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学,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一句大实话

成长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学,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一句大实话

去年年初,遇到了一件足以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事情。

去年11月末,大学考完了最后一门专业课,接下来我可以主动去实习了。

我所在的机械专业,我发现招聘会全部都是招聘普工,是那种小学毕业就能干的工作,或者是认全英文字母就可以干的工作。突然有一种被大学欺骗的感觉。于是我拿着高中毕业证,再去找工作,这个时候,突然一切都变好了,可是又有一个很大的困难摆在了我的面前。

成长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学,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一句大实话

大学空闲时间太多了,闲着也是闲着对吧,然后我就自己自学了美术,完成了素描、彩绘的课程,虽然说学到不怎么样,但是吧,我还是通过了一家培训机构美术老师面试的邀请,并且通过了。这个培训机构就是离我们学校15公里左右,每天坐公交真的特别不方便,这个时候,我开口向爸妈要2000元钱出去租房子住,谁知农村的爸妈死活不同意给我钱,让我去找那些包吃包住的工厂去工作。或者去找廉价房租住,廉价房——那种城中村打工者聚集的房屋,脏乱差,缺乏管理的。我不想租住廉价房,于是美术老师的工作泡汤了。接下来,开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找工作,没过几天,便找到了一份家教的兼职,虽然路途有点远,但是薪资挺高,这个时候,爸妈突然切断了我的经济来源,我的姐姐也不知怎么的不借钱给我了。爸妈打电话来还是那句话:找一个工厂老老实实的打工,来家里附近的工厂打工更好。从大学开始到快要毕业,我爸妈只认了一个理:大专学历就是工厂里打工的。干别的还不如厂里打工包吃包住攒的钱多呢!对于父母这种想法真的让人很无语,又很无奈,因为农村的父母身边大多数专科毕业人家的孩子,都是在毕业后进工厂里面打工,还有一部分在家待业的,爸妈很怕我会成为后者。很少有混的好一点的。

成长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学,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一句大实话

切断经济来源无非就是想逼我进工厂,那时我是真的意识到我的人生即将出问题了,我明明可以做更好的工作,为什么要这样坑我。好在12月末我通过已经毕业的学长找到了一份平面广告设计师的工作,实习期是三个月,这次我还是拿着那张高中毕业证去面试的,拿出大学时期我设计过的项目的作品——还好我大学是经常翘课出去做设计工作,什么ps、ai、cdr、cad等软件是我自己学的,不敢说学的怎么样,但怎么说我也是做了设计兼职工作1年多了,实战经验丰富,商业设计作品很多。

已经做了1个月家教的我,手里有了点钱,从学校到公司也需要40多分钟的路程,晚上我还要去做家教,每天时间不够用啊。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在校外租房子住,找了几家公司附近的小区,租金要1000一个月,还要多付一个月的押金,这是要把我做家教赚的那点钱全搭进去啊,于是我又四处打听,找了一个城中村,租好一点的廉价房算了。

成长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学,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一句大实话

工作到了第二个月,突然我大专实习生的身份暴露了,这个时候,我突然变得很惨了,老板一直在思考,我会为他工作多久,还找同事来试探我。被同事问的不耐烦了,我随口一说:我有亲戚是当官的,实在不行,毕业回家考公务员。当天晚上老板就找到我谈话,说我之前表现不好,总之就是挑各种毛病,想知道我会工作多久,也想看我在压力下会不会辞职。

最终我还是提前辞职了,原因是我有一个科目需要重修,其实我原本打算这个毕业证不要算了。可是一个人在外面租房子上班很难受啊,真的不如回家想办法做公务员好。

想想我大学的各种努力,被家庭的各种打击,还有之前初三时好友的邀请,开始怀疑选择上高中真的是错误的。

成长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学,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一句大实话

初三快毕业时,我小学6年的发小加初中三年的同学邀请我:

我们初中毕业一起去国企学做电焊工,现在吧,我的那个发小加同学已经完成了逆袭,4年多年前人家已经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高级电焊工,3年前他拿着自己挣的钱在县城里全款买了一个120平方的大房子,2年前他居然在我们老家的县城里开了一家电焊的门市,雇人给他干活,当初他家还没有我家有钱,现在混成了老板,如果6年前我跟他一起去学电焊,并且把这份技术学好当做一个出路,现在会不会也和他一样?

初三那个好友最后一次邀请我的话至今记忆犹新:学技术,学好了,先干上三五年,攒够人生的第一笔钱,在拿钱去赚钱。现在你不吃苦,以后你大学毕业会有更多的苦吃。我有亲戚是那家国企的厂长,别人想去学都没有机会。我回了他一句:你再有钱,也当不了官,因为你是初中毕业;去年偶然遇到我的那个同学,他满脸嘲讽地说:我遇到两个大学毕业生,工作两年了,从刚上来的1500一个月,到现在3000多一个月,还不如他一开始进去时的工资高呢,还一本毕业的,跟在他后面学电焊,学半年又学别的东西了。他说大学生很浮躁,做事情沉不下来心,整天想要辞职,······等他说完话,我才知道他居然做到了基层管理,厉害了;你如果要是当不了官呢?有几个普通的大学生可以做公务员呢?那么人生将会驶向何方?

成长的方式不一定是上大学,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一句大实话

有多少农村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面临最尴尬的问题不是就业问题,而是租房问题,可是家里会拿出钱来吗?那么拿到毕业证回到老家的那个小县城,和初中毕业就出去学技术的人差的不仅仅是钱。是技术、工作经验、管理经验,在即将开始的新生活里,人生只能和低配挂钩。那么高中及大学的所有努力完全是白费了。

不鼓励农村贫困学生上大学是一句大实话,有多少农村大学生上了大学只是陷入了更深的贫困之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