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為何能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克里斯托夫金


齊國是周初功臣太公呂尚的封國,在今山東北部地區。春秋時齊國逐漸強大,擴展領土,成為東方大國,在齊桓公時稱霸諸侯。齊桓公稱霸,得力於任用賢臣管仲,齊桓公不計管仲射鉤之仇,委以國政,其氣度何等寬廣。



但他功成之後卻日益驕馳,晚年尤為昏庸,任用小人,終於導致齊國之亂,霸權喪失,再也沒有中興。齊桓公善始而不善終,令人惋惜而更發人深思。

容人納諫

齊桓公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公子小白,他在回齊國繼位的途中,被管仲一箭射中的帶鉤,小白趁機假裝中箭而死。管仲信以為真,派人飛馬報告在魯國的公子糾,因此公子糾的部隊行動放慢,第六天才趕到齊國,結果小白先期到達入城,並立為國君,這就是齊桓公。


按照常理,齊桓公對管仲恨之入骨,他的心目中必要除之而後快。但鮑叔牙勸阻說:“我有幸能夠追隨您,您也終於成了國君,您的尊貴已到了頂點,我是沒有能力再給您添光彩了。您如果只想治理好齊國,有我就足夠了,假如想成為霸主就非用管仲不可。管仲在哪裡,哪個國家的地位就會變得重要起來,這樣的人才是不能失掉的。”

此時的齊桓公,其胸襟已經具備霸主之相,對於自己的仇人也能包容,這份豁達和心胸已經可以助其稱雄於天下。容天下難容之事,馭天下難馭之人。

守諾重信

桓公五年,齊國攻打魯國,魯國吃了敗仗。魯莊公請求獻出魯國的土地來求和,齊桓公表示同意,二人在齊國的柯邑結盟簽約。魯莊公正準備盟誓的時候,蜀國將領曹沫突然拔出匕首在臺上威脅齊桓公說:“馬上歸還魯國的土地!”面對魯國曹沫的威脅,齊桓公儘管答應了將侵略的土地歸還給魯國,但事後想反悔殺死曹沫。

管仲勸說道:“一個人在受到劫持時答應了人家的請求,事後又背信棄義,還要殺了人家,這只是圖一時痛快罷了,然而卻在諸侯面前喪失了信用,也失去了天下人的支持,不能這樣做。”人無信則不立,君無信的不王。

尊王攘夷

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告急。齊桓公為了援救燕國,於是出兵攻打山戎,一直打到孤竹才回軍。燕莊公護送齊桓公回國,一直送到齊國境內。

齊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出國境,我不可以對燕國沒有禮貌。”於是畫了條溝做分界線,把燕莊公所到過的地方都割讓給了燕國,叫燕莊公重新推行召公的政策,向周王朝納貢,就像在周成王、周康王的時候那樣,諸侯知道後,都聽從齊國了。



齊桓公有名臣管仲輔佐,因此才能在春秋時期迅速崛起,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但他後期之後驕縱任性、寵信奸佞之人,以至於管仲去世之後霸權迅速衰落,成了善始難善終的典型。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齊桓公能夠稱霸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基礎打的好。姜太公立國之初,就以霹靂手段迅速穩定了局面,並且他採取開明的政策,既尊重原著居民的風俗禮儀,又充分吸收其他地方先進經驗,使得齊國的發展步子走的很穩。

二是地理位置優。齊國北面是戎,南面靠魯,東面臨海,西面是小國,這種地理為齊國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它既有豐富的海產資源,也廣袤的陸地資源,使得齊國經濟發展形式更加多元化,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和韌性比其他諸侯國都要強,發展後勁也強的多。

三是稱霸起步早。齊國稱霸之心並不是齊桓公才又的,早在齊禧公就有了這個心思,他和陳魯等幾個小國就曾經會盟過,只是規模比較小,影響力也弱的多。齊桓公只能算是完成先人未竟的事業罷了。

四是人才儲備足。經過一代一代的國君準備,齊國積累了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國家舉辦的稷下學宮吸引了大量的人才紛至沓來,使得齊國一時間人才薈萃,各種思想廣泛傳播,人文思想空前活躍,這都為以後齊桓公的稱霸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是國際形勢好。當然這種“好”並不是指各國友好和睦,而是各國之間征戰不斷,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強烈要求有一個國家能夠結束這種混亂局面,齊國的稱霸也算是順應大勢。


令尹子魚


齊桓公之所以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大概有以下幾種原因:

第一,周王室衰弱,諸侯相侵伐。使當時中國需要一個“霸主”。

周王室自從東遷洛陽之後,就一直衰弱。大一些大的諸侯國,已經無力約束。最明顯的,就是楚國。周桓王十四年、楚武王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還說,當今天下諸侯相侵相殺,我有強兵利甲,請王聽我號令。命令隨人去向周室說明,請尊楚。周王室當然不聽。然後楚國自立為王,也就是楚武王。而周王室對此,顯然無可奈何。

第二,齊國本身很強,在齊桓公之前就很強。

周桓王十四年,是齊國齊僖公二十五年,齊僖公是齊桓公的父親。齊僖公死後,齊襄公繼位,是桓公的哥哥。齊襄公和魯隱公的夫人,也是自己的妹妹私通,然後殺死魯桓公,又殺死鄭國君主子亹。而兩國對此無可奈何。這就證明了,齊國的國力強大。

第三,齊桓公為人還算“正義”。

齊桓公的女兒,魯莊公的妻子哀姜,在魯莊公死後和慶父私通。後來,還想要讓慶父做魯國君主,失敗。哀姜逃到邾國,齊桓公把她抓回齊國殺死。

第四,齊國有錢。

齊國因為使用管仲政策,重視商業,發展魚鹽業。國力又有所加強。齊國因此聯合了很多小的諸侯國。後來更是帶領諸侯討伐楚國,利用尊重周王室的名義,逼迫楚國結盟。

當時,強國,是齊、楚、晉。楚國,自稱蠻夷,不可能成為霸主。晉國晉獻公無道昏庸,因為寵愛驪姬,殺死太子申生。而且誣陷申生,弄得諸侯皆知。更不可能成為霸主了。所以,在那個時間,只有齊桓公算是比較好一些。可以成為諸侯”伯“之主,也就是霸主。而後來,齊桓公死後,晉、楚換了“好”一些的君主,也相繼成為了霸主國家。


歷史八卦陣


齊桓公為什麼被稱為春秋五霸之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中最早開始稱霸的。從稱霸時間的早晚來說,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第二,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中,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在位年限上來說,他也是當之無愧的。齊桓公在位42年。秦穆公在位30餘年。楚莊王在位23年。晉文公在位八九年。

第三。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中最具有標誌性的霸主,齊桓公稱霸,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開端。從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至齊桓公稱霸的前一年,公元前686年這一段在中國春秋史上被稱為霸取時代,是春秋混亂爭霸時代的起形階段。及至齊桓公即位的第1年,即公元前685年。春秋時代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弭兵時代”

以上幾點都是其他春秋霸主無法比擬的,尤其是最後一點,它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與開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所以,齊桓公當之無愧春秋霸主第一。


舊事舊人歷史說


《史記》上說春秋有五霸,分別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

齊桓公不計前嫌重用原公子糾的舊人管仲為相,大力發展經濟,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和一的制度,使齊國逐漸發展強盛。

九合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另外順道滅了譚、遂、鄣等小國,轉而成為中原第一霸主。

然而晚年昏庸,任用小人,後病死。


歷史提刑官


首先胸寬似海,重用與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並從不懷疑,求賢若渴,以管仲為首的鮑叔牙、高候、隰(xT席)朋一類的傑出人物。齊桓公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公元前681年,齊桓公在齊國北杏(今山東聊城東)召集宋、陳、蔡、邾等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在外征服30多個小國家,聯合諸侯打退戎狄部落,使得中原獲得暫時的安寧。周王室內訌,齊桓公聯合諸侯保住太子鄭的地位。不久,又擁立太子鄭為王,即周襄王。是歷史上第一個代替周天子充當盟主的諸侯,從此以後,齊桓公走上了春秋五霸之首之位巔峰之路


春秋戰國歷史故事


一、稱霸時間早。公元前689年,齊桓公與諸侯會盟於鄄,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首開諸侯稱霸的先例,在春秋五霸中稱霸時間最早。

二、得到周天子的官方認可。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與諸侯會盟於葵丘,周襄王派大臣與會並重禮相送,這代表著齊桓公的稱霸得到了官方認可和默許,也標誌著齊桓公的霸業達到頂峰。

三、知人善任,銳意改革,國力強盛。齊桓公在登上王位後不計前嫌,拜管仲為相,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使齊國國力達到巔峰。


大瀚聞史


用人得當,重用管仲為相,推進經濟改革,使得齊國率先強大起來,具備了稱霸的條件


日月惟明


學會用人才能走遠,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