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考研故事丨从化学到中文,从哈工大到北大

文 | 高冷冷:北大中文硕士,哈工大化学本科,知乎20万关注大V。


我考研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情,今天把这些写下来,是思及那段经历不曾被记录。它不是一个所谓成功者的胜利经验。

它的关键词不是毅力、坚持、梦想等一切让人热泪盈眶的东西。

相反,这个故事充满了怀疑、焦虑、痛苦、绝望,这些东西从我考研的第一天起,一直存续至考研的最后一天。

如果今天的你也是这样的,不要怕,我也是这样过来的。

我的考研故事丨从化学到中文,从哈工大到北大


/ 01 /

坐在自习室3个月,我只看完了一本书


大三下学期开学的时候,我是准备考本专业的——化学。这个决定很自然,不考化学我难道考物理么?

那时我瞄准的是清华大学。这个选择,不是因为清华的化学多强。

而是因为,自小开始,我一直觉得清华这个名字特别美,高中入学的第一天,我填的理想学校就是清华大学。

从2月份到3月份,我在自习室待了3个月,只看完了一本专业书。我看不下去,我真的不喜欢化学。


从小,我就特别爱看杂书,凡是我能接触到的。良莠不齐,来者不拒。

上课时埋头看课外书,经常被老师丢粉笔头;放学路上,边走边看书,竟然没出过车祸。

大三下学期,我加入学校的杂志社团已经半年,我是编辑,也是作者。

不谦虚地说,我做得不错,虽然文笔幼稚、思想笨拙,可是年轻真好啊,热情、负责,加上我那时候已经很萌了(逃),杂志社的师姐师哥们都很喜欢我。


/ 02 /

为什么我不可以考中文系呢?


大概在5月底的时候,某天我坐在教室里,灵光一闪,为什么我非要考化学系呢?

为什么我不可以考中文系呢?


中文系的念头闪现之后,再也无法消失。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有一天,我可以在中文系读书上课,和同学们谈古论今。

如果要考中文系,当然是北大中文系。我从未想过其他的选择。

我寝食难安,为这个念头而兴奋,同时也感到焦虑绝望。毕竟跨度太大,这可能实现吗?

我所在的哈工大,连中文系都没有。我有太多的疑惑和顾虑了,没有任何人可以请教。


我在豆瓣上找到北大中文系小组,豆邮了一个在读研究生。从他口中得知了“北大中文论坛”这个考研圣地。

从这里开始,道路好像在迷雾中展现了一丝痕迹。

我在论坛上,发现了了一个从某校化学,成功跨考到北大中文的师姐。


原来,这件事是可以做到的呀。真好啊。


/ 03 /

考中文系,也就那么几百本书需要看吧


在看了几个前辈的考研经验之后,我惊呆了。

1、北大中文系没有任何指定参考书,没有任何真题。

2、前辈们结合真题以及经验列出的书单,包括30+本教材、50+本学术专著。前辈们还说了,各个重点作家的代表作品,也都需要读一遍。大概那么二三百本、三四百本吧,短篇、长篇、古代诗歌现代诗歌。

3、对了,怎么能忘了论文呢?学术论文也要多看,大概看那么几百篇吧。每篇也就那么几千字上万字吧。

4、前辈们都声称,考北大中文系,需要准备一年到两年的时间。而且他们是中文系科班出身。

这时距离考研还有半年。

于我而言,中文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它不同于以往我读小说的消遣体验,而是严肃枯燥的学术研究。

搜集到书单之后,大概从6月中旬开始,我跑到学校的图书馆,开始寻找这些书。

直到现在我都十分感激,在哈工大这样一个没有中文系的学校,竟然有一个完全不算小的文学阅览室,而且有绝大部分我所需要的教材以及学术论著。

/ 04 /

消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突然之间出现了》


我当时还未真正下定决心考中文系。

我太害怕了,这个目标过于宏伟,过于虚妄;而时间又太少了,我基本上可以确定第一次会失败。

但是,想到以后终生都要从事化学行业,我就觉得:不行,还是得考,哪怕花两年时间呢?换来的是一生的职业方向,很值得。


在图书馆里,我粗略翻了翻最简单的文学史教材,很好,我完全看不懂在说什么。

而且,那没找到的“一小部分”教材,击垮了我。

明明电脑里记录着,有《中国现代文学史》这本书,可是我死活找不到。——这似乎暗示了什么,我到底考不考呢。

这样纠结反复了大概半个月,我把这个秘密独自藏在心里,怕说出来被人笑话。


6月底的某一天,结束了金工实习之后,我再次走进文学阅览室,一排排走过书架,看着教材书脊上印着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心里彷徨而喜悦、忧虑却憧憬。

转了个弯。

啊。我看到了那本《中国现代文学史》。

它太破了,是最初的那一版。

但是我真的太开心了,那是我真正下定决心跨考的一刻。——当人犹疑不决的时候,总是喜欢相信冥冥中的天意。


/ 05 /

我要去追逐太阳了,像夸父一样


7月初,我开始入驻自习室。

每天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看书上。书太多了,看不完。我想。

十天里,瘦了十斤。


突然开始高强度地学习,我经常犯困。

说来好笑,这个时候我激励自己的方法,就是看看书脊上“北京大学出版社”这几个字,立刻清醒过来。那时我切实地感受到,北大中文系是我的梦想。


考研复习时,我第一次系统地、正式地接触经典作家,那时读到穆旦的诗: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读到北宋理学家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到莎士比亚: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读到鲁迅: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其实可以看出,我此时对文学的热爱,似乎承载于这些大家风范、名言警句之上。于彼时的我而言,我可能连文学的皮毛都没有摸到。虽然今天,我也依然没有摸到。


这很有可能是又一个“叶公好龙”的故事,但于当时的我而言,这份天真和热情,是真实的。


那时候看语言学,语音、语法啥的,明明每一个知识点都如此枯燥,可是我真的好喜欢啊,怎么会这么有趣呢。

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还没有读完,我坐在路灯下的长椅上,看完才走。

每个作家的生平、思想的变迁,时代的脉搏,作品背后政治、社会、个人生活的影响……

北大老师写的学术专著,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他们的个性和气质。想象自己坐在教室里听他们讲课,那种感觉,真好啊。

最惧怕的东西是文学理论,弗洛伊德、阿尔都塞、拉康等等,在刚开始复习的时候,一小时我只能看懂2页书。

有时候真的差点哭出来,为什么看不懂呢?然而,文学理论是我考研成绩中最好的一个科目,真是没想到。


当时我每天把手机调静音,放在宿舍里。好朋友联系不上我,生气得不得了。

晚上,我在人人网上和她聊天,解释道:我要去追逐太阳了,像夸父一样。

大概只有20岁的我会说出这种话了。

后来的一切证明,我才不是夸父,我是个“懦夫”。

/ 06 /

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书看不完了


大三暑假,本来准备在学校专心复习,可是心里焦躁得不得了。

几百本书,完全陌生的领域,无数听不懂的专业术语。

我那时很认真地花了半天时间,在网上搜索一目十行的阅读方法。没有下文。

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做笔记,我把文学史摊开来,把觉得陌生的知识点,全部打字到了文档里。

一本书抄写了大半,花了半个月,依然不知所云。

我坐在电脑前,边打字边想:太慢了,太慢了!一天下来,30页书才看完。我要看几百本啊!

后来这些笔记,唯一有用的地方,就是显著提高了我的打字速度。

大三暑假在家复习期间,我突然长了智齿。

左半边脸完全肿起来,痛得厉害。我着急得不行,因为牙痛让我看不进去书。我忍不住流眼泪: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书看不完了。

还有一天晚上,家里突然停电了。

我坐在楼下的客厅里,忍不住向妈妈抱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停电了,我没法看书了。时间啊!时间!

是啊,就是这么巨大的恐慌和焦虑。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不懂的太多了。而时间,时间太少了。

9月开学之后,我大四了。

大四上学期,课程和实验安排得非常多,而且不同于以往,几乎每门课都要点名,都有当堂需要完成的作业。

我没法逃课。我还要认真上课。

每天一早我就进了自习室,课前五分钟,我抱着书跑向教室,下课后继续自习。这就是大四上学期的状态。

/ 07 /

我彻底放弃了,我决定去打一次酱油

这几个月的复习,发生了几件事。

我为专业课做的名词解释的笔记,包括一两百个名词,两三万字,被我某天手一抽误删了。彻底删除。我忘记为什么没恢复成功了,可能是因为智障吧。

还有电子书,我在pdf文件上做的划线、备注等笔记,突然出现bug,全部消失了,大概二十来本书。

那时好像是十一月。我很绝望。这意味着我做的大半笔记都作废了。

对了,忘了说,由于这几个月我每天用电脑看书、打字做笔记,我的近视度数加深了非常多。之前我是轻微的近视。

特别是在暑假期间,突然之间长时间盯着电脑,每天眼睛都非常痛,我坚持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书(竟然唱出来了……)。后来终于习惯了。

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考试了。

我很清楚,今年多半是废了。这时候,十几门科目的教材,我还没有完全通读一遍。

西方文学理论、古代文学理论过于艰涩枯燥,我总是看不下去。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民间文学更是如此。

英语、政治,我也没有安排好。单词只背了一小半,也没记住,真题看了两三套;政治红宝书(是不是叫这个我都忘记了),也没看完一半。

这种浑浑噩噩,还在继续。

一个多月后,我的进度没什么变化。没看的书太多了,我即使多看了几本,也没什么区别。

考研前10天,我索性彻底放弃了。我开始放飞自我,每天跟基友吃喝玩乐。我不做垂死挣扎了,我决意先去打个酱油。


/ 08 /

我握鼠标的手控制不住地发抖


考试我还是去了的,没什么可说的,大多数都不会。

一个多月后,考研成绩出来了。我进不去网站,索性去睡觉。

大概凌晨2点的时候,我醒了。打开电脑,我握鼠标的手控制不住地发抖。嗯,成绩很低就不说了哈哈哈。

我给很多朋友群发了短信,我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哈哈哈。故作潇洒。然而凌晨2点这个时间,让他们以为我彻夜未眠。真是失策。

我的第一次考研,就这样鸡飞狗跳地失败了。真的是一点都不励志。

在这里先总结一下第一次考研。我复习的时间跨度是6个月,但是每天看书时间,平均下来只有四五个小时。

我属于闭门造车,没有认识任何研友。联系了两三个师兄师姐,各联系了一次,问了看哪些书、如何答题、复习时间等。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十分建议大家找到可以经常咨询的师兄师姐。天赋再高的运动员,也需要教练。

书单、参考资料,是按照前辈的推荐,进行购买的。买不到的或者太贵的,我直接看的电子书。

真题,是在“xxxx网”上买的。我很讨厌这个商业网站,真的不想提及它,不知它现在倒闭了没有。真题必须买,围绕着出题方向、范围和风格,才能知道该复习什么以及如何复习、如何思考。


/ 09 /

好气啊,我的浪子人设就这么崩了


没有任何犹疑,我选择再来一次。

我没有去找工作,大四上学期没找,下学期也依然没去关注。大四下学期,我的时间基本上,全部耗在了实验室以及毕业论文上面。

我本以为我很洒脱,不在意这一次的失败。毕竟从一开始,我已经预料到了结果。可是室友欲言又止地告诉我,连续好多天听到我晚上睡觉时在哭。

丢脸。好气啊,我的浪子人设就这么崩了。

这半年,日复一日的化学实验和毕业论文,只是让我更加坚定了离开这个行业的决心。

理学院的大楼大概已经很多年了,化学药品、试剂的味道已经浸入了每一扇门、每一面墙之中。

直到今天,我依然回想得起那种奇怪的味道。


/ 10 /

有那么半个月,我想着怎么烧掉我的身份证


7月份毕业之后,我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我回家复习了。

那时我想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复习上,所以基本上闭门不出。

十月,秋天的某一天,我在书桌前,窗外的阳光落进来,我在日记里写道:天气真好啊,好想穿得美美的,出去走走。

可是,我不能出去。我告诉自己。

这半年我过得十分艰难,每天只有吃饭时见到父母,其他时间很少接触人。

我把手机停了机,QQ和微信都不登录,几乎不与任何人联系。

这些做法,是非常愚蠢的。胖友们千万不要这样,考研只是一个过程,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成为生活的全部,只会让人疯掉。

如果我能给当初的自己一些建议,我会说:该吃吃、该玩玩,该看剧看剧。千万不可切断与人群的正常联系,哪怕一天十多分钟也好。不然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今天我坐在这里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第二次考研我成功了。但这半年是一个成功者知难而上、坚持不懈的励志故事吗?

很抱歉,依然不是。

从始至终,我每天都在进行思想斗争:我觉得自己考不上,我害怕自己考不上。加上与世隔绝,我的焦虑情绪更甚。

考研报名的时候,我纠结了一星期,到底去不去。

考研报名之后,11月份的时候,我挖空心思想了很久,我怎样才能不去考研呢?

我说过,我是个懦夫,我不但害怕失败,我甚至想躲避这次失败。

我怕别人知道我失败了。

我想到了把身份证故意扔掉或者烧掉,这样就没法去考试。

我认真想了半个月,因为自己有两个有效的身份证,同时丢失的可能性太小。不够令人信服,遂放弃。

对了,第一次考研的时候,我就特别羡慕同系的一个女生。她要考本校本专业,临考试前她的脚烫伤了。我想,为什么不是我呢?那样我就不用去经历一场失败了。


/ 11 /

我彻底崩溃了一个月,什么书都没看


与此同时,我每天也在认真看书。这些看书的心得、做笔记的方法,我在其他文章中都做了总结,在此不赘述。

但是每天看书的时长大概五六个小时,大部分时间我忧虑地看不进去书。

——我想,如果当时我选择在某个学校的自习室或者图书馆复习,我可能会好很多。这些焦虑虽然来源于考研,但我当时与外界隔绝,远远放大了这一焦虑。

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我每天对着电脑看东野圭吾的小说,或者到楼下去看电视。一点儿书都没看。

这样过去了一个月,我表哥来我家里找我玩,发现我像个智障。。

他建议我换个环境,于是我带着很多书和生活用品,到姑姑家里去住了。

姑姑当时在家里带孙子,每天很方便照顾我的饮食。而自小和我关系好的表哥,也经常带我放松。聊天、胡扯八道之类的。

在最后的日子里,我的心情开朗多了,很淡定地开始认真看书。我把之前已经学会的,温习了一遍又一遍。

事实上,到了最后阶段,我也没有看完书单上的书。我被恐惧占据了太多时间,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致力于传播心态调整等方法论的原因。

如果我之前的文章,传达的那些思路对你们有帮助,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 12 /

很好,6个名词解释,我有3个都不会


在姑姑家的十几天过得很快。后来我就去考研了,当时我住在叔叔家里,因为离考场近。

考试第一天的早上,叔叔非劝着我喝完了一碗粥。

很好,政治考试刚开始一个小时,我就特别想上厕所。

就这么痛苦地坚持到了最后。接下来的一天半,我考试前只敢喝几口水。全部的考试结束后,我登上了QQ,和大学基友聊起这件事。她说,你怎么不去买成人纸尿裤。不愧是我的胖友,一如既往的猥琐。

英语考试,我刚做到阅读理解,就发现:单词全特么的不认识。那一瞬间又萌生了放弃的念头,连续几分钟一直在想:不做了,交白卷算了。

当时我决定用默念的形式,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试卷本身,而不去注意我要不要放弃。如果监考老师注意到了我,会发现我的嘴一直在张张合合,真像个神经病。

在这里我解释一下怎么默念:不仅仅是默念试卷,还要不出声地问自己:咦,这一题该选什么呢?

嗯……选这个应该没错。边默念边点头。

诸如此类。

默念让注意力集中在了做题上。在此,我建议做题做不进去、看书看不进去的胖友,都可以试试这种方法:自己跟自己默默对话,在不断提问中,把书看完、把题做完。

第二天专业课考试。考试之前,我还在浏览文学史。看到莫言的《檀香刑》的时候,我还觉得,这本书肯定不会考,略。

五分钟后我上考场。

《檀香刑》,名词解释,5分。

6个名词解释我有3个不会的。

下午的专业课考试。依然有大惊喜。北大中文系考研,最变态的就是大综合(填空和选择)。它意味着上天入地、古今中外,无所不考,全都是非常细碎的知识点,只要记住就行。虽然我记得住,可是我记不完啊。

有一道25分的论述题,很好,完全把它当做次要的了,没复习。

不过整个过程我坚持下来了。其它的都有认真做。

在这两天里,每经历一场考试,考场上都会少几个人。

如果当时考英语之后的我,考完三个名词解释都不会的专业课的我,也像他们一样不再来了呢?

就这样,我的考研初试结束了。


/ 13 /

只是诗歌可以留存100年,而我这篇文字注定速朽


总结一下第二次考研:

1、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之类的,其实没什么特殊的。安排得当、劳逸结合,坚持下去就好了。

2、一定要与人群接触,一定要学会放松。第一次考研时,虽然我压力大,但并没有让情绪控制我。但是第二次考研,我完全绝望到崩溃了,对比很明显。

3、无论什么时候,不要放弃。虽然自己觉得自己真是糟透了,复习得非常烂。但是你看看我,我的有效复习时间很少,我连书单都没有看完。考试时候我的表现也很差。可是我竟然考上了。因为,我们不需要考满分。有不会的,再正常不过。

4、如果过程中你特别焦虑、自我怀疑,没关系,我不是差点要把身份证烧掉吗?考研的成功者,肯定有那种笃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但我认为这种人很少,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自我怀疑中坚持下来的。

复试、拟录取、录取通知书。后来的一切还有些波折,在此不表。

复试期间,我见到了好多考北大中文系的人,有的人坚持考了三四年。甚至,在北大中文论坛上,有一位考了十年的仁兄,这十年他没有过长久的正式工作,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一直在为北大中文系而努力。

我考上了,并不是我多优秀。只是运气好罢了。直到如今,我也为我浅薄的文学积淀而羞愧。不然我干嘛一直在写方法论,早去当一个诗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考研复试时,我见到了前文提到的师姐。她由化学跨考到北大中文的经历,让我相信了这件事的可能性。

在北大图书馆南门见到师姐的那一天,我的考研路总算有始有终。

师姐在她的经验帖中说:只是诗歌可以留存100年,而我这篇文字注定速朽。

但愿,我这篇速朽的文字,能够给你们一点点力量吧。


/ 14 /

今天天气真好,不如穿得美美的,出去走走吧


开学典礼安排了唱校歌的环节,当台上响起现场版的《燕园情》的时候,在电脑里听过无数遍的我,忍不住流泪了(嗨呀,偶像包袱又掉了)。

“红楼飞雪,一时英杰,先哲曾书写,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燕园情,千千结,问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祝你们梦想成真。

对了,今天天气真好,不如穿得美美的,出去走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