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官之乾隆身世——我是皇阿瑪的親兒子

歷史真相官之乾隆身世——我是皇阿瑪的親兒子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當中,總是存在著許多長期,甚至是至今都未曾解開的疑團和疑案。而這些疑團和疑案的存在,也讓當時,以及後世的許多人對其進行了無數次的推測與遐想。而也因為每個人所推斷與自我思考方向的不同,又或者自我所掌握資料的更新與變化,從而使得每個時代對於很多疑團和疑案的答案與結果,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差異與不同。而在這其中有關於清高宗乾隆,愛新覺羅.弘曆的身世之謎,幾百年以來更是許多歷史學家,小說家,以及民間廣大民眾的一個所討論的熱點話題。而我也想通過一篇推文的篇幅,來簡單的闡述一下,我個人對於這件疑案的一些觀點與看法。

歷史真相官之乾隆身世——我是皇阿瑪的親兒子

關於乾隆皇帝的身世,幾百年以來民間一直都流傳著多種的版本,而在這其中,海寧陳閣老之子說,傳播的最為廣泛,也最為被人所採信。康熙五十年身為吏部侍郎的陳元龍,和雍親王胤禛,兩個人的妻子同時生下孩子,雍親王生的是個女兒,而陳元龍生的是個兒子,而此時正處在九王奪嫡的關鍵階段,而此時如果自己有個兒子的話,那將會對自己競爭奪得皇位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於是乎當時的雍親王胤禛便心生一計,以同時誕下嬰孩為理由,讓陳元龍命人將自己的孩子抱到雍王府。而當陳府的下人將孩子抱到雍王府時,胤禛藉口嬰兒嬌弱不得受冷,便把孩子抱到了自己福晉所住的屋子裡。而這個時候胤禛的福晉,早已經抱著剛出生的女兒,等在了房中,等到胤禛將孩子抱到福晉房裡的時候,他們便以最快的速度將孩子調包,從而上演了一幕清朝版的“兒女互換計”。等到下人把孩子再抱回陳府的時候,孩子已經由男變女,陳元龍得知後便本能的覺得事有蹊蹺,後來通過幾次的旁敲側擊,胤禛向陳元龍變相的承認了是自己的刻意而為,並且警告陳元龍“識相一點”。陳元龍迫於胤禛的身份也只好忍氣吞聲。後來經過胤禛的精心培養,這個孩子最終被胤禛培育成才,並且獲得了康熙帝的喜愛,最終康熙因為喜歡這個孫子,所以最終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第四子胤禛。而這個孩子也同樣成為了胤禛的接班人。他就是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乾隆皇帝。而等到雍正繼位,為了“獎賞”陳元龍的“識時務”,雍正將陳元龍一路的提拔,直至官至文淵閣大學士。直至乾隆元年去世,乾隆親賜祭葬,並賜予諡號文簡。

歷史真相官之乾隆身世——我是皇阿瑪的親兒子

整個故事聽起來似乎既符合情理性,又符合邏輯性。甚至還有一定程度上的畫面感,如果自己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或許真的會信以為真,甚至顛覆自我的整個歷史觀。但是如果我們去了解一下清朝對於皇子,皇孫出生以後的相關制度規定,就會知道,這件事是絕對不可能有發生和實現的可能性的。首先當哪個皇子有了孩子之後,都需要通過專門的機構和部門通報給皇帝,而在孩子出生後的第一時間,就需要對孩子進行準確的性別鑑定,並且由專人負責記錄在案,然後通報給皇帝。所以生下孩子後尋找機會掉包這麼一說,首先在時間上就沒有實現的可能。再者清朝皇子,或者皇孫出生以後,就會有專門的奶媽和太監立刻抱走。父母在一般情況下,很難接觸到孩子。這是清朝入關之前就已經確定的祖制,直到清朝滅亡之前,都是按照此例,從來都未曾有過更改。所以從當時清朝實行的制度上,也沒有實現掉包的可能性。至於說雍正即位後任命陳元龍為文淵閣大學士,《清史稿》裡則記載得很清楚:“世宗繼位,命守護景陵,七年,與左都御史尹泰同受額外大學士,尋受文淵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從記載上來看,雍正並沒有給予陳元龍什麼特別的“優待”,讓他去看守先帝的陵墓,只能算是一個閒差,但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好差”。更談不上是什麼“肥差”。至於雍正七年被封為文淵閣大學士,結合前面的記載,很有可能是陳元龍在任上做的不錯,雍正為了對其進行嘉獎,特此將其升遷。因為自我能力的出色,從而被皇帝提拔,一切就是那麼的簡單而正常,“我明明靠的是自己的實力,你們卻硬說我是通過特殊的手段,搏上位”。如果陳元龍在天有靈的話,一定會覺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冤枉。

歷史真相官之乾隆身世——我是皇阿瑪的親兒子

至於說乾隆六下江南其中幾次都住在了陳家,那就更好解釋了。清朝皇帝每到外地巡幸,一般都住在外地的行宮,如果這個地方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行宮,又或者行宮還沒有建造好,那皇帝就會住在當地最有名望,或者現任官職,又或者過去擔任官職最大的人的家裡。而陳元龍正是當時浙江海寧地區擔任過官職最大,同時又是最德高望重的家族,儘管當時陳元龍已經去世,但是陳家所創造出的輝煌,在當時卻無人能夠打破。至此這個所謂的“疑團”,應該也可以被一併解開了。

歷史真相官之乾隆身世——我是皇阿瑪的親兒子

其實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會存在這樣,又或者是那樣的疑團。每個帝王的身上,也幾乎都會存在令人感到不解和困惑的疑案。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有無數的人,對此進行各種各樣的猜測與推斷。甚至是自我對此的刻意想象。但是現實與真實或許並沒有我們所認為,或者所想象的那樣“精彩”。真相有的時候就是那麼的自然而然,甚至是有那麼一點平淡無奇,但這卻又是無可爭議的事實。曾經有人不無調侃的說:因為電視劇讓乾隆皇帝變得“很忙”。但是要我說:如果乾隆皇帝看到自己因為各種的野記雜文,而搞得自己莫名奇妙的變成了“老陳家的兒子”,他應該也會感到既無奈又無語。甚至還有可能會龍顏大怒吧。又如果能夠有一個為自我申辯的機會,我想他可能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汝等休要再妄猜,也莫要再亂言。因為朕的的確確是皇阿瑪如假包換的親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