣,因此,許多大力士受到其寵愛,如孟說,烏獲等人!

有一種說法說,說秦軍攻伐韓國得勝,直入雒陽,周赧王派遣使者在郊外迎接秦軍,武王見周王的九鼎甚是喜歡!


武王周覽了一回,讚歎不已。

鼎腹有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等九字分別,武王指雍字一鼎嘆曰:“此雍州,乃秦鼎也。寡人當攜歸咸陽耳。”

周王大驚,九鼎總不能真的送給嬴蕩拿走吧,於是有周室大臣使了個心眼,說如果能舉得起來,就可以帶走!

於是,秦武王與孟說較勁,舉“龍文赤鼎”。

可惜武王並非項羽那般天生神力,結果兩眼出血,失手將脛骨折斷,到了晚上,氣絕而亡,年僅23歲。


汶與川


秦武王嬴蕩,不但名字霸氣,而且孔武好戲、力大無比,就連死法也很與眾不同。眾所周知,秦武王嬴蕩是在洛陽周氏宗廟裡面,因舉大禹所鑄九鼎之一的雍鼎,導致小腿被砸斷後氣絕身亡。秦武王的這一舉,蓋住他當政四年的所有功績。

秦武王究竟為何要在洛陽舉鼎?我認為原因不外乎於三點:首先,到周王朝的國都洛陽去看看,這是嬴蕩從小的夢想,也是他征服四方的夢想;其次,秦國攻取了宜陽後,秦武王為了彰顯秦國的霸氣與實力,表明統一天下的願望;最後,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秦武王年少輕狂,喜歡武力愛玩耍。

我們只知秦武王舉鼎的故事,被認為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代表,而往往忽略了秦武王是一個有理想有作為的君主。舉鼎成立秦武王的標識,而他當政四年的作為卻被人們忽視。秦武王是一個怎樣的秦國君主?

秦武王,名蕩,意為蕩平中原之意,秦惠文王之子。嬴蕩少年時,身體壯碩,長的人高馬大,力氣自然遠大於常人。他經常結交一些拉力士或摔跤手,進行切磋比試。但嬴蕩的夢想並不是要當大力士,他心理清楚自己將是秦國後來的國君。

嬴蕩的夢想就是蕩平天下,有生之日能踏足中原一統天下。公元前310年,嬴蕩即秦王位,是為秦武王。秦惠文王希望嬴蕩能蕩平天下一統中原,實際上嬴蕩也沒有辜負父王的期待。嬴蕩在位期間,平定蜀亂、設立丞相、置設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攻克宜陽。因此,嬴蕩並不是只做了舉鼎一件事。

公元前307年,贏蕩23歲,他的目標瞄準了宜陽,在大將甘茂的“鼓舞”之下,嬴蕩採取與魏國聯手的策略,打了五個月之久,硬是沒把宜陽攻下來。嬴蕩覺得這樣耗下去不行,而且還要擔心趙國的偷襲,於是想退兵,最後還是甘茂,嬴蕩在甘茂的刺激下,派大將烏獲增援,一舉攻克宜陽。

這一仗確實打的不容易,秦軍攻克重鎮宜陽,可直接威脅中原。秦武王生平第一次踏上了中原的土地,此時正是顯示我大秦實力與威嚴的機會,於是帶著一干人等,其中就有任鄙、烏獲、孟說等大力士,浩浩蕩蕩來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陽。

周赧王正要派出相關人士來迎接秦武王時,但被秦武王贏蕩拒絕了,嬴蕩徑直走向周王室的太廟。嬴蕩要去太廟祭拜周王室先祖嗎?當然不是,他惦記的是太廟中大禹鑄造的九鼎。九鼎是王權的象徵,嬴蕩要去見識一下九鼎的容顏。

嬴蕩進入太廟後,繞著九鼎轉了一圈,最後停在了雍鼎跟前,他轉身對孟說講:“這雍鼎就代表我們秦國,你可否將此鼎舉起?”孟說回答說:“臣只能去試試,並無十足把握舉起。”孟說是大名鼎鼎的大力士,運了一下氣,硬生生把雍鼎提起來半尺多高,然後重重地砸在地上,之後幾近癱狀。

贏蕩看完後,說:“我來試試!”有人急忙出來阻止,認為危險太大,是有不妥。贏蕩既然來了,不舉都不行了。他不顧別人的勸阻,用盡全力將雍鼎舉起,此時扔下去並無大礙,但嬴蕩為了進一步顯示自己的力氣,結果走了幾步,失去重心,雍鼎落下重重的砸在他的腿上,耗到晚上,終因傷重不治。

就這樣,23歲的秦武王贏蕩被鼎砸死,他的夢想、宏圖偉業終因舉鼎而結束。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今日死於洛陽,雖死無恨!”贏蕩去世之後,周赧王很傷心,送來棺槨,還親自前來弔唁。嬴蕩舉的鼎叫“龍文赤鼎”,重量應該在200公斤以上,確實不少常人所能舉起的。


野史也是史


秦武王嬴蕩,他不作死也就不會死了。

他狠狠地作了一把自己,結果就在周圍臣子的恭維和誠惶誠恐中死了。

雖然秦武王23歲就死了,但在在位的三年時間裡,他還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君主,沿著前幾代秦王的路線,對外征伐,開疆拓土,革新朝政,注重各種水利、道路、橋樑、堤壩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有一定作為的。

嬴蕩力氣特別大,歷史記載是“天生神力”,各種和人比力氣的事兒他都玩的不亦樂乎,不管是和別人扳手腕,還是舉石頭,拉強弓,他都不在話下。

他還廣募天下壯士,只要是力氣大的能被他看上的,都能做官,其中當時有三個著名的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都當了秦王身邊的高級將領和官員。

除了朝政事務,只要閒下來,秦王就和這幾個大力士鑽研各種比力氣的事情,玩的很嗨皮。

公元前307年,嬴蕩帶兵出征韓國,這就路過了周天子棲身的洛邑,秦軍佔了洛邑邊上的宜陽,隨後,秦國大軍就圍住了洛邑。

隨後,嬴蕩得意洋洋地走進洛邑,在周王的宮殿前耀武揚威,嚷著要周王拿出九鼎來看看。

關於這九鼎,當年天下九州獻上無數青銅等金屬,最後澆築成9個大鼎,每一個鼎代表一個州,分別刻上了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字,上面有各州的山川地形人文等圖案,這象徵著周天子的權力,非常重要。

當年,楚莊王曾經牛逼哄哄地向周王的使臣王孫滿詢問大鼎的重量,被王孫滿嘲笑了一頓,不得不掃興而走,當然,楚王確實狂傲過了頭,這畢竟是代表周王室權威的器物,楚王的詢問非常不合禮儀。

當年,如今已是戰國末期,如果說300多年前周王還能說得上話,那如今的周王,只能棲身於小小的周國裡,論領土面積不足秦國的一個郡縣,力量微薄,但好歹還掛著天下共主的名頭,嬴蕩要舉鼎,還是有些過分的。

當然周王對此也無可奈何,嬴蕩一定要舉,就隨他去吧。

嬴蕩帶著任鄙、烏獲、孟說等一般武將文臣就進了洛邑,周天子則帶著群臣來迎接。

秦王直接奔向周天子的太廟,去看看那仰慕已久的大鼎。

嬴蕩將大鼎一一端詳,然後,看到了一個“雍字”大鼎,就對著看守太廟的官員說,這鼎是雍州的,也就是我們秦國的地兒,我得把它帶回去。

官員大驚,說萬萬不可,而且這個鼎有千鈞之重,無人能舉。

嬴蕩就不高興了,就問隨行的三個大力士:你們誰能舉起此鼎?

三個大力士面面相覷,最後只有孟賁自告奮勇,結果試了幾次,就是舉不起來,由於用力過猛,連眼珠子都差點裂開,眼眶流血。

秦王大怒,下面這幫子大力士,簡直庸才,他決定親自舉鼎。

他這個決定把一幫子大臣武將都嚇壞了,趕緊跪求:大王乃王者之軀,大王安危乃關係國運,萬萬不可。

秦王更怒了:你們這幫傢伙看不起我?老子偏要舉起來給你們看。

秦王大吼一聲,將鼎舉起約一二尺高,但他還不滿意,非要走上幾步。

結果剛走一步,手上已經沒力氣了,大鼎轟然倒地,砸到了他的腿腳,導致脛骨斷裂,瞬間鮮血橫流。

秦王沒熬到半夜,就去了。

諡號“武王”,年僅23歲。

而帶頭舉鼎的孟說,被秦國政府追究責任,判了個五馬分屍,全族被誅殺。


雲中史記


秦武王的死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是秦武王自身性格導致的,而偶然性則是他在洛陽被鼎砸死是個意外事故。

公元前331年,秦國一代英主惠文王去世,長子嬴蕩即位,是為秦武王。秦武王天生神力,生性好鬥,十分喜歡與他人角鬥,比誰的力氣大,這性格讓他在繼位後也十分重武好戰。

秦武王的重武好戰體現在哪呢?比如他十分重視有勇力的人,曾一度招募天下間的勇士為自己所勇,齊國大力士孟賁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去了秦國,並通過了秦武王的考核,成為了大官。而烏獲、任鄙兩位本國大力士也是受到了秦武王厚待,身居高位。

秦武王十分有野心,即位不久就要攻打韓國重鎮宜陽,以便東出大計,他不顧樗裡疾反對,派甘茂伐韓,在剛開始時戰事不利於秦,甘茂用了近半年時間也未能攻下宜陽,於是秦武王增兵五萬,加烏獲前往助陣,甘茂用自己家財賞賜部下,令秦軍實力與士氣都大增,最終攻克了宜陽。


攻克宜陽後,秦武王野心勃勃,已有了問鼎中原之意,於是命樗裡疾先去了周畿王都(洛陽),隨後秦武王自己也到了周王畿,在周王畿秦武王看到了象徵天下的九鼎,想起了曾經的楚莊王問鼎中原。

他知鼎代表天下,舉起來就代表舉起了天下,這激起了他內心好鬥的慾望,於是他與大力士孟說約定比賽舉“龍文赤鼎”,龍文赤鼎即代表秦雍州的那個大鼎。但不幸中途出現了意外,舉鼎時不小心鼎脫手了,砸斷了自己的脛骨,到了晚上終於撐不住了,最終氣絕而亡,年僅二十三歲。武王死後,樗裡疾將與武王比賽的孟說給五馬分屍,並滅了其全族,但也於事無補。


秦武王在位三年,秦國在他的治理下還是很不錯的,既有文治也有武功。若是沒有意外,他也會是一位明君,政績不會在他弟弟秦昭襄王之下。


夏目歷史君


秦武王為鼎而生,最後也為鼎而死。

如果要給秦國曆史上的君王來個排名,以武功華山論劍,秦武王無疑要排名第一。《史記》稱“武王有力好戲”,他天生神力,武藝高強,好勇鬥狠,崇尚武力。迷信拳頭的人,看不起油嘴滑舌的人。秦武王還是太子時,打心眼裡就瞧不起張儀,鄙視他。我們看看秦武王身邊都是些什麼人,跟他最親近的有任鄙、烏獲、孟說等,這些人都是江湖高手,滿臉橫肉的力士。

上臺後的秦武王雄心勃勃,他本是尚武之人,渴望建立不世之武功。在秦惠王死後,原本臣服的魏、韓、楚三國紛紛叛去,不教訓一下不行。他手握雷神之錘,要先砸向誰呢?

韓國!

為什麼是韓國呢?

秦武王對甘茂說:“寡人慾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此時周王室已經風光不再,天子沒權力了,但他有一樣諸侯們沒有的東西:象徵權力的九鼎。

九鼎是什麼呢?它有點類似後世的皇帝玉璽,是權力的象徵。據說九鼎乃是大禹所鑄,九鼎象徵九州,象徵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力。商湯滅夏桀後,九鼎由夏入商;武王滅商紂後,九鼎由商入周;九鼎在哪裡,王權就在哪裡。

如今戰國七雄都自稱為王,可是誰也沒有九鼎,九鼎還在周天子手中。秦武王要超越之前的偉大君王,他要把九鼎奪過來。秦與周王室領地並不接壤,要窺周室,首先必須要通三川。三川就是宜陽,是韓國的一個縣,境內有河(黃河)、洛(洛水)、伊(伊水)三條河,故而得名“三川”,是中原的腹地。

只要能實現“車通三川,以窺周室”的理想,秦武王就可以“死而不朽”了。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三年),秦武王發動宜陽會戰。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較量。

韓國不僅在宜陽駐屯十萬精兵,還有二十萬兵力作為後備力量,隨時可作為後援。秦軍總司令甘茂在巨大壓力之下,大破韓軍,斬首六萬。

宜陽之戰令秦武王實現了“車通三川”的夢想,接下來便是“窺周室”。

進入戰國後,周王室一蹶不振,分裂為二,一稱為西周,一稱為東周,天子周赧王居於西周王城。

秦武王派右丞相樗裡疾率領一百輛戰車進入西周,此行的目的,表面上是向天子獻捷,實際上是想趁西周不備時,奪取九鼎。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周赧王豈能不知?他思前想後,想出了一條妙計,派人前往歡迎樗裡疾的車隊。天子安排一隊持戈的士兵,走在車隊前面;又安排一隊強弩手,走在車隊後面。名義上是保護樗裡疾的安全,實際上是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說實話,倘若秦國必要搶走九鼎,周天子估計也無能為力。只是周王室命不該絕,秦武王竟在此時意外身亡,奪鼎行動便不了了之。

身體強壯的秦武王,怎麼會意外身亡呢?

問題恰恰出在“尚武”二字。

眼看“車通三川以窺周室”的夢想即將實現,秦武王心情大悅,為了顯示自己的武力,他與大力士孟說舉行一場扛鼎大賽,看看誰舉的鼎更重,舉得更久。

在中國歷史上,恐怕沒有哪個君王參加過這種比賽。秦武王要證明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勇士,他非常自信,只是自信過頭了。一座大鼎重達數百斤,比賽終究是風險的。很不幸,意外發生了。秦武王扛起大鼎,正想舉起來繞行一週,豈料重心不穩,其中一條腿受力過猛,只聽得“嘎”的一聲,腿骨斷裂。

一聲慘叫後,秦武王已是身負重傷。

這個傷,是致命傷。

賣弄武力者,死於武力之下。

傷勢惡化,這位好勇鬥狠的秦國君王,竟英年早逝。

想要奪鼎,卻死於鼎之下。這就是秦武王的宿命,他為鼎而生,也為鼎而死。


君山話史


我看了一圈回答,發現大家都在說,嬴蕩如何威猛如何舉鼎,其實大家都答錯了方向,問題的本質應該是:嬴蕩為什麼會在洛陽舉鼎?<strong>

秦武王四年,攻克宜陽,也就是洛陽旁邊的宜陽。也就是在這一年,武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孟說被族滅。

在古代,鼎是國之重器,所謂天子九鼎,鼎常常與天子聯繫在一起。秦武王舉鼎,本身就是對天子的蔑視。

秦武王所處的時代,帶上戰國時期,東周的國都在洛陽。秦王在洛陽舉鼎,根本就是沒把天子放在眼裡。

當年楚莊王問鼎中原,被王孫滿用話搪塞了回去。等到秦武王的時候,周天子身邊已經沒有了王孫滿,也沒有人能勸回武王。

可是,周德雖衰,天命未改,氣數未盡。武王擅舉龍文赤鼎,絕臏而亡,乃是天意。

秦武王死後,昭襄王繼位,改變了戰略方向,不再步步緊逼周天子。昭襄王在位四十五年,功績赫赫,與武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