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归家

[散文] 归家

[散文] 归家

又逢周末,刚刚倒过来白班,父亲的电话便如约而至。“囡囡,上白班了吧,晚上过来吃饭,老爸给你做最爱吃的菜。”没有多余的闲谈,不容拒绝的语气,放下电话后我的眼窝却是一热。自从结婚以后,好像每次回父母那里总离不开吃饭。以前都是母亲在张罗,四年前母亲离世后,父亲便自觉地接下了这份惦念。

和父亲虽然生活在同一座城,距离也不算远,但是因为平时夜班多家务忙,每月里和父亲坐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只有逢白班时,晚上的时间还宽裕些,往往这种时候还没等我做好安排,父亲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抛出了美食这个诱惑。归家,是个很温暖的字眼儿,尤其对于嫁出去的女儿来讲更显珍贵。

柳绿花红,风柔日暖,不经意间一个转身,春天就悄悄来到了身边。还没踏进小院,一股飘着父亲味道的饭菜香气已然萦绕鼻尖。“爸爸,我回来了。”话音刚落,院门“哗啦”一声从里面打开,父亲满是褶皱的脸即刻笑成了一朵喇叭花,满眼慈爱地望着我说:“囡囡回来啦,快进屋,老爸给你做了好多你爱吃的菜。”边说边帮我往院里推电动车。“哎呀,爸,我自己来!”“我来我来,你这个电动车很重的。”“……”

[散文] 归家

有一个月的时间没回来了,小院还是一如既往地干净。院子正中央的那棵石榴树被修剪得很妥帖,枝杈间的新芽冒着盈盈嫩绿。二楼的几盆茉莉也被搬到了南窗下,簇拥着肥厚的叶子争先恐后地晒着太阳。茉莉是母亲喜欢的花,她这个人虽然很淳朴且不识字,但是有时候会莫名喜欢上透点雅兴的东西,这点很让人匪夷所思。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母亲不是因为生不逢时,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话,铁定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饭桌上一道道菜被相继端上来,有排骨凤爪,梅菜扣肉,凉拌藕片等等,都是我喜欢的口味。“爸爸,你又做这么多,就我们两个,怎么能吃得下。”“嘿嘿,吃不下就给你打包带走。你看你平时忙的,吃个饭都饥一顿饱一顿的,也不知道当紧自己的身子骨。”“哪有饥一顿饱一顿么,不过夜班多了点而已,爸爸你看不见你的女儿都胖了。”“胖点好,胖点结实。囡囡啊,爸爸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一颤,不期然生出来许多感动。人都说父爱如山,也许在生活的细节中,父爱远不如母亲来得那样琐碎和浓烈,但在表象的背后,它亦如涓涓细流般充盈着我日渐疲惫的心灵。一般的女儿,大都会跟母亲更为亲近些,而我却是个例外。因为在很小的时候,一直都是父亲在照顾我。

[散文] 归家

弟弟的出生和我相差一岁半,那时候的母亲无暇顾及到两个孩子,我的生活起居自然就落在了父亲的头上。从一开始的穿衣喂饭、洗漱整理,到后来的梳小辫子和睡前故事。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很英俊高大,他会教我认字,背诵古诗,讲述各种神话传说。还会手把手教我写毛笔字,那种握着我的小手认真写字的样子,现在想来还会暖心到不行。

岁月沧桑,时光老去,在年复一年中,记忆里那个高大英俊的影子终是浓缩成了眼前这位迟暮的老人。许多记忆模糊了,许多事情也都忘记了,流年匆匆中唯独没有改变的是眼前这份恒古不变的厚重父爱,它一直都在,坚硬如磐石般矗立在那里,时时刻刻让我感到心安。

我的身体不好,在经历了两场大病以后,父亲似乎比我还要变得小心翼翼。犹记得去年在省城住院,得到消息的父亲风尘仆仆地赶了去,看到我躺在病床上输液的样子,心疼得直擦眼泪。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也瞬间泪奔了,哭着说:“爸爸我没事,就是胸膜炎。”父亲使劲呵斥着我的不听话,非要拼命上班等等,埋怨的语气里满满地都是爱。

[散文] 归家

后来在我的坚持下他才回了家,临走时不停地嘱咐这嘱咐那,惹得我一阵不满,使劲嘟囔:“哎呀爸,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啦,我都三十三岁了,又不是个小孩子。”父亲看出了我的不耐烦,重重叹了口气道:“三十三?你就是八十三了在我眼里也永远是个孩子。”很让人无语的一句话,却道出了天下所有父亲的心声。那一刻,看着身边头发花白面颊苍老的父亲,我突然又想哭了。

“囡囡啊,我听养生频道上说,多喝黄芪水可以增强抵抗力,前些天我给你买了些,等下走的时候别忘了拿。”“爸爸,都说过你多少次了,别瞎听微信上电视上讲的那些,有好多都是骗人的,信不得真。还有,别总担心我,把你自己照顾好了就行,我们平时都忙,顾不上你老人家。”“你们忙你们的,老爸没事,老爸这身子骨硬朗着呢!你快尝尝这个凤爪好吃不?我跟你讲呀,做这个凤爪得……”

一顿饭在父亲的喋喋不休中吃完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又吃撑了。以前从来不觉得父亲唠叨,也就是在最近两年,我才发现他脾气秉性的改变,尤其是对孩子们的惦念和说教这块儿,像极了逝去的母亲。也许父亲真的老了,孤独的他只能攒下一肚子的话等我归家。这幢承载着太多情绪和苍凉的二层小院,守候着孤独,深种着思念,如饱经风霜的燕雀老巢般。随着我们的长大,那些欢声笑语留存在了记忆,畅快的脚步声也逐渐浓缩成了父亲一个人的蹒跚零落。

[散文] 归家

晚饭过后我踏进厨房一阵洗涮,父亲如尾巴般跟在我身后,无奈的我只好一阵哄劝,把他赶到客厅去看电视。其实我知道,父亲的这种黏人是因为我们平时回来少的缘故,都说老了会越来越像个孩子,果不其然。收拾完毕后,我把给父亲买的棉质衬衫拿出来让他试试。客厅里并没有开电视,父亲正带着老花镜翻看一本破旧的相册。这本相册有好多年了,里面是我和弟弟各个时期的照片,从百日照到结婚照,每个年龄段都有,被父亲保存得很完整,点滴记录着我们姐弟俩的成长。

“哎呀爸,又看这些破照片,把我照得都丑死了。”“哪丑啊,我的囡囡最漂亮了。哈哈,你看,这是你三岁的时候照的。那时候你的胆子特小,三岁才第一次见大公鸡,竟然被吓哭了,你还记得不?”“拜托了老爸,你闺女可不是神童,三岁能记得个啥嘛!这事还不是怨你,要是早点带我出去认认大公鸡,还至于吓哭么!”

“唉,是怨我。你妈保胎保下你来不容易,你出生后我们总怕照顾不好,三岁以前都没怎么敢抱出过屋子。到头来还是没有照顾好啊,年纪轻轻的就大病了两场,遭罪啊,一想起这来爸爸我这心里头就难受。”“爸,看你,又说这些,我这不是都没事了么,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呀。好了,快试试我给你买的衬衫,不合身好拿去调换。”“你这丫头又瞎花钱,我一个糟老头子要那么多衣服干啥呀,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

[散文] 归家

一阵嘟囔中父亲穿上了衬衫,很合身。虽然他嘴上满是埋怨,可我还是在他的眼中看到了欣喜。老人大都这样,总是心疼钱,可对于子女反哺的这份心意还是很珍重和在意的。现实生活中,钱很重要,它虽然不能代表感情,但却可以很好地表达感情。因为深知这一点,所以纵然父亲百般呵斥埋怨,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给他带点儿或大或小的礼物,让这些零零碎碎的爱意缓解一下他心中的凄凉。

二楼有一副象棋,是几年前弟弟送给父亲的礼物。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就鲜少出门了,时不时地泡上一壶茶一个人在那里对弈。今天我心血来潮,要陪父亲下棋,他很高兴,泡了一壶茶后精心布局。父亲喜欢下棋,记得小的时候总是很耐心地教我。他总说人生如棋局,棋局看人生,那时候我还很小,总是听得云里雾里。后来长大求学,再后来参加工作,回家的日子总是匆匆忙忙,父亲就再也没有提起教我下棋的事。

我的棋艺很烂,不过凭借着记忆还是能跟父亲对上几局。在我看来,胜负并不重要,暖心的是这段父女对弈的温馨时光。因为有了自己的小家后真的很忙,能挤出时间静下心来陪他的时间很短。“爸,我妈都过世几年了,要不你再找个伴儿吧,这样也能有人陪你说说话,下下棋。”父亲听我这样说,狐疑地看了我一眼后没有言语。我怕他有什么顾虑,又连忙表态说:“爸你放心,这个事只要你愿意我和弟弟都不会反对。你还没有六十岁,总这样一个人太孤单了。”

[散文] 归家

“囡囡啊,找伴儿这个事就算了。我马上都是六十岁的人了,满活还能活多少年?我们这个岁数,都有自己的子女,结下半路夫妻也是徒生是非。罢了罢了,这样子挺好,清静。和你妈过了一辈子,虽说没有电视上那种至死不渝的爱情,可她在我心里的位置也是无可替代的。她也放心不下我,每晚都会到我的梦里来,陪陪我,我们一起重温那些逝去的年轻岁月。好啦,人老了不都是这样子生活么,没什么可委屈的。囡囡,看你,又输了,下棋就得专心……”

星点点,月团团,暖风拂枝轻逐面。墙上的挂钟敲响十下的时候,我恋恋不舍地结束了和父亲的对弈,当然又是以我的惨败而收局。“爸爸,十点了,我该回去了。”“哦,这就走呀,要不,今晚你住这吧?”“不行的爸,明早还得送妮妮上学呢。”“哦哦,忘了妮妮了,走吧,哪天你们三口一起过来,想吃啥提前招呼声,老爸给你们做昂。”“知道了,这不今天他爷俩儿去我婆婆那了么,要不是说一起过来的。”“嗯嗯,应该的,没事你也常回婆家那边看看,这人一老啊,就剩下掰着手指头望儿归家这点念想了。当真是越活越倒退喽!”“爸……”

春天真的来了,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花儿的甜香。出门风有点凉,我拗不过父亲,在他的默默注视下穿上了他的一件大衣。车篓里满满当当,都是给我打包好的饭菜,还有一罐黄芪。门廊下的灯暗哑昏黄,将父亲单薄的身影拉得老长。我骑上电车使劲招呼父亲让他快回去,他嘴里应着,眼睛却一眨不眨地目送着我离开。直到我拐上大公路回头,隐约还能看见门廊下那个瘦小单薄的身影,正如劲松般朝着我离开的方向轻轻挥手。

[散文] 归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