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學,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是一句大實話

成長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學,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是一句大實話

去年年初,遇到了一件足以改變我人生軌跡的事情。

去年11月末,大學考完了最後一門專業課,接下來我可以主動去實習了。

我所在的機械專業,我發現招聘會全部都是招聘普工,是那種小學畢業就能幹的工作,或者是認全英文字母就可以乾的工作。突然有一種被大學欺騙的感覺。於是我拿著高中畢業證,再去找工作,這個時候,突然一切都變好了,可是又有一個很大的困難擺在了我的面前。

成長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學,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是一句大實話

大學空閒時間太多了,閒著也是閒著對吧,然後我就自己自學了美術,完成了素描、彩繪的課程,雖然說學到不怎麼樣,但是吧,我還是通過了一家培訓機構美術老師面試的邀請,並且通過了。這個培訓機構就是離我們學校15公里左右,每天坐公交真的特別不方便,這個時候,我開口向爸媽要2000元錢出去租房子住,誰知農村的爸媽死活不同意給我錢,讓我去找那些包吃包住的工廠去工作。或者去找廉價房租住,廉價房——那種城中村打工者聚集的房屋,髒亂差,缺乏管理的。我不想租住廉價房,於是美術老師的工作泡湯了。接下來,開始通過各種信息渠道找工作,沒過幾天,便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兼職,雖然路途有點遠,但是薪資挺高,這個時候,爸媽突然切斷了我的經濟來源,我的姐姐也不知怎麼的不借錢給我了。爸媽打電話來還是那句話:找一個工廠老老實實的打工,來家裡附近的工廠打工更好。從大學開始到快要畢業,我爸媽只認了一個理:大專學歷就是工廠裡打工的。幹別的還不如廠裡打工包吃包住攢的錢多呢!對於父母這種想法真的讓人很無語,又很無奈,因為農村的父母身邊大多數專科畢業人家的孩子,都是在畢業後進工廠裡面打工,還有一部分在家待業的,爸媽很怕我會成為後者。很少有混的好一點的。

成長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學,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是一句大實話

切斷經濟來源無非就是想逼我進工廠,那時我是真的意識到我的人生即將出問題了,我明明可以做更好的工作,為什麼要這樣坑我。好在12月末我通過已經畢業的學長找到了一份平面廣告設計師的工作,實習期是三個月,這次我還是拿著那張高中畢業證去面試的,拿出大學時期我設計過的項目的作品——還好我大學是經常翹課出去做設計工作,什麼ps、ai、cdr、cad等軟件是我自己學的,不敢說學的怎麼樣,但怎麼說我也是做了設計兼職工作1年多了,實戰經驗豐富,商業設計作品很多。

已經做了1個月家教的我,手裡有了點錢,從學校到公司也需要40多分鐘的路程,晚上我還要去做家教,每天時間不夠用啊。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在校外租房子住,找了幾家公司附近的小區,租金要1000一個月,還要多付一個月的押金,這是要把我做家教賺的那點錢全搭進去啊,於是我又四處打聽,找了一個城中村,租好一點的廉價房算了。

成長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學,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是一句大實話

工作到了第二個月,突然我大專實習生的身份暴露了,這個時候,我突然變得很慘了,老闆一直在思考,我會為他工作多久,還找同事來試探我。被同事問的不耐煩了,我隨口一說:我有親戚是當官的,實在不行,畢業回家考公務員。當天晚上老闆就找到我談話,說我之前表現不好,總之就是挑各種毛病,想知道我會工作多久,也想看我在壓力下會不會辭職。

最終我還是提前辭職了,原因是我有一個科目需要重修,其實我原本打算這個畢業證不要算了。可是一個人在外面租房子上班很難受啊,真的不如回家想辦法做公務員好。

想想我大學的各種努力,被家庭的各種打擊,還有之前初三時好友的邀請,開始懷疑選擇上高中真的是錯誤的。

成長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學,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是一句大實話

初三快畢業時,我小學6年的發小加初中三年的同學邀請我:

我們初中畢業一起去國企學做電焊工,現在吧,我的那個發小加同學已經完成了逆襲,4年多年前人家已經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高級電焊工,3年前他拿著自己掙的錢在縣城裡全款買了一個120平方的大房子,2年前他居然在我們老家的縣城裡開了一家電焊的門市,僱人給他幹活,當初他家還沒有我家有錢,現在混成了老闆,如果6年前我跟他一起去學電焊,並且把這份技術學好當做一個出路,現在會不會也和他一樣?

初三那個好友最後一次邀請我的話至今記憶猶新:學技術,學好了,先幹上三五年,攢夠人生的第一筆錢,在拿錢去賺錢。現在你不吃苦,以後你大學畢業會有更多的苦吃。我有親戚是那家國企的廠長,別人想去學都沒有機會。我回了他一句:你再有錢,也當不了官,因為你是初中畢業;去年偶然遇到我的那個同學,他滿臉嘲諷地說:我遇到兩個大學畢業生,工作兩年了,從剛上來的1500一個月,到現在3000多一個月,還不如他一開始進去時的工資高呢,還一本畢業的,跟在他後面學電焊,學半年又學別的東西了。他說大學生很浮躁,做事情沉不下來心,整天想要辭職,······等他說完話,我才知道他居然做到了基層管理,厲害了;你如果要是當不了官呢?有幾個普通的大學生可以做公務員呢?那麼人生將會駛向何方?

成長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學,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是一句大實話

有多少農村大學畢業生在畢業的時候,面臨最尷尬的問題不是就業問題,而是租房問題,可是家裡會拿出錢來嗎?那麼拿到畢業證回到老家的那個小縣城,和初中畢業就出去學技術的人差的不僅僅是錢。是技術、工作經驗、管理經驗,在即將開始的新生活裡,人生只能和低配掛鉤。那麼高中及大學的所有努力完全是白費了。

不鼓勵農村貧困學生上大學是一句大實話,有多少農村大學生上了大學只是陷入了更深的貧困之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