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清明是追思故人的日子也是踏青游玩的时节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三天假期将至

天公格外作美

似也在盛邀五湖四海的朋友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这座城,有红檐碧瓦

有沉香亭北最缠绵悱恻的爱情

这座城,有雁塔题名

有十七人中最少年的意气风发

这座城,有盛世狂歌

有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致治之世

这座城

还有着一首诗,一幅画

一段令人神往的历史烟云

……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三天,不妨行走在西安

用脚步丈量城市,以内心体验文化

来一场荡气回肠

尽揽千年繁华的历史之旅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DAY1

抵达,到访城墙、钟鼓楼、碑林、北院门风情街

在古城墙上骑车兜风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西安的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全长13.7千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租一辆单车,漫游在青砖铺就的古路上,这种感受,是古代与现代的交织,让人带着一丝迷醉。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等到日暮西沉,云霞映红天空,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拉出斜长的影子,吹着凉凉的晚风,伴着翩然飞舞的麻雀,惬意安然。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到钟楼鼓楼看岁月沧桑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作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那一份壮观恢宏,是每个到西安的人最直接的感受。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鼓楼建于公元1380年,钟楼建于公元1384年,两座楼遥相呼应,古色古香,久经风雨洗礼的它们,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去北院门风情街安抚躁动的味蕾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华灯初上,香气弥漫,这里早已迎来一天之中最为浓烈的热闹。烧烤炉上的袅袅烟雾配合着油脂的滋啦声,滚烫鲜香的肉汤浇在掰好的馍上,街旁店铺里不时传来浪漫鼓点……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和络绎不绝的游客一起,穿梭其间,逛游吃喝,安抚躁动的味蕾~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DAY2

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宫、观看长恨歌

和兵马俑一起穿越时空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陵兵马俑,它不仅是西安的一张名片,更是代表着一段慷慨激昂的风云时代。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而且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看着那一个个人俑,一架驾车马,凝望着他们的双眼,即使残缺,但那无可匹敌的气势,依然仿佛如汹涌的浪涛一样,涤荡着金戈铁马的气息。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到骊山俯今望古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山势逶迤,树木葱茏,骊山,它就如夕阳下一匹苍黛色的骏马,在金色的晚霞中,绽放着绮丽的风采。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站在骊山,俯瞰四周,曾经的过往已成历史中飘散的云烟,昔日的繁华也终究在岁月中化为了历史的尘埃。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在华清宫感受长恨离歌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这里有着唐玄宗和杨贵妃最缠绵悱恻的爱情,如今,《长恨歌》用实景舞剧的艺术形式,还原了这段恢宏的历史和一个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DAY3

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大唐不夜城,返程

在历史博物馆品味风云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华夏珍宝库”,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它可以说是浓缩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精华。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它的馆藏文物多达171万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那精美绝伦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独步全国的汉唐金银器,举世无双的唐墓壁画......每一件,都是让人赞叹的珍品。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当然

除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西安各个博物馆也为大家

准备了丰富的活动

一起来了解~

向上滑动阅览

西安博物院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西安博物院乐知学堂为大家准备了“清明踏青 诗歌寄情”活动,流程如下:

清明知识小讲座

讲座主要普及清明节气与寒食节的来源与现状,目的在于让观众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了解节日内涵从而传承文明、有意义的节日习俗。

吟诗忆故人

老师介绍吟唱诗歌的方式方法,为大家展示的同时,教大家吟唱与清明节相关的诗歌。再由每位报名的小朋友向大家展示1-2首诗歌。

手工互动环节

报名的观众一同参与手工制作的活动环节。

传统游戏

小雁塔园区内进行传统的投壶游戏。

活动时间、地点

4月5日(周五),下午14:00—15:30

活动地点:西安博物院小雁塔园区内

集合地点:西安博物院西门游客服务中心

报名须知

报名对象:6-12岁小朋友(家长可以陪同)

报名要求:每位报名的小朋友向大家展示1-2首诗歌,形式不限,可朗诵可唱诵,可以是古诗词,也可以是现代诗词,要求诗歌必须与清明节相关。

报名方式(本次为免费公益活动,扫码报名)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陕西自然博物馆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陕西自然博物馆于4月5日至4月7日清明小长假期间,特别推出“博物馆里话清明”系列科普主题活动。安排如下: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到大唐芙蓉园感盛唐魅力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它完全是仿照唐代皇家园林式样建造的,更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当夜幕降临,穿梭在被闪烁霓虹彩灯装点的大唐芙蓉园,亭台楼榭,花红柳绿,那旖旎的风光,在宫廷乐舞的荡漾下,显得如此多娇。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那低头的瞬间,就仿佛是穿越了云烟,置身于梦幻之中。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走进大雁塔的夜晚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它是唐代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塔身七层,通高64.5米,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登上塔顶,凭栏远眺,无尽风光尽收眼底。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当夜色迷离,走在这里,恍惚间,那“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雁塔题名的韵事,仿佛如昨日之事一般,在耳边萦绕,久久不散。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不过,想看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的朋友,这次要抱歉了~小布了解到,为确保“2019西安国际时尚周”活动在大雁塔北广场顺利举办,2019年4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大雁塔北广场音乐喷泉将暂停表演。

不过,错过了音乐喷泉,还有灯光与樱花的相互映衬呢,同样美不胜收,让千年大雁塔更显古韵~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在大唐不夜城梦回唐朝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大唐不夜城的夜,自然也是不能错过的。

走在灿若白昼的天街,偶遇雄姿勃发执缰巡视的太宗皇帝,穿过金碧辉煌的宫门……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以盛唐文化为背景,以唐风元素为主线,现代唐人街,上演了无数关于盛唐的想象,灯光璀璨、流光溢彩,让人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梦幻一般的辉煌大唐。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时光轮转,漫步于此

那些影影绰绰的风情

如微风、如细雨、如轻拂衣袖的释然

西安的美

惟有亲身经历才能懂得

这座城市

终究是你绕不过去的风情

小长假游西安,三天时间阅尽千年长安繁华,这一份攻略就够了

来源:西安发布、西安旅游信息咨询指南、丝路博物馆之城

作者:南哥,隐居终南山十余年,种菜、养花、品茶、旅行…隐居终南山下,梦想游遍天下,关注“跟着南哥去旅行”,了解隐居生活,一起寻找各地美景美食,发现好玩又有趣的事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