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山作画,下山后卖1元一张,60年后价格翻了3亿倍

老人上山作画,下山后卖1元一张,60年后价格翻了3亿倍

金庸先生

导语:六天前,武侠泰斗金庸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世人纷纷表示:从此世间再无江湖!先生的遗愿是:希望我死后一、二百年仍有人读我的小说。相信这一定会实现,但在上世纪50年代,一位国画大师的境地却远不及金庸,以至于他叹息:我的作品,50年后可能才会有人能看懂。

老人上山作画,下山后卖1元一张,60年后价格翻了3亿倍

黄宾虹

这位大师就是与齐白石并称为“南黄北齐”的黄宾虹,虽然同为一个时期的国画大师,但相比后者,黄宾虹的作品风格显然别具一格。深厚的功底固然重要,但古往今来,艺术家们在标立独立风格上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为的就是避免沦为芸芸众生。黄大师在这一点上做到了,可似乎完全不对大众口味。

上世纪50年代,很多画家的作品价格不足现在的亿分之一,很多大师甚至在街边摆地摊卖画,而黄宾虹开价一元一张,凭当时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上好几张。但在此之前,黄宾虹的作品大多都是白送出去的。有一次他在上海办画展,只有一个人看中了他的画,他激动地送了那人一堆,而那个人就是傅雷。

老人上山作画,下山后卖1元一张,60年后价格翻了3亿倍

国画《黄山汤口》

黄宾虹最著名的就是那幅《黄山汤口》,他生前曾九上黄山,92岁那一年他身体每况愈下,还患上了严重的白内障,可他“生命不息、创作不止”,终究还是凭借记忆绘下了这幅绝笔巨作。后人评价:其笔力雄健、全无老态,山溪树木一笔不苟、房屋人物刻画入微,令人惊叹!但当时的收藏家们只觉得它看起来脏兮兮的,却并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他的学生回忆道:当时亲眼看见我的老师将自己的画送给来访者,却被对方拒绝了,那人只说‘你的画黑乎乎的,我看不懂’,他听后很尴尬,便收了回来。但这样的经历并没有让黄宾虹感到气馁,他曾对学生说:50年以后你把我的画拿出来裱一下,那个时候人们有可能看得懂我的画。

老人上山作画,下山后卖1元一张,60年后价格翻了3亿倍

拍卖会现场

果不其然,62年后的6月19日当晚,《黄山汤口》在嘉德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中以7200万元的价格起拍,随后以1000万元的竞价阶梯递增,现场竞争尤为激烈,最终以3.45亿元的价格成交,破其个人作品最高成交价,也是该场最高拍品。相比当年的1元一张,如今价格翻了3亿多倍,这幅作品实在是可载入历史的经典之作。而在它被拍下的那一刻起,这个世界上也多了一个黄老的难觅知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