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大学生是活力青春、积极阳光的一群人,他们怀揣理想、意气风发。同样,他们又是充满疑惑、内心迷茫的一群人,他们虽有目标,却时常丢失方向。今天,我讲述的这个故事,一定会让大家豁然开朗,相信不仅能给即将走向社会,一展抱负的大学生提供帮助,还能给正在枯燥的工作和学习中消沉的人们以指引,如果身为父母,更应该看看。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她,毕业于清华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大学博士,28岁获得《科学》杂志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40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她就是自称“网瘾少女”的女科学家颜宁。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从不会有人不幻想自己能有所成就,然而,也有相同数量的人在抱怨:“成功的这条路太窄了,人太多了,根本挤不上去!”然而,颜宁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路足够宽敞,成功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是积跬步,行千里。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每个孩子都有天马行空的能力,他们总会缠着长辈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追问“为什么”。然而,却又有多少父母会真正的在意孩子这些“为什么”,他们往往做的不是”不予理会“,就是说“小小年纪瞎想什么,是不是功课太少”。殊不知,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正是人的想象力。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成功的第一步需要一个理想或者目标,当你决定好前进的方向,之后才能做出相应的路线。不要害怕学生时代的你不知道要什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你的目标就是考上能够触碰到的最好大学。在那里,你将会遇到一些人、一些事,带给你灵光一闪的时刻,正如颜宁。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谁的人生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你只看到了人家的成功,却没有看到背后的付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尝试。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总是瞻前顾后,但是,却要知道任何事只有“开始”,才会有“后来”。走错了,可以吸取经验,化为养分,重新再来。运用到学习、工作上也是如此,我们有了目标,有了计划,不要想太多,先实施,后续再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修正改善。走出去,你就会发现,你的“天花板”,远远高出你的目及之处。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记者口中的“很多人”是不是也包含了“你”?看着别人的成功,你总能归结与人家的运气好,人家家世背景肯定强,诸如此类。接着,就为自己的不努力,就为自己的荒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下台阶”。颜宁口中的“训练积累到一定程度,它就水到渠成”说出了成功的真谛,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想想你足够努力了吗?高考冲刺985,每天学习超过12个小时,两天用光一根水笔芯!二本考研上北大,一天只睡6个小时,每天学习计划精确到分钟。想要成功,从来没有运气。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每个人天生不公平,这是众所知周的事情,但是,每个人也天生公平,因为大家一天都只有24个小时,一生只有900个月。你每天花几个小时刷电视剧、刷朋友圈、看电视看小说,然后,每当早晨醒来或者午夜躺在床上,又开始羡慕人家如何如何的优秀,何苦来哉!想要赢,你没有时间可以挥霍!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交际,总是困扰很多人的地方。上大学了,有人想,是不是应该结交学姐老师。工作了,有人想,是不是应该巴结领导。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没有成功,并不是人缘不好,而是能力不够。做任何事都需要专心,与其花时间混圈子,不如拿出这些时间充实自己。同样,颜宁也告诉我们“调节情绪”很重要,社会中“过劳死”、“猝死”的新闻早已不少,不要崩的太紧,张弛有度能走更远。

她30岁成清华博导,40岁任普利斯顿终身教授,自称“网瘾少女

颜宁(右)与闺蜜李一诺(左)

这就是颜宁,一个像极了我们周边每一个人的颜宁,一个又仿佛离我们足够远的颜宁。幻想、目标、失败、坚持、争分夺秒、专注以及张弛有度,正是她身上的这些特质,让我们感觉她很近,又让我们感觉她离我们很远。各位看官,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上学的时候有过哪些理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