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清明节至,大地即将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世间的自然植物,还是我们人体本身,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清明节历史悠久,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关于清明节由来也有许多的传说,其中以晋文公火烧介子推流传最广。相传,春秋,晋公子流亡国外,为重耳割肉所救。后重耳作了国君后,重寻介子推。介子推,不愿接受封赏躲进绵山。晋文公寻他不得,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大火燃尽,上山时只见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去。次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诗词浅墨话清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 韩翃 《寒食》

在清明节这一天呢,不同的地方也是有不同的好吃的哟。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我国北方一些地方保留着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据说不这样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晋中一带还保留着清明前一日禁火的习惯。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等。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自古以来在就有很多清明节特色的活动哟。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清明节植树的习俗。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放风筝

风筝又称“纸鸢”、 “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拔河

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清明清明,时雨时晴,春天就要开始了,nefuer们快跟小林小薇一起走出户外去踏青赏春吧!

往期精彩回顾

官宣 | 绿使吉祥物及周边产品设计大赛

学校启动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第四十期团校培训圆满落幕

第三届《我是创客》训练营报名 | 创客的世界,不来了解一下?

撰写:程卓

校正:王冬冬

小话清明 | 诗词浅墨话清明,赏春踏青好时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