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长租公寓,武汉租赁市场的鸡肋产品?

集中式长租公寓,武汉的几个项目差不多都已经去踩过点,包租婆也已经说了很多。

关于这一块的市场,进驻的企业不算多,除了龙湖冠寓十几个项目布局武汉三镇之外,类似于万科泊寓、碧桂园big+国际社区和旭辉领寓等品牌,在武汉的项目数量一只手指都可以数清楚。

特别是2019年开年之后,集中式长租公寓的风声小了很多。不同于武汉市场的冷静,类似于广州、上海、北京、杭州和成都等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长租公寓的布局脚步并没有放缓的迹象。

虽说,武汉租赁市场差不多被长租公寓再次洗牌,但是大多以分散式长租公寓为主,集中式长租公寓市场辐射范围依旧受限。

租客消费能力与产品定位不匹配


根据2019年武汉市薪资水平报告显示,平均工资为3984元/月,主要集中在2K-6K之间,33.6%为2K-3K的水平。


集中式长租公寓,武汉租赁市场的鸡肋产品?


我们再来看看武汉长租公寓品牌的官网定价(需要在此基础上溢价10%-20%)


集中式长租公寓,武汉租赁市场的鸡肋产品?


集中式长租公寓,武汉租赁市场的鸡肋产品?

(万科泊寓-雄楚大道店)


大多数集中式长租公寓,三环内定价一般在1800元/月以内,这个价格还不包括水电等其他费用,加上大多以商业水电为主,每个月算下来,花在租房上的数额随随便便就超过2000元!

当然,这还只是保守预计,如果靠近地铁或者商圈,价格还需再高个两三百。

根据这些定价,我们可以发现,集中式长租公寓以中高端目标客群为主,通过硬软件服务以及智能化管理产生高于周边散租公寓20%-30%溢价。

虽说价格比较高,但是集中式长租公寓的居住环境以及规范化的管家管理,“无房东”的租赁模式,独门独户的产品设计,带给租客的租住体验肯定是优于分散式长租公寓的合租模式。

虽说如此,从武汉大多数租房客群的收入水平来看,将收入的50%甚至高于这个比例的数额花在租房消费上,显然不太现实。

如果说,以租金占比收入的30%为红线划分,80%以上的武汉租客都不会将集中式长租产品作为首选。

单从价格这一个因素,集中式长租公寓产品的很多优势直接就被租客否定。


产品优势不刚性,租客选择多样性


关于这一点,主要是从租客的角度来讲。

我们知道,不论是分散式还是集中式长租产品,差不多都是这两年才大面积进入武汉,虽然对传统租赁模式有冲击,但是房东个人房源出租模式依然占比最高。

对于个人房源、分散式长租公寓和集中式长租公寓这三者来说,集中式产品处在十分尴尬的位置。

一是没有价格优势,二是位置优势也不明显。

个人房源虽说服务不如另外两者,但是好在价格是最优惠的;分散式长租公寓,会在个人房源的价格基础上针对其服务,溢价10%左右。

这两种模式的房源对分布在居民小区里面,租客的选择性更广也更灵活,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寻找交通更便利,租金更合适的楼盘。

集中式长租公寓属于重资产模式,运营方拿下一整栋楼进行管理,选址都比较尴尬,至少包租婆去看的好几个产品,

距离地铁都至少有15-20分钟的步行距离。


集中式长租公寓,武汉租赁市场的鸡肋产品?


泊寓雄楚大道店距离杨家湾地铁站2.3公里,需步行23分钟

集中式长租公寓,武汉租赁市场的鸡肋产品?


冠寓江发路店距离最近的长港路地铁站有1.3公里,需步行19分钟

一般这种选址,目标客群又减少了一部分,至少需要地铁出行的人不会作为选择,大多数针对周边租客群体。

再者,大多数居住集中式长租公寓的租客,对生活质量和私密性要求较高,并且收入肯定不低。

现实是,这一类人,大多数会选择在武汉买房。毕竟,相比于北上广这一类高房价城市,武汉房价还处在够得着的价位,压力也小很多。


当然,包租婆不是完全否定集中式长租产品的价值,它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只是说武汉这个市场有其特殊性,这也是为什么入驻的品牌还不算普遍的原因。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集中式产品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租客的定位也处于中高端水平,是对武汉租赁市场水平的一种拔升。

在租房问题上,武汉租客大多数还停留在最基本的刚性需求上,对价格、交通和生活便利程度比较敏感,关于集中式长租公寓最大的优势——服务,往往会选择忽视。

根据目前情况来看,集中式长租公寓在武汉市场的发展遇冷,成长条件也还不算成熟。

集中式产品想要在武汉真正被大众所接收,除了运营服务质量的提升之外,租客消费水平的再次升级也至关重要。毕竟,有再好的服务,消费者没能力买单也是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