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为什么武松敢去十字坡歇脚吃饭?

朝阳日暮


武松杀死了嫂嫂及西门庆后,被发配孟州,途径十字坡,宿张青夫妇店中。是夜,张青外出未归,其妻孙二娘单独行刺武松反被武松打败,正在性命攸关时,张青归来,认出打虎好汉武松,双方以礼相待,和解订交。



其实,武松也不知道十字坡张青夫妇店是黑店,当他发现酒水里有蒙汗药,就假装吃了酒晕倒了。随后打败张青夫妇后,才听张青夫妇说他们是跟随宋江的,才就此罢了。



《水浒传》中设计这一节 :

1、武松不知情,误打误撞。

2、给武松增加剧情,不能只有打虎故事吧,说不过去。

3、不打不相识,给日后上梁山做铺垫。

4、显示出武松打抱不平的侠义。

5、装逼,看我武松多能打。(其实没有了,这句话是开玩笑的)


90影视秀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写得极为精彩,通过孙二娘、张青夫妇十字坡酒家这个窗口,折射出当时“残忍嗜杀”的社会风气。那么,为什么独独武松敢去十字坡酒家歇脚吃饭呢?题主这里的“敢去”这个词用得好,因为鲁智深也曾在十字坡酒家歇脚吃饭,但两个人的结局却完全不同,作者通过两个人在十字坡酒家的不同遭遇,映衬出武松过人的胆识、精明和武艺,足见作者对武松这个人物的喜爱到了什么地步。

武松敢去十字坡歇脚吃饭的第一个原因是:胆识过人。

武松的性格里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胆识过人,喜欢挑战难事、险事,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武松就是有点“人来疯”的劲儿。这种性格特点在景阳冈打虎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刚刚进入景阳冈山下的酒家,他看到酒家外面旗子上写着“三碗不过冈”,他瞬间喝完三碗,偏要酒家再给他筛酒。酒家越说这个就厉害,喝了容易醉,他就越要喝,越要在酒家面前逞威风。连喝了十八碗酒后,酒家越是劝他不要上景阳冈,因为有老虎,武松就偏偏要上。这种性格特点就是典型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武松刺配孟州的路上要经过十字坡酒家,他早就听闻十字坡酒家的名声,心里知道很有可能是一家黑店,但如果因为知道是黑店就绕着走,这可不是武松能干得出来的事儿,他独自行走江湖尚且不会这样,更何况还有两个公人同行,岂不让这两个公人笑话?武松的骨子里天生就是那种“不怕有事,就怕没事”的主儿,倘若能闹出点事情来,恰好可以给他这押解之路增添一点有趣的佐料,这正是武松求之不得的事儿。更何况武松还有以下两个特点做坚强的后盾:精明过人和武艺过人呢!心想,倘若真是黑店,看我武松怎么把这黑店给挑了!

武松敢去十字坡歇脚吃饭的第二个原因是:精明过人。

武松这人既有鲁智深一般的勇武,又有林冲一般的精明。武松的精明在他给哥哥武大复仇的过程中同样有着完美的展现,他回来时,哥哥已经死去多日,眼看着茫无头绪,他却偏偏能从中捕捉到蛛丝马迹,从何九叔那里下手,慢慢套出了物证、人证。武松逼问潘金莲和王婆的口供也十分厉害,叫了邻居街坊众人,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而已,让两个作恶的人没有办法扯谎。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去县衙告状被知县驳回,换作一般人可能就会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下去。武松就很绝,直接把潘金莲和西门庆杀了,最关键的是杀掉西门庆这一招,让知县没了来自西门庆的压力,自然就会倒向武松这一边了。

武松在十字坡酒家同样展示了他过人的精明:孙二娘这酒家早已“恶名远扬”,武松故意点出这酒家的恶名:“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接着又连续用话来挤兑和挑逗孙二娘,武松就是要看看孙二娘什么反应。这孙二娘果然沉不住气了,急吼吼地把下了麻药的酒烫好拿来给武松三人喝。武松一瞧就知道这酒有诈,用要切些肉为借口支开孙二娘,趁机把酒泼在暗处,还装模作样地喊着好酒!本该孙二娘是暗处,武松是暗处,现在倒好,全反过来了,孙二娘完全被武松蒙在了鼓里。比较起来,鲁智深也曾在这十字坡酒家落脚,要不是因为张青看出他那禅杖是鲁智深的,只怕鲁智深早就稀里糊涂被孙二娘给剁了,包进包子里了。

武松敢去十字坡歇脚吃饭的第三个原因是:武艺过人。

人们常说“艺高人胆大”,说的就是武松这种人。武松对自己的武艺和力量有着爆棚的自信,从来没有畏惧过谁。武松身长八尺(差不多是现在1米9的身高),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景阳冈的大虫都被他一顿拳脚活活给打死了。武松在狮子楼斗杀西门庆时,西门庆就是被武松一手拿住肩胛,一手提住脚,头向下、脚向上,一把从楼上摔下来,跌个半死,再被武松一刀砍下了脑袋。更令人惊骇的是,武松在施恩面前显力气,把一块三五百斤的石头像扔玩具似的,掷起一丈来高,再用双手轻轻一接,把石头放回原处,众人惊为天神。打蒋门神的时候也是跟玩儿似的,很多人不理解,武松打蒋门神之前为什么要一路喝酒,其实说白了,在武松心里,打蒋门神就是玩儿似的,他这样一路喝酒完全就是为了制造一些噱头,他喝不喝酒,力量和武艺都是一样的强悍。

武松在十字坡酒家制服孙二娘,还是一样的,跟玩儿似的。各位看官看看他怎么作弄孙二娘:那妇人一头说,一面先脱去了绿纱衫儿,解下了红绢裙子,赤膊着,便来把武松轻轻提将起来。武松就势抱住那妇人,把两只手一拘拘将拢来,当胸前搂住,却把两只腿望那妇人下半截只一挟,压在妇人身上,那妇人杀猪也似叫将起来。那两个汉 子急待向前,被武松大喝一声,惊的呆了。那妇人被按压在地上,只叫道:“好汉饶我!”哪里敢挣扎。从这里很明显看得到,孙二娘的武艺和力量跟武松比起来实在是差距太大了,完全只有被武松戏耍的份儿了!

说实话,不管是谁,倘若有着武松一般的武艺、胆识和精明,估计都会和武松一样,江湖上说十字坡酒家去不得,我偏偏要去!看他能把我咋地?!我不把他咋地就算够客气了!


乔鞅


武松是《水浒传》中刻画比较精彩的一个角色,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潜在揭示了当时社会弱肉强食、血腥残忍的一面。

那么,为什么武松胆大包天,敢去十字坡歇脚吃饭呢?

我觉得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艺高人胆大。

武松这个人,武艺高强,也是神挡杀神,鬼挡杀鬼的狠人物。别说十字坡了,明知道景阳冈有大虫,他还不是照样提一根哨棒,大摇大摆上去了吗?

这就是他仗着自己艺高,刀山火海也敢闯一闯。别说他没听说过十字坡有什么凶神恶煞的人物,就是知道了,估计也会去。谁让他天赋神力,一身技能!

东风吹、战鼓擂,武松倒是怕过谁?

2、喜欢张扬,刷存在感。

武松这个人,虚荣心强,好表现。遇事能干也要干,不能干硬着头皮也要干。说好听点,是胆识过人,喜欢挑战难事、险事;说不好听,有点人来疯,爱干别人不能干、不敢干的事情,好赚点虚名。

比如景阳冈下,酒家说“三碗不过冈”,他非要连喝十八碗;酒家劝他不要上景阳冈,有老虎,他偏要上。走到半路上酒有点醒了,有点打退堂鼓,可顾及面子,怕酒家耻笑,硬着头皮,偏向虎山行。

刺配孟州的路上要经过十字坡,这个酒家名声在外。长跑江湖的武松,心里大概也能知道里面水深,搞不好是家黑店。但是以他的性格,让他绕路而行,岂不是丢了打虎英雄的面子?

3、武松精明过人,有恃无恐。

武松这人既有鲁智深一般的勇武,又有林冲一般的精明。

当初还当县警察局刑侦队长的时候,特别是武大郎死后,他调查案子的过程,充分证明,他是一个精明过人,而且心思缜密。

所以一般的地方,没有他不敢去的。

同样是十字坡,生性憨厚的鲁智深去了,要不是因为张青看出他那禅杖,只怕早就稀里糊涂被孙二娘给剁了,包了人肉包子;

而武松去了,稍施手段,便意识到这是一家黑店。

他先是故意点出这酒家的恶名:“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接着又挤兑和挑逗孙二娘,就是要看对方什么反应。结果孙二娘沉不住气,漏了马脚,被武松轻松拿下,按压在地上,杀猪也似叫将起来,只叫道:“好汉饶我!”


都在红尘里闹


武松这个人物在施耐庵笔下是一个胆大心细讲义气的英雄,不管他敢不敢去,他武松都注定要去的,不然他就不是武松。

可能大家会想,里面有很多英雄,又为什么作者要让他去呢?第一是为后面他进梁山做好铺垫;第二,为了说明武松还是有脑子的的,并不是一莽夫,是真英雄。前面介绍了武松敢打敢杀,连老虎都敢打,但也不一定是英雄,英雄要有勇有谋,之前杀潘金莲是讲道义,讲亲情,打虎讲武力讲胆量,但在十字坡,如果只有武力和胆量,还是会挂掉,因为张青和孙二娘是来阴的,必须胆大心细的人才能逃过这一劫。

通过这个情节,大家才真正认识了大英雄武松。




HBO中文频道


武松是第一聪明人,底层的阅历,自己的保护力很强。


鹏杰1


十字坡前遇张青,其实武老二早就有耳闻,过来就是混兵器来的


夜露思苦2


他就没有不敢去的地方!


微风信语


应该说就没有武松不敢去的地方!


用户9606519566293


武松敢去十字坡吃饭的原因有3个:第一个是胆识过人,第二个是武艺超群,第三个冷静思谋


曲终人不散2019


艺高人胆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