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房企销售额真的“腰斩”了吗?

2019开年,房地产市场延续了去年末以来的低迷,成交量活跃度偏低,因此,房企1月份的销售金额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龙头房企“销售额腰斩”、“死亡赛跑来临”的传言甚嚣尘上。

那么,这是谣言还是事实?房企的境况真的如此糟糕吗?

1

最近,各大房企纷纷发布了1月份的业绩公告。受市场降温影响,房企业绩较去年同期确实有所下滑。

龙头房企中引发较大争议的是碧桂园,据碧桂园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19年1月共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330.7亿元。

有观点认为,这与去年同期的691.6亿元相比下滑了52.2%,业绩腰斩。


龙头房企销售额真的“腰斩”了吗?

龙头房企销售额真的“腰斩”了吗?


实际上,这混淆了两者的统计口径。去年同期的691.6亿元为全口径合同销售金额,而2019年1月份的330.7亿元为权益口径的合同销售金额。

据克而瑞统计,碧桂园2019年1月的全口径金额为460亿元,如果统一按全口径对比,与去年相比实则下降了33%。

另外,据克尔瑞口径,2018年1月碧桂园权益合约销售收入为459亿元,2019年1月销售金额为326.6亿元,如果统一按权益金额对比,实际下滑幅度为28.85%。

无论是用何种数据对比,真实情况应该是下降了3成左右,而非“腰斩”。

考虑到去年1月份楼市正处于繁荣期,三四线城市棚改正如火如荼,在一片看涨的预期下,购房需求源源不断,房企业绩突破历史新高。而今年1月楼市处于降温期,从2016年930至今,长达两年多的调控成效显著,在调控效果的长期叠加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个市场都比较低迷。

并且,房地产销售最火热的时节是“金九银十”,1、2月并非传统的销售旺季。此外,1月份的房地产销售情况还受到了春节因素的影响。

不止碧桂园,克而瑞统计的TOP100房企,权益销售总量同比下降8.6%。其中,TOP3房企恒、万、碧本月的权益金额同比降幅均接近30%。


龙头房企销售额真的“腰斩”了吗?

2

一个月的市场走势,还无法确定2019年的市场冷暖。担忧所谓的“债务危机”,也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众所周知,我国房地产实施的是“预售制”,客户与开发商签订合同,交了房款,但在竣工之前,开发商只能把预售时收到的楼款计入负债里。但这部分负债不需要支付利息,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负债。

因此,在衡量房企的真实负债情况时,应该剔除预售房款对总负债的影响。

以碧桂园为例,据2018年中报,碧桂园总负债为12606亿元,这既包含了狭义上的有息负债,也包括了对客户的预收账款等。截至6月30日,碧桂园有息负债2939.21亿元,其中一年以内短期债务及长期债务当期部分仅为1081.04亿,占比36.78%。

另外,可动用现金余额为2099.1亿,其“有息”负债远低于可动用现金。并且,在2018年销售额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其现金回款也有了一定提升。

此外,计算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境外评级及投资机构目前通常采用“净借贷比率”指标。

据克尔瑞数据,2017年主要上市房企加权平均净借贷比率超过90%。截至2018年6月30日,碧桂园净借贷比率为59%,远低于这一平均数据。

3

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4.99万亿元,创下了历史新高。如果用2018年商品房销售额除以同年的GDP,得到的答案是16.6%。这也就是说,每100元GDP中有将近17元是由房地产创造的。

虽然在调控效果的长期叠加下,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稍显低迷。但长期关注楼市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从去年年末菏泽取消限售开始,政策已经在进行微调。

为了保持楼市的合理流动性,2019年可能有更多的城市加入“一城一策”的行列中来,相应地放宽一些政策,让刚需上车。

因此,今后的销售额也有望逐渐上升。

另一个现象是,目前国内城镇化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房地产每年起码还会有10万亿左右的市场。

社科院2018年出具的研究报告显示,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间,中国城镇化率从10.64%提升到了30.89%,增幅为20.25%;从1999年到2017年,18年间城镇化率从30.89%提升到了58.52%,增幅为27.63%。

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虽然18年来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成效显著,但距离全球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仍有较大差距。

城镇化的步伐尚未停歇,它给房地产行业带来的人口红利仍未结束,房地产行业在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大有可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