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公司員工最機智,看看公司離職群的名字就知道!

離職如畢業,世界頓時變成另外的樣子。

沒了任務和DDL的催逼,上司板著的臉似乎也生動起來,在崗時連薪酬都不敢交流的離職同事們瞬間脫離了食物鏈底層,恢復了自由人的高貴身份,彼此間的交流摘下面具,竟然更有一番滋味。

一起吐槽前東家的種種,再共同暢想一下前景,互聯網人的“跳一跳”圈其實很小,這麼優質的職脈資源,你加入了麼?

離職後肯加到一個群裡聊天的前同事,才有向著“朋友”轉化的趨勢——所以也有了這種說法:離職群,是另一種校友會。

你的離職群,名字叫什麼?

脈脈職言區某熱帖提問:聽說高德的離職群叫“高老莊”,你的呢?

脈友們紛紛踴躍作答:

哪家公司員工最機智,看看公司離職群的名字就知道!

哪家公司員工最機智,看看公司離職群的名字就知道!

哪家公司員工最機智,看看公司離職群的名字就知道!

還有百度離職老員工的群叫“百老匯”,騰訊的名叫“單飛的企鵝”,開心網叫“老開心了”。

阿里巴巴的比較樸實,就叫做“曾經的阿里人”,新浪的“畢浪”讓人會心一笑,Google的名字XGoogler還是那麼高大上。

有的公司則更加輕鬆調侃,比如新蛋的“舊蛋”,京東的“東京不熱”,太平洋的 “大西洋”,相比起來,金山公司的“舊金山”要比《新京報》的 “舊京山”更加貼切……

離職時不幽他一默,簡直天理難容,更何況是靠創意吃飯的互聯網人?

江湖再見,請打招呼

職場上的EX,是最寶貴的人脈資源。揮手離別公司,帶不走平臺也帶不走資金,留給自己的,唯有人脈。根據一項關於離職的社會調查數據顯示,超過60%的互聯網人認可“前同事”是自己最重要的職場關係網之一。

人海茫茫,曾經相遇總是緣分,日後還要在同一個行業圈子裡打轉,能在一個群裡聊天吐槽打屁,說點在職時顧慮重重不敢出口的真心話,不亦快哉!

哪家公司員工最機智,看看公司離職群的名字就知道!

曾經工作上的事情,在離職面前渺如微塵,當時的艱辛除了自己,大概只有處境相通的前同事能懂。聊得好了,出來一起擼個串灌兩杯扎啤,說不定又多了幾個兄弟。

退一步說,就算沒能打得火熱,在一個群裡也會有幾分香火情,星羅散佈在互聯網江湖中的前同事們,讓他們在關鍵時刻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回答你無從下手的問題,八卦某些行業動態,甚至為你做一次純友情的內部推薦。

什麼是人脈?這就是人脈。

EX並未遠去,化身變形校友會

離職群意味著工作圈和生活圈的邊界更模糊了。

曾坐在隔壁格子裡共事的人,會通過它形成一種新的聯繫,有時候比現在的同事更加親密。經營這份人脈不是為了維護客戶,而是為了建立屬於自己的人脈網絡。

離職後,世界更寬廣,友誼更自由。開啟這段路比想象中更容易,有時僅僅一個心領神會的表情包,就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如何將離職群裡潛在的人脈發展為自己的資源和財富?有時候其實很簡單:

◆嘗試更友善也更敞開的社交態度,開放你的感受,用真摯的喜怒哀樂達成情感上的鏈接;

◆助人者,人恆助之。你可能不是互聯網大佬,也沒有驚人的財富,但當群裡的前同事遇到困擾時,仍然可以盡己所能,伸出援手;

◆和志同道合的人成為朋友,並保持聯繫,微信群是建立關係的開始,卻不是唯一的交流渠道,當朋友遇到困境或陷入不良情緒,一個及時的電話,會是令人難忘的溫暖。

當我談離職時,並不是在說一切都完蛋了。沒有誰不得不為公司殉葬,你要記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離職的確意義非凡,它非但會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更會為你帶來說不定是工作中最珍貴的收穫——一份,或幾份靠譜的友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